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高中文化文學常識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1
1、18世紀啟蒙主義作家有英國的笛福、斯威夫萊、德國的歌德、席勒;
2、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有英國的拜倫和雪萊、德國的的海涅、法國的雨果;
3、19世紀批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有法國的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羅曼羅蘭,英國的狄更斯、肖伯納,挪威的易卜生,丹麥的安徒生,美國的惠特曼、馬克吐溫,俄國的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等
4、著名畫家倫勃朗的國籍是?荷蘭
5、《歐也妮葛朗臺》的作者是誰?巴爾扎克
6、、烏臺詩案與哪一位詩人有關(guān)?蘇東坡
7、大千世界是什么的簡稱?三千大千世界
8、京劇藝術(shù)中《捉放曹》中的陳宮在老生中屬于:唱工老生
9、梵高的死因是:自殺
10、《紅樓夢》中賈府四艷的排行順序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1、笄禮是古代女子幾歲成年的.插笄儀式?15歲
12、希臘神話中赫拉也就是羅馬神話中的:朱諾
13、現(xiàn)代漢語有幾個方言區(qū)?7
14、澄觀懷照一詞出自:《二十四詩品》
15、萬里橋邊女校書,琶琶花下閉門居指的是:薛濤
16、《我與地壇》的作者是:史鐵生
17、傳奇劇本《牡丹亭》的作者是:湯顯祖
18、《鄉(xiāng)愁》是誰的詩作?余光中
19、《論說文集》是一本世界名著,作者是誰?培根
20、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描寫的是泰山
21、我國古代第一個有巨大成就的詩人是屈原
22、十五彈箜篌,箜篌是撥弦樂器
23、1930年以后,魯迅沒有參加的進步團體是中國共產(chǎn)黨
24、查爾斯。卓別林是哪國著名喜劇電影藝術(shù)家?美國
25、《浮生六記》的作者是誰?沈復
26、印象派一詞源出:莫奈《日出印象》
27、李清照的丈夫是:趙明誠
28、《浮生六記》的作者是誰:沈復
29、孔雀舞的伴奏樂器是:象腳鼓
30、《干校六記》的作者是:楊絳
31、唐三彩的生產(chǎn)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1300年
32、《西廂記》是誰的作品?王實甫
33、朱自清的號是什么?秋實
34、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出自于誰的筆下?杜甫
35、貝多芬的作品《獻給愛麗斯》屬于甚麼曲式結(jié)構(gòu)?回旋曲式
36、中國古代哪個學派的主張與綠色和平組織的思想相近?道家
37、將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譽為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是:別林斯基
38、《馬伶?zhèn)鳌返淖髡吆罘接蚴牵好髂┣宄跞?/p>
39、1、2、3、4、5、6、7七個唱名的發(fā)明者來自:法國
40、替罪羊一詞從何而來?《舊約》
41、《樂府詩集》的編者是?郭茂倩
42、擬話本這種文學形式主要繁榮于:宋
43、信天游是哪個地方的民歌的主要形式?陜北
44、《呂氏春秋》的作者是?呂不韋
45、九宮格的創(chuàng)始人是?歐陽洵
46、《游子吟》的作者是?孟郊
4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是寫?楊玉環(huán)
48、東漢后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是:《歸田賦》
49、鴛鴦蝴蝶派文學的主要刊物是:《禮拜六》
5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誰的詞?蘇東坡
51、嬰寧是誰筆下的人物:蒲松齡
52、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在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之后感嘆人事變遷的詩53、句是: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4、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是哪種樂器的演奏?琵琶
55、沙龍Salon是哪國傳進的外來語?法國
56、和平鴿的形象由誰所創(chuàng)?畢加索
57、秋風蕭瑟星漢燦爛出自于誰人之口?曹操
58、京劇的旦行中穿短裳的是:花旦
59、桑巴舞是世界上節(jié)奏最快的舞種之一,每分鐘至少有多少拍?180
60、交響樂隊一般有多少個樂手?90
61、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壇禮樂冠華夷中的杏壇指的是:孔子講學的地方
62、《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張擇端
63、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寵愛在一身指的是楊玉環(huán)
64、創(chuàng)辦最早,被稱為電影節(jié)之父的是威尼斯電影節(jié)
65、推敲的典故與誰有關(guān)?賈島
66、屬于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電影作品是:《偷自行車的人》
67、《春江花月夜》這首古樂曲有一首同名的詩,請問這首詩是哪個朝代的?唐朝
68、老舍自沉于:太平湖
69、彩色攝影主要是靠哪三種顏色來混合成我們見到的每種顏色的?紅藍綠
70、王國維所說的三種境界引用的三句詞的作者是誰?晏殊、柳永、辛棄疾
71、《我愛比爾》的作者是:王安憶
72、鑿壁偷光的典故與誰有關(guān)?匡衡
73、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的康橋指的是什么地方?劍橋大學
74、古琴有幾根弦?7根
75、據(jù)《不列顛百科全書》所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76、中國古代文學史散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漢朝《史記》和賦,唐朝古文運動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競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發(fā)展;
77、詩詞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先秦《詩經(jīng)》和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淵明、唐宋近體詩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和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詩派、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等的發(fā)展;
78、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先秦神話、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和譴責小說、唐傳奇、宋話本、明擬話本《三言》《兩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說和譴責小說等的發(fā)展;
79、戲曲創(chuàng)作則以元朝為其黃金時代,包括元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
80、外國文學有古希臘文學中的荷馬史詩、三大悲劇詩人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伊索寓言》;中世紀歐洲文學中的但;
81、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達芬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英國的莎士比亞;
82、17世紀有法國古典主義喜劇作家莫里哀。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2
1、中央官職
秦設(shè)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gòu)。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
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shè)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wù),后世又演變?yōu)槿×恐啤?/p>
【三省】為中書。Q策)、門下。▽徸h)、尚書省(執(zhí)行),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quán)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quán),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nèi)閣為最高政務(wù)機構(gòu),內(nèi)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quán)。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shè)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還設(shè)有專門機構(gòu)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qū)是郡?らL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區(qū)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zhèn)。設(shè)節(jié)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3.古代常見官名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gòu)中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wù)人。有時稱相國,常于宰相通稱,簡稱“相”。一般只設(shè)一個丞相,俗稱大丞相,有時分為左右兩個丞相,右丞相專門管理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私人顧問”。不需要管理國事。
【太師】指官職又名太宰
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太子老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三孤”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官員。隋代始設(shè)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nèi)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最高稱號。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zhàn)爭時才設(shè)大將職,戰(zhàn)后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wù)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雍正帝建造輔佐皇帝政務(wù)機構(gòu)。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于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最高國務(wù)機構(gòu)之一,樞密使權(quán)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zhàn)國時楚國官名,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guī)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內(nèi)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guān)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設(shè)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后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后成為尚書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ㄖ袝、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guī)官職外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后,往往成為事實上宰相。
【郎中】戰(zhàn)國時為宮廷侍衛(wèi)。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wù)。
【參軍】“參謀軍務(wù)”簡稱,最初是丞相軍事參謀,晉以后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幕僚,隋唐以后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zhàn)國時楚國執(zhí)掌軍政大權(quán)長官,相當于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總攬一省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于將職。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鄉(xiāng)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xiāng)里事務(wù)公差。
【都尉】職位次于將軍武官!蛾惿媸兰摇罚骸瓣惿孀粤閷④姡瑓菑V為都尉!薄而欓T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段迦四贡洝贰百t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zhàn)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彼逄茣r是州郡太守(刺史)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jié)度使】唐代總攬數(shù)州軍政事務(wù)總管,原只設(shè)在邊境諸州;后內(nèi)地也遍設(shè),造成割據(jù)局面,因此世稱“藩鎮(zhèn)”!都t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jié)度使王子騰!
【經(jīng)略使】也簡稱“經(jīng)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wù)時特設(shè)經(jīng)略,官位高于總督。如《梅花嶺記》“經(jīng)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后曾任七省經(jīng)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水滸傳》中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官名,主管訓練、督捕盜賊等事務(wù)。如《水滸傳》中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僚屬,又稱“從事員”!冻啾谥畱(zhàn)》:“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太守】 戰(zhàn)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于現(xiàn)在省轄市市長。
【刺史】 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quán)。相當于。ㄊ校╅L兼。ㄊ校┸姡ǚ郑﹨^(qū)司令員。
【京兆尹】 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北京市市長。
【太尉】 秦至宋均有設(shè)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于國防部部長。
【廷尉】 執(zhí)掌法律、主審要案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 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于人事部部長。
【光祿大夫】 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于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 掌管皇帝命令發(fā)布。相當于“兩辦”秘書長。
【尚書令】 參議大政,綜觀政務(wù),百官之長。相當于行政院長。
【車騎大將軍】 地位尊崇,相當于元帥軍銜。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監(jiān)察機構(gòu)。相當于監(jiān)察部長。
【知府】 地方行政長官,總官州、縣事務(wù)。相當于省長。
【知州【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省轄市市長。
【知縣】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縣長。
【通判】 府之副職。相當于副省長。
【縣丞】 協(xié)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于副縣長。
【主薄】 掌錢糧、戶籍。相當于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教授】 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于省教育廳廳長。
【游擊】 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御。負責防御工作師級。
【侍郎】 宿衛(wèi)侍從皇帝官員。中央警衛(wèi)局官員(一說相當于現(xiàn)在副部長)。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3
一、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現(xiàn)代文學(1919-1949)
魯迅原名周樹人。著有小說《吶喊》(內(nèi)有《狂人日記》、《藥》、《阿Q正傳》、《故鄉(xiāng)》等名篇)《彷徨》(內(nèi)有《祝!贰ⅰ秱拧返让┖汀豆适滦戮帯。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其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他的“農(nóng)村三部曲”是《春蠶》、《秋收》、《殘冬》。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皭矍槿壳薄鹅F》《雨》《電》。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兒》、解放后寫了劇本《龍須溝》、《茶館》。
此外,還有葉圣陶的《倪煥之》錢鐘書的《圍城》沈從文的《邊城》郁達夫的《沉淪》,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其代表作為詩集《女神》。后雙寫了劇本《屈原》、《虎符》、《高漸離》等。
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悲劇,還寫《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還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讀者》《小桔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魯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二、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當代文學(1949-2005)
1、當代小說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榮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趙樹理的《小二黑結(jié)婚》《李有才板話》
孫犁《白洋淀紀事》《荷花淀》
楊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
古華的《芙蓉鎮(zhèn)》都是名家名作。
當代崛起的小說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王蒙、路遙、柯云路、張杭杭、王安憶、賈平凹等。
2、當代詩歌散文戲劇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
柯巖的《周總理,我在哪里?》
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吳伯蕭的《北極星》
楊朔的《茶花賦》
秦牧的《花城》
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碧野的《陽光燦爛照天山》
舒婷的《橡樹》
三、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外國文學常識
。ㄒ唬┦非吧裨
1、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2、古希伯萊神話:《圣經(jīng)》(新舊約翰全書)
3、亞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
。ǘ⑾ED羅馬時代
1、散文
《理想國》(柏拉圖)《詩學》(亞里士多德)
2、戲劇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埃斯庫羅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傳為一個名叫伊索的奴隸寫的。
。ā段米雍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四、高中語文文學常識——中國古代文學
。ㄒ唬、先秦文學
1、上古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 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盤古)開天辟地、黃帝戰(zhàn)蚩(chī)尤、劉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經(jīng)典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六經(jīng)”又稱六藝(《樂》)
B、歷史散文。《左傳》(編年體) 《戰(zhàn)國策》(國別體) 《國語》(國別體)
“春秋三傳”《左傳》《谷梁傳》《公羊傳》
C、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倮献樱疃,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道德經(jīng)》。
、诳鬃用,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赌印53篇。
、苊献用V,字子輿。儒家學派繼承者!睹献印肥敲献訉W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莊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
、萸f子,名周,戰(zhàn)國道家著《莊子》。(《庖丁解!罚
、捃髯,戰(zhàn)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
、唔n非子,法家。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
、唷秴问洗呵铩酚址Q《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chuàng)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
3、先秦詩歌
A、《詩經(jīng)》!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是比、興、賦!氨取奔幢扔,以彼物比此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
B、《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表作是《離騷》《九歌》《九章》。
。ǘ、兩漢文學
A、兩漢散文
、儋Z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
、谒抉R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chuàng)“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③班固的《漢書》、劉向編訂的《戰(zhàn)國策》都名垂史冊。
B、樂府民歌和賦。
1、樂府民歌:樂,民樂;府,官府。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guān)所搜集的詩!犊兹笘|南飛》
2、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賈誼的《吊屈原賦》都很有名。
。ㄈ⑽簳x南北朝文學
A、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和散文
、佟叭堋、“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觀滄!,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凇敖ò财咦印敝缚兹凇㈥惲铡⑼豸、徐干、阮禹(ǔ)應揚(áng)劉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賢”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短一ㄔ从洝贰稓w去來辭》《歸園田居》《飲酒》是傳世之作。
、荽送,諸葛亮《出師表》、范曄(è)《后漢書》、陳壽《三國志》、王羲之《蘭亭集序》、劉勰《文心雕龍》、酈道元《水經(jīng)注》都名垂史冊。
B、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小說的發(fā)展期)
①志怪小說以干寶《搜神記》為代表。《干將莫邪》。
②軼事小說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吨芴帯。
。ㄋ模、唐代文學
1、唐詩
、佟俺跆扑慕堋保骸俺跆扑慕堋笔峭醪罹、盧照鄰、駱賓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騰王閣序》膾炙人口。
、凇吧剿飯@詩人”王維、孟浩然。王維字摩詰,一位大詩人,著名“畫家和音樂家”;人們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維密友,名篇有《過故人莊》。
③“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高適《燕歌行》、岑(cén)參(shēn)《白雪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浙》、王之渙《登鸛雀樓》都是名篇。
④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人民詩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名作有《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秋浦歌》《靜夜詩》《贈汪倫》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稱杜工部,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名作有“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無家別》《垂老別》《新婚別》)《北征》《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雙稱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張“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名作《長恨歌》《琵琶行》。
、荨靶±疃拧保豪钌屉[,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蕖霸娭腥睢睘槔畎祝钌屉[,李賀。
2、唐代散文
①韓愈。韓愈,字退之,自號昌黎,又稱韓吏部。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稱柳河東。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著有《柳河東集》。
3、唐人傳奇(小說發(fā)展的成熟期)
陳鴻的《長恨歌》傳,李朝威的《柳毅傳》都是較成熟的文言小說。
。ㄎ澹、宋代文學
1、宋詞和宋詩
、僖蕴K辛為代表的宋詞豪放派。蘇軾,字子瞻,東坡居士,其詩、文、字畫都有極高成就。與其父蘇洵、弟蘇轍號稱“三蘇”。著有《蘇東坡集》。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有《稼軒長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為代表的宋詞婉約派。柳永,李清照,姜夔。
、蹅ゴ蟮膼蹏娙岁懹魏蛡ゴ蟮拿褡逵⑿畚奶煜。陸字務(wù)觀,號放翁,著有《劍南詩稿》。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氣歌》《過伶仃洋》。
2、宋代散文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曾鞏。
②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公!对狸枠怯洝窞榍Ч琶。
3、宋人話本話本是“說話”藝人的底本、著名話本有《大宋宣和遺事》(內(nèi)有水滸故事)《三國志平話》(后演進為《三國演義》)。
(六)、元代文學
1、元曲四大家
、訇P(guān)漢卿,號已齋叟,名作有《竇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風塵》
②鄭光祖,代表作是《倩女離魂》
、郯讟,名作有《墻頭馬上》
、荞R致遠,名作有《漢宮秋》
2、十大悲劇(主要是前六部)
①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
、诩o君的《趙氏孤兒》
、郯讟愕摹段嗤┯辍
、荞R致遠的《漢宮秋》
、莺樯摹堕L生殿》
、蘅咨腥蔚摹短一ㄉ取
此外還有⑦馮夢龍的《精忠魂》
⑧孟稱舜的《嬌紅記》
、崂钣竦摹毒易V》
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實甫和他的《西廂記》王實甫,字德信!段鲙洝返闹黝}是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婚姻愛情幸福。
。ㄆ撸、明清文學
1、明清小說
A、明代的章回小說和“四大奇書”、明朝人稱《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為四大奇書。
《金瓶梅》的作者叫蘭陵笑笑生,該書反映了明代中葉的社會現(xiàn)實。
B、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賈、史、王、薜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日趨衰亡。作者曹雪芹,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清代小說家。
C、此外還有明代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清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清人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人劉鶚的《老殘游記》,吳沃堯(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李寶嘉的《官場現(xiàn)行記》、曾樸的《孽;ā繁涣袨榍迥┧拇笞l責小說。
2、明清詩文
A、明代。劉基字伯溫,著有《誠意伯集》;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學士文集》;徐宏祖號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記》;張溥,字天如,著有《七錄齋集》
B、清代。顧炎武,著有《日知錄》;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軒詩文集》;袁枚,字子才,號隨園老人,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4
1、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
2、神話產(chǎn)生在文字發(fā)明以前。神話中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在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jīng)由孔子編選。
5、《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共305首。
6、《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后代文學創(chuàng)作有深遠影響。
7、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歷史著作,在歷史、文學和語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是值得高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應該讓別人去做),這是孔子《論語》里的名言。
13、漢賦是漢代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它是一種詩化的散文。
14、賈誼是西漢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論文《過秦論》。
15、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辭賦的杰出作家,《子虛賦》和《上林賦》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記》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寫的一部史書,也是紀傳文學的典范。
17、漢代樂府民歌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樂府本來是指漢武帝時設(shè)立的.音樂機關(guān),后來人們把樂府機關(guān)采集、整理、保存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18、《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杰出的長篇敘事詩,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
19、《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組無名氏的短詩,它是對樂府民歌的發(fā)展,標志著五言詩技巧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20、漢末建安時期,一批文人詩歌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被人們稱為“建安風骨”。
21、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稱“三曹”。
2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龜雖壽》中的名句,表現(xiàn)了英雄人物老當益壯的胸懷。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五言《悲憤詩》表現(xiàn)漢末政治的動亂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詩八十二首,總名為《詠懷詩》。
25、陶淵明,東晉(公元317年420年)大詩人。他的詩表現(xiàn)田園恬淡寧靜的生活情景,被人們稱為“田園詩人”。
26、陶淵明較晚時期所寫的《桃花源詩并記》標志著他思想和藝術(shù)的新高度,詩人在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會理想。
27、抒情長詩《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藝術(shù)發(fā)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詩句,描寫了北方大草原的風光。
29、《木蘭詩》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寫了女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動人故事。
30、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
31、干寶的《搜神記》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代表。
32、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是紀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動活潑,文筆簡潔。
33、《文心雕龍》是一部評論文學的著作,對后代文學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4、鍾嶸的《詩品》是一部評論詩歌的著作,對后代詩歌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詩歌、散文和小說都十分發(fā)達,尤其是唐詩的成就最高。
36、唐代出現(xiàn)了很多的偉大詩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等。
37、唐代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發(fā)起了古文運動。
38、唐代詩歌發(fā)展一般分成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39、流傳到今天的唐詩有5萬多首,是這以前詩歌總和的兩三倍。
40、唐代詩歌分古體和近體。古體句數(shù)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較自由。近體分律詩、絕句兩種。律詩格律較嚴,每首四聯(lián)八句,中間要對仗。律詩、絕句平仄都有規(guī)定。古體、近體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41、初唐四杰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
42、王勃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43、駱賓王7歲寫了著名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4、陳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詩人,他反對六朝綺麗之風,提倡古樸淡雅的詩風。
45、盛唐有名的田園山水詩人是孟浩然和王維。他們的詩歌表現(xiàn)祖國山河的壯麗和田園的自然質(zhì)樸,詩中有畫。
46、盛唐有名的邊塞詩人是高適和岑參。他們的詩表現(xiàn)了祖國邊塞風光和唐人開拓進取的精神。
47、王昌齡,是寫七言絕句出名的詩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48、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非常有名氣,這首詩是這樣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备嬲]人們在取得成績之后要更加努力,才會實現(xiàn)更高的理想。
49、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年輕時到過中國很多地方,寫下了很多歌唱祖國的好詩。他的詩熱情浪漫,想象力很豐富,人稱“詩仙”。
50、李白的五絕《靜夜思》,寫想家的感受,是思念故鄉(xiāng)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1、李白的《 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白發(fā)有三千丈那樣長,夸張中帶有奇想,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52、李白的《 朝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既描寫了三峽的壯麗景色,又表現(xiàn)了詩人愉快的心情。
53、李白還有很多首有名的長詩,比如《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等。
54、杜甫,字子美,他的詩反映了戰(zhàn)亂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現(xiàn)他崇高的愛國愛民的思想,人稱“詩圣”。又與李白合稱李杜,成為唐代詩歌藝術(shù)的頂峰。
55、杜甫的詩歌記下了很多當年的歷史事件,所以他的詩又被稱為“詩史”。
56、杜甫生活的時代正是唐代由強轉(zhuǎn)弱的時期,戰(zhàn)爭經(jīng)常發(fā)生,他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寫道:“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勝利與和平的渴望。
57、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描寫了春雨給人們帶來的無限喜悅。
58、杜甫其它著名的詩歌有《三吏》、《三別》,以及《兵車行》等等。
59、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通俗易懂,重在反映社會各方面的現(xiàn)實生活。
60、白居易有兩首特別有名的長詩,分別是《長恨歌》和《琵琶行》!堕L恨歌》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一句,成為流行的愛情誓言!杜眯小穼懓拙右自诮下牅S落遠方的婦女彈奏琵琶抒發(fā)憂傷的感覺,詩中“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用珍珠落在玉盤上的聲音來比喻琵琶的優(yōu)美旋律。
61、韓愈,字退之,是中唐時期重要的文學家,他反對六朝以來綺靡的文風,提倡樸實的散文,氣勢雄偉。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著名的散文有《師說》、《馬說》、《原毀》等等。
62、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寫山水的游記,他的詩文與韓愈齊名,人稱韓柳。
63、柳宗元在永州當官時寫了《永州八記》,其中《小石潭記》最著名,一直為人們傳誦。
64、晚唐的民間文學發(fā)展很快。唐代的小說叫做“傳奇”,意思就是寫離奇的故事。唐代的傳奇小說作品很多,中國小說的基本形式已初步完成。
65、晚唐著名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人稱“小李杜”。李商隱的詩清新典雅,長于抒情,以七律為主。杜牧的詩俊邁雅潔,尤工七絕。
66、晚唐有一種叫做詞的文學體裁興起,著名的詞人有溫庭筠、皇甫松等。
67、五代(公元907——960年)時期,詞的寫作大為興起,有些帝王,也好作詞,如南朝李璟、李煜。
68、五代結(jié)束以后,中國進入宋朝(公元960——1279年),中國的文學又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
69、宋代是詞的時代。詞和詩不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詞可以唱,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像《浣溪紗》、《一剪梅》等等,就叫做詞牌,不同的詞牌格式不一樣,唱法也不一樣。
70、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既描寫了蓮花的美麗,又歌頌了蓮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5
1、《論語》六則,出自論語的《學而》《為政》《公冶長》《述而》?鬃樱,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扁鵲見蔡桓公》作者韓非,戰(zhàn)國末年韓國的公子,所著的書集先秦法家之大成。
3、《宋定伯捉鬼》出自《搜神記》,作者干寶,字令升,東晉蔡人。
4、《狼》出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5、《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集》,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紫桑人,著名詩人。
6、《弈喻》出自《潛研堂文集》,作者錢大昕,字曉征,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朝嘉定人,著有《廿二史考異》、《潛研堂文集》。
7、《口技》出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虞初新志》是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本文作者林嗣環(huán),字鐵崖,清朝福建晉江人。
8、《活板》出自《夢溪筆談》,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人,科學家、文學家。
9、《核舟記》出自《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10、《說虎》出自《誠意伯文集·郁離子》作者劉基,字伯溫,浙江人,有《誠意伯文集》。
11、《為學》出自《白鶴堂集》,作者彭端淑,著有《白鶴唐詩文集》。
12、《愛蓮說》出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哲學家。
13、《陋室銘》出自《全唐文》作者劉禹溪,字夢得,唐代洛陽人,著名詩人,著有《劉賓客集》。
14、《傷仲永》、《談孟嘗君傳》出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
15、《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列子,字列御寇。
16、《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孟子·告子》。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人,思想家、教育家。
17、《岳陽樓記》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8、《醉翁亭記》出自《歐陽文忠公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19、《曹劌論戰(zhàn)》出自《左傳》,《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根據(jù)魯史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20、《黃生借書說》出自《小倉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字子才,號隨園主人,清朝人,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集》。
21、《童區(qū)寄傳》出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
22、《出師表》出自《諸葛亮集》,作者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
23、《滿井游記》出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明公安縣人,文學家。
24、《少年中國說》出自《飲冰室合集》,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著作收在《飲冰室合集》中。
25、《陳涉世家》出自《史記·陳涉世家》,作者司馬遷!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通史。
26、《李廣》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作者司馬遷。
27、《陳叔寶亡國》出自《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顿Y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28、《龔遂治渤海郡》出自《漢書》,《漢書》是繼《史記》之后的重要的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作者班固,自孟堅,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
29、《馬說》出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韓愈。
30、《捕蛇者說》出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
31、《養(yǎng)魚記》出自《歐陽文忠公集》,作者歐陽修。
32、《日喻說》出自《經(jīng)進東坡文集事略》,作者蘇軾。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6
古詩歌分類
按內(nèi)容來分類:可分為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行旅詩和閨怨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yè)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xiàn)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
。3)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fā)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邊塞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zhàn)爭為題材的詩,發(fā)展到唐代,由于戰(zhàn)爭仍頻,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guān),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qū)懥b旅之思,或?qū)懰寄钣H友,或?qū)懻魅怂监l(xiāng),或?qū)戦|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鑒賞這類詩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確定情感類別;抓住意象,構(gòu)建圖景;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味藝術(shù)特點。
(6)送別詩。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fā)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shù)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nèi)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7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左傳》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jīng)典散文作品——《論語》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我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jīng)注》
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雜文集——魯迅的《墳》
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鐘嶸的《詩品》
我國第一部散文詩集——魯迅的`《野草
我國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西游記》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我國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的《阿Q正傳》
我國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的《吶喊》》
我國新文學史上影響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詩集——郭沫若的《女神》
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我國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寫成的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
我國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
我國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我國第一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1921年成立,發(fā)起人沈雁冰、鄭振鐸、葉紹鈞
我國第一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我國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我國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我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我國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圣陶
我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文化文學常識】相關(guān)文章:
文學常識之文學體裁常識11-07
經(jīng)典文學常識07-23
高考文學常識:元代文學05-24
文學常識試題02-07
文學常識大全03-14
明清文學常識03-30
文學常識范文11-11
總結(jié)文學的常識04-10
精選經(jīng)典文學常識整理04-03
文學常識大全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