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以前還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名稱,只知道叫做“七月半”,或者直接稱為“接祖”。這樣的節(jié)日時應(yīng)該需要的,伴隨著近些年來什么父親節(jié),女生節(jié),男人節(jié)的相繼誕生,“鬼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加應(yīng)該受到重視,應(yīng)為它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之所以稱之為”鬼節(jié)“就是因為這節(jié)日是尚在人間的后人為自己的祖先舉辦的可以說是一個大盛宴一樣,有這樣的一份心,這樣的一份敬畏先人的情那也是一個民族在某一方面靈魂的體現(xiàn),這是高尚的,是值得稱頌的,所以也是值得繼承和發(fā)揚的。
每年的七月半都是逝去的祖先的日子,在人世的后輩們都記著他們,用香火,用冥幣,用酒宴,用一顆緬懷的心去祭奠他們,去慰告他們,祈禱他們在冥界的幸福,祈求他們在深處暗自護佑人世的后輩。就是這樣一種樸素的情懷聯(lián)系著陰陽兩隔的人,祝愿和祈禱。在古老的中國就又孝道的思想,而且影響深遠,時至今日的中國依舊體現(xiàn)著,然而不再是那么的明顯了,只是我在這件事上面看的比較清楚,因為這是歷史的痕跡,這是傳統(tǒng)的保留,只是不知道哪一天這樣優(yōu)秀的民族靈魂、人道情操也會隨著真正意義上物質(zhì)時代而隕落,那著實是可悲;蛟S你會說這是迷信,我肯定你說的沒有一點錯,這就是迷信。然而,迷信的東西就一定有錯嗎?當你發(fā)現(xiàn)一種承載著美的精神的迷信存在在你的身邊并且讓人感動的時候你還會一味地否定迷信的一無是處嗎?所以,凡是不可以帶著有色眼鏡。迷信的東西也許會有其值得讓人欣慰的地方,不然它也不可能在這樣的世界里長存下去,因為最終誰都還是會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所在。
小的時候,關(guān)于這個節(jié)日有許多老人講給我們小朋友的小故事,其實那也是嚇唬我們小朋友的或者是神秘的一些東西傳說著,他們嚇唬我們是因為怕我們在祖先面前搗亂,所以就說:“公公婆婆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去磨凳子,摸了凳子就會肚子疼。”“公公婆婆在吃飯的時候不要站在大門口,那樣的話膩就會擋住公公婆婆的路。”“不要再公公婆婆吃飯的時候坐凳子,你會占了公公婆婆的座位。”.......諸如此類的話,其實哪里除了兩排空座位之外什么也沒有,但是我們這些小伙還是敬若神靈一樣不敢去觸碰,仿佛那里真的坐著人,而且看不見象神仙一樣,于是這就有了另外的一件神秘的事,我的爺爺和村里的許多老人都說往臉上抹一把鍋灰然后躲在門角落里就能看得見“公公婆婆”,雖然好奇,但是卻沒有人敢那樣去做。
童年每年的陰歷七月十一日下午似乎都是晴天,我都在等著那一個時候,那個時候我就站在門口,看著屋前的那株大柏樹,爺爺會拿著鞭炮和香燭出來,然后我就會跑上去拿住鞭炮把它掛上那株柏樹。記得那些時候我也跟著爺爺?shù)纳砗竽弥淮夼谂苤χ,還會一邊嚷著:“接公公婆婆(代指逝去的先人)咯!”那時候只是覺得好玩,只是知道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東西,而且接下來的四天里就有好菜吃。現(xiàn)在也是一樣,沒有一點改變,依舊是四天(按理說應(yīng)該是五天,陰歷十一的下午接祖,十五的下午送祖)的供饗。那時候還小,并不能知道和理解”接祖“的意義,只是在爺爺叫我跪在堂前作揖并要我默念一些要“公公婆婆”保佑之類的話,諸如:保佑我學(xué)習(xí)成績好,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以后有出息...大概也就是從那些話里,我開始漸漸的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懂得了一些,并且也真正的開始虔誠起來,我不敢褻瀆神靈,尤其是自己家里的祖先,我極其敬畏他們,我的生命就是他們間接或者說是直接給的。每當奶奶拿著金黃色和銀白色的紙走到面前時,我會第一個走上去拿著去作業(yè),一個個的元寶里面都有我的祝福和感激。還有一件令我十分寬慰的事,每當爺爺要將冥幣封包的時候,最后的一項工作——在包上面寫字——便是我的,那項我認為很神圣的事是我搶著要來做的,因為只有這樣的字跡才會讓祖先感受得到我這樣作為一個后輩的誠意,盡管知道那是虛幻的但是我還是百分之百的虔誠,就因為我的虔誠我才拒絕了父親要我用碳水簽名筆寫的提議,我還是堅持用毛筆寫,盡管我的毛筆字寫得不好我還是要堅持這樣寫下去:“顯(祖)考(妣)賀公/賀母X氏XX老大(妘)人 受用”。在這短暫的四日期間,我會盡量的是自己忙起來,桌前桌后的事我會盡量這趕著做,我覺得那是我的樂趣,也是我的榮幸。只是今年的七月半我卻在他鄉(xiāng),我無法去詹冕先人,無法為祖先們送去祝福和作為享受他們留下的福陰而不能盡力在這短暫的四天里鞍前馬后感到的心痛和慚愧,在這里,我只是希望祖先們不要怪我這樣的不肖子孫,我會借著異鄉(xiāng)的香火祝福你們,當你們聽到家里響起的第一串鞭炮的時候,我的心也隨著那聲音飄過去了,那爆出來的紅色便是我對你們的笑臉。
決定了,無論如何 明年的今日,我一定在你們的身邊。這樣用心和神魂撒下去的承諾不會變,你們還在天上看著吧。
【篇二】
人們都知道,世上本無鬼,人們心中的鬼實際上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思念。在土鄉(xiāng),崇鬼敬鬼習(xí)俗十分濃厚。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里,每一個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個親人。他(她)們離開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明世界。痛失親人當然是最傷心的最痛苦的事情。為了寄托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土鄉(xiāng)人把這美好的思念的情誼放在七月凌晨的日子里。因此,對于過七月半這個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親人,寄托自己的哀思,是土鄉(xiāng)人最莊嚴隆重的習(xí)俗。
七月半,即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早早地就起了床。到山上摘來一大把桐油葉,用于包裹練好的糯火粑粑。粑粑包好后,放在鍋子里蒸熟,然后放在堂屋中的大方桌上,祭祀親人。桐油葉包裹的粑粑,柔軟細嫩,噴灑著一種悠悠的桐油葉清香,祭完祖宗親人后,方可讓大人或小孩償吃,這時,一家人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
夕陽西下后,每家每戶都在全力以赴地準備好為死去親人的錢紙香燭,并用紅紙莊重的寫上每個死去親人的名字,然后放在地上和錢紙香燭一起焚化。為了使每個死去的親人都拿到一筆豐厚的禮品,在燒化紙錢時,紙上都要擺好事先寫好的名字,這樣就不會錯亂。在燃燒紙錢的同時,寨子宗廟的祠堂里,正在舉行隆重的祭鬼節(jié)燈會。在族長主持下,把扎成各種形形色色的鬼燈和神燈按順序擺好。主要有鬼王燈、鐘旭燈、冥王燈、判官小鬼燈、牛頭馬面燈。在神堂里主要有觀音燈、羅漢燈、三星燈、三才燈、南極仙翁燈、玉皇燈、王母燈、瑤池?zé)舻鹊。這些形式各異大小不等的扎燈,一律按照大小擺好,然后由土老司念咒祭祀。法事完了之后,就把這些扎燈和錢紙香燭一起燃燒掉。全寨子各家各戶的長者,在上面貼上自己祖宗祖先的牌位,端回家中在神坎上放好。七月半祭鬼節(jié)也就到此結(jié)束。
-
小學(xué)生七月半鬼節(jié)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七月半鬼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七月半鬼節(jié)的燒紙禁忌08-09
七月半鬼節(jié)的民間禁忌09-06
七月半鬼節(jié)湖湘習(xí)俗作文06-05
七月半鬼節(jié)的禁忌有哪些08-12
小學(xué)生關(guān)于七月半鬼節(jié)的作文08-30
小學(xué)生關(guān)于七月半鬼節(jié)作文08-30
關(guān)于暑假的作文:七月半鬼節(jié)湖湘習(xí)俗08-22
不可不知的七月半鬼節(jié)禁忌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