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那些細碎的溫暖都帶著芬芳,散發(fā)出的香味讓人陶醉。
路上,那些細碎的溫暖
清早,煲了小米粥,還煎了小蔥雞蛋餅,讓童兒美美的吃完上學去了,抬腕看下手表才指向六點三十分,由于考試結束,故可以稍事休息些。便打開電腦點開一首曲子來聆聽,曲子是空間新?lián)Q上的“花間夢事”,輕柔的音樂,悠揚的曲調,讓心美美的沉了去;這樣的時刻一邊聽音樂一邊干些家務活兒是很愜意的。 挑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空氣清和,令人心神氣爽,間歇,有三兩只小鳥于窗前穿行,啾啾唧唧,十分喜悅,也十分熱鬧,心思不由得變得愉悅而溫軟起來。洗些水果擺放至廳堂里,大多時候,倒不是喜歡吃,只是感覺看著這新鮮的水果有一種令人說不出的向往的滋味,,又聞著那甜香,令人有很多的潤澤的味道,也許是生活的味道吧,個中滋味,言不由衷,呵~
窗臺上的水仙在我的精心呵護下,依然綻放,兀自蔥蘢著。那絲絲淡淡的清香彌漫在室內,令整個房間都倍感溫馨和清香。
入春剛換上薄薄的蠶絲被,白白凈凈的被套上開著小朵小朵淡粉的桃花,倦意的時候,美美的睡上一覺,仿若漫步在一片夢中桃園,桃園里有可人兒裙裾搖曳,美麗而溫柔的舞蹈,還有馥郁的花香間或飄來些樟腦丸的味道,這樣美好的境界怎不叫人在溫柔的呼吸里安睡呢?!是我在愛家購物買的。新年親戚來小住時,還曾經(jīng)說我家的床品仿佛一個小花園呢。呵,總會被伊說笑云是個喜歡浪漫愛做夢,有些小資情調的女人。是的,懂得享受的人才會感覺日子如花般美好芬芳呢。 想起和哥哥談起我的文字記錄的都是一些日子里細碎的瑣事,卻得到哥哥的贊賞,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其實,也一直覺得沒有什么不好,日子雖細碎而平淡,但若你能讓它不斷過出新意來,就會覺得,其實細碎里的暖意和美好無處不在,只要你肯去營造和種植它。
突然想起,今天沒有叫妞起床,哈,這妮子會不會貓在被子里偷懶呢,很多時候,都是在六點半左右叫她起床,想起伊躲在被子里收到短信感受被寵膩輕笑的感覺一定是美美的。伊是我閨友中最好的女伴了,在我心低落的時候,是她一直的陪伴鼓勵我。這份情誼我一直像守候寶貝一樣以珍惜的姿態(tài)握著,是呢,愛和被愛都是一種幸福,我這樣心甘情愿的去寵愛她其實心中何嘗又不是美美的呢。想來,真要將這份美好的情意一直堅持,能在茫茫人海中獲得一份相知和默契,是前世的緣,是今生的暖,理當珍惜! 輕緩思緒,折回浴室,該是對鏡梳妝的時候了。其實,不喜濃裝艷抹,卻要素面清顏,每日里為自己涂上一抹淡淡小妝,擦些淡淡的口紅,用嶄新滋潤、清麗素雅的面容面對他人,是自信也是一種尊重。試想,你這樣愛自己的同時也愉悅了他人的心情豈不是兩全其美?哈哈,又想起,母親嬌嗔的說的,就愛臭美,不禁又要開懷起來,是呢,就要臭美……
此時的心境,似涂了蜜色的暖。原來,心中向往著美好,心情便也會如你所愿鮮活生動起來。不是說,累眼看世界,人累心也累;笑眼看世界,人笑心也笑么?在這樣一段錦緞般的時光,寫下這些話的時候,臉上便漾開暖暖的笑意,宛如一朵向陽的花兒,親暖而美麗。所有俗世的生活也會因這樣的美好的心境而變得蔥蔚與殷實,讓人內心憧憬。 我在想,或許內心的向往本就是簡單的,只不過要溫暖的生活,心氣平和的工作,清心想念心底深處的你,讀些有益的書,寫自己覺得如花的文字,那么便也夠了。這樣在簡單生活里尋得一份安暖,你可我也可,對么?! 換上一套精致而淡雅的套裙,梳理好柔軟的長發(fā),該去上班了,我的親,也愿你一天好心情!
路上,那些細碎的溫暖
在農(nóng)村里土生土長的我,對過年總是有著渴望的意味。
一進臘月,就有了年味。過了臘八便是年,二十三祭灶,二十四的除塵,二十五、六炸麻花、油果子,二十七買豆腐,除夕掃院子、壘旺火、貼對聯(lián)、掛燈籠、包餃子,正月初一放鞭炮,沿門串戶拜大年,初二祭財神、走外婆家,初六走親戚,一直到正月十五扭秧歌、踩高蹺、唱大戲。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沒有一個兒童不是興奮的,因為大家只有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新鞋,吃的是一年里很少見到的美味,玩的也是最熱鬧、最盡興的。過年,自然就在每個人心中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永遠難忘。
我很在乎過年。在我心中,過年是一件非常喜慶祥和的事情,是一件充滿希望、心情非常沉甸甸的事情。在我的記憶里,最純正的年是在農(nóng)村度過的。農(nóng)村過年是簡樸而隆重的,過年不比誰家吃得好,因為糧食都是自己產(chǎn)的,豬羊都是自家養(yǎng)的。要比的是誰家的廚藝好,誰家的對聯(lián)寫得好,誰家的孩子孝敬,誰家干凈、精神、幸福。誰家好還是不好,街頭巷尾的人們總要議論一番。
春節(jié)期間,在農(nóng)村的大街小巷里,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文藝體育活動。在我們村,除了一些傳統(tǒng)的、大眾化的文體活動——如鬧社火、蕩秋千、打籃球與象棋比賽外,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文體活動。
武術訓練是我們村最具特色、最典型、最有悠久歷史的體育活動。春節(jié)過后,村里會武術的長者,自發(fā)組織一些青少年開展武術訓練,旨在強身健體,把中華傳統(tǒng)的武術活動代代相傳。
舉重有兩項活動,一是舉石眼陀,與國家體育比賽的舉重異曲同工。用一根木軸,兩邊各有一個25公斤左右的石陀。二是石鎖,一個石鎖也在25公斤左右。石眼陀用于雙手舉重,石鎖用于單手舉重。每天中午以后,人們走親訪友回來后,都集聚在大巷里,開展舉重比賽,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爬好漢樁是我們村獨創(chuàng)的體育活動,很有刺激的味道。一根木樁,高一丈許,用滑鏈和細繩組成,頂端放一點小禮品,若能爬上去,禮品就歸爬的人了。這個活動的對象主要是少年兒童。
這些具有地方濃厚特色的文體活動,成為新年一種新景致,從正月初一開始,到了元宵節(jié)是高潮,在鬧社火的同時,要開展各種文體比賽,對于優(yōu)勝者,村里還要發(fā)獎呢。
農(nóng)村的生活是簡樸的,年是農(nóng)村生活中最紅最亮的精神符號。簡單的幸福,隨處可見。檐下的燈籠,三尺溫暖,搖曳著微弱的呼喚,將院落點亮,將年點亮,將我的心點得暖暖的。一個早春的短信已經(jīng)發(fā)出,我聽見春風從閃著銀光的河底走來,走進故鄉(xiāng)的心窩里……
路上,那些細碎的溫暖
單位換了兩次,上班的路線卻一直沒變,從西直街步行六七分鐘到新橋頭,再乘開往鰲江的公交車。車程有長有短,車窗外的風景亦駁雜多變,但都過于匆匆,遠不如步行那幾分鐘來得從容有味兒。
清晨,小鎮(zhèn)還未醒透,但愛好晨練的或像我一樣上早班的人可等不了,早早地出了門。深深飲一口飄過九凰山草木氣息的空氣,沁涼的秋意便注滿我多情善感的肺葉。無意中一抬頭,天邊浮漾著的幾縷透著藍底兒的薄云,毫不遮掩地告訴我今天又是一個好脾氣的飽滿的晴天。我以為,這樣的辰光是應該走進詩集的,可惜詩歌多詠微醺的黃昏而少寫明麗的清晨,大概詩人多貪杯且慵懶遲起吧。
走過西直街與匯水河路交匯處,再往前便是白石街了。朋友,你知道嗎,這是最讓我歡喜、最叫我浮想聯(lián)翩的一段路了。單鞋“噠噠”輕叩著人行道紅綠相間的印花地磚,也輕靈地帶著我向街路的更深處走去。
清幽的白石巷,蒼苔布滿的石板路,這不是霽山先生的“白石故廬”嗎,我怎能不踟躇回首細細品讀呢?“一逕蒼苔供瘦策,半簪華發(fā)伴殘書”,詩人時而杖策出行,時而案前閑讀,竹杖“篤篤”,聲聲疊翠,燈花落時,詩思溢出,這是怎樣恬靜適意的生活啊?珊迾溆o而風不止,不消停的戰(zhàn)禍生生在他“詩人”的冠冕上添了兩個赤色的大字——愛國。尚可告慰詩魂的是,他的事跡傳頌于后世,他的詩句活在了后人發(fā)燙的唇上快速的血液里。
說到愛國詩人,還得提一下陸游,只是不知這位曾寫過《平陽驛舍梅花》的大詩人路經(jīng)平陽時可曾在白石巷留下他的足跡。“斜陽蒼陌語初燕,新水池塘生細雨”,“不信塵中得,行行惜馬蹄”,如此佳處,我想謝靈運自制的木屐應該不會錯過,黃公望寫意的水墨大概也不會忘了將它點染。
我何其幸運,日日行經(jīng)詩的走廊,一路風雅俯首可拾,無須時時睜著饑餓的眼睛向別處饕餮。想到這些,一陣深深淺淺的喜悅炙暖了單薄的身子,直覺得道旁的楓葉比昨天又紅了幾分。“小楓一夜偷天酒”,好笑的是它們忘了這兒是大街,難“倩孤松掩醉容”啦,只好在秋日的晨風中紅著臉,婉約成一首宋詞,一任我等貪婪的目光采了去。
幸災樂禍中不知不覺就到了新華書店。天光尚早,書店自然還未開門,但門前并不冷清。“免費供應熱粥”的攤子周邊圍了好多人。若是第一次見,你一定會感到很意外吧?原先我也只在前輩的一些文章里見過“奉水”“奉茶”等慈眉善目的字眼,但就那水和茶的施與已經(jīng)讓人們稱頌不已了。而她們,這幾位大姐、大媽竟堅持為早起的人們免費供應熱粥如此之久,其古道熱腸實在令人感佩。
一度我曾無比失落,悵恨近年來昆陽也同其它新興小城一樣淹沒在了滾滾物流里,再也沒有了從容的步履和生命深處的詩情。以為那鱗次櫛比的高樓、玲瑯滿目的商鋪,早已湮沒了白石巷的傳說;停滿街巷的私家車、匆匆上班上學的步履,早已容不得木偶戲悠閑咿呀的節(jié)奏;玩著心跳的股票指數(shù)、房價漲幅更是無情地消解了林霽山的忠義,洇糊了黃公望的山水。直到我遇到了這個粥攤,看到粥碗里騰騰的熱氣,和熱氣氤氳后面那一臉的滿足,才驀然發(fā)現(xiàn),原來這座小城在水泥鋼筋澆筑的軀殼里從來都不曾失去它溫暖有情的懷抱。
也巧了,新華書店對面是仙壇書店。仙壇,又叫“葛壇”,《白樵漁唱》有關于葛壇的記述:“仙壇有平方石十余丈。舊傳葛洪煉丹之所,故名葛壇。”葛洪最終是否真的在這兒煉成仙丹普濟眾人已不可考,但眼前這幾位好心人施粥的善舉則實實在在煨暖了不少人的心,特別是那許多靠踩三輪車掙生活的異鄉(xiāng)人。這也是我常常已在新橋頭等車了還要不住地回望粥攤的緣故吧。
從西直街到新橋頭,這條路真不記得已走過多少回了。短短的路程,總要引出無限的情思,尤其是像這樣的貼著古典夢境一般的秋日早晨。
“詩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來”,不知老陸的《秋思》裁下了幾瓣雨后的黃花,幾聲零落的雁鳴。而一向以蒼涼、蕭索為美的我,這回用文字的快刀剪入卷來的一路秋光,卻著了暖暖的色彩,細碎地涂滿原本清寂的心空。
朋友,但愿它們也能在西風漸緊、寒冬將至之時給你捎去一縷兩縷綿密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