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散文通過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的散文,快來看看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東門小花園》
“人間重晚晴”,落日夕照下的東門小花園,展現(xiàn)出它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斑斕風韻。
合肥人常常把小花園與小東門混為一談。并不奇怪,兩個地名本來就在一處,南淝河左岸的一片芳草地。舊時文人稱之為“淮浦春融”,廬陽八春天,文人仕女來此踏春賦詩。其實,并無那么浪漫。解放前,小花園實際是乞丐、流浪漢、江湖藝人的聚集之地。
認真說來當時的小花園稱不上花園,沒有多少花花草草,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株松柏。小花園的小倒是名副其實,從長江路到壽春路,長不過兩三百米,寬不過四五十步。但唱戲的、耍猴的、變魔術(shù)的、說大鼓書的、拉弓練拳的……一個挨一個,各自占著一塊巴掌大的地盤,有的擺張舊桌,有的支個破鼓,有的堆放些木棍鐵刀……平時也不見多么熱鬧,但到了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每個攤前都被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耍猴、打拳、變魔術(shù)好似流水的兵,隔一段時間就換上一個新面孔。說大鼓書則是鐵打的營盤,一年到頭固定在那棵大松樹下。下課后,我們常跑去聽大鼓書,正聽得過癮,說書人將醒木一拍:“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我們趕緊開溜,知道他要收錢了。
說大鼓書的旁邊是練拳的。臉膛通紅,光著脊梁的拳師雙手抱拳,在人圈前螃蟹似的來回打轉(zhuǎn):“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但他很少舞棍耍刀,只是一個勁耍嘴皮,自稱東北人,吃慣了高粱,來到合肥,已經(jīng)一個禮拜沒有上過茅廁了。忽悠到最后,一拳未打,又吆喝起狗皮膏藥來。
小花園背后就是南淝河,從樹林枝縫里可以看見水里行駛的船篷。下游不遠處,便是淝河碼頭,停泊著開往巢湖沿岸各縣鎮(zhèn)的班船。班船我曾坐過,兩岸景色不錯,“風吹稻花香兩岸”,但速度太慢,到達巢湖中廟總要六七個小時。
不知哪一年,航船走了就沒有再回來。打拳、說書、走江湖的也云消霧散,了無蹤影。只有算命先生春來冬去依然盤踞在此,卻又冒出些形跡可疑的女人。好在,事情有了轉(zhuǎn)機,春風浩蕩,萬象更新,上世紀80年代,合肥城市改造開始了。
合肥城市改造首選小花園。它的地理位置絕佳,西對步行街,東依南淝河,正是從火車站進入合肥市區(qū)的入口。小花園改造當時算是好手筆,沿河堤修了觀河亭、水榭、長廊……草地遍種各色花卉灌木,又在小花園一北一南建起了鯤鵬志廣場和九獅苑廣場,淝河東岸再建一個勝利廣場。1949年1月,解放軍就是從小東門過河進城,驅(qū)逐蔣軍,奪取了合肥。
小花園南面聳立一座古樸的方塔,正對著車水馬龍的長江路。這座塔始建于民國,紀念反清志士倪映典。倪映典,合肥北鄉(xiāng)人,1910年發(fā)動新軍舉行廣州起義,不幸“出師未捷身先死”。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追贈倪映典為陸軍上將,并在合肥修建“映典紀念塔”。衛(wèi)立煌將軍撰寫塔銘:“……麾軍直前,十蕩十決,白日無光,壯士喋血。凜凜忠義,君亡不亡。繼君起者,有黃花崗。摩空一塔,長留正氣。我銘非夸,以昭百世。”
合肥是座千年古邑,1952年成為安徽省省會后,又變成一座十分年輕的城市。但時光容易催人老。上世紀50年代幾十萬進入合肥的年輕人,前不久還在南淝河岸挖泥種樹;在東郊南郊建造廠房;在淮河路的小樓里補習考試;在工人文化宮打球演出……突然間黑發(fā)變白發(fā),光滑青春的面龐被歲月耕犁出道道皺紋。曾經(jīng)工作的國營單位更名為股份公司;居住的平房成了通衢大道……工作尚未盡興,卻已相繼退休。
就是最近這五六年吧,街頭老人突然增多。不知是不是小花園里松柏桑榆,更具歲月蒼涼之感,小花園成了合肥老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每天下午三四點鐘,大約睡過午覺,小花園里老人開始聚集,總有上千人之多吧?一群一群,各取所好。跳交際舞健身操的幾攤;唱廬劇黃梅戲的幾攤;打撲克打麻將的十幾攤。還有一堆堆老人圍得層層疊疊,聽某位老人大聲言談。也有些老人獨往獨來,背著手從這一堆人走到另一堆人中。松樹底下的花臺上,身子挨著身子坐著一圈老人,仿佛圍攏一起烤火取暖。他們默默望著流水,神色端重,數(shù)小時一動也不動,直到身影在泛紅的暮色中逐漸模糊。
“人間重晚晴”,落日夕照下的東門小花園,展現(xiàn)出它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斑斕風韻。
《秋天的饋贈》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北方的秋天以金燦燦、黃澄澄為底色,清爽、豐腴、酣暢。收獲是金黃的,喜悅是金黃的,我的生命也被這金黃的色彩蕩滿。
35年前,果子熟了的時候,我生在松花江邊的一個小巷子里。秋天是看著了、握住了的期待,使我的心漲滿了歡樂。秋天的太陽曖融融的,我的小手被姐姐牽著,搖搖擺擺蹣跚學步。
秋天是團迷。鄰里的女孩子盼著過年穿新衣,我卻拽著媽媽的衣襟嚷嚷著秋天為啥還不來?秋天在童心好奇的注視下姍姍而至又悄然離去,可裝在我心里的秋天是永不落的。
漸漸膨脹的心更是耐不住秋天的誘惑,當晶瑩剔透的金黃被移到小巷盡頭那片樹林,我小心翼翼地拾起片片好看的樹葉。那至今還珍藏著落葉標本的小本本里,盛滿了金黃色的回憶。每每欣賞它,就象童年放飛了一只只多彩多姿的蝴蝶。
秋天簇擁著我。還記得高中畢業(yè)那個細雨蒙蒙的日子,我被招展的紅旗引到偏僻的鄉(xiāng)村。離情別緒凝成的熱淚,打濕了我的記憶。血泡變成了老繭,汗滴記錄著輝煌,一切都在樸素之中。站在被收獲染得金黃的田野,我陶醉得不能自己。我在秋天中看見了自己疲憊的身影。
我攀著秋天成長。暑去秋來,光陰五載,工作、學習、事業(yè)、家庭,我捧出所有的辛勤,等待著汗水的結(jié)晶。一張大學畢業(yè)證書,溶化了積滿我心頭的生不逢時的冰雪。
秋天向我昭示,要收獲就得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秋天因收獲而備受青睞,生命因收獲而變得年輕。
秋天是饋贈。歲月無情地收回了我少女的撫媚,秋天為我架起幸福的彩虹。秋天到來之前擁有戀人是幸福的,秋天收獲了我一段足以銘記一生的情感。秋高氣爽,太陽朗朗地笑著。江畔,我們用理解和信任蕩起愛的雙漿;林中,我們拾起片片落葉,在風的渦流中拍照,倩影成了秋天這首立體詩中獨特的風景。
似水流年。當我跨過人生許許多多的坎坷,撲進秋天的懷抱,渾然不覺拉開了中年人生的沉重帷幕。幾分惶惑,幾分沉思。是腰肢再無往日的婀娜?還是烏黑的秀發(fā)悄悄染上了幾點斑白?人生的每一站、每一程都是美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中年有中年迷人的風度,熱忱、堅韌和持重。
女人的人生之秋是內(nèi)心的成熟,再不會為小小的成功深深陶醉,為小小的失敗郁郁寡歡,女人以特有的寬容、細膩、機敏去洞察人生的風云變幻。
中年是秋,我是秋。秋天就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珍惜收獲,去占有自己的秋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