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號的教案設計
篇一:《法國號》教案
執(zhí)教教師:
李煒煒
學校:
滎陽市第二小學
學科:
音樂
教材版本:
人民音樂出版社
課題:
第一冊第七課《小小音樂家》
上課時間:
201x年11月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法國號》,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
2、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感受不同情緒的《法國號》并用律動為歌曲伴奏。
學習目標:
1.學唱《法國號》這首歌,并學會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xiàn)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
2.認識法國號的外形,知道其另一個名字——圓號,并熟悉其音色。
3.通過《法國號》的演唱和聲勢練習,掌握三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 學習重點:用富有彈性以及充滿熱情,自信的聲音演唱歌曲。
學習難點:
感受表現(xiàn)三拍子的強弱
設計理念: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運用多種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音樂創(chuàng)作來激活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欣賞銅管交響樂《法國號》
二、感受《法國號》旋律
1.認識“法國號”,熟悉認識了解外形、音色、名字由來。
2.聆聽圓號演奏的《法國號》,初次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3.感知三拍子
a.介紹三拍子,表現(xiàn)強弱
b.用表示強弱的動作給音樂伴奏(學生欣賞伴奏)
c.學習舞步
引導學生用身體來感受三拍子的強弱
設計意圖:在認識法國號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通過“聽——說——奏”的形式,讓學生真切的了解法國號的形狀、大小、聲音、演奏姿勢等,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灌輸式講述,同時采用了體態(tài)律動教學法。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小小圓號演奏員——手捧圓號,隨音樂進行律動。潛移默化地感知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
三、學習歌曲
1. 教師隨音樂范唱歌詞,學生談感受
2.加聲勢手勢再次整體欣賞歌曲
3.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4.跟琴輕聲慢速哼唱
5.難點解難
嗡巴巴的表現(xiàn)最后一句的處理
6.跟琴連唱歌曲,糾正不足
7.原速演唱
設計意圖:
在學生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教唱新歌, 利用旋律線感受旋律走向,加深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難點解決,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和對歌曲的表現(xiàn)能力。
四、表現(xiàn)歌曲
1.分角色演唱
2.學生領唱,老師伴唱
3.學生領唱其他學生伴唱
4.綜合角色連唱
設計意圖: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感知三拍子的韻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美、體驗美、享受美,激發(fā)他們學唱歌曲的興趣。
五、聆聽比較不同速度的《法國號》,感受體驗情緒的變化
1.快板(華爾茲版)的法國號
2.慢板(搖籃版)的法國號
3.有感情地演唱原版《法國號》。(邊歌邊舞)
設計意圖:對比體驗,感知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緒。
六、拓展欣賞《那不勒斯舞曲》
1.完整欣賞,隨老師劃出旋律線
2.再次欣賞一遍
師:站起來,我們再次欣賞一遍歌曲,伸出你的右手劃出你的感覺。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里的設計充滿了趣味性,利用劃旋律線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從而增加學生的欣賞興趣。
七、結束
師:我們的小音樂家們,最后,讓我們唱起法國號,結束我們今天快樂的音樂之旅吧!
。úシ拧斗▏枴罚
篇二:法國號教案
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教學理念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它貫穿于各個環(huán)節(jié),交織在一起,呈現(xiàn)于課堂教學。
本課主要運用了以下的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3.面向全體學生。
4.注重個性發(fā)展。
5.重視音樂實踐,運用多種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6.提倡學科綜合等理念。
教學方式主要有:
談話式,合作交流式、參與式等等。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法國號的外形,知道其另一個名稱——圓號,并熟悉其音色。
2、學唱《法國號》這首歌,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
3、同伴互助合作創(chuàng)編歌詞演唱并加上動作與律動表演。
4、能用自制打擊樂器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
1、感知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2、同伴互助合作創(chuàng)編歌詞演唱
教學難點:
1、對最后一句音準的把握。
2、能用現(xiàn)場自制的打擊樂器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鋼琴、制作打擊樂器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掌握三拍子節(jié)奏規(guī)律。
。、隨《法國號》伴奏音樂引導學生打節(jié)奏,初步體驗感受歌曲節(jié)奏特點。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拍四三拍節(jié)奏。并從中掌握四三拍的節(jié)奏規(guī)律。
二、律動:
1、教師教三拍子舞步。
師:“3拍子的音樂叫圓舞曲,也叫華爾茲,它的節(jié)奏特點像小船在蕩漾(邊說邊做動作)1、2、3有一種起伏蕩漾的感覺。讓我們用身體感受一下。請起立,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雙手叉腰準備,
2、跟音樂做律動。
“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做(前奏晃身體準備,第一、二句左右做,第三、四句前后做。)
三、了解法國號
1、老師想了解一下咱們班學習樂器的情況。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碌臉菲髋笥。揭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法國號。
2、看外形(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樣子。
3、想不想聽聽它的聲音?(播放)音色怎樣?誰來學?應該怎么吹?學一學。
師提醒學生觀察法國號演奏姿勢,,說明作用一是支撐號身,二是能讓音色更柔和一些。
小結:它的形狀是圓形的,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圓號”。由于法國人對它的發(fā)展做了很大貢獻,所以又叫“法國號”。
四、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感知內容
有一位作曲家還專門為法國號寫了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要求:歌曲中向我們講述了什么?情緒又怎樣?
2、學唱歌譜,突破難點
。1)跟著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她優(yōu)美的旋律。
提示:唱的時候要注意音準,小聲唱。
。2)觀察歌譜
有幾個樂句?觀察前3個樂句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對比唱比較像的第2樂句和第1樂句,注意音準。
觀察一下譜子,哪一句音節(jié)的變化最多,最難唱?教師彈琴,學生聽一聽第4句的旋律特點。 總結:像水波紋一樣。課件顯示旋律走向加深印象。
提問:怎樣唱才能體現(xiàn)水波蕩漾的感覺?提示:借鑒強弱的規(guī)律。
學生再次跟琴集體唱一遍第四句。注意音準和強弱規(guī)律。
3、學唱歌詞
。1)教師帶領學生有節(jié)奏地讀歌詞。
。2)完整地演唱歌曲。(啟發(fā)、提示學生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xiàn)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
4、歌曲處理
。1)其中反復出現(xiàn)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聲音?
學生邊看歌譜邊聽歌曲范唱。
思考:“嗡巴巴”是唱得連貫還是要有彈性呢?
。2)學生自己嘗試,總結:要唱得有彈性,有強有弱,有韻律。
。3)師生接唱
學生模仿法國號聲音,老師唱其余歌詞!粨Q
。4)男女接唱
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教師:“誰在唱歌?”“每天這樣!币鯓映窟能唱得有彈性嗎?
學生自己嘗試,總結:要唱得連貫悠揚。
學生集體再次演唱歌曲。
5、歌曲演繹:
同學們唱得越來越好,讓我們拿起法國號,加上腳上的三拍子律動來演唱歌曲。
五、 創(chuàng)編歌詞
1、剛才我們唱到法國號,它是樂器的一種,發(fā)出嗡吧吧的聲音,你能想到換成什么其他樂器,假如到歌曲中來,它又能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2、分小組討論歌詞,該怎么加進歌曲演唱。
3、小組匯報,師要求加進腳的律動,手模仿樂器演奏姿勢。
4、全班一起來。(時間允許就做)
六、自制打擊樂器伴奏
過渡:小朋友唱得太好了,都稱得上小歌唱家了。瞧,你們美妙的歌聲把我們的老朋友也吸引來了,看看都有誰呢?(出示打擊樂器辨認)它們要為這首歌曲伴奏,共同分享我們的喜悅。但現(xiàn)在樂器不夠,需要大家一起來動手做做。
1、交代游戲規(guī)則和任務
2、出示參考方法,各組長分發(fā)材料,動手制作。
3、引導傾聽樂器音色,歸類并幫它們分分工。
三角鐵 × — — ︱× — — ︱
響板、沙球0× × ︱0× × ︱
、欧謩e練習節(jié)奏。
、茷楦枨斗▏枴钒樽。
七、 小結:
今天老師非常高興和我們班級的同學共度了短短的40分鐘。讓我們再次唱起法國號,跳起我們的華爾茲離開教室。
篇三:《法國號》教案
教學目標:
1、學唱《法國號》這首歌,并學習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xiàn)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 并能用打擊樂器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力。
2、能認識法國號的外形,知道其另一個名稱——圓號,并熟悉其音色。
3、通過《法國號》的演唱和聲勢的練習,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法國號》,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 學習簡單的三拍子舞蹈律動并配合歌曲《法國號》背唱。
3、聽樂器音響,改編歌曲。
4、簡單了解法國號相關知識。
教學重點:
1、用連音、斷音的演唱形式表現(xiàn)《法國號》。
2、感知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3、了解法國號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1、對最后一句音準的把握。
2、用富有彈性、連貫、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法國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法國號(圓號)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隨《法國號》伴奏音樂引導學生打節(jié)奏,初步體驗感受歌曲節(jié)奏特點。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拍四三拍節(jié)奏。并從中掌握四三拍的節(jié)奏規(guī)律。
二、律動:
1、教師教三拍子舞步。
師:“3拍子的音樂叫圓舞曲,也叫華爾茲,它的節(jié)奏特點像小船在蕩漾(邊說邊做動作)1、2、3有一種起伏蕩漾的感覺。讓我們用身體感受一下。請起立,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雙手叉腰準備,先邁左腳,一二
三、二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左二三、右二三、前二三、后二三??”
2、跟音樂做律動。
“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做(前奏晃身體準備,第一、二句左右做,第三、四句前后做。)
三、歌曲教學
1、學唱歌譜。
師:剛才我們聽了這么多遍的樂曲是法國萊茵河的民歌,萊茵河是法國一條非常美麗的河流。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她優(yōu)美的旋律。提示:唱的時候要注意音準,小聲唱。
課件出示歌譜,學生跟琴演唱。
2、解決難點:
觀察歌譜:
(1)有幾個樂句?(4個)
(2)觀察前3個樂句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1、3樂句是完全一樣的) 對比唱比較像的第2樂句和第1樂句,注意音準。
(3)師:觀察一下譜子,哪一句音節(jié)的變化最多?
生:第四句。
師:老師再彈一遍,聽一聽這句的旋律有什么特別的
教師彈琴,學生聽一聽第4句的旋律特點。
總結:像水波紋一樣。課件顯示旋律走向加深印象。
跟琴演唱,注意4和7音,要唱準確。
提問:怎樣唱才能體現(xiàn)水波蕩漾的感覺?提示:借鑒強弱的規(guī)律。 學生再次跟琴集體唱一遍第四句。注意音準和強弱規(guī)律。 師:好,讓我們從頭完整地唱一遍。
3、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出示伴奏歌譜感受節(jié)奏。
觀察歌譜,節(jié)奏類型:0 X X ︱X--︱
學生自由練習。
教師演奏,學生伴奏。
教師:同學們打得節(jié)奏很整齊,象樂隊一樣。老師用電子琴為大家伴奏,大家邊唱旋律邊用打擊樂伴奏。
4、學唱歌詞
(1)初聽范唱,教師帶領學生用身體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2)教師帶領學生有節(jié)奏地讀歌詞。
(3)完整地演唱歌曲。(啟發(fā)、提示學生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xiàn)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的“我”。
(4)介紹樂器法國號的有關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法國號這種樂器的資料,下面就讓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吧。
教師出示法國號
生:它的形狀是圓形的,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圓號”。由于法國人對它的發(fā)展做了很大貢獻,所以又叫“法國號”。
生:它的材質是銅,所以屬于西洋的銅管樂器。
生:它的演奏姿勢是這樣的(邊說邊演奏動作)它是唯一一種用左手演奏的樂器,右手放進喇叭口里。
(5)、聽法國號的音色,請班里同學現(xiàn)場演奏法國號。
師:希望大家仔細地聽,注意聽它的音色是怎樣的? 學生:它的聲音很低沉,很圓潤。
師總結:同學們的小耳朵真靈,法國號的音色是圓潤優(yōu)美的。
師提醒學生觀察法國號演奏姿勢,,說明作用一是支撐號身,二是能讓音色更柔和一些。
5、歌曲處理
思考:其中反復出現(xiàn)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聲音?
學生邊看歌譜邊聽歌曲。
學生:“嗡”好象模仿的是法國號的低音區(qū),唱的重一點、聲音很低沉,
飽滿!鞍桶汀本秃孟笫悄7路▏柕闹幸魠^(qū),要唱得明亮一點! 老師:“嗡巴巴”是唱得連貫還是要有彈性呢?
學生自己嘗試,總結:要唱得有彈性,有強有弱,有韻律。
學生跟琴唱一遍歌詞。
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教師:“誰在唱歌?”“每天這樣!币鯓映?還能唱得有彈性嗎? 學生自己嘗試,總結:要唱得連貫悠揚。
學生集體再次演唱歌曲。
教師:最后一句:“那就是我的法國號”要怎樣唱才能唱出象水波紋一樣的感覺呢?
學生討論,結合強弱規(guī)律,要有韻律。
試唱最后一句。
四、編詞游戲
1、小組合作,改編、創(chuàng)編歌詞。
2、匯報表演,及時評價。
五、拓展
六、小結
老師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刻,那我們再次唱起《法國號》,跳起華爾茲結束今天的課。
- 相關推薦
【法國號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yōu)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平面向量》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