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讓我們看到了嶄新的孫悟空,看到了唐僧師徒的迷茫與困惑…….yuwenmi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的讀后感,歡迎欣賞與借鑒。
讀《悟空傳》有感【篇一】
一世的時光張揚,一世的時光救贖。
讀《悟空傳》引起心靈的共鳴,從中仿佛看到了這個時代人的倒影。這是不一樣的西游。任你有通天的本領(lǐng),于這天地,命運之間,不過都是小人物。任你有令人嘆服的能力,于時代之中,也不過塵埃一粒。
但,小人物也有讓天神懼怕的力量;小人物也有渴望實現(xiàn)的夢想;小人物也可以攪動風云。那五百年的輪回,五百年的禁錮,五百年的思念,五百年的修補,也逃不過天的強權(quán),逃不過命運的安排。但塵埃之中終會開出花來。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用了一生的時間彷徨,只用幾個瞬間成長?辞寮賽撼,用愛情、勇氣、執(zhí)著劃破長空。屈服夠了,齊天大圣只一只眼也能讓諸神束手無策;思念久了,天蓬元帥也能隱入漫漫銀河之中;隱忍夠了,就讓那琉璃盞想碎就碎吧!這天,再擋不住那顆跳動的心,擋不住那罕見的靈魂。
當命運早已注定,而你卻無法改變,你會做些什么?是做一只望著月亮哭泣的豬,還是反抗到粉身碎骨的石猴?
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
如果墜落是苦,你還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亂是苦,該開始還是結(jié)束?
如果追求是苦,是該堅持還是執(zhí)迷不悟?
人生,或許一輩子也做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哪怕是如煙花般絢爛短暫,也總好過心死的漫長。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未來如何,也要用力反抗明天,就是不愿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也許,只有自由的人,才能超脫于世俗,超脫于三界。也許,有愛的人總會因為愛而變得更加強大吧。
眾生渺渺,可也應(yīng)懷有夢想,現(xiàn)實與夢想間徘徊,轉(zhuǎn)眼千年。“我想我起飛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仙諸神,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
心做不了那么大的夢,卻希望:我行路之時,路人報以一笑,我心憂時,半盞茶香縈繞。為夢想追逐,追求自由,對未來信心滿滿是讀《悟空傳》最大的體會。
讀《悟空傳》有感【篇二】
今何在:源于周星馳《大話西游》經(jīng)典臺詞“愛你一萬年”,今何在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想這就是這個筆名的由來吧!
昨夜晨四點醒來,無比清醒,無法入睡。反復琢磨了文學史的一些概念之后,將這本書看完了,六點,天空泛些白。記得上大學時,初遇這本書,記憶深刻的是關(guān)于唐僧和一片葉子的對話,唐僧問葉子叫什么名字,她說她叫“一片葉子”,一夜睡夢后,唐僧呼喚這一片葉子,整棵樹上成千上萬的葉子抖動著身體。這片葉子消失了,或者落了,或者忘了這一段對話,她本身害怕孤獨害怕忘記,最后依然消失了。電子書里面,這一個橋段沒有了,我相信家中紙質(zhì)書里面肯定是有的。現(xiàn)在家中床上躺著的今何在《悟空傳》,變成了我一個回家的念想。
1、玄奘抬起頭來,望望天上白云變幻,說:“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這一段話,初看,霸氣側(cè)漏,那個柔弱的唐僧竟然可以說出這樣蔑視一切的誑語,但是,你認真聽這段話,說的多有道理啊,這不就是佛理中的從有到無,從無到有,不就是那個空空如也嗎?我想要看到的一切,天都擋不住;即使身體腐朽,我的心也不會為大地所埋;沉溺與眾生之苦的所有人,看清看透所有的一切,脫離苦海;他想要那一切的高高在上的佛神都消失。是的,他心懷天下,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有情有義,有愛有恨,有思有想,身受七情六欲折磨之后才能突破人這一關(guān)啊!你我又何嘗不是呢?
2、猴子抬頭道:“我有一個夢,我想我飛起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仙諸神,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再無……”
我們的戰(zhàn)無不勝的斗戰(zhàn)神佛齊天大圣孫悟空,他要的是絕對的天下第一隨心所欲,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做他自己,他的這個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表明了這一點,他向無所不能他要兄弟情義長,他要無拘無束?墒牵`無處不在,因為有了這個夢,有了這份心,便無處可自由!
3、 “它是一顆老樹。”
“樹也有心么?”
“它本來沒有心,后來有只松鼠在它身上出生,它把身子與她住,她便做它的心,幫它思想。”
萬物靈長,無心之樹,在互相成全幫助下,松鼠成了無心之樹的心,大樹給松鼠一個安樂窩。這樣和諧可愛的關(guān)系,讓人心情都跟著快樂平和了起來。
4、 “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白衣人唱:“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心法身佛。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舍難取難聽望。內(nèi)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萬世輪回一瞬永。千變?nèi)f化不離宗,知之須會無心訣,便是唵嘛呢叭咪吽。“
看《悟空傳》皆因《西游伏魔》所起,然而在電影院只看過一遍,開心哈哈大笑之后未體會其凄涼,遂不敢妄下言語。不明不白也是一件好事。
以后每看一本書,都留下些文字。 這是第一本,是很好的開端,雖然很凌亂,但是,畢竟開始了就是一個好的開始,總比遺忘在記憶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