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甫《夢李白·其二》原文及評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夢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楫:船漿、船。
。、斯人:指李白。
【韻譯】:
悠悠云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游子為何久久不至。
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
每次夢里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
你說江湖風波多么險惡,擔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
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xù),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
誰說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
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塹哪桓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xiàn)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肮嗜藖砣雺,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边@些佳句,體現(xiàn)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fā)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拓展: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jīng)》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良文學傳統(tǒng),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后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相關推薦
【杜甫《夢李白·其二》原文及評析】相關文章:
杜甫《夢李白其二》全詩翻譯與賞析03-30
杜甫《江村》原文,注釋和評析04-26
李白與杜甫05-07
杜甫《夢李白》全詩賞析及翻譯08-02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原文及評析12-13
《行路難·其二》李白古詩原文翻譯及鑒賞10-13
杜甫詩之《夢李白》二首11-07
清平調(diào)·其二李白08-10
杜甫詩詞《夢李白》二首的詩意賞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