一、以動物的形貌作喻的成語
動物的形體外貌是各不相同的,有美有丑,有大有小,有威武的也有猥瑣的,人們就根據(jù)這些不同的形貌特征來作比喻。“彪形大漢”,彪,壯實的小老虎,像小老虎那樣的大漢,多威武,多有力量!“獐頭鼠目”,獐子的頭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圓,人們就以此形容相貌丑惡猥瑣、心術(shù)不正的人。“鳩形鵠面”,鳩形,形狀像腹部低陷、胸部突起的斑鳩;鵠面,臉色像黃鵠,比喻人身體瘦削、面容憔悴。此類成語還有不少,如“尖嘴猴腮”“鷹鼻鷂眼”“虎背熊腰”“鶴發(fā)雞皮”“龍眉鳳目”等。
二、以動物的本性作喻的成語
和形貌一樣,動物的本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兇暴,有的殘忍,有的狡詐,有的溫順,有的看起來還很有情味,人們就理所當(dāng)然地用這些不同的本性來比喻不同的人。“狼子野心”,狼的崽子雖小,卻具有兇惡的本性,比喻兇惡殘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鴻鵠之志”,鴻鵠,即天鵝,飛得高而遠(yuǎn),比喻志向遠(yuǎn)大的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意思是老了的好馬,雖然伏處在馬房中,卻還想去跑千里以外的遠(yuǎn)路,比喻人雖然老了,但仍然有雄心壯志。另外,像“膽小如鼠”“老牛舐犢”“狼心狗肺”“小肚雞腸”“小鳥依人”“熊心豹膽”“行若狗彘”等都是。
三、以動物的行為方式作喻的成語
動物的多樣性決定了其行為方式的豐富性和奇特性,這無疑又給我們的成語提供了廣闊的比喻空間。“蠶食鯨吞”,蠶食,蠶吃桑葉,比喻逐漸侵占;鯨吞,鯨吃東西一口吞下,比喻一舉全部侵占,指不同形式的侵略行為。“鵝行鴨步”,像鵝和鴨子那樣走路,比喻行動遲緩。“如蟻附勢”,像螞蟻圍著有膻味的東西一樣,比喻人趨炎附勢、追逐名利的齷齪行為。以動物的行為方式作喻的成語最多,像“狼吞虎咽”“動如脫兔”“如鳥獸散”“狗急跳墻”“雞飛狗跳”“作繭自縛”“狼奔豕突”“抱頭鼠竄”“龍飛鳳舞”“龍盤虎踞”“龍騰虎躍”“鷹揚虎視”“鶯歌燕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