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zhàn),多用于己弱而敵強的情況讓對方撤退。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守瓜州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相關(guān)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 篇1
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zhàn),多用于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守瓜州等。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zhàn)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lǐng)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lǐng)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后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
現(xiàn)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 篇2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 名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忽然,哨兵飛馬來報:“司馬懿引大軍15 萬,往西城蜂擁而來!”
這時,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眾位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個個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城頭一看,果然塵土沖天,魏軍分路往西城縣殺來。諸葛亮立即傳令道:“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軍士們各守衛(wèi)在城上巡哨的崗棚,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殺!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用20個軍士,扮為百姓,打掃街道。如果魏軍到時,不可亂動,我自有計謀對付!
傳令下去后,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演奏。
魏軍的前哨急忙將這個情況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自己飛馬向前了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面一個少年,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少年,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nèi)外,僅有20余名百姓,低頭打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懷疑城中有重兵,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他的兒子司馬昭說:“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故意這樣的.?父親為什么要退兵呢?”
司馬懿板著臉說:“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nèi)羧粵_進去,必定中計。你們懂得什么呢?還不快退!”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哈哈大笑起來。眾官員問他說:“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今統(tǒng)率15萬精兵來到這里,見了丞相,慌忙撤退,這是什么原因呢?”
諸葛亮說:“他料定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見我們這樣鎮(zhèn)定,懷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險,只因為不得不這樣啊!”
大家敬佩地說:“丞相的計謀,鬼神也不能預(yù)料啊。如果我們來指揮,必定會棄城而走了。”
諸葛亮說:“我們只有2500 人,如果棄城而走,必定走不遠,不是很快就會被敵人追上嗎?”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 篇3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在“空城計”中,人們不僅看到了渚葛亮的超人智謀,還領(lǐng)略了他自我控制的非凡意志。
馬謖街亭失守,蜀漢軍隊連遭重挫,司馬懿引十幾萬大軍撲來,兵臨城下,情勢萬分危急。而諸葛亮身邊卻只有一班文官和兩千五百名守兵,別無大將。眾官聞敵軍壓境,“盡皆失色”,諸葛亮卻傳令“大開四門”.然后引小童二人,攜琴一張,于城土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
剛剛經(jīng)歷了“街亭之敗”損兵折將的請葛亮,難道就設(shè)有挫折感嗎?其實,他的這種挫折遠遠甚于部屬。當街亭失守的'消息剛剛傳來時,一向雍容持重的諸葛亮,競情不自禁地跌足長嘆道:“大勢去矣!”然而,他能于瞬息之間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理,經(jīng)受住挫折的強烈沖擊,表現(xiàn)出自我控制的堅強意志,終于使蜀軍化險為夷。
任何人遇上災(zāi)難,情緒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突然而至的險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一個人的不凡,首先不凡在不同于常人的情緒控制素質(zhì),這是人的一種非常卓越的能力。無法想象一個輕易被激怒,經(jīng)常為煩惱所苦的人,還能做成功什么事。
- 相關(guān)推薦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諸葛亮的故事10-30
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10-24
名人故事:諸葛亮拜師10-30
關(guān)于諸葛亮的著名故事11-18
關(guān)于諸葛亮的成語故事08-25
空城計的故事作文(通用22篇)03-04
歷史名人諸葛亮的生平故事12-24
諸葛亮簡介10-20
我心中的諸葛亮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