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閱讀常見題型
記敘文閱讀方法:用心讀懂全文→提煉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認真讀題干,明確思路→答題扣詞題干中的關鍵詞→要點要盡量齊全(分值)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2、描寫方法:動作、語言、心理、外貌、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
3、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4、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5、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6、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7、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8、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9、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10、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11、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12、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是插敘的一種)。
。1) 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fā)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 插敘作用三種:
作用:插敘了……內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 / 與……形成對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 / 交待時間緣由,為后文作鋪墊。
13、記敘人稱: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你)、第三人稱(他、她、它)。
14、劃分層次
。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 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 按事情發(fā)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15、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 (2)以物件為線索(看題目)
(3) 以事件為線索(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或句子)
。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找文中感情變化鮮明的詞語)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16. 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17、標題的含義和作用:
含義:
A、雙層含義
[表層和深層](表層:表面指……)(深層:實際指……:象征……:聯(lián)系文章中心)
B、一語雙關。
作用:
A: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文章結構嚴謹。
B: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突出文章的主題。
C:設置了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D:含蓄新穎、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指題目中運用比喻、擬人、象征手法的)
18、開頭句作用:
A:設置了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往往使用倒敘手法)
B:渲染氣氛,襯托人物心情,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伏筆。(運用景物描寫)
C:開篇點題
D:總領下文
19、中間句作用: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20、結尾作用:
A:(有議論、抒情)點明主旨,深化中心,升華感情。
B:含蓄雋永,發(fā)人深省,引人深思。
C:照應開頭(首尾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嚴謹。
21、概括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質 :(四種方法)
A摘文中詞語;
B看具體描寫;
C看所寫事件;
D從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22、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經過+結果)
總結中心:本文通過記敘(描寫)……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頌(鞭撻)了……的品質(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我……之情。
23、詳略作用:詳寫……,略寫……,使文章詳略得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4、修辭句或描寫句有什么作用:(賞析題多見,注意選擇賞析的句子)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比喻句: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的心理(性格、品質、形象)等。
擬人句:把……擬人化,生動活潑地表現(xiàn)了它……的特點。
排比句:增強氣勢,使語言酣暢淋漓,使感情更加強烈。
對偶句:使語句形式整齊,音韻和諧、鏗鏘悅耳。
設問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句:強調,加強語氣等;
對比句:強調了……突出了……
反復句:強調了……加強語氣
描寫句: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的心理(性格、品質、形象)等。
哲理句:點明中心,深化主旨,升華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給人啟迪或教育。
25、寫作手法:對比,襯托,照應,鋪墊,象征,欲揚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見大。
對比:通過……與……什么對比,鮮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襯托:用……襯托……,鮮明地突出了它……的形象。
照應:相似性照應;對比性照應;因果性照應。
26、語言風格:
A生動形象,優(yōu)美清新; B樸實真摯,通俗易懂; C幽默詼諧,富有趣味;
D語言犀利,諷刺性強; E深邃含蓄,哲理性強; F大氣磅礴,氣勢如虹。
27、環(huán)境描寫作用:
A:渲染氣氛:襯托…的心情
B:為下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鋪墊
C:襯托人物……的性格
D:暗示人物命運走向或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E:突出了文章的主題F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jié)和場景
28、重點詞語的品析:
A:①詞的含義:具體分析該詞的意思,判斷用修辭否,若用,按賞析題回答。
、跊]用修辭,一般揣測這個詞的施事者性格、原因、感情等。
B:某詞是否能換成另外一詞,:一般不能換,要結合語境分析原因,詞的表達效果如何好,而換后不能達到這一效果。
C:前后兩詞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兩個詞語從不同角度而言針對不同內容(分別說出什么角度什么內容。)
29、重點詞的深刻含義
A:抓關鍵詞,解釋詞的含義,若是比喻句,寫出本體。
B:把關鍵詞替換成理解的含義,再重新連句組成完整句意。(相當于用自己的話替換原文話;還要結合語境聯(lián)系中心)
30補充類試題:
A:補充過渡性語句(倒敘與順敘的交接處;場景轉換處等)
B:補充開頭或結尾(注意首尾照應和點題;注意考慮首尾作用;注意中心需要)
C: E:題目(結尾處重點詞:線索)(一般聯(lián)系中心)補充人物話語(稱呼、禮貌語;結合語境要說的內容)
D:補充描寫(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注意要符合語境,注意人稱使用和敘述的立場)
31、原因類題型
要注意結合語境(上下文)搜索或概括(一般聯(lián)系中心)。
32、寫作特點:
A:寫作方法 B構思技巧 C語言特點 D描寫人物方法 E:結構
33、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34、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35、一句話中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 記敘文閱讀常見題型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相關文章:
記敘文閱讀題型及答題方法11-27
記敘文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08-15
記敘文閱讀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總結11-06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常見題型與答題指導01-07
說明文閱讀的解題方法04-09
初中議論文常見閱讀題型講解06-06
關于初中說明文常見的閱讀題型04-08
閱讀記敘文的方法08-26
中考閱讀記敘文解題技巧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