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游記作文的寫作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好游記,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細心觀察,手寫心記。
游記的寫作猶如蜜蜂采花釀蜜,素材主要來源于游覽見聞。細心觀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觀和對表達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較中顯示出來的。游覽過程中我們就是要善于運用比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與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處。
有些同學(xué)只顧熱鬧或貪玩,常常忽視景點中的人文資料,如神話傳說、鄉(xiāng)風民俗、名人軼事、詩詞典故、碑文楹聯(lián)等等,結(jié)果是丟了西瓜抓芝麻,寫起來自然內(nèi)容貧乏,索然無味。所以,必要時還必須心記手寫,也可以回來后查看有關(guān)資料,以保證內(nèi)容的豐富充實。
二、依據(jù)中心,決定取舍
依據(jù)中心,旅途見聞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寫進文章里。下筆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緒,想一想本次游覽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確立一個中心,然后決定:哪些內(nèi)容詳寫,哪些內(nèi)容略寫,哪些內(nèi)容不寫。題材的取舍,當然首先要選新穎有趣的內(nèi)容,更要選有個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別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資料,不僅能使你的文章主題鮮明,中心突出,而且讀起來更有文化內(nèi)涵,從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會價值。
三、緊扣游蹤,疏密有致
緊扣游蹤,游記的內(nèi)容往往多而雜,寫出來怎樣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亂呢?最常用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換景。即以游蹤的變化為線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zhuǎn)換,完整有序地寫出重要的游覽過程。
當然也要避免寫成一本流水賬或一幅游覽路線圖。所以,寫作中要用濃墨重彩突出重要的點,跳出一般性的過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為幾個主要景點活動的有機組合體。為了使這個組合體結(jié)構(gòu)勻稱,我們還要運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將與景點有關(guān)的資料、數(shù)據(jù)等內(nèi)容,通過游覽者的交談或引用等方式適時介紹,這樣,就可以調(diào)整文章的結(jié)構(gòu),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腫肥胖"、有些部分又顯得"面黃肌瘦"的毛病。
四、寫好景物,注入感情
寫好景物,古人云: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寫名山秀水是游記的重頭戲,寫好的關(guān)鍵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我國古代眾多游記名篇,"案頭的山水"游記名篇,"案頭的山水"絕不僅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蹤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諸筆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見情,不僅寫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機和無窮妙趣,還能含蓄蘊藉。意味雋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現(xiàn)出來,達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當然這不是一日兩日的功夫,正好說明了好筆頭要靠長期反復(fù)磨練的道理。
游記作文寫作寫法:
游記是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它通過描寫記敘旅游過程中的見聞,如山川景物,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表達作者的真實情感。這里向同學(xué)介紹游記的幾種寫法:
一、定點換景法。
這種方法就是說,作者的觀察點固定不變,隨著觀察視線的移動,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描寫。這種方法可以使讀者明確把握作者觀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讀者從作者的觀察點出發(fā),逐一再現(xiàn)景物,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如《觀潮》一文,作者固定不變的觀察點是“海塘大堤上”。觀察到的錢塘大潮這一景觀是:先“看不出有什么變化”;接著是遠遠地看到“東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不一會兒,白線“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開進,浩浩蕩蕩”;最后,浪潮奔騰西去,“余波還漫天卷地地涌來”。這些描寫,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觀察點上,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了錢塘大潮這一“天下奇觀”。
運用“定點換景法”,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在具體描寫時,不要隨意改變觀察點。
二、定景換點法。
這種方法是說,不改換所要觀察的景物,而是變換觀察點,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描繪景物。這是因為只從一個角度去觀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詩人蘇東坡《題西林壁》中的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如自讀課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換點法”,先以“山邊”為觀察點,描寫梅雨潭瀑布發(fā)出的響聲和瀑布的遠景;接著又以“亭邊”為觀察點,簡要寫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邊的景物;然后又詳細而形象地寫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壯觀,美麗的景色。
運用“定景換點法”觀察一處景物,可以選擇不同觀察點,如遠眺,近觀,仰視,鳥瞰,立足點變了,觀察的角度也就多了。在描寫時,要注意交代清楚觀察點,以便于讀者把握文章對景物描寫的角度。否則,寫出來的文章會讓人覺得順序混亂,不知所云。
三、移步換景法。
這種方法就是說,觀察點不固定,所觀察描繪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動觀察點的同時,把所見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繪。這種方法,可以逐一描繪出景物的各個局部,從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時,這種寫法的文章是以明顯的瀏覽順序為順序,因而文章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如《頤和園》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換景法”,按游覽的順序,依次寫出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的美麗景色,展現(xiàn)了頤和園景色的全貌及特征。
運用“移步換景法”時,要注意的是必須以瀏覽順序為線索,把觀察點的變交代清楚。另外,對各種不同景物的描繪要抓住特點,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避免寫“流水帳”。
游記,是中學(xué)生感到最難寫的一類作文,因為隨著游程的行進,耳聞目睹的情景不勝枚舉,很難將材料組織得當,往往寫成流水賬。如何將自己的游程清清楚楚、有詳有略的記敘?如何避免將游記寫成景點介紹?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問題。
國慶長假你是否游歷了祖國的名山大川?是否踏訪了華夏的文明古跡?是否流連于桂林的山水中?是否沉醉在麗江的燈影里……旅游,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增長了我們的見識。當我們結(jié)束愉快的旅程后,煩惱接踵而來。父母和老師往往不會讓我們“白”游一場,寫篇作文當作“總結(jié)”與“匯報”常常成了旅游的“附件”。
最讓大家頭疼的是旅游涉及的時間長,景點多,如何才能寫得不像流水賬,又有自己的特點呢?
首先是“舍”。只有學(xué)會舍棄,才能有重點的描寫。景點太多,一一贅述很難做到詳細、具體。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寫出特點,寫清游歷的情況。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來,昆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麗江的古城,還有玉龍雪山,處處皆景。你必須忍痛割愛,選擇其中的一個作為寫作的重點,其他最多用一兩句話帶過。只有這樣你才能把游歷的情況說清楚。
其次是“短”。這個“短”,不是指的篇幅短,而是指文章涉及的時間跨度要短。不要從出發(fā)開始寫,一直寫到全天的游程結(jié)束。這樣無端生出的枝節(jié)會很多,煩擾了自己的思路。就從你到達這個景點寫起,寫到景點游覽結(jié)束。時間的集中會有助于你更好地組織材料,突出景點的特色。
再次是“真”。這一點是同學(xué)們最容易忽略,也是最能體現(xiàn)寫作水平的。很多人以為寫游記就是把景點的情況告訴別人。其實不然。游記,就是游歷的記錄,更強調(diào)了自己獨特的游覽感受。游覽同一個地方,大人和孩子的感受會不同,男生和女生游覽的感覺也有差異。怎樣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呢?那就是將自己游覽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寫出來。這些發(fā)現(xiàn)可以是“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找一找”,甚至是“猜一猜”,也就是把你游覽時的所見、所做、所聞、所思寫下來。游記最忌諱的就是通篇景物描寫,有了自己的活動出現(xiàn)在游覽的過程中那才是屬于你自己的游覽經(jīng)歷。
最后是“趣”。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那么,你的游記也要把你在游歷過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達出來。這種“趣味”的內(nèi)涵很廣: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閑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場面,亦可以是別樣的風俗……只要是覺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寫兩筆,把自己的快樂和大家分享!
掌握了以上“四字”要訣,估計再提筆寫游記你就有了一些頭緒了吧?
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任何游記,對于景點的環(huán)境描寫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這里可要寫得細致生動哦。
-
游記類作文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推薦度:
-
游記作文寫作方法 推薦度:
-
高考作文寫作方法:游記怎么寫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游記作文的寫作方法】相關(guān)文章:
游記的寫作方法08-30
游記類作文寫作方法08-08
游記作文寫作方法02-03
游記作文的寫作方法01-26
寫作方法:游記寫作01-28
關(guān)于游記的寫作方法01-30
寫游記的寫作方法02-03
有關(guān)游記作文的寫作方法01-28
游記作文寫作方法指導(dǎo)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