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震讀后感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1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后,常常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奮進。我被文中的那位父親的不怕困難,永往直前,只要有一絲一毫的希望都要抓緊的奮斗精神所感動,因為只有不放過絲毫希望的人勝利才會向他招手。
文中 敘述了一位父親在地震后的混亂中安頓好妻子,去救兒子;當時許多父母都絕望的走了,只有這位父親他是個例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等數(shù)據(jù)來表示時間長,在許多好心人勸說下,他并沒有放棄,最后救出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的傳奇故事。而且在這位父親挖開安全出口后,他的兒子還讓自己的同學先出去,這種先人后已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讀過這篇課文我感到很慚愧,我應該學習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的精神。記得我在鄉(xiāng)下讀書的時候,很調皮,做什么事都沒有耐心,不會做的難題就扔到一邊,覺得沒希望了,還是明天問教師或姐姐,所以考試遇到難題就是胡亂一團,媽媽在時,我就只好囫圇吞棗的聽姐姐講解,所以成績一直不好。讀了這篇文章后,我要想方設法的盡量攻克一切困難。
讀了這文章,我以后一定勇敢地面對困難,在它面前,就要主動攻擊,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不要放棄希望,希望使人正視困難與失敗。困難與挫敗并不可怕,可怕是一個人失去希望,失去與之斗爭的勇氣。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2
一位父親在地震后,去學校尋找他的兒子,當他絕望的`時候,想起了對兒子的承諾“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埋頭挖起來,許多人勸阻他,可他不聽,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時,找到了兒子以及13個同學。最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我體會到父親堅韌、有責任感、信守諾言的品格。同時,兒子的話也讓我深深的感動,“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碧煜碌母改付际呛芴蹛圩约旱暮⒆拥,讓我們學會愛,用愛去報答我們的母親,報答所有對我們有恩的人!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3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內容是:在一次大地震中,父親堅持38小時50分鐘,終于在一片廢墟救出了自己和兒子的13個同學,譜寫了一首父親的頌歌,表達了信念是精神之柱,是生命之柱。
父親挖了38小時,非常的艱難,滿臉的灰塵,眼都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可是父親并沒有放棄,而繼續(xù)挖,突然聽見了自己兒子的聲音;父親非常的高興,50分鐘過去了,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13個同學。
這對父子真的很了不起,父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在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在來阻攔他。”找了38小時,手指已經流血了,但父親還是在挖,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他終于把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13個同學救了出來,說明父親有堅定的信念,而兒子也非常相信自己的父親。我覺得他們父子很了不起的原因是:他們都是意志堅強,有愛心,有責任的人。
讀完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信念是精神之柱,是生命自柱,要做個成功的人。
地震讀后感作文 篇4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熱淚盈眶。
課文主要講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三十八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他兒子的同學的故事。
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位父親會堅持三十八小時嗎?因為他對他兒子說的一句話“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就是這一句話支撐著這位父親;就是這小小的承諾讓這位父親的兒子堅持了三十八小時;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兒子和父親經過三十八小時后又能幸福地擁抱在一起。這就是愛!
其實,在生活中老師給予我們的愛也不亞于爸爸媽媽哦!在今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的8級大地震。某中學的一位語文老師譚千秋為了保護四名未能及時脫離危險的同學,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倒塌的房子,讓這四名同學存活下來?墒,譚千秋老師卻去世了。譚老師是多么偉大無私,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那四名同學。
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他們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他們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有生的權利,沒有任何法律規(guī)定誰要為誰而死,誰要為誰做什么事情。那么,為什么這位父親會不顧一切地救他兒子?為什么譚老師會不惜生命死死地保護那四名同學呢?因為父親愛兒子,老師愛同學。因為愛!這是人類真摯的愛,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精華】地震讀后感作文4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