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么日記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豆的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1
9月1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在大樓里買了點豆。到家后,我拿著一個碗加上清水,把豆放進清水里,等待豆芽的成長。
9月1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跑到碗前面觀察。昨天喝的飽飽的豆,已經(jīng)裂開了一絲裂縫,一顆小逗號出生在肚皮露開的地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皮衣之下。
9月19日 星期四 晴
豆子的嫩芽已經(jīng)整個長出,看上去有些向下的力量。莖的頂端帶著桔白色的、模樣像蝸牛一樣的觸角,有些像一條細小的蛇彎曲的盤繞著,等等……
9月20日 星期五 晴
豆芽看上去已經(jīng)長長了,白嫩嫩的,真可愛。豆瓣也已經(jīng)脫下一半黃色的外衣,露出了淡淡的青色。
9月21日 星期六 晴
豆瓣綻開了,長成兩片新鮮的葉子,像一把鋒利的剪刀,隨時要把對面的繩子似的。再看又像兩把小扇子,帶給我們陣陣清香。根須已經(jīng)深深扎入杯底,就像一張張千絲萬縷的網(wǎng)。
9月22日 星期日 晴
豆芽越長越高了,快有五厘米了,葉子已經(jīng)慢慢舒展開了,根須的顏色從嫩白變成了淡黃,正以極快的速度長出一棵新苗。
9月23日 星期一 陰
豆芽長成了,我好有成就感,這是我第一次泡豆芽,并且這么成功?粗梦遗莸亩寡砍吹牟,我吃得特別香!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2
9月26日
今天早上,我找媽媽要了一把黃豆,準備觀察黃豆發(fā)芽。
黃豆的顏色是黃的,有點兒偏灰,中間有條棕色的縫隙,它又圓又硬,光滑的很。我拿起一顆黃豆,往桌子上一扔,就聽到“啪啪”的幾聲響,清脆得很。我迫不及待地將黃豆放入水中,剛放進去,水面就泛起層層漣漪,黃豆的身上出現(xiàn)了一顆顆小小的晶瑩剔透的小氣泡。這些黃豆能發(fā)芽嗎?
9月26日
過了一個小時,我準時跑到黃豆面前。再一次仔細觀察黃豆。黃豆的皮變皺了,摸上去很粗糙,顏色也變黃了。一股濃濃的豆奶味撲鼻而來,嗯!豆奶味兒。我拿起一顆黃豆往地上一扔,呀,怎么沒有聲音?一定是被水泡軟了吧!
唉,到底什么時候能發(fā)芽呢?怎么發(fā)呢?我還等著知道呀!
9月27日
吃過早飯,我早早地來到了客廳,看看黃豆怎么樣了。真是奇怪了,黃豆昨天還皺著呢,今天怎么恢復原狀了,再仔細看看,沒有恢復原狀,而是變大了好多。我問媽媽:“為什么黃豆泡水后會變皺?然后變大又不皺了呢?”“因為黃豆的皮先觸到水!眿寢屨f:“泡得時間長了,它吸了很多水就大了,所以會變皺,而黃豆也在水里的時間長了,也變大了,穿得下‘衣服’了,所以就不皺了!痹瓉硎沁@樣啊!、
9月28日
今天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黃豆的皮竟然破了,還有三顆皮都掉下來了,而且豆奶味更濃了,我還開心得看到了它們身上的縫隙位置有一塊突出來的部分,那一定是長芽的地方吧!
9月29日
今天我把豆芽埋進土里,因為黃豆發(fā)芽了,昨天突起的一塊部分長出了一根短短的白白的嫩莖,豆子的顏色也變綠了。
9月30日
我發(fā)現(xiàn)它的莖長得很快,它往上長,已經(jīng)頂出了土,有一個橋形,底下也長滿了一根根又白又長,又細又滑的根。
10月1日
今天我發(fā)現(xiàn)它的莖把豆子撐了起來,豆瓣也分開了,莖的顏色也偏綠了,很像我們吃的豆芽。
希望豆芽快長大,抽出葉子,一定非常好看。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3
事情得從星期五說起,那天李老師讓我們泡黃豆并寫下黃豆的觀察日記。一回家我就看見媽媽正要做一道黃豆的菜,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趕緊拿了一顆黃豆,放進水里就等著星期六了,而且,我還把鬧鐘調(diào)到了六點半。
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懶腰都不伸,先跑到陽臺看看天氣,耶!又是一個好晴天!我又帶著這份好心情沖進書房,雙手小心翼翼地托起裝黃豆的杯子,緩慢地走向陽臺讓它呼吸下大自然清晨的新鮮空氣,這時我才仔細地看看黃豆,黃豆還沒有什么變化,只是脹了一些,我想等到星期一再看吧,好期待呀。
早上,我醒了的時候不像平常那樣有一點的困意,平時不賴個五分鐘是絕對不肯離開溫暖的被窩的,不賴床反而不正常了,今天因為黃豆我就“不正!绷,像打了雞血似的,一把從床上跳起,做了個勝利的姿勢,因為今天又是個好晴天,我跑向書房,輕輕地端起裝黃豆的玻璃杯,走到陽臺上,我把眼睛貼近杯子,鼓起眼珠觀察有什么變化,和昨天一樣,更加的脹了,并且“皮膚”也有點皺。
下午我又給這個小不點兒換水,之前的水太混濁了。
原來一顆小黃豆也需要用心呵護才可以順利成長。
又一個有好晴天的星期六,這個小豆豆的“衣服”掉了,我用小夾子把“衣服”夾到我的一個小玻璃瓶里當作小豆豆成長的紀念。
我又泡了一些黃豆,給之前的豆豆當伙伴,我現(xiàn)在把原來的黃豆叫大豆豆,現(xiàn)在泡的豆豆叫小豆豆,我還是照例把杯子端到陽臺上。咦,我從《我們愛科學》雜志上說植物也懂音樂的那我先用我的mp4給它們聽一下音樂吧。
我今天要給豆豆們換水,我換好后又把杯子搬到陽臺上,然后仔細端詳才發(fā)現(xiàn)大豆豆發(fā)了一個小芽,芽很小,你不仔細看是發(fā)現(xiàn)不了的。
我又像昨天一樣給大豆豆小豆豆聽音樂,讓它們成為“音樂天才豆”,耶!
這幾天有點冷,我有點擔心這些豆豆會不會感覺到冷,會不會凍壞、長得慢了呢?我“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做出了一個成熟、慎重以及明智的決定”,我先把玻璃杯端回暖和的書房,再做片小紙片蓋在杯子的杯口,隔一會兒就把紙片拿開,估計這樣這些可愛的黃豆應該吹不到冷風了吧。
大豆豆小豆豆,你們可要快快長大呀,不能辜負我的期望哦,加油!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4
今天下午剛一放學回家,我就迫不及待揭開籠布,看看豆子發(fā)芽了沒有,我真是大吃一驚,有些豆子都長出了短短的嫩芽,而有些豆子因為被埋在底下的原因,還沒有頂出小芽,所以它們用盡全身的力氣,想沖破層層阻礙,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看到它們這樣子,我也有些不忍心,所以決定給它們換一下大一點的房子,于是我拿來一個盤子,把它們均勻的鋪開,等待它們一天天茁壯成長。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5
11月5日 星期四
王老師發(fā)了一條短信,讓我們泡豆子,讓他們長大成人。我看了這條短信后,心里很好奇和激動,寶寶怎么才能長大呀?于是,我拿了一些圓圓的胖胖的綠豆,把它們放到小盆子里,再把毛巾弄濕,蓋在盆子上,讓豆寶寶快樂的成長。
11月6日 星期五
我回到家,很好奇寶寶們長得什么樣?啊,小綠豆有的都有小辮子,像一只只小蝌蚪,好玩極了。有的只是脫下了外套,像天氣很熱的,寶寶受不了似的。
11月7日 星期六
又過了一天,有的豆子都長開了芽,像在對我微笑一樣?捎械膮s不高興了。為什么呢?是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嗎?我仔細的觀察那些悲傷的寶寶,哦,原來他們最底層,接觸不了空氣,所以沒長出小芽。
11月8日 星期日
今天又觀察了蓬勃生機的豆芽,心里美滋滋的。經(jīng)過這幾天的觀察,我感觸頗多。寫并不是很難的,只要你認真的留心觀察,你就會輕松的寫出好。生活中有許多像豆芽寶寶長大的趣事,就看你費不費心思。費了心思,動了腦子,用了眼晴,你就會發(fā)現(xiàn)也像長了辮子的.豆芽,悄悄的生長出來,也很可愛喲。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6
今天中午放學回后家,我抓了一把黃豆準備泡豆子。倒水之前,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黃豆圓圓的,像一顆顆小珍珠。我把黃豆放到一只小碗里,接了點水攪了攪,蒙上一塊紗布放在灶臺上。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拿起碗掀起紗布一看,圓圓的黃豆已經(jīng)泡漲了,變長了,變大了。我把碗里的水倒掉,再蓋上濕紗布。等到下午去看時,豆子已經(jīng)長出了白白的小胚芽。
今天是泡黃豆的第三天了。早晨,我起來一看,呀!豆子已經(jīng)長出約有2厘米長的細芽了,細芽已經(jīng)變彎了,不像昨天那么直了。我接了點水把豆芽涮了一下,又把紗布濕了水蓋在豆芽上面。
豆芽越長越長了,也越長越彎了。我用尺子量了一下,竟然有4厘米長了!我還像昨天一樣,給豆芽換了水,又用濕紗布蓋上。
今天是豆芽生長的第五天了。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豆芽竟然長到7厘米多了。豆芽的根部越長越細,而且長出了一些白白的小芽,豆子皮也快脫落了。
豆子已經(jīng)慢慢變綠了,皮也大部分脫落了。豆子也分開了,F(xiàn)在小芽越長越長,變成了許多小根。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豆芽最長的有15厘米了,短的也有7、8厘米了。
今天是第七天。豆芽的根部已經(jīng)變黑了,干枯了。在豆子兩瓣的中間,長出了嫩黃的小葉子。
一顆豆子七天竟然有這么多的變化。假如,把它種到地里,它就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長出許多豆子。這就是豆子的一生。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7
20##年7月12日 星期一 陰
今天,我觀察豆時發(fā)現(xiàn),豆有了新變化,其實,變化也不是那樣天翻地覆。只不過是有出土了一顆豆。其它三株都長出了真葉。 這些豆中長得最快的,還有一個雅號[豆領跑員",穿著綠葉領跑服。他的莖已經(jīng)長到4。8厘米。再打開的豆瓣中長了一枝三片葉子的小枝。它被兩個豆瓣夾在一起好象正在生長。其他的幾株也不甘示弱,緊追其后。單一直無法超越豆領跑員,它門每天都在努力生長,不為豆[家族"丟臉。
當然也有拖后腿的,那自然是今天發(fā)芽的那株豆子拉!它莖長度不足1。5厘米。豆瓣也沒長好哪,這怎能跟上豆大部隊呢?
20##年7月14日 星期三 陰
今天,我種植的豆又長高長大了。而且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它那么美麗。
今天,上午天就陰沉沉的,一直有風。幼小的豆在風中搖晃是多么美啊!好象一點也不為這天氣感到不安。
我在介紹以下豆的生長情況吧!豆領跑員長出四枝有三片葉子的小枝。莖長6。2厘米。其它三株也差不多高,但不能超越豆領跑員。
這兩天,剛出的小豆有了突飛猛進,長得十分快速。莖長叢1。4厘米飛速成長為4。5厘米。葉子數(shù)量也很多了。
2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在觀察豆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長的和豆差不多,不過和豆比,它高出一大截。而且不很茂盛,摸起來沒有長毛。我越看越是野草,于是便問爺爺。爺爺一把將草拔出,甩進土盆。然后說:這就是草,不拔會影響豆生長。
而且我還在豆中發(fā)現(xiàn)了幾個白色的圓球,還有幾個份色的。我覺的可能要長新葉了吧,所以沒太在意。
哎!那是什么呢?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8
10月19日 星期一 晴
第一天
今天晚上,我要在家里泡泡黃豆!看它到底是怎么變成豆芽的!
我先找來一個爸爸喝茶用的透明玻璃杯,在里面放了一把黃豆,有20個左右,再往里倒半杯水。
剛放進去的時候黃豆上有許多小泡泡,過了一段時間黃豆的表皮皺了許多,就像是老太太臉上的皺紋。
明天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心中充滿了期待!
10月20日 星期二 晴
第二天
放學回到家,我趕緊跑去看我的黃豆。咦!我發(fā)現(xiàn)黃豆身上的皺紋不見了而且皮膚滑嫩的像剛出生的胖娃娃一樣兒!仔細看看它還變大了一些。我跑去問媽媽為什么?媽媽說:“黃豆吸水,所以變大了!”我想黃豆一定想喝清水了。我就拿著杯子飛快地跑到衛(wèi)生間給黃豆換清水喝。我換完水就對黃豆說:“黃豆!黃豆快長大,長大了我要吃黃豆芽!”
我希望明天黃豆就發(fā)芽,那該有多好呀!
10月21日 星期三 晴
第三天
放學回到家,我立刻把杯子里的水倒了出來,因為同學侯一青對我說:“黃豆杯子里不能沒有水,沒有水他就死了,就發(fā)不了芽了!”
我倒完水發(fā)現(xiàn)黃豆身上裂了縫,我問爸爸為什么?爸爸說:“黃豆身上有裂縫就說明黃豆快發(fā)芽了!蔽衣犃烁吲d得蹦了起來。再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黃豆還扁了許多。我就又問爸爸為什么?爸爸想了想說:“說句實話,我也說不清楚!我們一起上網(wǎng)查查吧!”我們查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滿意的答案!不知道誰能告訴我為什么黃豆泡之前是圓的,泡后成扁的了。
上網(wǎng)我們雖然沒找到答案,但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說:豆子不能泡太多的水,否則就會淹死!侯一青說的不對。
按照網(wǎng)上說的,我趕緊倒掉了杯子里的一些水,把它們放在向陽處,希望他們在陽光的照射下快快成長。
我心里充滿了期待,快能看到“豆芽妹妹”了!
10月22日 星期四 晴
第四天
下午回家,我跑到黃豆面前,發(fā)現(xiàn)有幾顆黃豆身上爬了一只白蟲!半y道是黃豆壞了?”我心里想。我感覺特別郁悶!“我這次的任務失敗了!”我端起黃豆準備把他們倒掉。媽媽看見了問你干嘛呀?我對媽媽說:“黃豆生蟲子了,不信你看!”媽媽一看說;“傻孩子!那是黃豆發(fā)芽了。”“真的么?太好了,幸虧你告訴了我,不然我就倒了。”
10月23日 星期五 晴
第五天
下午我看到所有的黃豆都已經(jīng)脫完殼了,而且都長出了芽,白白的,長長的,它們脫的殼漂浮在水面上,淡黃色,半透明,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小氣泡一樣。它們的裂縫越來越大,好象一掰就要斷了似的。我趕緊把他們的“小氣泡”倒掉,換上一杯清水。因為網(wǎng)上說發(fā)芽后要多加水,常換水。啊,他們已經(jīng)長成可愛的豆芽了!看著我親手泡出來的豆芽,我還真不忍心吃呢!
黃豆的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9月3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精選了十個黃豆,把它們養(yǎng)在我精心給它們制作的“家”里,這個“家”是三四張我浸濕了的紙巾,我先把黃豆放在濕紙巾的上面,再把它們放進一個玻璃杯里,讓它們舒舒服服地睡在里面,做個美夢。
20xx年10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大早,我爬起來就去觀察黃豆。呀!每個黃豆都像喝足了水的胖娃娃,可愛極了!我為了讓它們過得更舒適點兒,在紙巾上戳了些小洞,讓黃豆們躺在這些小洞里!
20xx年10月3日
星期三
雨
快來看呀!快來看呀!喝足了水的小黃豆更結實,更壯啦!飽脹得快要破裂似的,有兩個小黃豆的嫩芽迫不及待地冒出來了,想看看外面的美麗景色!
20xx年10月5日
星期五晴
!小黃豆們終于都發(fā)芽了!豆瓣神氣地張開了,一個個都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威武,好像在說:“我們現(xiàn)在不比誰胖得可愛,要比誰更堅強,更有毅力!”翠綠的嫩葉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探出尖尖的腦袋來四處張望了!
20xx年10月7日
星期日
晴
黃豆們的根長出來啦!嫩黃色的細絲像老爺爺?shù)拈L長的胡須!昂殹卑驮诩埥砩舷喈斃喂蹋澙返丶橙〖埥碇械乃,像一棵剛栽下的小樹!
以后我要更細心地照顧它們了,當一個認真負責的小園丁,每天都給它們澆點兒水,讓它們快快樂樂地成長!
【關于黃豆的觀察日記模板集合九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