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1
今天的晚會結(jié)束了,一次又一次的煙火晚會一次比一次的精彩,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科技繁榮、發(fā)達。
有句古話說得好:“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句話生動地體現(xiàn)出了元宵節(jié)最大的特點,對,元宵節(jié)就是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結(jié)伴到街上觀看人們舉行的盛大的舞龍游行,觀賞由平民老百姓創(chuàng)作的歌舞節(jié)目,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我們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湯圓,然后一塊兒到街上去賞花燈。剛走到路口,一支龐大的舞龍隊伍也恰巧經(jīng)過,舞龍的叔叔們精神抖擻,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飛,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將那原本毫無生氣的巨龍舞得活靈活現(xiàn)。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所見之人,都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令人浮想聯(lián)翩,是一盞盞五彩繽紛的花燈打破了這份沉靜?,那邊的十二聲肖花燈尤其引人注意。瞧,十二聲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驕傲地向大家問好;勤勤懇懇的老牛正在不服氣為什么老鼠當老大呢;兇猛的老虎大吼了一聲;嚇得小兔躲到了一邊;勇猛的巨龍正在云海里騰飛;而小蛇則在水里歡快地游;馬兒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兒則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氣地爬到樹上摘桃吃;大公雞正在“喔喔”地報鳴;今年是狗年,當然少不了小狗了,你瞧,它正高興地活蹦亂跳呢;而小豬則在窩里睡懶覺呢!
天空中一朵朵禮花開放,我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離去了。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2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這是一首關(guān)于湯圓的歌,今天我就要動手做湯圓了。
做湯圓要分四步:第一步是磨好湯圓餡,第二步是和面團,第三步是包湯圓,第四步是把包好的湯圓煮熟,這樣熱乎乎的湯圓就做成了。
首先,我們把芝麻洗凈、晾干,然后,我和媽媽把研磨機拿出來了,其次,把芝麻放進研磨機里磨,等到磨成粉末時再取出來;第二步就是要和好面團,先準備一碗溫水和一大盆糯米粉,和的時候一定要水和糯米粉的比例,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水多了一定要加點粉,如果粉干了,就要多加點水,還要多揉幾下,直到有彈性為止,要開始做下一步了,把磨好的芝麻餡和揉好的面團拿出來,開始包湯圓了,把揉好的面團拉成一個個小團,再把小團用十指擠壓成圓的窩,向里面加入調(diào)制好的芝麻陷,小心翼翼的用四個指頭輕捏封口,再用雙掌輕輕光圓,一個個小湯圓制成了。我跟著媽媽邊學(xué)邊做,開始速度挺慢的,做了一會兒,熟能生巧,速度越來越快。媽媽一口氣做了十來個,我也不甘示弱,慢慢的,我追上了媽媽;最關(guān)鍵的一步就是煮湯圓,煮湯圓要開水下鍋,否則湯圓會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騰時,湯圓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許涼水倒進鍋內(nèi),到第二次水煮到沸騰,同樣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湯圓圓潤透亮,又香又甜的湯圓完全熟透了。
我今晚吃了很多很多湯圓,還是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回味無窮啊!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3
難忘的元宵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是一個團團圓圓的日子,在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吃湯圓、一起逐鼠、一起做紫姑、一起猜燈謎。
大家都聚在一起吃湯圓,臉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吃著湯圓,非常高興!
吃飽喝足以后,我們一大家子人開著車邊走邊看,夜空中美麗的煙花,心里樂呵呵的。不光是我們樂呵呵的,就連馬路旁邊的陌生人也笑嘻嘻的。
吃完了也看完了之后呢,我們就開始猜燈謎了。我首先考的是我的妹妹,我說:“頭頂兩只角,身背一只鑊。只怕曬太陽,不怕大雨落!蔽颐妹谜f:“是不是打一動物名?”我點頭說是。她脫口而出:“蝸牛!蔽乙幌伦鱼蹲×耍瑳]想到他竟然這么聰明。就這樣以此類推,我考完了每一個我的家人。只有一兩個人答不上來,早知如此,我就給他們出最難的了。
該做的都做了,可是,就是覺得還有什么沒做。我想起來了,是放飛孔明燈,我們一大家子人一家買了一個孔明燈。我們把火點燃,心里許了一個愿望,然后讓孔明燈帶著我們的愿望飛翔遼闊天空。我許的愿望是:希望全國人民元宵節(jié)快樂!
這真是一個又快樂又難忘的元宵節(jié)!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4
元宵節(jié)早在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jié)的很多民間習(xí)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jié)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jié)還有包元宵的習(xí)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xué)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后不斷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面團,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只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戳送馄虐业氖秩滩蛔“W癢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吹竭@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征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5
人們常說:“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备鱾地方都有各自的民風(fēng)習(xí)俗,而讓我最難忘的是今年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佳節(jié),也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我非常高興,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以吃元宵、逛花市、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來寄托元宵節(jié)的熱鬧及美好的祝福。而我們這里最熱鬧還是猜燈謎、賞花燈吧!
元宵節(jié)那一晚,我和同伴拿著紙燈,點上蠟燭,來到一個村子,那里人山人海,小孩子都拿了花燈,有走馬燈、紙燈、紗燈那里有猜燈謎、賞花燈等。我們來到猜燈謎的小場子里,燈謎有多有難,大家都在思考著,猜的人也很多,擠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我看了看內(nèi)容:湖中倒影水縱橫(打一廣東地名)、癡(打一字)、雨(打一字)、心無二用(打一成語)其中,“湖中倒影水縱橫”有些人已經(jīng)知道了謎底,他們爭先恐后,“是潮州,是潮州”一位女子嘶啞喊著!按鸢刚_”,那位女子獲得了禮品,興高采烈領(lǐng)著禮品回家。
這個村子還有一條小木橋,木橋兩邊的竹竿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燈籠,遠遠望去,像一條長龍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的游蕩。
夜深了,賞花燈、猜燈謎的人們臉上洋溢著滿足離開了,今年的元宵節(jié),真令我難忘啊!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6
在我的家鄉(xiāng),講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所以在這兩天的夜晚,家里的燈是要長明的,為了確保十五的燈能長明,正月十三這天還要“試燈”,就是把各屋的燈點亮至少一柱香的功夫,試燈這天,出了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夜。
到了十五這天,主婦們要早早起來做飯,敬過菩薩祖先之后,一家人迅速吃完飯,換上新衣去上墳。家鄉(xiāng)人講,上祖墳要圖早,誰家能搶到第一去拜祖墳,這家一年就會走好運。上墳的時候,大家族的成員會結(jié)伴前往,浩浩蕩蕩的十分壯觀。到了墳前,燒上紙錢點上香后,每個人就輪番磕頭,求祖先保佑。由于村里每個時期選擇的墳地不一樣,每家的祖墳都分布在各個地方,拜完一個再去拜另一個。我太爺、太奶和爺爺?shù)膲灡黄搅耍灾荒茉诖笾碌牡胤絼潅半圓圈燒些紙錢給他們,據(jù)說現(xiàn)在立碑了,爺爺奶奶就可以一起拜了。拜完自家的祖墳,再去拜外婆家的,我家離外婆家不遠,所以我們小孩子也跟著去,離得遠的,由父母去拜就行了。由于我有個伯父在外鄉(xiāng)生活,我姨家離外婆家較遠,所以他們上墳之后都要到我家吃午飯。媽媽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做好春餅,家鄉(xiāng)過年前會準備很多半成口的菜式,如肉糕、魚丸、肉丸、魚面、酥魚、蛋卷等等,客人一來,很容易的做出一桌菜,主食就是春餅和湯圓。吃過午飯,這一天就沒什么正事了,大人小孩都抓緊年的尾巴起勁的完。南方的農(nóng)民辛苦,一年沒多少清閑的時間,小時候就盼著過年的時間長一些,最怕聽到媽媽說:“年過月半盡啦,該干活了!”
我已經(jīng)有十多年沒在家過元宵節(jié)了,這次回家看到過年的風(fēng)俗依然沒變,想必十五的風(fēng)俗也是一樣吧,畢竟在過節(jié)的時候祭拜祖先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只不過選擇的時間不一樣罷了。
我喜歡家鄉(xiāng)那種重視過年的氣氛,雖說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么平時都能吃到,可是過年前一家人在一起做著各種準備,不也顯得很溫馨嗎?古老的風(fēng)俗不能丟,丟了,返鄉(xiāng)的游子就找不到根了。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7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zhèn)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jié)的風(fēng)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yīng)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別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啾——”隨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fā)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了。元宵節(jié)真熱鬧,真開心。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8
今天是元宵節(jié),本來打算去椒江看鬧花燈,可是老天不作美,斷斷續(xù)續(xù)地下著雨,我們只好改變計劃,經(jīng)過討論,我們決定在家隆重舉行才藝大比拼活動,三場比賽都由爸爸來當裁判。
第一場是打乒乓球比賽。首先是我發(fā)球,我左手拿乒乓,向上一拋,右手用乒乓板用力一拍,球就凌空飛起,只見媽媽向它發(fā)出了“驅(qū)逐令”,乒乓球如同流星似的向我飛來,我輕而易舉地接住了,來了個“大反攻”,球又向媽媽那里飛去。眼看就要落地了,沒想到媽媽眼疾手快,來了個“井底撈月”,把乒乓球勾了上來……最后,我還是輸給了媽媽。
第二場是輪滑大比拼。本場的規(guī)則是:在60米的場地上,看誰用的時間短。于是,我穿上輪滑鞋,我暗暗自喜:我一定把你輸?shù)寐浠魉。爸爸隆重地宣布:“預(yù)備,開始!”我像一支離開了弓的箭一樣滑向終點。媽媽看了,豎起大拇指說:“你可真行,滑得那么快!”接下來,媽媽換上輪滑鞋,搖搖晃晃地,眼看就要到終點了,卻摔個四腳朝天,我笑得前俯后仰,不容置疑,這場比賽我贏了。
第三場是做元宵比賽。我趁爸爸不注意,與媽媽商量,我們決定一起來做,很快,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端上了餐桌。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今晚的元宵節(jié)吃得特別香,過得特別快樂。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9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jié)。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nèi)以缭缇蜏蕚浜昧巳タ椿,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nèi)ビ^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斗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yè)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里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jié)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10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jié)的夜晚”,是新年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的活動是觀燈賞月。后來,節(jié)日的名字也演化成為“元宵節(jié)”,到了正月十五,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這些都成了世代相傳的習(xí)俗。
相傳,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shè)。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獨攬大權(quán),把劉氏先下變成了呂氏天下。呂后病故后,呂家密謀造反,想徹底奪取劉氏江山。這時,開國老臣周勃為保劉氏江山,聯(lián)系了一幫老臣,決定討伐呂家,并且最終取得了勝利。漢文帝繼位后,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之日,京城里到處張燈結(jié)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每到元宵節(jié),我們?nèi)叶紩墼谝黄鸪詼珗A。湯圓做工精致,個頭圓圓的,像十五的滿月,模樣如乒乓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裝著香噴噴的豬油芝麻餡,它不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讓人回味無窮。吃完湯圓,我最喜愛的活動來了——賞花燈。今年的花燈特別多,特別美。溫柔可愛的小白兔燈朝著游人們頻頻招手,金光閃閃的大鯉魚燈一上一下的搖動著尾巴,朝游客們連連致意。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孔雀燈了。它有毛絨絨的紫色翎毛,淡黃色的小眼睛,細長的紅嘴巴,最美的當然是它開屏的尾巴:藍綠色的羽毛上嵌著一只只彩色的燈泡,紅的、黃的、紫的、橙的,輪番交替地變換著,好像立刻就要展翅高飛,漂亮極了。
元宵節(jié)太好了,不僅可以吃湯圓,還可以賞花燈。我愛元宵節(jié)。
【難忘元宵節(jié)的作文(精選10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