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避的寓言:小貓?zhí)娱_影子的招數(shù)
“影子真討厭!”小貓湯姆和托比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
然而,無論走到哪里,湯姆和托比發(fā)現(xiàn),只要一出現(xiàn)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過,湯姆和托比最后終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湯姆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托比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里。
心理點評
這個寓言說明,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的。
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么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
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愿意去面對這個負性事件。但是,一旦發(fā)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fā)揮作用。并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fā)展到最后,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么,我們像小貓湯姆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么,我們像小貓托比一樣,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醫(yī)院的咨詢師李凌說,99%的吸毒者有過痛苦的遭遇。他們之所以吸毒,是為了讓自己逃避這些痛苦。這就像是躲進陰影里,痛苦的事實是一個魔鬼,為了躲避這個魔鬼,干脆把自己賣給更大的魔鬼。
還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們有過一個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過老爸的不少折磨。為了忘記這個痛苦,他們學(xué)會了同樣的方法。
除 了這些看得見的錯誤方法外,我們?nèi)祟愡發(fā)明了無數(shù)種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將這些方式稱為心理防御機制。太痛苦的時候,這些防御機制是必要 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機制對事實扭曲得太厲害,它會帶出更多的心理問題,譬如強迫癥、社交焦慮癥、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癥等。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們最終會變成當(dāng)事人的生命財富。規(guī)劃利用好現(xiàn)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guī)律是,無論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guī)椭,尋找親友的幫助,或?qū)ふ覍I(yè)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 國心理學(xué)家羅杰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dāng)他面對這個事實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際關(guān)系大師;美國心理學(xué)家弗蘭克(見本報1月7日的《每一次磨難都是生命的 財富》)有一個暴虐而酗酒的繼父和一個糟糕的母親,但當(dāng)他挑戰(zhàn)這個事實并最終從心中原諒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療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日本心理學(xué)家森田正馬曾是 嚴重的神經(jīng)癥患者,但他通過挑戰(zhàn)這個事實并最終發(fā)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后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你,一樣也可以做到。
(二)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心理點評:
你在為誰而“玩”
這個寓言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答案:蘋果樹為什么會自斷經(jīng)脈,因為它不是為自己而“玩”。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nèi)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qū)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nèi)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dāng)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xiàn)波動。因為,外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nèi)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nèi)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 個人之所以會形成外部評價體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歡控制他。父母太喜歡使用口頭獎懲、物質(zhì)獎懲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自己的動機。久而久之,孩子 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上學(xué)時,他忘記了學(xué)習(xí)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xué)習(xí)的快樂;工作后,他又忘記了工作的原初動機 ———成長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切記:外部評價系統(tǒng)經(jīng)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xiàn)在開始培育自己的內(nèi)部評價體系,讓學(xué)習(xí)和工作變成“為自己而玩”。
(三)規(guī)劃的寓言:把一張紙折疊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現(xiàn)在,你的任務(wù)是,把它折疊51次。那么,它有多高?
一個冰箱?一層樓?或者一棟摩天大廈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心理點評
到現(xiàn)在,我拿這個寓言問過十幾個人了,只有兩個人說,這可能是一個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棟摩天大廈那么高。
折疊51次的高度如此KB,但如果僅僅是將51張白紙疊在一起呢?
這個對比讓不少人感到震撼。因為沒有方向、缺乏規(guī)劃的人生,就像是將51張白紙簡單疊在一起。今天做做這個,明天做做那個,每次努力之間并沒有一個聯(lián)系。這樣一來,哪怕每個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們對你的整個人生來說也不過是簡單的疊加而已。
當(dāng)然,人生比這個寓言更復(fù)雜一些。有些人,一生認定一個簡單的方向而堅定地做下去,他們的人生最后達到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個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語,他花了十?dāng)?shù)年努力,僅單詞的記憶量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在這一點上達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也 有些人,他們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確,譬如開公司做老板,這樣,他們就需要很多技能———專業(yè)技能、管理技能、溝通技能、決策技能等等。他們可能會在一開始嘗 試做做這個,又嘗試做做那個,沒有一樣是特別精通的,但最后,開公司做老板的這個方向?qū)⒁郧暗倪@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統(tǒng)合到一起,這也是一種復(fù)雜的人生折疊, 而不是簡單的疊加。
切記:看得見的力量比看不見的力量更有用。
現(xiàn)在,流行從看不見的地方尋找答案,譬如潛能開發(fā),譬如成功學(xué),以為我們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跡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來,東莞恒緣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毛正強說得更正確,“通過規(guī)劃利用好現(xiàn)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最新勵志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最新寓言故事精選02-08
勵志寓言故事09-26
勵志寓言故事精選05-02
精選勵志寓言故事10-31
勵志的寓言故事07-16
關(guān)于勵志寓言故事09-14
少年勵志寓言故事06-06
勵志寓言故事三則01-02
勵志寓言故事推薦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