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感悟青春》。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說明我對這堂課的設(shè)計。
[教材分析]
1、本框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本框是七年級上冊教材第四課——歡快的青春節(jié)拍的第二框題,通過第一框題的學習,在學生對青春的身心變化有所認識的基礎(chǔ)上,本框在于幫助學生認識青春期存在的一些光年和行為誤區(qū),引導學生對成長、對青春有更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再則七年級上冊教材是以學生的自身成長為關(guān)注點的。因此本框可謂教材中的重中之重。
2、教學目標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我將本框的教學目標定為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幫助學生認識青春期存在的一些觀念和行為誤區(qū),使其能正確理解青春的內(nèi)涵。
(2)能力目標:通過本框?qū)W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處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問題;并于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辯證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青春不僅是身心的變化,更是一種精神氣質(zhì),一種心理狀態(tài)。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春暢想”在于使學生認識到青春不僅是生理和心理的成長變化,更是一種精神氣質(zhì)。
(2)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在青春期存在的一些觀念和行為誤區(qū),幫助學生矯正誤區(qū),引導其正確對待青春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教學方法]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參與者,是主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因此本框教學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和小組合作相結(jié)合的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輔以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撥開迷霧,感悟青春”并針對中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鼓勵學生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積極的參與課堂。讓學生自己為自己的青春點兩一盞明燈。
[學法指導]
本框所設(shè)計的內(nèi)容與七年級學生息息相關(guān),是貼近他們生活的實實在在的話題。所以在學法指導上,我認為應注重引導學生大膽地說,說出他們對青春的不解,說出他們對青春的茫然。并組織全體學生出謀獻策,從而真正正確地理解、把握青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導入新課(2分鐘)上課之初,借用多媒體播放小品《追星族》,讓學生分析小品主人公的青春迷茫。并及時提出問題:1、你們對青春還有哪些困惑?2、你理想中的青春應是什么樣的?以此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二、學生預習課文,思考問題(5分鐘)
二、講授新課(30分鐘)在學生預習和思考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把自己對青春的困惑及所遇到的問題寫在紙上,各小組收齊后,結(jié)合教材,由師生共同選出其中最典型的幾個問題,如:彼此尊重,男女同學的關(guān)系,逆反、從眾心理等組織學生討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引導,進行精辟的分析、歸納。以此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結(jié)論,攻克本課教學難點。對于本框重點——青春暢想,我借助對媒體展示事先準備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對青春的暢想。并輔以教師的精講,突破重點。
三、課堂練習(5分鐘)出示課前準備的一組有關(guān)青春的各種觀點、行為,由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辨析。
四、布置作業(yè)(3分鐘)讓學生課后繼續(xù)完成對P41頁“解讀青春的意義”的續(xù)寫。并在一曲優(yōu)美的青春之歌中結(jié)束課堂。
【感悟青春的政治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祝福青春》政治說課稿04-03
感悟青春說課稿11-02
《感悟青春》說課稿02-01
感悟青春政治教案04-07
初三政治《感悟青春》教案03-16
政治說課稿04-04
初中政治感悟青春課堂練習題06-22
人教版初一政治《感悟青春》教學計劃04-17
精選政治說課稿范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