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承美德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承美德作文 篇1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國家,而在我國文化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頁叫中華美德。這些美德不但造就了許多杰出人物,而且還為中國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像孔融。他們家有兄弟七人,而孔融在他們兄弟七人中排行第六。他們兄弟七人在一起學習游戲總是互相謙讓、和和睦睦?兹谒臍q那年,家鄉(xiāng)的梨子豐收,家里的桌子上放著一盤子梨子,全家人圍著準備吃梨。哥哥們讓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挑好的不拿大的,卻揀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父親問他:“這么多梨子,你怎么拿了一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yīng)該拿最小的,大的讓給哥哥們吃!备赣H又問:“弟弟不是比你更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呀,我應(yīng)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庇H朋好友知道了這件事后,紛紛稱贊說:“4歲的孩子就知道讓梨,長大后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等孔融長大后成了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學者!
公元前110年,漢朝史官司馬談在臨終時交代自己的兒子司馬遷:做史官時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所寫作的史書。司馬遷哭著答應(yīng)了父親的請求。這就是要寫作的《史記》?墒,在他著手寫《史記》不久,就牽連進了李陵案件。因為李陵與匈奴打仗,戰(zhàn)敗后就降了匈奴,漢武帝大為生氣,司馬遷為安慰漢武帝,就說李陵可能是假投降,漢武帝認為他是替李陵說情,就把他投進了監(jiān)獄,并施以最嚴酷的刑罰——宮刑。遭受此打擊,他曾萌發(fā)出自殺的念頭,但想到父親的遺愿,他含垢忍辱,歷經(jīng)20年,終于完成了《史記》,并成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還有張良。他在投奔劉邦前,有一天坐在邳橋上,見一位老者不慎將鞋落入橋下,張良主動下橋為老人撿鞋,并為老人穿上。老人為張良知敬老之舉所感動,送給張良一本兵書,張良憑此助劉邦打天下,屢立戰(zhàn)功。
以上這些只是中華民族文明這個浩瀚無邊的海洋中的一部分。雖然這些被我們敬佩的人中都能找到中華美德,但是他們已成為過去,要想讓這些美德繼續(xù)傳承下去,就要靠我們的不斷努力。不能因為物質(zhì)生活的提高而舍棄這些精神財富。
傳承美德作文 篇2
如果我們沒有華麗的衣服,可以湊合著穿一些過時的服裝;如果我們沒有新潮的玩具;可以到大自然中自得其樂;但是如果我們沒了溫飽,我們將會如何呢……
假期中,我跟隨爸爸去老家農(nóng)村,看到很多田地無人耕種,雜草叢生,面臨荒蕪。即使一些種了的田地,也很少有人照管。地里的莊稼枯黃待死,成為牛、羊等牲畜的“佳肴”。還有一些耕地被富裕的農(nóng)民變成一幢幢新房。
沒有全國的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給我們食用,我們只能忍饑挨餓。因此,我們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也要節(jié)約糧食,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如果我們每人珍惜一粒米飯,全國15億人口就可以節(jié)約37500千克糧食,大約可供一個人吃93750天,約256年。我們都曾經(jīng)學過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真實地體現(xiàn)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在我們享受富足生活的時候,也應(yīng)該節(jié)約糧食。
我現(xiàn)在倡導大家愛糧,節(jié)糧,讓這美德繼續(xù)傳承下去吧!
傳承美德作文 篇3
中華人民共和國千百年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時代的象征,他們就如中華文學海洋中那價值不菲的珍寶,這些珍寶的內(nèi)質(zhì),是我們獨有的美德,而我們誦讀中華經(jīng)典,就是為了將這些文學珍寶傳承下去,將我們的中華美德永遠當做標簽貼在我們的心上。
看了“誦讀中華經(jīng)典,傳承中華美德”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我心里很受影響,我眼前的這些陽光的和我一樣的中華兒女,用全新的形式將我們的經(jīng)典美文展示的很出色。但在我的心里,這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比賽,這還是參賽的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文化的忠誠,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樂于傳承——中華經(jīng)典文化——我們自己的東西。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人們也都與時俱進,對于時代的變化我覺得只能說是太快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藝術(shù),自己的特點,自己的風格,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人不去傳承更不愿意去傳承我們中國自己的藝術(shù)文化,然而現(xiàn)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去崇尚了西洋音樂,西洋藝術(shù)。90后的長輩們,00后的兄弟姐妹們,孩子們學著鋼琴,大街上的部分孩子背著吉他……學習一些別的民族的文化藝術(shù)并沒有錯,熱愛更沒有錯,但是,在學習這些的同時,又有誰想過,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藝術(shù)在西洋藝術(shù)的熱潮中漸漸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光輝,漸漸散去的不只是去傳承的人,少的,還有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的熱情,曾經(jīng)拉著二胡滿面歡笑的孩子們不見了,曾經(jīng)熱愛京劇的人們消失了……
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時光會更加冷門,或許,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時光會被剛剛睡醒的人們重新熱愛起來,每一個中國文化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拋棄,永遠都不用擔心被人遺忘,永遠都不用擔心失去了傳承者。曾經(jīng)輝煌過的每一個文化,我們都有責任讓他延續(xù)下去,這是對藝術(shù)的尊重,能做到的人,才真正是有資格傳承的人。
藝術(shù)被前人附上靈性,我們又何必叫他們寂寞,尊重他們,他們將更有力量,無聲的侮辱他們消受不起,最后只能選擇離開這個少了些包容的世界,而若到了那時,這個世界也將永遠失去一個深愛著的卻無人問津的孩子。
【【熱門】傳承美德作文三篇】相關(guān)文章:
【熱門】傳承美德作文四篇12-31
【熱門】傳承美德作文3篇12-30
【熱門】傳承美德作文5篇07-17
傳承美德作文10篇12-31
傳承美德作文五篇07-31
傳承美德作文三篇07-15
傳承美德作文9篇07-06
【必備】傳承美德作文4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