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故事作文 篇1
今天,我在小名堂寫作班圖書柜上拿了一本書看,書名叫《中外名人故事》。其中有篇文章《發(fā)明留聲機的愛迪生》深深吸引了我。文章中寫道,愛迪生在調(diào)試電話時注意到聲音的強弱與傳話器模板的顫動程度有關,經(jīng)過多次實驗后,便發(fā)明了留聲機。
愛迪生從生活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聲音強弱與顫動程度的關系后,便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既然說話能使模板振動,那這種振動也可以發(fā)出原來的聲音。于是,他產(chǎn)生了發(fā)明一種留住聲音的機器。在他的努力鉆研下,一種會說話的機器——留聲機問世了,這在當時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fā)明。
生活中的一個細節(jié),讓愛迪生萌生了發(fā)明留聲機的想法,從這里可以看出,愛迪生善于觀察和思考,從而激發(fā)起創(chuàng)作的興趣,最終發(fā)明留聲機,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其實,我們生活中用到的許多東西,都是人們仔細觀察并刻苦鉆研的結(jié)果。如魯班被長滿了鋒利的齒的一種草割破手指,經(jīng)過多次試驗后發(fā)明了鋸子;瓦特通過煮飯蒸汽頂開鍋蓋而發(fā)明了蒸汽機;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都來源于實際生活,這說明知識都藏在萬物中,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去觀察和思考。正是因為他們善于觀察和思考,從一些現(xiàn)象總結(jié)規(guī)律,并想辦法如何利用這些規(guī)律,才有了這些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反過來講,如果對這些現(xiàn)象熟視無睹,不仔細看,不認真想,不動手做,人類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多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呢?
愛迪生等人的事例告訴我們,知識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和思考。生活的紛繁差異,自然界的神奇不可思議,還有許多的奧秘等著我們?nèi)ソ忾_。
我覺得,我們要向愛迪生學習。學習他這種對萬物充滿好奇的心,對事物的現(xiàn)象多問幾個為什么,不怕苦不怕累,不斷探尋知識的海洋。
名人故事作文 篇2
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電腦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小時候就開朗活潑,是一個精力充沛(pèi)的孩子。不論什么時候,他都在搖籃里來回晃動。等長大些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后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
比爾。蓋茨在中學時酷愛數(shù)學和計算機。保羅。艾倫是他最好的校友,兩人經(jīng)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游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臺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通過紙帶打字機玩游戲,也能編一些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軟件,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志,指著一篇只有10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說,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兩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擺弄出一臺機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監(jiān)視器上的信息,他們就想成立一家命名為“交通數(shù)據(jù)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兩個伙伴經(jīng)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
如蘋果砸出牛頓的靈感一樣,個人電腦突入比爾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啟蒙者。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比爾。蓋茨的電腦夢。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羅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干了8周,為它配上basic語言,開辟了pc軟件業(yè)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chǎn)的基礎。
如今,微軟已成為業(yè)內(nèi)的“帝國”,而這與比爾。蓋茨小時候的“電腦夢”是不無關系的。
名人故事作文 篇3
馮如(1884-1912),原名馮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緒九年農(nóng)歷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幼年時曾在鄉(xiāng)間私塾就讀數(shù)年,輟學后居家務農(nóng)。
1898年,馮如16歲時,父母就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崗坪鄉(xiāng)竹林村梁三菊。名人名言網(wǎng)歡迎您的光臨
由于生活困難,馮如在1899年辭別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親伯母的弟弟吳英蘭,遠涉重洋到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謀生。
天資聰穎多幻想
馮如在村中的私塾讀書時,非常勤奮,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名列前茅。他在寫作時常常流露出許多幻想,并提出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如小鳥為什么會飛上天呀,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為什么可以飛快飛慢,甚至有時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師看到他的這些作文,稱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網(wǎng)歡迎您的光臨
馮如還經(jīng)常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鳥的風箏,兩只翼吊著兩個小木桶,當風箏乘風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變成小風袋,起到平衡飛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連連稱奇。他還用一個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魚塘中,讓風吹著飄來飄去,人們都稱贊他有辦法。
名人故事作文 篇4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128 位世界名人故事》這本書,里面講了許多名人的故事,深受我的喜愛。還有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等人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出生于英國倫敦的一個貴族家庭,他是科學新時代的先驅(qū)者,是認識到科學和技術(shù)能改變世界的第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那時的女王伊麗莎白非常喜歡他,他出版了許多有關法律的書。在他18 歲的時候,父親突然去世了,使他和宮廷疏遠了。1618 年,因培根嚴重觸犯了法律,把他趕下了政治舞臺。1626 年,他在雪地里做了一次冷凍試驗之后,由于受寒而病倒,不久便去逝了。
啊!培根,多么偉大的哲學家!為了試驗而失去了生命,他對科學的執(zhí)著讓我敬佩,讓我難以忘懷。
我現(xiàn)在非常喜歡看《128 位世界名人故事》,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那些名人和他們的故事。正像培根說的那樣:用偉人的事跡來激勵孩子,遠勝于一切教育!
名人故事作文 篇5
今天,我看了《紹興名人故事》,其中的一篇“看白書”,讓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觸。
“看白書”講的是古代王充十八歲那年到洛陽求學時,看到了講授經(jīng)文的班彪知識淵博,講學時廣征博引,思想開闊,常常令自己感到才疏學淺,所以下決心以苦讀來充實自己。因為家境貧寒,沒錢買書,于是他每天去書鋪“看白書”。后來被店主感動,有了好書主動向他介紹,偌大京城,儼然成了王充免費的圖書館。后來王充用畢生的精力,寫就了巨著《論衡》一書。
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感到很慚愧,想想自己,只要我想學習,媽媽哪本書不會給我買?而我呢,多余的時間總是出去玩,不肯多學點知識,總讓媽媽生氣。而王充在“看白書”的情況下,卻成為了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如果不是靠他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哪來這樣的成就呢!!我生長在這樣的好時代,如果現(xiàn)在還不好好學習,那么長大后就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沒有用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有所改進了
名人故事作文 篇6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小時候非常聰明,他品學兼優(yōu),常常產(chǎn)生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
有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作文題:《我的理想》。同學們寫出自己的理想: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當作家的、有想當工程師的、有想當農(nóng)藝師的、有想當教師的、有想當軍人的、有想當工人的――而小普京的腦海里,卻有自己不同尋常的獨特思考。
課余時間,小普京非常喜歡讀《盾與劍》雜志,對里面描寫的“克格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雜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由于“克格勃”準確地截取了敵人的情報,使蘇軍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勝利……他想:“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所貢獻的人。老師也經(jīng)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和人民。而我應該怎樣去報效祖國和人民呢?做一名出色的間諜(dié),用我的犧牲去換取祖國和人民的勝利,這不是非常有意義的嗎?”
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寫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間諜,盡管全世界的人們對這個名字都不會有任何好感,但是從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發(fā),我覺得間諜所做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在這篇作文中,普京還列舉了一個蘇聯(lián)名間諜的英雄事跡,論述了在蘇美對峙(zhì)的冷戰(zhàn)時期間諜的重要作用。當教師打開普京的作文本時,不禁又驚又喜,連聲贊嘆他“年紀不大,志氣不凡!
后來,在一次參觀“克格勃”大樓之后,普京走進了“克格勃”列寧格勒局的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員聽了他的要求后,對他說:“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們不接受主動來求職的人,只接受服過兵役或者大學畢業(yè)的人!
1970年,18歲的普京中學畢業(yè),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法律系國際專業(yè)。1975年,他大學一畢業(yè)就從事對外情報和國外反間諜工作,實現(xiàn)了自己“做一名間諜”的理想。
【【精華】名人故事作文匯編六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