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2022-04-09 古籍

  《孟子·盡心上》出自《孟子》,講述了儒家思想,激勵人奮發(fā)向上有所作為,我們看看下面吧!

  第一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zhàn)。彼善于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 (1)不相征也。 ”

  注釋

  (1)敵國:指地位相等的國家!皵场痹谶@里不是“敵對”的意思。

  翻譯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zhàn)爭。那一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征,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第二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2) 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3) 也?”

  注釋

 。1)《武成》:《尚書》的篇名,F(xiàn)存《武成》篇是偽古文。

 。2)策:竹簡。古代用竹簡書寫,一策相當于我們今天說一頁。

  (3)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翻譯

  孟子說:“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我對于《武成》這一篇書,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頁罷了。仁人在天下沒有敵手,以周武王這樣極為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這樣極不仁道的人,怎么會使鮮血流得來可以漂起木棒呢?”

  第三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

  翻譯

  孟子說:“能工巧匠能夠教會別人規(guī)矩法則,但不能夠教會別人巧!

  第四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1)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2)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3)既成,粢盛既潔(4),祭祖以時,然而早干水溢,則變置社稷。

  注釋

  (1)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諸侯建國時,都要立壇祭祀 “社”、“稷”,所以,“社稷”又作為國家的代稱。(2)丘:眾。

 。3)犧牲:供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祭品。

 。4)粢(zi):稷,粟米。粢盛既潔的意思是說,盛在祭器內的祭品已潔凈了。

  翻譯

  孟子說:“人民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凈,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第五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翻譯

  孟子說:“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別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

  第六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謂高子(1)曰:“山徑之蹊(2)間,介然(3)用之而成路;為間(4)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釋

 。1)高子:齊國人,孟子的學生。

  (2)徑:山路。溪:人行處。山徑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間小路。

 。3)介然:本指意志專一而不旁騖,這里是經(jīng)常不斷的意思。

 。4)為間:即“有間”,短時,為時不久。

  翻譯

  孟子對高子說:“山坡間的小徑,經(jīng)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F(xiàn)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第七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fā)棠(1),殆不可復!

  孟子曰:“是為馮婦(2)也。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3),莫之敢攖(4)。望見馮婦,趨而迎之。 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注釋

 。1)復為發(fā)棠:重新勸齊王打開棠地的糧倉賑濟災民。發(fā),汗。棠,地名, 在今山東即墨南。過去齊國災荒時,孟子曾勸過齊上開棠地糧倉賑濟災民,所 以有此說。

  (2)馮婦:人名,姓馮.名婦。

 。3)嵎(yu):山勢彎曲險阻 處。

 。4)攖(ying):迫近。

  翻譯

  齊國遭饑荒,陳臻對孟子說:“國內的人們都以為老師會再次勸齊王打開棠地的糧倉來賑濟災民,大概不可以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說:“再這樣做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于打虎,后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

  第八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翻譯

  孟子說:“諸侯有三樣寶: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錯以珍珠美玉為寶,災禍必定落到他身上!

  第九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盆成括(1)仕于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

  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注釋

 。1)盆成括:姓盆成,名括。

  翻譯

  盆成括在齊國做官,孟子說:“盆成括離死不遠了!”

  盆成括果然被殺,學生問孟子說:“老師怎么知道盆成括將被殺呢?”

  孟子回答說:“盆成括是個小聰明,但不懂得君子應該知道的大啟發(fā),這是足以招致殺身之禍的!

  第十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飴(1)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飴之也。是皆穿富之類也。

  注釋

 。1)飴(tian):探取,獲取。

  翻譯

  士人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是用言語來套取人;該成話的時候不說話,是用沉默來套取人。都是鉆洞爬墻的小偷行為。

  第十一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1)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注釋

  (1)帶:束腰的帶子。朱熹注:“古人視不下于帶,則帶之上乃目前常見至近之處也。舉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彼裕幌聨е钙匠\近的意思。

  翻譯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遠的,是善言;操守簡約而施與廣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語,講的雖然是平常的事情,卻蘊含著深刻的啟發(fā);君子的操守,從修養(yǎng)自身開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們的毛病往往在于放棄自己的田地不耕種,卻跑到別人的 田里去除草——要求別人很多很嚴格,要求自己卻很少很輕松!

  第十二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說(1)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2)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注釋

  (1)說(Shui):向……進言。

 。2)榱(CUI)題:也叫“出檐”,指屋檐的前端。

  翻譯

  孟子說:“向位高顯貴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里。哪怕他殿堂高兩三丈,屋檐好幾尺寬,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佳肴滿桌,侍奉的姬妾好幾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哪怕他飲酒作樂,馳驅打獵,隨從 車輛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這些。他所擁有的,都是 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禮樂制度。我為什么要怕他呢?”

  第十三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翻譯

  孟子說:“修養(yǎng)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欲望。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還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第十四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1)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 狷者有所不為也’。(2)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

  曰:“如琴張(3)、曾皙、牧皮(4)者,孔子之所謂狂矣!

  “何以謂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模6)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 是又其次也?鬃釉唬骸^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xiāng) 原(7)乎!鄉(xiāng)原,德之賊也(8)!薄

  曰:“何如斯可謂之鄉(xiāng)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 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9)?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 然(10)媚于世也者,是鄉(xiāng)原也!

  萬子曰:“一鄉(xiāng)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鬃釉唬骸異核贫钦撸簮狠11),恐其亂 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 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xiāng)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jīng)(12) 而已矣。經(jīng)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注釋

 。1)孔子在陳曰:見《論語公冶長》,原文為:“子在陳曰:‘歸與歸與!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薄c萬章所引略有不同。

 。2)孔子……:見《論語子路》。 原文和孟子這里所引一樣。

 。3)琴張;人 名,不詳。

  (4)牧皮:人名,不詳。

 。5)嘐嘐(Xiao):趙歧注:“志大言 大者也!

 。6)夷:平;蛘J為作語助詞,無義。

  (7)鄉(xiāng)原(yuan);也 作“鄉(xiāng)愿”。愿,謹慎。鄉(xiāng)原指外貌忠誠謹慎,實際上欺世盜名的人,也就是 現(xiàn)代所謂“老好人”、“好好先生”。

 。8)孔子曰:這段話在《論語陽貨》 中只有“子日:‘鄉(xiāng)原,德之賊也。”’

 。9)踽踽(ju):獨行不進的樣子。涼 涼:淡薄,冷漠。

  (10)閹:指閹人,即宦官。閹然指像宦官那樣巴結逢迎 的樣子。

 。11)四美:

 。12)反:同“返”、經(jīng):正常之道。

  (13)慝(te):奸邪。

  翻譯

  萬章問道:“孔子在陳國說:‘何不歸去呢!我的那些學生們忘大而狂放,進取而不忘本!鬃釉陉悋、為什么思念魯國的那些狂放之士呢?”

  孟子說:“孔子‘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與狷這兩種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進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為!鬃与y道不想和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嗎?不能夠 得到,所以只能求次一等的罷了!

  萬章問:“請問什么樣的人可以叫做狂放的人?”

  孟子說:“如琴張、曾皙、牧皮這些人,就是孔子稱為狂放的 人!

  萬章問:“為什么說他們是狂放的人呢?” 孟子說:“他們志向很遠大,言語很夸張,嘴巴總是說‘古人呀!古人呀!’可是一考察他們的行為,卻不和言語相合。這種狂 放之人如果也得不到,那就和潔身自好的人相交往了,這些潔身 自好的人就是孔子所說的狷者,是比狂者又次一等的人?鬃诱f: ‘從我家門口經(jīng)過卻不進到我的屋里來,而我并不遺憾的,那就只有好好先生了吧!好好先生是使道德敗壞的人!

  萬章問:“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好好先生呢?”

  孟子說:“好好先生批評狂者說:‘為什么這樣志大言大呢?言 語不能夠和行為相照應,行為不能夠和言語相照應,就只說古人呀!古人呀!’又批評指者說:‘為什么這樣落落寡合呢?生在這個世界上,為這個世界做事,只要好就行了!窕鹿倌菢影嗣媪 球,四處討好的人,就是好好先生!

  萬章說:“一鄉(xiāng)的人都說他是老好人,他也到處都表現(xiàn)得像個老好人,孔子卻認為他是使道德敗壞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是啊,這種人,你要說他有什么不對,又舉不出例證來;你要指責他卻又好像無可指責。他只是同流合污,為人好像忠誠老實,行為好像清正廉潔,大家都很喜歡他,他自己也以 為很不錯,但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卻并不合于堯舜之道,所以說他是‘敗壞道德的人’?鬃诱f:‘厭惡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厭惡雜草,怕的是它搞亂禾苗;厭惡花言巧語,怕的是它搞亂正義; 厭惡夸夸其談,怕的是它搞亂信實;厭惡鄭國的樂曲,怕的是它 搞亂雅樂;厭惡紫色,怕的是它搞亂正宗的紅色;厭惡好好先生, 怕的是他搞亂道德標準。’君子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讓一切回到正道罷了;氐秸溃习傩站蜁褡髌饋;老百姓振作起來,也就沒有邪惡了。”

  第十五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于文王,五百有余歲,若伊尹、 萊朱(1),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歲,若太公望、散宜生(2),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3)!”

  注釋

 。1)萊朱:湯的賢臣。

  (2)散宜生;文王賢臣。

 。3)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解釋認為:前半句“然而無有乎爾”指 沒有“見而知之”者;后半句“則亦無有乎爾”指五百余歲之后更不會人“聞而知之”者了。因此,是孟子對沒有人繼承孔子圣人學說的憂慮。

  翻譯

  孟子說:“從堯舜到湯,經(jīng)歷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那樣的人,是親眼看見堯舜之道而繼承的;像湯,則是聽說堯舜之道而繼承的人。從商湯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萊朱那樣的人,是親眼看見商湯之道而繼承的;像文王,則是聽說商湯之道而繼承的。從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樣的人,是親眼看見文王之道而繼承的:像孔子,則是聽說文王之道而繼承的。從孔子到現(xiàn)在,一百多年,離開圣人在世的年代這樣的不遠,距離圣人的家鄉(xiāng)這樣的近,但是卻沒有親眼看見圣人之道而繼承的人了,以后恐怕也沒有聽說圣人之道而繼承的人了吧!”

  第十六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翻譯

  孟子說:“所謂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結合起來,就是所說的道。”

  第十七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R,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

  翻譯

  孟子說:“孔子離開魯國時,說道:‘我要慢慢地走啊,這是離開祖國的態(tài)度!x開齊國時,將淘好了的米撈起來就走,這是離開別的國家時的態(tài)度!

  第十八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戹于陳蔡之間①,無上下之交也!

  翻譯

  孟子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圍困,是由于跟這兩國的君臣沒有交往的緣故!

  注釋

 、倬又畱鲇陉惒讨g:君子,指孔子。戹,同“厄”,窮困,災難。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哀公四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而陳、蔡兩國大夫擔心孔子被楚任用后對他們不利,于是派徒役包圍孔子,致使孔子和他的弟子斷糧多日,餓得爬不起來!皯鲇陉惒讨g”即指此事。

  第十九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貉稽曰①:“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对姟吩疲骸畱n心悄悄,慍于群小!诳鬃右!敛婚遑蕬C,亦不殞厥問!畚耐跻病!

  翻譯

  貉稽說:“我貉稽被人家說了很多壞話。”孟子說:“沒關系的。士人總會受到七嘴八舌非議的!对娊(jīng)》上說:‘憂心忡忡排遣不了,小人對我又恨又惱!鬃泳褪沁@樣的人。(又說:)“不消除別人的怨恨,也不喪失自己的名聲。’說的就是文王!

  注釋

 、俸鸦喝嗣啦辉。

  ②以上兩句出自《詩經(jīng)·邶風·柏舟》。

 、垡陨蟽删涑鲎浴对娊(jīng)·大雅·綿》。

  第二十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翻譯

  孟子說:“賢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別人也清楚明白,現(xiàn)在的人卻要用連他自己都糊里糊涂的道理去使人清楚明白。”

  第二十一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翻譯

  孟子對高子說:“山坡上的小路,一段時間內經(jīng)常去走才能成為路;只要一個時候不走,茅草就會堵塞住它,F(xiàn)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第二十二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高子曰:“禹之聲尚文王之聲!泵献釉唬骸昂我匝灾俊薄痹唬骸耙宰敷虎。”曰:“是奚足哉?城門之軌,兩馬之力與?”

  翻譯

  高子說:“禹的音樂勝過文王的音樂!泵献訂枺骸皯{什么這么說?高子說:“因為(禹傳下來的鐘上的)鐘鈕都快斷了。(可見人們喜歡演奏它。)”孟子說:“這哪足以說明問題呢?城門下的車跡很深,是一二匹馬的力量造成的嗎?(那是年深月久車馬過得多了造成的。禹傳下的鐘鈕快要斷了,也正是年代久遠的緣故。)”

  注釋

  ①追(duī)蠡:追,鐘鈕;蠡,要斷的樣子。

  第二十三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fā)棠,殆不可復?”孟子曰:“是為馮婦也。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另有斷法: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翻譯

  齊國饑荒。陳臻說:“國都里的人都認為老師會再次(勸說齊王)打開棠邑的糧倉(救濟百姓),恐怕不會再這么做了吧?” 孟子說:“這樣就成馮婦了。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于打虎,后來行善不打虎了,士人都效法他。(有一次)野外有許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沒有人敢靠近它。[另有斷法的翻譯: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于打虎,后來成為行善的士人。(有一次)到野外去,有許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沒有人敢靠近它。](人們)遠遠看見了馮婦,便跑上去迎接他。馮婦便捋起袖子下車(去打虎)。大家都喜歡他,可是那些稱為士的人卻譏笑他!

  第二十四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翻譯

  孟子說:“口對于美味,眼睛對于美色,耳朵對于好聽的聲音,鼻子對于香味,四肢對于安逸,(都是極喜歡的,)這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強調天性。仁對于父子關系,義對于君臣關系,禮對于賓主關系,智慧對于賢者,圣人對于天道,(都是極重要的,)這都由命決定的,(能否得到它們,)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強調命的作用!

  第二十五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浩生不害問曰①:“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薄昂沃^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翻譯

  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是怎樣一個人?”孟子說:“是個善人、信人!保ê粕缓枺海笆裁唇小啤?什么叫‘信’?”孟子說:“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樂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圣’、‘神’四者之下的人!

  注釋

  ①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齊國人。

  第二十六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逃墨必歸于楊,逃楊必歸于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翻譯

  孟子說:“避開墨子這一派,必定會歸入楊朱這一派;避開楊朱這一派,必定會回歸到儒家這一派;貧w了,接納他就是了。而現(xiàn)在同楊朱、墨子辯論的人,好像在追跑掉的豬,已經(jīng)追回、趕入豬圈了,還要接著把它的腳拴住。(這未免過分了。)”

  第二十七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翻譯

  孟子說:“有征收布帛的賦稅,有征收糧食的賦稅,有征發(fā)人力的賦稅。君子征收了其中一種,就緩征其他兩種。同時征收兩種,百姓就會有餓死的了;同時征收三種,就會使百姓們父子離異各顧自己了。”

  第二十八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翻譯  

  孟子說:“諸侯的寶物有三樣:土地,人民,政事。把珍珠美玉當作寶物的,災禍必將落到他身上!

  第二十九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盆成括仕于齊①。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翻譯

  盆成括在齊國做官。孟子說:“盆成括要喪命了!”盆成括被殺,學生問道:“老師怎么會知道他將被殺?” 孟子說:“他有點小才智,但不懂君子的大道理,那就足以招來殺身之禍罷了!

  注釋

  ①盆成括:姓盆成,名括。

  第三十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之滕,館于上宮。有業(yè)屨于牖上,館人求之弗得;騿栔唬骸叭羰呛鯊恼咧畯C也?”曰:“子以是為竊屨來與?”曰:“殆非也。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茍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翻譯

  孟子到了滕國,住在上宮。有一雙還沒織好的草鞋放在窗臺上,旅館里的人來找而沒有找到。有人問孟子:“跟隨你來的人怎么竟像這樣亂藏人家東西呢?”孟子說:“你以為這些人是為了偷鞋子而來這里的嗎?”那人說道:“大概不是的。先生訂了規(guī)章條例,走了的不追究,有來的不拒絕。只要憑著求學愿望來的,就接收他罷了。(這可難免會有手腳不清的人混進來呢。

  第三十一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①,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②;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翻譯

  孟子說:“人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干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肯去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肯干的事上,就是義。一個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擴展開去,仁就用不盡了;一個人能把不愿扒洞翻墻(行竊)的心理擴展開去,義就用不盡了;一個人能把不愿受人輕蔑的心理擴展開去,那么無論到哪里,(言行)都是符合義的了。士人,不可以交談而去交談,這是用言語試探對方來取利;可以交談卻不去交談,這是用沉默試探對方來取利,這些都是扒洞翻墻一類的行徑!

  注釋

 、贍柸辏籂、汝,都是第二人稱代詞,古代尊長稱呼卑幼時用如果平輩之間用來稱呼,則是對對方的輕視。

  ②餂(tiǎn):取。

  第三十二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①;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翻譯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含義深遠,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簡要,而施行時效用廣大,這是善道。君子所說的,雖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卻蘊含在其中;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養(yǎng)自己,卻能使天下太平。常人的毛病在于荒棄自己的田地,卻要人家鋤好田地,要求別人的很重,而加給自己的責任卻很輕!

  注釋

  ①不下帶:帶,腰帶。古人視不下帶,即只視帶之上。此處比喻注意眼前常見之事。

  第三十三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匏蓝В菫樯咭。經(jīng)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翻譯  

  孟子說:“堯、舜的仁德,是出自本性;湯王、武王的仁德,是(經(jīng)過修身)回復到本性。動作容貌等一切方面都符合禮,這是美德的最高表現(xiàn)。為死者哭得悲哀,不是做給活人看的。遵循道德而不違背,不是用來求官做的。言語必求信實,不是用來修正自己的品行的。君子遵循天然的道理去做,以此等待命運的安排罷了!

  第三十四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①,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翻譯

  孟子說:“向權貴進言,要藐視他,不要看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殿堂幾丈高,屋檐幾尺寬,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干。面前擺滿美味佳肴,侍妾有數(shù)百人,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干。飲酒作樂,馳騁打獵,讓成千輛車子跟隨著,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干。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我所不愿干的;我所愿干的,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為什么要怕他們呢?”

  注釋

 、匍粒╟uī)題:屋檐下的椽子頭,這里借指屋檐。

  第三十五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翻譯

  孟子說:“修養(yǎng)善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求利的欲望更好的了。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少,那么即使善心有些喪失,也是很少的;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多,那么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一定是很少的!

  第三十六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曾晳嗜羊棗①,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翻譯

  曾晳愛吃羊棗,公孫丑問道:“烤肉與羊棗,哪樣味道好?”孟子說:“當然是烤肉!” 公孫丑又問:“那么曾子為什么吃烤肉而不吃羊棗?”孟子說:“烤肉是大家共同愛吃的,而吃羊棗是(曾晳)獨有的嗜好。(因此曾子不忍心吃。)(如同避諱)只避名不避姓,因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個人獨有的。”

  注釋

 、傺驐棧杭春跅棧蛐螤钌珴伤蒲蚴,故稱羊棗。

  第三十七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鬃釉陉悾嗡剪斨袷?” 萬章問道:“孔子在陳國說:何不回(魯國)去啊!我鄉(xiāng)里的年輕弟子志大而狂放,想進取而不改舊習?鬃釉陉悋鴷r,為什么要惦念魯國那些狂放的讀書人呢?”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鬃迂M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孟子說:“孔子說過,‘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必定只能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裾咭晃哆M取,狷者(遇事)拘謹、退縮’?鬃与y道不想結交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嗎?(只是)不能一定結交到,所以想結交次一等的人。”“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 (萬章問:)“請問怎樣的人能稱作狂放的人?”曰:“如琴張、曾晳、牧皮者①,孔子之所謂狂矣! 孟子說:“像琴張、曾晳、牧皮,就是孔子所說的狂放的人。”“何以謂之狂也?”(萬章問:)“為什么說他們狂放呢?”曰:“其志嘐嘐然②,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也③,是又其次也?鬃釉唬骸^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xiāng)原乎④!鄉(xiāng)原,德之賊也!

  翻譯

  孟子說:“他們志向遠大、口氣不凡,開口便說‘古代的人,古代的人’?疾焖麄兊男袆樱瑓s(和他們的言論)不全吻合。(如果這樣的)狂者也結交不到,就想找到不屑于干骯臟事的人同他結交,這種人就是狷者,這是又次一等的了。孔子說:‘路過我門口而不進我屋子,我不感到遺憾的,大概只有鄉(xiāng)原吧!鄉(xiāng)原是戕害道德的人!痹唬骸昂稳缢箍芍^之鄉(xiāng)原矣?” 萬章問:“怎樣的人能稱他為鄉(xiāng)原呢?”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泻螢轷狨釠鰶觫?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幦幻挠谑酪舱撸青l(xiāng)原也。” 孟子說:“(鄉(xiāng)原指責狂者說:)‘為什么志向、口氣那么大?說的不顧做的,做的不顧說的,卻還說什么“古代的人,古代的人”!ㄓ峙u狷者說:)‘做事為什么那樣孤孤單單?生在這個社會,為這個社會做事,只要人家認為好就行了!窕鹿倌菢釉谑郎汐I媚邀寵的人就是鄉(xiāng)原。”萬子曰:“一鄉(xiāng)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萬章問:“一鄉(xiāng)的人都稱他是忠厚人,所到之處也表現(xiàn)出是個忠厚人,孔子卻認為(這種人)戕害道德,什么道理呢?”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鬃釉唬瑦核贫钦撸簮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xiāng)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jīng)而已矣。經(jīng)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孟子說:“(這種人,)要批評他,卻舉不出具體事來;要指責他,卻又覺得沒什么能指責的;和頹靡的習俗、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平時似乎忠厚老實,行為似乎很廉潔,大家都喜歡他,他也自認為不錯,但是卻不能同他一起學習堯舜之道,所以說是‘戕害道德的人’?鬃诱f過,要憎惡似是而非的東西:憎惡莠草,是怕它淆亂禾苗;憎惡歪才,是怕它淆亂了義;憎惡能說會道,是怕它淆亂信實;憎惡鄭國音樂,是怕它淆亂雅樂;憎惡紫色,是怕它淆亂了大紅色;憎惡鄉(xiāng)原,是怕他淆亂了道德。君子是要回復到正道罷了。正道的形象樹端正了,百姓就會奮發(fā)振作;百姓奮發(fā)振作,就不會有邪惡了!

  注釋

  ①琴張、牧皮:都是人名,身世不詳;有人說是孔子的學生。

 、趪E嘐(xiāo xiāo):志向遠大、口氣不凡。

 、郦櫍和搬薄

 、茑l(xiāng)原:指看起來恭謹忠厚,實質上卻沒有是非原則,茍同世俗,只圖博取好名聲的人,相當于現(xiàn)在所說的好好先生。

 、蒗幔╦ǔ)踽涼涼:孤單冷清的樣子。

  第三十八章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

  原文

  孟子曰:“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于文王,五百有余歲,若伊尹、萊朱①,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歲,若太公望、散宜生②,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翻譯

  孟子說:“從堯、舜到商湯,有五百多年,像禹和皋陶,是親眼見到過而知道堯、舜的;至于商湯,則是聽了傳說才知道的。從商湯到文王,有五百多年,像伊尹和萊朱,是親眼見過而知道商湯的;至于文王,則是聽了傳說才知道的。從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和散宜生,是親眼見過而知道文王的;至于孔子,則是聽了傳說才知道的。從孔子到現(xiàn)在,有一百多年,離圣人的時代是這樣的不遠,離圣人的家鄉(xiāng)是這樣的近,這樣的條件下還沒有繼承的人,那也就不會有繼承的人了!”

  注釋

 、偃R朱:傳說是商湯的賢臣,一說就是仲虺(huì),商湯的相。

 、谔杭磪紊校姳緯峨x婁上》第十三章注。散宜生:姓散宜,名生,周文王的賢臣。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后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后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 相關推薦

【孟子盡心下原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孟子·盡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03-29

孟子離婁下原文和翻譯02-08

孟子離婁原文和翻譯11-02

孟子離婁上原文和翻譯03-18

孟子告子上原文和翻譯07-25

孟子《魚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譯07-18

許行孟子原文及翻譯11-30

孟子許行原文及翻譯02-21

《孟子》原文及翻譯(通用5篇)07-19

怀柔区| 罗源县| 新蔡县| 临潭县| 化隆| 沿河| 元朗区| 鸡泽县| 茂名市| 古丈县| 台安县| 滨州市| 新津县| 西华县| 彰化县| 武宁县| 衡水市| 阿瓦提县| 乌兰浩特市| 荃湾区| 阳西县| 南涧| 新干县| 昌宁县| 清河县| 贵定县| 天气| 新余市| 蓝山县| 德格县| 乐昌市| 米易县| 扬州市| 云梦县| 额尔古纳市| 溆浦县| 南宫市| 会理县| 万安县| 洛隆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