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
元宵節(jié)晚上,我們一家子吃過飯,就圍坐在電視機旁,等著收看元宵晚會。這時,外婆從廚房里拿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糯米和芝麻,準備包湯圓。我好奇地問:“外婆,為什么過年都要吃湯圓呢?”外婆神秘地笑著說:“你先幫我包湯圓,包好了我告訴你!
為了早一點知道結(jié)果,我請來哥哥幫忙。在我倆的'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把湯圓包好了。由于我技術(shù)不到家,我做的湯圓,要么大,要么小,要么圓,要么扁,很不規(guī)則。
大約22點,我請外婆快告訴我答案,可外婆還是不慌不忙地一邊拿碗一邊說:“等你吃完了湯圓,你就會懂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時我再告訴也不遲呀!”我心存凝慮回到客廳。
“快來吃湯圓了!睆N房里傳來了外婆的聲音,我第一個沖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熱汽騰騰的湯圓,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吃了湯圓,外婆告訴我,吃湯圓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我們?nèi)以诩依锇鼫珗A。中午兩點半,我們就開始包湯圓了,包湯圓當然少不了湯圓皮和湯圓餡啦!媽媽和阿姨先把花生去殼然后弄碎,再加一些白砂糖攪均勻,湯圓餡就弄好啦。
爸爸弄湯圓皮,爸爸先把糯米粉倒進盤子里,再加一些熱開水,剛倒開水進去搓時,燙得他呱呱大叫,爸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搓成湯圓皮,再攪均勻。爸爸在我們準備開始包湯圓時才發(fā)現(xiàn)湯圓皮放得太多水了,很沾手,所以搓不了。媽媽又去超市買了一包粘米粉,摻進去再揉,終于可以開始包湯圓了。爸爸說:“咱們要先放一些粘米粉在手里,再搓湯圓就不沾手了。”“好主意!”于是,我先放粘米粉在手心里搓,然后爸爸把糯米搓成一條長長的`糯米條,切成一段段,再拿糯米段搓圓,再壓扁就成了湯圓皮,我把陷放進湯圓皮中間,再小心的捏好搓圓,一個湯圓就出世啦!“我會做湯圓啦!”我高興地說。
我們一邊說笑一邊搓著湯圓,不一會兒,又圓又白的湯圓排滿了碟子。我們把它放進鍋里煮來吃,等水燒開后放姜、糖,再放湯圓。煮熟后湯圓變得又滑又大又胖。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這真是個快樂難忘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3
元宵節(jié)早晨起來,我就聽到了“鐺鐺”的聲音,原來是媽媽在做湯圓,媽媽先把面揉和,放在一邊,然后把芝麻糊等餡料放在旁邊備用。再從面團里切出一小塊一塊的面團揉圓。面團里包料后,把餡料放進面團里包好后再入鍋里煮。最后一步就是上湯圓開吃了!
不一會兒,一股香味就撲鼻而來,讓人神魂顛倒,咬一口,里面的芝麻糊就流入口中,甜甜的,讓人心曠神怡。
下午,我與媽媽還去買了材料,棕色芋頭、多肉的貝殼、綠油油的蔬菜、一根長長的胡蘿卜等這些原料,經(jīng)過媽媽的這巧手,一變,三碗美味的`糟羹就制作好了。一入口,我的口腔就被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吃一口又一口?僧斘业酿捵爝沒有滿足,胃就已經(jīng)下線了,我只好罷嘴。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4
元宵節(jié),我吵著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只見媽媽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著搓成長條,再揭一小段。我取了一小段,學媽媽樣先把它捏成窩型,再嵌入豬油餡,然后裹起來封好豬油餡,緊接著再把它搓圓。媽媽很快地搓出了一個個湯圓。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圓。媽媽說:“湯圓在左手掌心右手順時針用力均勻搓!蔽野磱寢屨f的做果然搓圓了。媽媽夸我聰明,我心里樂開了花。媽媽還教我餡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餡流出來就不好了。我做了一個又一個。突然來了靈感,我想做些不一樣的湯圓。媽媽見了問:“你在干什么呀?”“不告訴你!”我笑嘻嘻地說!白龊昧!”我喊到,爸爸跑來一看:“這是湯圓還是餃子?”“是湯圓!痹瓉戆职职盐易龅娘溩有蜏珗A看成了餃子。我開始包第二個湯圓,我把面團搟平了,在上面抹上餡,對折卷起來,像一朵花,媽媽直夸我手巧,我聽了可高興了。接著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湯圓。不一會,稀奇古怪的湯圓要下鍋“游泳”了,“嘩”的一聲,湯圓下去了。媽媽蓋上鍋蓋煮了起來。
啊!香噴噴的湯圓出鍋了。媽媽放了些桂花糖,大家爭先恐后地吃了起來。爸爸說:“這湯圓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媽媽也笑了。我也吃了一個,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進了心田。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5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要和媽媽一起包湯圓。聽說吃湯圓的寓意是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開始包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我先拿了一些糯米粉,把它搓成一個圓球,接著用大拇指把圓球按了一個窩,像碗口一樣形狀,放上餡料,最后是把它封口。我把露出的餡兒一邊捏緊,那邊破了,我把那邊捏緊,這邊又破了。我又把兩邊都捏緊,湯圓白白的“肚皮”破了。媽媽指導我,首先把糯米粉揉均勻,否則包時容易裂開,封口時要掌握好搓的力度。我不氣餒,換了一團糯米粉,重新做了起來。這次我終于掌握了技巧,做好了一個湯圓。慢慢地,我越做越熟練,越做越好,做好了滿滿一盤子湯圓。
媽媽把湯圓煮熟了,讓我們吃。我首先跑上去盛了一碗。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糯。跟在外面店里吃的一樣可口。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有味。
媽媽說:“凡事都要自己親手勞動,才能學到更多知識和技能,對你成長有好處!蔽叶冗^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6
每逢正月十五,媽媽總會給全家每人煮一大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元宵。元宵是春節(jié)里傳統(tǒng)小吃,又叫湯圓。因地域不同叫法不盡相同北方叫元宵,是將糖餡放入笸筐籮中不斷滾搖使糯米粉逐漸包裏在糖餡外制作而成。而南方叫湯圓,是用上好的糯米和成面團"再捏入各種口味餡料的方法制作而成。
我吃著元宵有所思:元宵圓圓的大大的,滿身雪白,里面湯汁液香甜可口有芝麻、花生、紅糖、肉餡等等。再加上勁道糯米米粉做成元宵外衣,跟俱各地不同風俗、不同的風格可以變換做出不同的口味。由于元宵白白胖胖元元的,所以稱它"湯圓"。
咬一口元宵,先品嘗到勁道的糯米清香,再漫漫地品嘗到甘甜歉入心間芝麻的`香、花生的淳、紅糖的甘甜、肉餡的酥軟、等等各種口味。吃著這人間美味元宵不禁讓我想起元宵是么來的!
元宵節(jié)象征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7
元宵節(jié)這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學包湯圓,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湯圓。
我先拿出湯圓粉,把湯圓粉倒進小盆里,再放一些熱水,把湯圓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湯圓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著在湯圓面團中揪出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餡放進窩里,再包起來。我因為把餡放得太多,餡都露出來了,我再輕輕地把餡拿走一些,再把面補上。媽媽說:"你真粗心,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來。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jīng)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幾次,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8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里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個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看著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jīng)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里,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只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fā)現(xiàn)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
經(jīng)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里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guān),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9
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F(xiàn)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說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里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fā)麻。
吃湯圓的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湯圓。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湯圓之夜觀燈的風俗。據(jù)載,漢文帝劉恒將農(nóng)歷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jié)。現(xiàn)在,元宵節(jié)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湯圓等。
正月十五前后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jié)彩,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jié)。
我想,元宵節(jié)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湯圓吃,所以,元宵節(jié)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愛過這個節(jié)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jié),也非常喜歡吃湯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0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和奶奶一起包湯圓。
奶奶一邊包湯圓,一邊對我說:“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湯圓,是因為湯圓含有團團圓圓,吉祥如意的意思!
包湯圓了!奶奶把糯米粉倒入一個容器里。邊攪邊加入一杯溫水,攪到粘稠的`時候,我把奶奶分好的糯米團,用大拇指把中間給摁出一個窩,然后把奶奶分好的餡放進去,再分封口后搓圓。有兩種餡,豆沙和豬油芝麻餡。為方便分辨,芝麻搓成梨形,豆沙搓成圓形,等水沸騰之后,把湯圓放下去,浮上來的是熟的,幾分鐘后,湯圓出鍋了。
一家人吃著我和奶奶做的湯圓,心理充滿了家里溫馨,團團圓圓的味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1
家鄉(xiāng)寧波是魚米之鄉(xiāng),是很幸運的,有數(shù)不盡的水產(chǎn)品,看不完的古鎮(zhèn)美景。然而最負盛名、老少咸知的,倒是一樣風味小食——湯圓。
寧波的湯圓用黑芝麻,豬油做餡,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濃郁,用小火煮的內(nèi)外都軟時,輕輕咬一口含在嘴里,會有糯米的絲絲甜味,里面的芝麻餡兒流出來,順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豬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膩。
寧波人在春節(jié)、元宵節(jié),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足見寧波人對湯圓的鐘愛。湯圓還有浮元子一說,湯圓在鍋里煮時又浮又沉,著實可愛,像戲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对蟾A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笨梢,“湯圓”一詞是取團圓之意。想到從前每一年元宵節(jié),外婆總會操辦一頓團圓飯,最后端上來的.準保是一大碗的湯圓。一人吃上幾個,這個節(jié)日才算節(jié)日。
只是到現(xiàn)在,湯圓很普遍了。到一處地方,隨處可見湯圓的影子,甚至還寫有寧波湯圓的字樣,有時興致勃勃地買來一嘗,味道卻相差甚遠,于是總不免懷念外婆或者別的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親手包的湯圓。舌尖之上,不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遠有溫度的記憶。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睖珗A從古至今都頗讓人贊美,它融入了詩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親情。唯其如此,我們才覺得愈發(fā)覺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襲著“佳節(jié)又湯圓”的風俗。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2
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元宵節(jié)!你知道嗎?元宵節(jié)有很多習俗:猜燈謎、看花燈、包湯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
每年過元宵節(jié)的時候,我們家都會自己做的湯圓吃,我的奶奶就是包湯圓的“大師”,我一直想學,奶奶不是嫌我還小就是嫌我搗亂,不讓我包。左磨右磨,今年元宵節(jié),她終于答應教我包湯圓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開始包湯圓了,奶奶先教我做面皮,奶奶說:“做面粉皮,要先把準備好的面粉放入碗里,倒入適量水,攪拌,揉成團,再把面團均勻分成玻璃球大的小團,面粉皮就準備好了!卑凑漳棠陶f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面團做好。接著奶奶把做好的餡料拿來,又對我說:“現(xiàn)在開始包湯圓,先把做好的面粉皮搟成平的`,在上面放一點餡料,然后再把它包起來,揉成圓形的,用手輕輕一按,就做好了。”按照奶奶說法,我開始搟面、放餡料、揉湯圓。剛開始,還沒掌握好技巧,不是露餡就是不圓,奇形怪狀的,奶奶不厭其煩給我示范、講解,慢慢越做越好,不一會兒,我已經(jīng)做好了三盤湯圓了。奶奶把我做好的湯圓下鍋,過了十幾分鐘,湯圓煮好了。夾一個湯圓放進嘴里:“哇!甜甜、糯糯的,太好吃了!”沒過幾分鐘,一小碗湯圓全部都進到我的肚子里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3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一個快樂的日子。那天,我們班開展了猜燈謎、做湯圓、吃湯圓的活動。校園走廊里,一排排紅色的燈籠高高掛起,想一個個大大的紅蘋果掛滿樹梢,美麗極了!
下午,做湯圓活動開始了。阿姨們拿著盆子,先把面粉倒進盆子里,然后慢慢地往里面加水,讓面粉和水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面團,這樣就可以做湯圓了。阿姨們還帶來了幾包桂花豆沙餡,是包在面團里的。
開始包湯圓了,先弄一點小面團,再用大拇指做一個圓出來,向里面加上桂花豆沙餡,慢慢地把它四面封住,再放手心里輕輕地把它搓圓,一個個湯圓做成了。我們跟著阿姨學,做出來的湯圓雖然大小各異,但是體會到了動手的樂趣。
湯圓做好了,一個一個湯圓要下鍋了,我們靜靜地等著,想著鍋里的湯圓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過了一會,湯圓中午出鍋了,美味的湯圓抬到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又香又甜,太美味了。
吃過湯圓,我們又玩起了猜燈謎的'游戲,老師說開始,有的同學想都沒想就舉手了,有的一籌莫展……在這一片熱鬧聲中,活動結(jié)束了。
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特別有意義。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4
“吃湯圓嘍!吃湯圓嘍!”奶奶喊道。我興奮的奔向餐桌旁,準備吃湯圓。
湯圓來了!湯圓來了!我心里激動地叫著?粗媲斑@一碗晶瑩剔透的湯圓,個個都又大又圓,白白胖胖的,非?蓯邸
我已經(jīng)餓的直流口水了,馬上用筷子夾起一個湯圓,這個湯圓非;,很軟,很難用筷子夾起來,仿佛這個湯圓不想“死”,在努力的`掙扎!皽珗A,你這招兒在我這里可不好使!”我得意地想著,去拿了只勺子,在碗中一撈,湯圓又被我撈出來了,這下湯圓可害怕了,我暗笑道:“哈哈,這下兒你可逃不出我的嘴巴了!”
迫不及待地在這個湯圓上咬了一口,湯圓又軟又糯,香甜可口,湯圓那又香又甜的黑芝麻餡流了出來,我又忙咬了第二口。湯圓的香味從那黑色的“血”中冒了出來,我吸溜一下把“血”都吸了進去。。≌媸翘贸粤!我的嘴里滿是甜滋滋的黑芝麻的濃郁香味的“血”。
這時爺爺問我:“湯圓好吃嗎?”我笑著說:“好吃!”爺爺指著我的嘴說:“牙都變成黑色的了!”我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這時湯圓已經(jīng)只剩下“骨頭架子”了,我又把“骨頭架子”一口塞進嘴里,又滑又軟,F(xiàn)在這個湯圓已經(jīng)被我打敗了,我很開心。
這個元宵節(jié)我很開心,我打敗了“湯圓軍”,和家人一起歡笑,賞月,吃湯圓,在歡笑中我過了一個圓滿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5
今日是元宵節(jié),是吃湯圓的日子。因此,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面團、餡料、湯勺等一些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
“叮鈴鈴”下午第二節(jié)課開始了,我和小組的同學攤好臺布,把準備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團,可是捏捏卻是硬的,這下我傷了腦筋,怎么辦呢?就算現(xiàn)在抓緊時間柔軟了恐怕也沒有時間包湯圓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我的'組員說借我一點面團,我謝了又謝。我抓起一把面團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幾下,再用其它手指輪回轉(zhuǎn)圈地按,等面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時我用湯勺挖了一點餡料放入“碗”中,然后把邊上的面皮往里一擠再放在手心上搓搓。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結(jié)果慘不忍睹,湯圓要么餡料快透出來了,要么就是皮破了,組員們不但不幫我,還在那沒心沒肺地笑。我不服氣又抓起一把面團開始揉、搓、按、擠,但結(jié)果……我試了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我徹底沒了信心。這時郭子璇看到我這么多的敗品心中不忍,過來細心的教我,我終于學會了。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面團按照她教的方法:餡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沒有封的口,另一只手在下面慢慢轉(zhuǎn),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面皮往里捏,再把湯圓搓成圓球就可以了。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做出了一個個的成品,還明白了什么叫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元宵節(jié)在我們的喜悅中度過。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6
今天我做完作業(yè),媽媽剛好買回了一些湯圓,我便爭著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軟磨之下,媽媽終于容許了。
說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開鍋,放好水,合上電閘,等待水燒開,我隔三差五地掀開鍋蓋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對,就是不開,“不要心急,熱氣都被你放掉了,水當然開不了〞。媽媽探進頭來提醒我!芭叮瓉砣绱栓。我便去看書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哎呀,我的.水!〞,等我沖到廚房,鍋里的水都快燒干了,沒方法,我只好又加了點水,繼續(xù)燒。這回我不敢離開鍋,只好在鍋旁邊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燒開了。我把湯圓“嘩〞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書上寫的要輕輕地放下去。我頓時泄氣了。不過,那些湯圓倒挺結(jié)實的,只破了幾個。“沒方法,聽天由命吧〞。我嘆了口氣,按照書上所說的用勺子輕輕地把湯圓推開,可是那些不爭氣的湯圓卻一個個“列開〞了肚皮。
水開了,我把火調(diào)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餡全露了出來,成了一鍋黑水。沒方法,干脆將就著煮吧,待水一開,我便大功告成了。
“媽媽,開飯了〞。媽媽看見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卻覺得它們有獨特的味道。
通過這次煮湯圓,我認識到我的動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繼續(xù)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湯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7
下午五點二十五分,媽媽問我晚餐想吃什么。我說吃飯,可媽媽說吃不下。碰巧,今天媽媽買了包湯圓的材料。媽媽說:"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包湯圓吧!"
媽媽先去做準備,我去書房寫作業(yè)。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廚房里喊我:"星星,過來包湯圓了!"
"好!我來了!"我鉆進廚房,只見湯圓餡兒紫的發(fā)亮,原來是用紫薯加煉乳做成的,看起來可誘人了。我饞得直流口水,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它。趁媽媽不注意,我偷偷吃了一勺。"哇,太好吃了!"我情不自禁地夸贊起來。
呀!不好,露餡了!媽媽轉(zhuǎn)過頭來笑著說:"你這調(diào)皮的小饞貓。"說完,我和媽媽都笑了起來。
開始包湯圓了,媽媽弄了一點干的糯米粉放在我的手上,讓我用手搓一搓。搓好后,媽媽在我手里放了一個小圓球,讓我輕輕地把它壓成餅。壓好之后,我想把它拿下來,可它緊緊的`粘在我的手上,接著手指也被粘住。媽媽急忙往我手上撒點粉,我在情急之下,手猛地一拍,拍的身上、池子里都是粉……最后,我包了三個大湯圓,總體來說還不錯,只是第一個有點兒糟糕。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湯圓端到我的面前,我夾了一個放進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可好吃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湯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8
每到元宵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都要吃湯圓,象征著家家戶戶團圓幸福。
家鄉(xiāng)湯圓是用水磨的糯米做的,搓得圓滾滾的,柔柔的,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
剛搓好的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只只小雪球。水一開再把湯圓倒進鍋里,一會兒湯圓就浮起來了。這時就可以吃了,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透亮,有點帶褐色,裹在里面的豬油。芝麻玫瑰。白糖餡隱約可見,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湯圓又香又甜,揭開鍋蓋,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聞到這種味道時,誰都會饞涎欲滴的!
用筷子把湯圓夾到嘴里,只要用牙齒一碰,甜甜的。香噴噴的餡兒就會流出來。湯圓真會透人心呀!如果你沒經(jīng)驗,使勁咬一口,這香甜的餡兒就會像一股噴泉,噴射出來,你的嘴角外也會沾滿烏黑發(fā)亮的餡油,還會濺在你的臉上,衣服上,這時你的舌頭一定會感到燙大約22點,我請奶奶快告訴我答案,可奶奶還是不慌不忙地一邊拿碗一邊說:“等你吃完了湯圓,你就會懂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時我再告訴也不遲呀!〞我心存凝慮回到客廳。
“快來吃湯圓了。〞廚房里傳來了奶奶的聲音,我第一個沖到桌前,看到一碗碗熱汽騰騰的湯圓,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吃掉。
我吃得正香,不知什么時候奶奶來到我的身邊,她笑著問我:“現(xiàn)在你該知道答案了吧!〞“吃湯圓是不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我脫口而出。奶奶沒有告訴我對不對,而是會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從奶奶的笑中,我看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樂。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19
炮竹聲下,映照的是揚起笑的臉。很久沒有,如此暢懷的開心,如此肆意的快樂。
我過年,我快樂。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lián)貼上墻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柜;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诙鄠鳕D―過年啦!當然最溫暖人心的便數(shù)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了!據(jù)說元宵象征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媽媽便搬來了一碗剛煮好的湯圓。圓溜溜、雪白雪白的湯圓在清水里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讓人忍不住一口氣把它們吃掉!我拿起勺子搖起一個湯圓,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
裹在里面的烏黑的芝麻隱約可以看見。這湯圓就像一顆碩大的白珍珠,只要輕輕一咬,香噴噴,甜滋滋的芝麻就會流出來……我將湯圓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軟的湯圓在口中躥來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鉆了出來。那比蜜還甜的芝麻和那柔軟如布的湯圓皮一起緩緩吞入肚中,這種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來的氣也帶來了一絲芝麻的清香。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讓人怎么也吃不厭。湯圓既好吃,可愛又有營養(yǎng),我喜歡湯圓的這種味道,那你呢?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0
過年時,朋友送了一包湯圓面,老婆一直很熱心,命令我包湯圓吃,還和我一起去商店買回湯圓陷,準備正月十五包。后來元宵節(jié)好象是在聰聰姥姥家過的,吃的是成品的湯圓,最終沒包成。
后來老婆多次催我包,我卻嫌麻煩,不包。
今天老婆說再不包,恐怕湯圓面要壞了。于是吃完飯,和面,和老婆下手包。
聰聰看到了,跑過來抓起在面就要包,老婆說“別搗亂,一邊玩著去”聰聰當然不干,吱吱歪歪地和她媽媽搶面。我看不下去了,說“小孩不都這樣嗎,咱們小時候父母怕浪費,不讓包水餃不讓包湯圓的,現(xiàn)在誰還在乎這點面呀,就讓聰聰學點活吧!”老婆還強詞奪理“聰聰手臟是……”我對聰聰說“快洗手去”!鞍ァ甭斅敽芡纯斓卮饝宦暎嵠嵉叵赐晔郑瑢W著大人的樣子包了起來。
我邊包著湯圓邊看電視,沒注意到小家伙包得啥樣,一家三口齊上陣,一會面盆底就放滿了湯圓,有大的有小的,形狀規(guī)格不一,大的不怎么圓,幾個小的'倒是圓溜溜的,我問“這小的是誰包的?”老婆說是聰聰包的,沒想到聰聰包得還挺好,我夸獎聰聰“聰聰真棒,四歲就會包湯圓了”,老婆說“還會包水餃了呢。”聰聰說“就是水餃包得有點斜!边@小家伙還挺謙虛的。
“媽媽,你給我老師寫信,說我?guī)湍惆鼫珗A”聰聰還挺有心數(shù)的,“你老師現(xiàn)在不讓寫信了”老婆偷懶。
那就爸爸在網(wǎng)上寫吧,聰聰?shù)谝淮伟鼫珗A,很值得一記的。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1
在元宵節(jié)我的家鄉(xiāng)幾乎家家都做湯圓。寧波湯圓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問起我家鄉(xiāng)有名的傳統(tǒng)小吃是什么,我會自豪地說:“湯圓!
湯圓是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一個個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裹在里面的烏黑的芝麻流了出來,讓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寧波湯圓的特點是軟、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湯圓沒有寧波湯圓糯,一到元宵節(jié),奶奶煮了一大鍋湯圓,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在一陣陣熱氣中,大家有說不完的`溫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湯圓,香噴噴的黑芝麻就從嘴里流了出來,弄得滿嘴都是黑芝麻。瞧著他那“虎樣”,全家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種食品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詩人周必大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边@浮圓子即指湯圓,詩人借這首詩流露出他盼望全國人民一起團聚,“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湯圓象征著闔家幸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愛家鄉(xiāng)的湯圓!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2
元宵節(jié)到了,熱情大方的豬媽媽決定搞個“湯圓大會〞。邀請許多小動物去參加,有小螞蟻,響尾蛇,小寶寶。
豬媽媽并哼著歌,邊絲不茍的煮著湯圓。不會碗熱騰騰,想碰碰的湯圓端了上來,小冬菇聞到這香濃的問道饞得直流口水,小螞蟻爭先恐后地沖了上去,只聽“!〞的聲腿陷進了湯圓里里,小螞蟻們邊呻吟著邊用乞求的目光看著豬媽媽,豬媽媽又焦急又可笨地走了過去,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鏡把小螞蟻們個個挑出來,生怕弄傷它們。
響尾蛇也湊了過來,湯圓的問道太香了,禁不住誘惑口吞了四個,撐得直喘不上氣兒,頓時,毛條身材變成串糖葫蘆。響尾蛇像個奄奄息的病人樣躺在床上“哎呦〞的叫個不停,這時,善良的豬媽媽跑了過來,緊緊地抱著響尾蛇個個地把湯圓擠了出來,響尾蛇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豬寶寶不緊不慢地走了過來,用勺舀起只湯圓,輕輕地咬了口,“真香〞他又細細地嚼“真甜!〞他對豬媽媽說:“湯圓的`問道好極了!〞小讀物們看著寶寶吃得這樣認真,也湊了上來吃湯圓,小動物們吃了后連連稱贊。豬媽媽也露出了美麗的笑容。
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F(xiàn)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說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里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fā)麻。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3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jié)日之一元宵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有個習俗就是吃湯圓,寓意著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quán)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zhí)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湯圓的經(jīng)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diào)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終于包好后,可以下鍋了。我又按照奶奶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于是便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里。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上,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奶奶還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五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里特別開心。盼望著明年元宵節(jié)時再做更好吃的湯圓給大家品嘗。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4
吃湯圓的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湯圓。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湯圓之夜觀燈的.風俗。據(jù)載,漢文帝劉恒將農(nóng)歷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jié),F(xiàn)在,元宵節(jié)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湯圓等。
正月十五前后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jié)彩,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jié)。
我想,元宵節(jié)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湯圓吃,所以,元宵節(jié)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愛過這個節(jié)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jié),也非常喜歡吃湯圓。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叫東方朔的人,個子很矮,他不僅足智多謀,幽默滑稽,而且還心地善良。宮女不管是誰觸犯了漢武帝,當皇帝怪罪時,他總上前講情,因此,宮女都對他非常敬愛。
那年臘月,下了幾天雪。東方朔去御花園折梅花。剛進園門,見一個宮女正淚流滿面地向御井撲去,他慌忙上前攔救。這宮女叫元宵,家住在長安西北山上,家里還有父母和一個小妹妹。自把她選進宮來,每逢年底歲首,她思念親人,心如刀絞。這幾日風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艱辛,心想:既然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來投井。東方朔聽了元宵的訴說。便撫慰了一番,勸解了一陣,容許想方法讓她與父母、小妹妹見面團聚。
東方朔從元宵的身世,想到宮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親戀眷的惆悵,便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謀。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5
元宵節(jié)是一個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今年爸爸雖然沒有回來,但我和媽媽還是準備自己動手做元宵來慶祝,我想,做元宵一定很有趣吧!
首先,我們用一些溫水和糯米粉揉出一個面團,這面團就像冰墩墩的身子,又白又胖,圓圓的,看起來真可愛,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包元宵。媽媽把面團搓成幾根縮小版的搟面杖一樣的條狀,掐出一小塊,把它揉圓,然后按扁,放在手心上。再放一點豆沙在皮兒中央,然后把皮兒從四面八方聚攏,搓成一個團子。我看著很簡單,也掐下來一塊,揉圓,但是按扁的時候,面團卻裂開了,媽媽說這是水太少了,于是我加了點水繼續(xù)做下去,到最后卻露餡兒了,我手忙腳亂地東補西補,唉,真是一群調(diào)皮的皮兒,都不讓我包一個好元宵。我想象著,如果我在把它修飾一下形狀,捏成一個貓臉狀,它就真成一只大花貓啦!我又瞧瞧媽媽包的,忍不住大笑起來,嘿嘿,她做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媽媽包的比較大,但是也有許多餡料也混到了外面,只不過比我少,那媽媽包的'就是小花貓啦!哈哈!
我們把包好的元宵放到鍋里煮,結(jié)果元宵都露餡兒了,皮奇形怪狀的漂在水面上,湯也變成了豆沙湯。雖然我和媽媽包的元宵幾乎全軍覆沒,但是我卻覺得這些元宵很好吃,因為元宵都是我們親手制作的,吃在嘴里,甜在了心里!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6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得吃湯圓。這湯圓以前叫元宵,正因為它的名字,這個節(jié)日才叫元宵節(jié)。湯圓好吃,做法還挺復雜,首先得把和好的面粉在手里揉成一個球,再壓扁,把上好的餡放在中間,將它用面團裹實,再揉緊一些,不能讓面皮破開。這樣,一個完美的湯圓就做好了。
湯圓滾進鍋里,湯汁是加了紅糖的。紅糖那獨特的成分,穿透面皮,直滲進餡料里邊,觸發(fā)了餡料平常吃不出來的獨特甜味。就像是棉花糖混了淀粉再加上豆沙蓮蓉。面皮在鍋中翻騰的時候有了彈性,把餡料的香甜全都死死地鎖在里邊。咬開一口,勁道柔軟的皮和餡料和紅糖水的香甜在嘴里翻騰,一會就化開。咽下去之后,那香味還在嘴里久久回蕩。
煮湯圓講的是技術(shù)。沒煮熟容易粘牙,煮過頭會破開,煮正了味道才好。面皮的.含水量也要把握好,否則湯圓還沒煮就會裂開或黏在鍋底。做湯圓的每道工序都至關(guān)重要,有的人嫌包湯圓麻煩,還來了個“逆向思維”:把面和餡反過來包,餡包在面皮外面!也可能是餡比較有彈性,有的人直接把餡揉成團,不用皮,直接扔進鍋里讓它自己煮去了。湯圓一出鍋,嗬!啥形狀的都有。有全是皮,不裝餡料的,有用餡料捏成各種形狀的,有餡和面皮混在一起的“藝術(shù)磚紋湯圓”的,還有超大型的“什錦餡”湯圓。大家連嚼帶吞,狼吞虎咽,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搶著往自己碗里盛,大半鍋湯圓一會就只剩一灘水了。就連那擺在桌上的兩大袋子雪餅,現(xiàn)在是誰都奈何不來了。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7
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那晚外婆“權(quán)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zhí)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我利用以前外婆教我煮湯圓的經(jīng)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diào)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包好后,終于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外婆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里。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吃完后紛紛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里特別開心。盼望著明年元宵節(jié)時再做湯圓給大家品嘗。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 28
每年春節(jié)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夠吃到外公做的湯圓。那湯圓圓圓的,白白的,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因為里面包啦黑芝麻做的餡,所以吃的.時候更覺得香甜。
我想,湯圓這么好吃,我也來學著做幾個。于是,我學著外公的樣子,先取啦一小團已經(jīng)和好啦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再放進去一個事先搓好啦的黑芝麻餡,然后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給捏起來,最后放在兩只手心里輕輕的搓圓,一個湯圓就做成功啦。我一口氣做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共是九個,就混在外公做的湯圓中一起下啦鍋。我真有點急的等著吃湯圓呢,一會兒,外公說,撐船啦,撐船啦。我一看原來有兩個湯圓在燒滾的時候破啦,黑芝麻餡漏啦出來。我想,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個中的兩個,外公做的湯團從來都是不會破的,燒湯圓的水永遠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勵我說,第一次做湯圓就有這么多都是好的,很不錯!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錯!我一邊吃著自己第一次做的湯圓,一邊用調(diào)羹攪著碗里有點黑乎乎的湯水。
忽然,我想起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書里的“理發(fā)師”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發(fā)把弟弟的頭發(fā)剪得“像翻耕過的草地似的”,最后還讓弟弟“一個人面對著鏡子里的禿頭發(fā)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02-05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10-18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范文09-16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熱)12-09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精選25篇)02-22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精選22篇)02-26
元宵節(jié)做湯圓作文(通用2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