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滬教版第四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滬教版第四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nèi)容。
2、學會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
。场⒙(lián)系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內(nèi)容,掃清文字障礙。
導入:通過學生談自己對“什么是寓言”的理解,老師介紹有關寓言的知識,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nèi)容。
2、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
。、聯(lián)系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二、檢查預習(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閑適:清閑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yōu)美的姿態(tài)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三、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引導學生學習《白兔和月亮》,步驟如下:
。、朗讀。(把握文意,揣摩語言。)
。、復述。(朗讀課文,完整復述。)
3、精縮內(nèi)容。(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nèi)容。)
。础⒏爬ㄔ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感悟所學道理。)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的學習步驟總結出寓言《落難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讀賞析,對比閱讀
。薄ⅰ栋淄煤驮铝痢吩谇楣(jié)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心態(tài),你能用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概括嗎?
。场淄玫玫皆铝梁蟊厝粫a(chǎn)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白兔為什么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來為什么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落難之后才能戰(zhàn)勝脆弱,這是一條規(guī)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yǎng)堅韌的意志?
五、體驗反思,拓展與延伸
1、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過《落難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么做?
。、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人生寓言》告訴我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七、作業(yè)
試著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500字左右。
【教案點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設計上,運用對比閱讀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讀帶動學生的學習,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既體現(xiàn)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滬教版第四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積累詞語8個。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詞語的意思。積累句子若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4、使學生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該自欺欺人。
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成語的寓意。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個盜鈴人的想法錯在哪里”等問題來體會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錄音、寫有句子的幻燈片
教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啟發(fā)談話:小朋友,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還記得它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嗎?
2、板書課題,齊讀24 寓言二則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過一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二、自學生字,練習讀《自相矛盾》
1、自己讀讀課文,要求:字字音準,文通句順
2、自學
3、小組交流檢查
4、檢查
(1)讀詞語:矛盾銳利戳穿夸口堅固自相矛盾啞口無言
。2)理解詞義
(3)交流讀文
三、理解寓意,熟讀課文
1、讀了課文后,你認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關句子讀讀
3、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
4、再讀課文
四、用上述方法來學《掩耳盜鈴》
1、讀詞語:鈴鐺掩耳盜鈴(掩耳盜鈴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盜鈴”呢?)
2、讀文,找出那個偷鈴時是怎么想的?結果呢?
3、你覺得這個想法錯在哪兒?
4、揭示寓意: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騙自己)。
5、讀這則寓言
五、擴展閱讀
1、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2、介紹《伊索寓言》
【滬教版第四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