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節(jié)課在改革教法,優(yōu)化教法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在教學中,采用了“觀察——猜想——驗證”的方法,讓定理的教學充分展現(xiàn)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既對定理的產生有探索過程,又對論證方法有發(fā)現(xiàn)過程,既教發(fā)現(xiàn),又教證明。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看、想、議、練為主體,教師在學生仔細觀察、類比、想象的`基礎上加以引導點撥,給學生留有較充分的時間去探究各個性質定理,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定理是學生自己探討發(fā)現(xiàn)的,因此,學生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后通過對比練習,再次熟悉,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提高層次,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
3、在以后的幾課時里,由學生討論課本例、習題,或獨立作業(yè),教師適當點撥。在證明命題的過程中,學生自然將各條性質進行對比和選擇,或對一題進行多解,便于思維發(fā)散,不把思路局限在某一性質上的運用上。學生在不同題目的對比中,在一題不同解法的對比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八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07-07
《小數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11-10
《等式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11-17
《等式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08-28
《小數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0-11
《商不變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07-14
數學《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范文07-13
小數的性質數學教學反思06-27
數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