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美的散文能讓我們體會到文字的力量,讓我們在文字里翱翔。yuwenmi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范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糾紛如歌]
當好“社區(qū)大媽”,做社區(qū)居民“和諧”工作,各類雞毛蒜皮小事中,也有需要智慧去處理的事情,這天“哲大媽”去調解一例糾紛。
一對戀人“詩瓜瓜”和“文丫丫”領了結婚證,只是房屋裝修等瑣事理念偏差,鬧到離婚的地步,雙方家長也參與爭執(zhí),原來對方的優(yōu)點剎那間變成了缺點。
“哲大媽”道:愛你的時候無限延伸你的優(yōu)點 恨你的時候尋點擴大你缺點。一個人,一個家庭都要管控好自己,給他人留有余地,不要招人恨,給自己留有余地,不要去恨別人,恨意如同戰(zhàn)爭,嚴格意義上沒有贏的一方。多年以后,許多的爭執(zhí)只是生活的色彩,沒有對錯。
“詩瓜瓜”道:
書頁太重翻不過,
內容小眾讀不懂.
慕戀山色云中霧,
風霜急催神仙老。
“文丫丫”說:
穿越頻道溜達到你空間,
播種季節(jié)田野雜亂荒蕪,
有心為你除卻幾縷雜草,
怎奈心力不足徒增煩惱。
“哲大媽”道:
執(zhí)念左右思維動向,
夢想詮釋思維內涵,
時間造就思維成果,
大家在等待中變老。
“文丫丫”說:“不知道你是如此之人”。
“詩瓜瓜”道:“不知道你是如此不可理喻”
“哲大媽”道: 以為別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書,可以無限參閱,但真去翻閱內容,或不如表面或合并同類項,也就沒有幾頁;自己被別人翻閱也是如此。為此,也反映當代人的貪婪之心,只愿意去索取而不愿意付出,沒有共同去努力創(chuàng)造之心。從自己角度思考問題不算錯,但自己站的高度也不是自己努力所得,脫去父母給予的華麗服裝,還不如乞丐白皙。
“文丫丫”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詩瓜瓜”道:“貪心掉到水里,綠色漸漸遠去”。
“哲大媽”道:一條河流分出了丫杈,匯集的河水流向他方;你流向山花爛漫,他穿越叢林溝壑;奢望大海的入口相遇,訴說那花草中蟬的私語。一陣狂風吹起巨浪跌入山崗,平行波紋漸行漸遠,不同的空間演繹激蕩和沉積,短暫的相遇已成難忘的追憶。
“文丫丫”說:“哼、哼哼”。
“詩瓜瓜”道:“噓、噓噓”。
“哲大媽”道:“勞碌無為涂鴉光陰無章,風花雪月磨成一身嘆息”。
[文字像船寫作像槳,我是那船上的人]
有人曾經(jīng)問我:你為什么喜歡文字?
我的回答很簡潔∶喜歡一樣東西,一定需要理由嗎?
不知在何時起,對文字有了一種狂熱,有了一種執(zhí)著。那感覺很是奇妙,像一道光,深深地射透胸膛,在那顆熾熱的心,再那么輕輕的,多添上一絲溫熱。
有時,文字的優(yōu)美讓我難以自拔,如同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囚牢,心甘情愿地困在那。但是,它又在有時,用那悲涼狠狠地在我平靜的生活里,強行蕩起一波多愁善感的漣漪,讓我在一陣風中迷失,讓我在一場雨中傷感。
這種兩極化的情緒,令我想到了愛情。也許,文字就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時而溫柔地微笑著,哄著你開心;時而無理地取鬧著,惹得你心煩。
和文字談一場戀愛?這是無法想象的事。但誰說,這不是件浪漫的事?
每當邁著青春的腳步行走在四季的風光,它便會牽著你的手;在那一處湖畔,在那一片桃花林,在那一望無際的沃野,為那大地上的一點紅綠,為那碧空上的一點藍白,用詩篇輕輕地點綴上淡淡的愜意,讓你的心靈瞬間得到升華,讓你的靈魂瞬間得到深造。
與文字相依相偎,你人生中的每一道風景,都將會變得有所不同。它的學識淵博,能夠讓你平凡的雙眼看到不平凡的世界。然后,在那一份感悟和懂得中,譜寫下一個個精彩而生動的明天。
所以說,文字就像個智慧的老者,用它那幾千年的底蘊和知識,教誨著我們,授以我們生命中另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沒有黑暗,只有一道道暖人的極光。它們是清寧的,是淡然的,是溫柔的。
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智慧的神奇。不過在我看來,它更像一股奇特的力量,總是在無時無刻地量變著我們,泅渡著我們。那是美好的,那是信仰的。
以前的我,除了念書那會,踏入社會后,就不再去書寫過文字,最多只是在那一本本書中,一頁頁地翻閱。但沒有任何事是絕對必然和一成不變的,總是會有偶然的。
一次的偶然,我又再執(zhí)起筆,把那生疏了的字體,一筆一畫地拼湊在紙上。洋洋灑灑地寫完千余字后,我驚奇地發(fā)覺,那顆心竟若清泉,透徹得沒有一絲雜質,只有無聲的平靜。
我們去書寫一段文字,可能表達的是一個故事,或是一份心情。但這兩者,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東西。那是一種無形,卻是無價的東西。
寫作時,我們運用最多的,不是握筆和拍打鍵盤的手,而是腦海里的一段段思維。它們讓你的邏輯附以靈性,變得哲學。在面對對錯是非公理,就能夠懂得去審判,你的心從此便有了空明。
因此,堅持去寫作的話,在這個繁雜的世界里,你就會被洗禮得簡單而富有。這些看不見的財富,在短暫卻布滿荊棘的人生長路中,能夠引領你走向一條康莊大道。途中遇到的孤獨、挫折、磨難,都能一一地去跨過。未來的夢,就會安然地在那,等著你去拾起。
不知道是我走進了文字的心,還是文字走進了我心。但是我知道,我們成了不離不棄的陪伴。在我想起那個她的時候,它總能讓我的思念得到宣泄,有了寄托;在我為一道道風光迷醉的時候,它總能讓那旖旎添多一份優(yōu)雅,用青春的紙張記錄著。
現(xiàn)在,寫作成了我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事。不管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后,還是在夜深人靜的子夜。只要一有空閑,我都不會讓那書桌上的筆成了擺設,我都不會讓那電腦臺上的鍵盤布上了灰塵。總會去想方設法的,讓那靈性的文字,在我的心湖蕩起一絲漣漪。
歲月靜靜地流淌,離去的人,發(fā)生的事,我都不能去變改。但,我可以用筆尖,輕輕地把他們放進我的回憶,寫成一個故事,或是一首詩,然后在老去的時候,再慢慢地翻開這本塵封的筆記。在這上面,在那字里行間,找尋著屬于我的青春。也許,那時我滿是皺紋的臉上,會有一絲微微的笑。我想,那就是叫幸福的東西吧。
文字像一艘船,寫作像一雙槳,我是那船上的人。它們能渡我到那個渴望中的彼岸,摘下一朵朵白色的蓮花,用它們的芳香馨香我的一生。
[獨處守心]
朱自清先生說自己愛群居,也愛獨處。于我來看,在喧囂不已的現(xiàn)代社會,在科技觸角延伸到生活細節(jié)的今天,獨處,像一塊溫潤通透的古玉,幾近絕跡,彌足珍貴。
獨處,能夠聆聽最真誠的聲音。浮躁久了,心上不免沾滿灰塵,這個時候停下來,在時間和空間都留給自己的節(jié)點里,傾聽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句話說得怎樣,這件事做得如何。個人的品性在不斷的翻閱中會漸漸填充,性格的完善會不斷進行。
獨處,能夠鍛煉最堅強的意志。有過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人最難控制的不是肢體,而是內心。內心的平靜就像一潭碧波,面對輕風拂來,雨雪瀟瀟的自然;面對人潮來往,門庭若市的圍觀,不起漣漪,平如綠布,堅若磐石。設想一下,這該是多么堅強的力量,它久而久之會沉淀成氣質,使我們面對周遭的復雜,處之泰然。
獨處,能夠品味最純粹的情感。人生百味,每一種經(jīng)歷帶來的體驗都需要我們細細品嘗,獨處,則給予了這個機會。坐下來,如看電影似的回味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動,那些憤怒,掂輕狂入手,數(shù)寂寞多厚。一磚一瓦,一層一層,情感的大廈就在這一次次的獨處中越砌越高。
獨處,能夠思索最平淡的真知。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必然需要深邃。就如于迷茫中看到星光,在暮靄中分辨形影,這種能力,沒有獨處的陪伴,僅靠聚集的嘩然是辦不到的。真知灼見往往潛藏于普遍,只有經(jīng)歷了獨處的煎熬,才會形成敏銳的嗅覺,在所有人看不到的剎那,將那美發(fā)掘出來,滋潤自己,擺渡他人。
獨處,能夠看到最真實的靈魂。江湖中呆得久了,物質的羈絆會使靈魂野貓一樣亂竄,里面原有的本真、底線會慢慢丟失。獨處,則是重新尋找和定位,再次打磨和精細的過程。在獨處的時間,自我揭開虛偽的容顏,露出精神的底子,拿起錘子,備好釘鉚,精雕細磨,生命之器就會逐漸大成。
獨處是歌,淺吟低唱卻余音繞梁。
獨處是樹,正直偉岸卻不乏溫和。
朋友,無論艷陽高照,還是陰云低垂;無論世事紛繁,還是情緒滿滿;將你的事務疏遠,將你的柴扉緊掩,坐下來——
獨處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