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dǎo)語:《望岳》和《春望》都是詩人杜甫的作品,這兩首詩詩文中都有一個“望”字,但兩首詩的意境完全不同,下面我們來做一下這兩首詩的閱讀訓(xùn)練來對比學(xué)習(xí)一下。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閱讀訓(xùn)練
(1)兩首詩都圍繞“望”字展開,但蘊(yùn)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請簡要解說。
《望岳》的“望”: ;《春望》的“望”: 。
(2)請結(jié)合加點(diǎn)字賞析下面詩句。(任選一句)
(A)陰陽割昏曉。(B)城春草木深。
選( )
賞析:
參考答案:
(1)《望岳》的“望”: 熱情贊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氣勢和神奇秀麗,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dá)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dú)立、兼濟(jì)天下的豪情壯志( 1分,答出任意一點(diǎn)即可);《春望》的“望”:傷時、憂國、念家、悲己。( 1分,答出任意一點(diǎn)即可)
(2)選(A)賞析:“割”字寫出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將陽光切斷,泰山南北明暗對比強(qiáng)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選(B)賞析:“深”字寫出了國都草木叢生,一片荒涼,讓人從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亂流離失所、國家瀕于傾覆的深重災(zāi)難。
二:
1、結(jié)合全詩,說說《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義。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tǒng)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yuǎn),又由遠(yuǎn)到近,視野從山河到城,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qiáng),步步推進(jìn)。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zhuǎn)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后半部分——思念親人。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3.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lián)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你的'理解是什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其內(nèi)涵卻能相通,一是觸景生情,另一則是移情于物,可見詩內(nèi)涵之豐富。
4.《春望》這首詩前四句觸景傷懷,寫春望之景;后四句憂時傷亂,寫春望之情。全詩表達(dá) 了 " " 的主題。
5.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2分)
答“鐘“積聚、匯聚之意。將大自然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
6.請從“割”字入手,對“陰陽割昏曉” 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答.“割”字煉字極好,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好象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
答.只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傲視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頂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不怕困難的雄心壯志。)
8.“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達(dá)了詩人不怕困難、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頂峰、實(shí)現(xiàn)自己的遠(yuǎn)大抱負(fù)的雄心壯志。
【杜甫《望岳》《春望》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望岳》杜甫閱讀答案05-28
望岳杜甫閱讀答案09-13
春望杜甫閱讀答案09-07
杜甫春望閱讀答案09-07
杜甫《望岳》閱讀題答案06-09
杜甫《望岳》的閱讀答案11-27
《望岳》《春望》閱讀理解及答案09-01
春望(唐)杜甫 閱讀答案10-08
杜甫《望岳》閱讀答案6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