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習作教學及評語的一點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8-8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臨澤縣鴨暖鄉(xiāng)華強小學 宋建海
《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提出的新要求:
1、在命題上,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寫簡單的研究性文章。
2、在習作內容上,除了要求寫紀實作文外,還要求將想象作文列入教學計劃,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
3、在習作體裁上,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休體,靈活運用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等表現(xiàn)方法。
4、在習作指導上,無論是立意、構思、用詞、造句都要求開闊思路,自由表達,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
5、在習作評價上,要求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并讓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思考:習作教學要兩手抓,一抓自主命題,自由作文,二是根據(jù)培養(yǎng)基本功的要求,抓好作文訓練。
中年級是兒童觀察活動的“敏感期”。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芍匕才艑游、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表象,借此培養(yǎng)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
在習作評語上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做法,從取材、立意、結構等方面入手面面俱到,說些正確的廢話,學生不愿讀,起不到什么作用。
從鼓勵學生習作入手,嘗試用上如下的評語:我為你的成功而喝彩。
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收獲!
欣賞你的作品,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進步,應該是你永遠的追求。
你的見解很獨特。
特別的你,總會有特別的表現(xiàn)。
希望下次再給我一個驚喜。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我們班的作家非你莫屬。
還可以用上形象的評語,于永正老師是這么做的:畫上一個翹起的大拇指。學生都以能得到這個大拇指為榮。這不是比寫多少不關痛癢的話都能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和動力嗎?
評語也應當有個性:體現(xiàn)老師的個性,體現(xiàn)學生習作的個性。
請看一位老師的幾則評語:學生寫了一篇題為“孤獨”的作文。她的評語如下:太棒了!
僅僅憑這篇文章,就可以看得出來,你的定力不錯,與老師不相上下。一個人有沒有定力,決定了他或她今后能不能成功。勝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頭。
這是一篇探討情感的作文《放手的愛》。她的評語是:有棄才有取,有失才有得。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 文筆精彩,富含哲理。
學生寫了一篇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其中說到小時侯有點調皮,父親能夠幫助他,卻又缺乏耐心。她的旁批是:“你可以做到‘學而不厭’;你的老爸應該修煉‘誨人不倦’!
文中還說,父親后來想幫他,卻已無能為力。旁批是:“這正是當今絕大多數(shù)家長的無奈!
最后的總批是:“本文最大的優(yōu)點是,有真情實感。認真修改一下,可以拿到高分;如果把字寫得更規(guī)矩些,甚至可能拿到滿分。修改方法之一:喚醒你的耳朵。也就是說,讀給自己聽,至少讀三遍;只要用心讀,你就能夠發(fā)現(xiàn)并解決絕大多數(shù)的問題!
從以上三則極具個性的評語可以得到以下啟示:1、老師應抓住學生作文的最大優(yōu)點和最大不足予以點評。基礎知識如錯別字,用詞不當,病句,不連貫等不足之處點明就行;教師應該把修改的權利還給學生,而不該包辦代替。
2、評語的內容,不必局限在章法技巧上。此三則評語是用筆與學生談心,溝通情感,幫助學生解思想疙瘩,做心理撫慰。學生讀了定會感到親切,培受鼓舞,易于接受。
上述案例中的老師長期堅持這樣做,班上學生樂于習作,渴望習作,習作水平普遍提高。
由此可見,情感溝通比技巧傳授更為重要。為此,教師應該主動敞開胸懷,與學生展開“零距離”的心靈碰撞,撞出火花撞出激情,撞醒學生沉睡的心靈和心靈之中沉睡的巨人。等到那巨人被撞醒,學生也敞開心扉主動筆談他的成功、他的失敗、他的喜悅、他的煩惱、他的親戚朋友、他的老師同學、他和他們之間的誤解與理解、悲歡與離合……的時刻,你就可以自豪地說:“我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