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池上二絕其一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池上二絕其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前言】
《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這組詩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詩人以其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富有韻味。
【注釋】
、派缴鹤≡谏剿碌纳。對棋:相對下棋。
、葡伦樱悍畔缕遄。
【翻譯】
在一座空曠的山間,有一座幽靜的寺廟,寺前乃一汪清澈的池塘,四周則是茂密的竹林映襯,兩位僧人擺上古香古色的棋具坐在池塘前悠閑的對弈著,忘了勝負、忘了時空、忘了世上的一切恩怨情仇,在竹蔭的遮蔽下看不到僧人那不知是因思想過度還是因確為出家而光禿的'腦袋,只聽到不時落下的清脆的棋子聲。
【鑒賞】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作者神往。“山僧對棋坐”,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么至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絕》就是這樣一組描寫一種平凡生活的小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
白居易《池上二絕》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一、池上原文
池上二絕
其一
山僧對棋坐⑴,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⑵。
其二
小娃撐小艇⑶,偷采白蓮回⑷。不解藏蹤跡⑸,浮萍一道開⑹。
白話譯文:
其一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其二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二、創(chuàng)作背景
據《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三、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池上二絕其一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池上二絕_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池上二絕原文及賞析08-19
白居易《池上二絕》03-28
《池上二絕》的作品賞析及作者簡介03-16
白居易池上二絕古詩09-28
白居易《池上二絕》的解釋11-14
白居易《池上》翻譯賞析09-30
白居易《池上二絕》注釋及譯文03-16
池上原文及翻譯賞析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