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靈力》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的這句話,詮釋了《靈力》這本書想要表達的中心——信念的力量。
十三歲的密卜斯即將獲得自己的“靈力”,但是上天總是有意為難幸運的人,在生日的前兩天,密卜斯的爸爸在高速公路上出了嚴重的車禍,躺在90英里外的`醫(yī)院里不省人事,身懷各種本領的一家人束手無策。孝順的密卜斯,祈禱著自己能夠獲得拯救爸爸的靈力,他在生日宴會上偷偷溜上了一個開往醫(yī)院的大巴,可是不料大巴竟開往相反的方向,而他獲得的靈力竟然是——讀心術!最后他也成功運用自己的靈力拯救了爸爸,重新讓自己的一家團圓。
在溜上大巴車后的一天一夜的等待里,是什么支撐著他不放棄、不害怕呢?是信念。信念,在她整個過程中遇到起到了格外大的作用。而這份信念,正是要去救爸爸!信念,就像一把火,溫暖了她的心靈,給了她光明;信念,就像沙漠里的一眼清泉,給了她希望;信念,就像親人一樣,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我看過一個故事:患者瓊西得了重病,醫(yī)生告訴她將不久于人世。當時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開始落葉。瓊西確信,當最后一片葉子落下,自己就該去了?善婀值氖牵且黄~子竟怎么也不肯落下,瓊西因此受到鼓舞,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醫(yī)生的幫助下,瓊西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而這片葉子,是一位老者為他畫上去的。
故事中的瓊西,因為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所以他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守住了信念,相當于守住了希望,就像密卜斯一樣,她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去救爸爸!于是她克服種種困難,見到了爸爸,最終也挽救了爸爸的生命,別使自己的一家團圓。所以。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先堅定自己的信念。比如,在學習中,你就先給自己立下一個目標,我這次要拿到第一名,然后再朝著這個目標沖刺,也許你就真的得到了呢!
再看一眼封面,仿佛那輛大巴車就在公路上,向著醫(yī)院的方向愈行愈遠。
【《靈力》讀后感】相關文章:
廊橋遺夢讀后感-讀后感01-22
目送讀后感-讀后感01-22
《目送》讀后感-讀后感01-22
長征故事讀后感-讀后感01-22
詹天佑讀后感-讀后感01-22
《認知天性》讀后感-讀后感01-22
《等待綻放》讀后感-讀后感01-22
古典愛情讀后感-讀后感01-22
北大授課讀后感-讀后感01-22
山河之書讀后感-讀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