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蛹(生物形態(tài))
〈p〉蛹是同型幼蟲期的縮短這種論點,還可以在某些現(xiàn)存的昆蟲中找到佐證。這就是上述的過漸變態(tài)類,包括薊馬、粉虱和介殼蟲的雄蟲。薊馬的幼蟲通常有四齡,在第二齡脫皮后,就變?yōu)橐粋不取食、不甚活動的"前蛹",并在這時出現(xiàn)翅芽。"前蛹"經(jīng)過相當短的時間,隨即變?yōu)橥耆换顒拥牡谒凝g,即所謂"蛹"期。這種不吃不動的第三、四齡若蟲,已經(jīng)接近于全變態(tài)類的真正的蛹期!/p〉
〈p〉全變態(tài)類的末齡幼蟲在脫皮變蛹前,先要停止取食,尋找適當?shù)幕紙鏊,很多昆蟲在這時吐絲作繭或營土室等。此后,幼蟲就不再活動,身體顯著縮短,顏色變淡或甚至消失,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前蛹期(prepupa)。所以前蛹期就是末齡幼蟲在化蛹前的靜止時期,在這個時期,幼蟲的表皮已部分脫離,成蟲的翅和附肢等翻出體外,體形也已改變,但仍被前蛹的表皮(即行將脫去的末齡幼蟲表皮)所掩蓋,須待脫皮后才變蛹!/p〉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