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8月9日 星期四 晴
有一次,我突發(fā)奇想地想看看螞蟻怎樣捉蟲,我就找到一只大毛蟲,用木棍夾起來,放在螞蟻的附近。螞蟻的嗅覺非常靈敏,只見一只螞蟻用觸角碰了碰地面,好像聞到了氣味。
接著它慢慢地向蟲子這邊爬過來,到了蟲子的身邊,先繞著蟲子轉了一圈。我以為它不能對付這個滿身是刺的蟲子?刹皇沁@樣,只見它那觸角晃了兩圈,猛地爬到毛蟲身上,緊緊咬住了蟲子的頭。蟲子扭來扭去,但小螞蟻仍然毫不松口。
接著,又來了一只螞蟻,接二連三,螞蟻的伙伴們都來了,一群螞蟻終于把毛蟲咬死了。戰(zhàn)斗勝利結束,那只毛蟲慢慢地被拖進了螞蟻窩里。
群蟻戰(zhàn)毛蟲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那就是集體力量大。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這天下午,我和小伙伴們一齊去菜地里觀察螞蟻。我抓了一只十分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里,然后邊養(yǎng)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個性大,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fā)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是它的頭部,第二節(jié)是它的腹部,第三節(jié)是它的尾部。長了八條腿,搞笑的是它頭上長著兩根觸須,我想為什么它要長二根觸須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fā)現了一只小螞蟻發(fā)現地里有只死了的青蟲,它試著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伙伴,它用觸須向伴們對話,過了一會兒我望見一只只的小螞蟻排著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涌向了那條青蟲,然后,大家一齊奮力地拖著往洞里搬。我興奮地對著媽媽大叫:“我明白了,原先螞蟻的觸須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透過觀察小螞蟻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么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就能成功。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20xx.08.05 星期五 氣溫:28~31℃ 雨
入住新家
今天,我從網上購買的螞蟻工坊郵寄到了。我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容器,里面裝著綠色的凝膠,模擬出螞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一個螞蟻生態(tài)園。由于事先看過說明介紹,我先用吸管在軟軟的凝膠上戳了四個深約1厘米的小洞(以方便螞蟻日后開工打洞),然后熟練地拿出旁邊兩個透明的塑料導管,裝在容器端口,它們就像兩架“天橋”,給這個生態(tài)園中的螞蟻出行活動帶來了便利。之后,拿出配送的小塞子堵住通風口,只留下一個孔等待螞蟻進入。
螞蟻是裝在一個兩端塞著海綿并被釘緊的小吸管里,共30只。吸管上還扎有幾個小孔,以便螞蟻呼吸外界空氣。透過吸管可以看到,螞蟻們都很活躍。由于擔心把它們放入容器時會跑出來,細心的媽媽剪掉吸管一端,慢慢地拔出事先塞入的海綿,與此同時將此端口對準工坊的進口。螞蟻陸續(xù)歡快地進入了“新家”,但還有幾只似乎留戀舊窩,遲遲不愿進去。我們只好敲擊吸管,將它們“逼入新家”。
進入工坊,螞蟻們都又活躍起來。起先在休息室里不停地爬來爬去,相互之間碰碰觸角,打著招呼,很是友好。很快地,有兩只最活躍的螞蟻離開休息室,通過“天橋”,爬到了工作室里。我以為它們要工作去打洞。誰知,它們只是來來回回爬了兩三圈后,又回到了休息室。
媽媽說;“它們剛入新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去工作!蔽蚁胂胍灿械览,那就再等等吧。
20xx.08.06 星期六 氣溫:28~31℃ 雨
沒有打洞
我購買的這些螞蟻都是工蟻和兵蟻,據說善于挖掘打洞,一般在12個小時之后就會開始工作。它們靠吃膠體維持生命。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渾身漆黑,比普通螞蟻的個頭大一些,跑得也快一些,體長最大的有1厘米多,最小的也有7~8毫米,長有粗壯的上顎,頭大,近三角形,前、中胸背板較平,有胸腹節(jié),身體有一定光澤。通過網上查找對比,我判斷它們是日本弓背蟻,這種螞蟻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生存。
可是今天我觀察了好多次,它們就是不開工,大多數螞蟻集聚在休息室里爬來爬去,相互問候打招呼,只有少數比較勤快的幾個沿著通道跑來跑去,偶爾在凝膠上嗅一嗅,停一停,似乎是在吸食營養(yǎng),也許是在研究打洞事宜吧?
20xx.08.10 星期三 氣溫:29~32℃ 雨
還是沒有打洞,但是死亡兩只
“這些螞蟻真是太懶了!”每天觀察螞蟻好幾次后,我都失望地感嘆。它們總是簇擁在休息室里,有時一動也不動,有時爬來爬去,就是沒有發(fā)現去工作!八鼈冊趺床淮蚨窗?”我總是問媽媽。媽媽想了想說:“工坊說明書上說螞蟻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20~30℃,也許天氣太熱了,再耐心等等吧!
嗯!有道理,最近氣溫偏高,一直都是30℃多,我們人類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這些小昆蟲呢。這不,今天就在休息室里發(fā)現了兩只螞蟻的尸體?墒,轉眼又想:中午太熱時,我不是也開著空調呢,這樣溫度應該也有25~27℃吧。唉!也許是濕度達不到螞蟻們活動條件吧!
仔細想想,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購買的只是一些工蟻和兵蟻,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它們打洞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0xx.08.15 星期一 氣溫:29~33℃ 多云
陸續(xù)死亡,同伴清理尸體
天氣還是很炎熱,每天爸媽去上班,我就開著空調呆在房間里看書寫作業(y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呆在螞蟻工坊旁邊,觀察螞蟻活動。但是螞蟻們仍然沒有一點要“動土”的樣子。這十天來,真是讓我很失望。你瞧!它們有的趴在綠色的凝膠上面,有的簇擁在一起,有的勉強爬動幾步,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休息室……就是沒有要打洞的樣子。真是折磨人!我簡直要失去關注它們的興趣了。
突然,我發(fā)現工作區(qū)內有一小堆螞蟻的尸體,數了數,死螞蟻大概有十多只的樣子,都是斷開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再看看休息室,前幾天陸續(xù)出現的幾只螞蟻尸體不見了?磥恚腔畹奈浵亴⑼榈氖w集中清理,堆積在一起了。
20xx.08.20 星期六 氣溫:28~35℃ 晴
螞蟻尸體
螞蟻還是沒有打洞,倒是每天都有一些螞蟻陸續(xù)死去。有時是死在休息室,有時是死在工作間。但每次在第二天早上,我都會發(fā)現尸體集中堆積在工作室的凝膠上面,慢慢地由一小堆變成了較大的一堆,尸體堆里還夾有一些凝膠。活著螞蟻照樣爬來爬去,或一動不動或積聚在一起,就是不去工作。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fā)現,螞蟻不管死在哪兒,其它的螞蟻就會把尸體運到離休息室較遠的地方,集中堆積掩埋起來。它們很有環(huán)保意識,怕腐爛的尸體污染自己的家園。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運送尸體的.嗎?那我就告訴你吧:它們先用大鄂把同伴的尸體咬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再把碎尸一點一點的清理運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室),堆積在一起,并銜一些凝膠進行掩埋?吹竭@些,我不由得對這群螞蟻產生了敬意:它們真是既講衛(wèi)生又懂感情!
關于螞蟻的死亡,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上網查詢,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只螞蟻死亡,就會散發(fā)出一種氣味,其它的螞蟻聞到氣味后,會把這只螞蟻“安葬”掉。工坊內透氣性不好,這種氣味不能很快去除,其它的螞蟻身上只要沾染了這種氣味,就讓別的螞蟻錯以為它們已經死了,也會當作尸體來處理,但這些螞蟻是活的,當然不會任人“活埋”。于是也會發(fā)生螞蟻之間的互相撕咬和殘殺,然后就有更多的螞蟻死去。死去的又被活著的清理堆積,如此循環(huán)而已。
20xx.08.26 星期五 氣溫:27~35℃ 晴
終于打洞了
早上剛剛起床,我來到螞蟻工坊旁,只見尸體堆又慢慢增大了一些,看來螞蟻又死亡了幾只,數了數,活著的螞蟻只有9只了,它們在最邊上那條事先戳的綠色凝膠洞周圍進進出出,似乎在忙碌什么。當它們相遇時,還不忘用觸須交頭接耳。再看看凝膠洞,。”纫郧白冮L了。我測量了一下,已經有2厘米多了!拔浵伌蚨戳!”我高興地叫起來。
我想:這幾天來,我把一直把螞蟻工坊放在空調房里,一定是在晚上氣溫較低或恒定時,螞蟻們陸陸續(xù)續(xù)工作了一些,只是因為進度不明顯,所以我才沒有及時發(fā)現。
20xx.08.27 星期六 氣溫:25~31℃ 多云
螞蟻只剩一只
我好傷心啊!螞蟻現在只剩下1只了,看來這只螞蟻的生命力還是最頑強的。它體型較大,應該是只工蟻,而且是這群螞蟻中的領導。只見它孤零零漫無目的地爬來爬去,一會來到休息室,一會來到工作室。
螞蟻尸體堆上不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周圍長出一層白白的、黃黃的東西,我用小棍撥了撥,似乎有些粘性,可能是長螨蟲了吧。有機玻璃容器周圍也蒙有一些淡淡的水汽?磥,隨著螞蟻們的死亡,這個生態(tài)園已經被污染了。
20xx.08.28 星期日 氣溫:24~31℃ 多云
清理工坊,總結經驗
今天下午,最后一只螞蟻也死去了,它的尸體就躺在尸體堆旁,沒有同伴替它清理?磥恚覍ξ浵伖し坏挠^察生活也即將結束了。我拿著工坊來到小區(qū)草地上,用小棍慢慢清理出螞蟻們的尸體,然后用土掩蓋好。
通過這些天來對螞蟻工坊的觀察,我總結出螞蟻們打洞不太積極和陸續(xù)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凝膠質量較差,缺乏營養(yǎng)或者是營養(yǎng)單一。
2、天氣炎熱,氣溫偏高,使螞蟻的生活習性受到影響。
3、工坊內通風不好,死去的螞蟻不便及時清理出去,污染了生存環(huán)境,加速了其他螞蟻的死亡。
4、螞蟻群中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集體活動組織性不強。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觀察了螞蟻,一只只螞蟻就像一粒粒芝麻,小小的,看起來非?蓯。
首先,我先找到了一只螞蟻,經過仔細觀察,我發(fā)現螞蟻的嘴上有一把小剪子,“剪子”跟著螞蟻的走動擺來擺去,讓小小的螞蟻看起來非常威武,非常健壯。
因為所有動物受到驚嚇后都會回窩,于是,我輕輕地撥了撥它,它察覺到了我的危險,拼命地逃跑,我一直跟著它……,它終于到了,只見一個洞口,只有綠豆那么大,看起來好像很深。那只螞蟻很快就鉆了進去。
為了能觀察更多螞蟻,也為了能看到它們是如何吃飯的,我問媽媽要了一塊很小的蘋果糖,我將糖放到了洞口,一只正在走來走去的螞蟻看到了,它驚慌失措,左沖右闖,害怕極了,過了一會兒,它冷靜了下來,開始仔細觀察這個“大怪物”,又走近嘗了嘗,便進了蟻穴。正當我想換個地點觀察時,沒想到,精彩竟然在后面出現了!一隊螞蟻走了出來,包圍了那塊糖,沒過多久糖上爬滿了螞蟻,它們大口大口地吃,還有些螞蟻吃飽了又返回蟻穴,好像是把糧食放回到倉庫。很快糖便被吃掉了一半,又過了一會兒,糖被吃完了。
我驚訝極了,因為,對于螞蟻來說如此龐大的一個“怪物”這么快就被它們吃完了,團隊的力量多么強大!螞蟻吃完了糖,排好了隊又陸陸續(xù)續(xù)地回窩了。
今天,我懂得了人心齊,泰山移的意思——只要萬眾一心,目標一致,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爬在我家廚房的陽臺上思考事情,可是我才想了沒多久,思路就被打斷了。
我的目光被十幾只小螞蟻所吸引,它們在偷偷地搬運我家的食物!我正想一口氣吹走它們的時候,我卻被接下來的一幕震呆了——一只小螞蟻背上背著一塊兒大小是它身體兩三倍的實心大肉塊!我深深地被它們迷住了,我開始認真地觀察起他們來。
螞蟻們一般都自己搬自己的,如果有實在搬不動的,它們也不會逞強,而是發(fā)出求救的信號,尋求同伴的幫助,它的同伴也很團結友愛,不會置之不理,很快就來支援。
我用手指擋在它們要經過的路上,它買了會很有耐心的繞道而行。無論我擋它們的路多少次,它們都會很有耐心的繞道,而不是氣急敗壞的扔下食物一走了之。
于是我突發(fā)奇想,從冰箱里拿出一塊兒面包,從上面掰下一小塊但對螞蟻們是龐然大物的面包,扔向他們看它們會怎樣“對付”這個美食。奇跡發(fā)生了,螞蟻們見到這塊面包,它們毫不猶豫地去召集同伴一起來搬它。我本以為它們是搬不起來這塊兒“大”面包的,可誰想,它們想訓練過的軍隊似的,整齊而快速地在面包周圍列好隊,我好像聽到了一聲命令和一聲怒吼似的,面包就被舉了起來,螞蟻們一步一步地前進著,它們步伐很整齊,就像軍隊中的士兵一樣,齊步前進,而不會踩到彼此的腳,可見它們的團結友愛。
螞蟻的每一天及一生都是這樣勤勞工作著,為了蟻后能成功產卵而任勞任怨,。因此,螞蟻家族就這樣一直循環(huán)著,生活著,綿綿不息。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10月21日星期六,陽光明媚。今天早上,我在院子里吃面包,面包屑掉了一地。我正要撿起這些面包屑,突然發(fā)現一只小螞蟻在其中一只周圍盤旋。這時,我的好奇心突然被吸引住了。
看了很久之后,我注意到它們只有一粒米那么大,頭上有一對觸角。然后,我看到它不再被面包屑包圍,而是向另一個方向移動。我像著了魔一樣跟著它。過了一會兒,它停了。我醒來發(fā)現它來到了一個又黑又小的洞里。我想這應該是他們的洞穴。就在我想到它的時候,它消失在山洞的入口處,走進去了。因為洞又黑又小,我看不到他們在做什么,但我仍然耐心地等待他們再次出現在我面前。過了一會兒,小螞蟻和它的伙伴們出來了。他們有條不紊地朝面包屑的方向快速移動。我被成群結隊的軍隊震驚了。當它們到達目的地時,一只領頭的螞蟻像軍官一樣不停地命令它們,好像在說:“兄弟們,不要偷懶,我們必須……”于是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分成了小組。一組人拿著一塊面包屑,一些人拿著,一些人拿著,一些人拿著……他們一起竭盡全力,最后把所有的面包屑都搬回了山洞。
看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盡管螞蟻很小,但不管它們做什么,它們總能粘在一起。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個真理:無論我們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們團結互助,沒有什么能打敗我們!
【有關螞蟻觀察日記范文錦集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