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察日記 篇1
10月30日星期五晴
今天,同學(xué)給了我一只小蝸牛,我便細(xì)心地觀察起來。
小蝸牛的長像與眾不同。小蝸牛背著一個漂亮、舒適的“大房子”。因?yàn)樗持按蠓孔印,所以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小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其中一對觸角上有小點(diǎn),那是它圓溜溜的小眼睛。小蝸牛的牙齒長在舌頭上,像蜂窩一樣密。小蝸牛沒有鼻子,但是有小氣孔。原來,小蝸牛是通過氣孔呼吸的。
小蝸牛喜歡住在哪里呢?我猜它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我翻開科學(xué)書一看,結(jié)果小蝸牛真的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聽科學(xué)老師說,小蝸牛也會冬眠。小蝸牛冬眠的時候把頭縮在殼里,再用黏液封住,這樣既暖和又安全呢!
小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我用饅頭渣喂它,它不吃;我用蘋果末喂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葉放在它邊上,小蝸牛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原來,小蝸牛喜歡吃葉子呀!
這就是小蝸牛,憨憨的而又與眾不同!
觀察日記 篇2
9月28日星期二天氣:晴
陽光明媚的今天,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就是觀察黃豆怎樣發(fā)芽、結(jié)豆;氐郊椅覇枊寢;“怎樣才能使黃豆發(fā)芽、結(jié)豆呢?”媽媽說:“先用水泡黃豆,再種黃豆。”聽了媽媽的話,我先拿出一個一次性杯子,抓了幾顆黃豆放進(jìn)一次性杯子里,又到了半杯水。過了四十分鐘,黃豆從深黃色到黃色,也有了老爺爺?shù)摹鞍櫦y”,過了一小時,黃豆的“皺紋”不見了,“皮膚”變得光滑了,黃豆又大又胖。
9月29日星期三天氣:陰轉(zhuǎn)小雨
今天,黃豆又長大了,大的像小氣球。我又拿了一個一次性杯子,在里面放了半杯泥土,把泡黃豆的水倒掉,再把黃豆放進(jìn)“花盆”里,又倒一層泥土,在一次性杯子下面用針扎幾個小孔,如果倒多了水,它就會漏水,如果正常倒水,泥土就會吸收。過了一個小時,泥土里長出一些白色的根,我高興得又叫又跳,爸爸知道后也很開心。
10月4日星期四天氣:晴
又是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我給黃豆?jié)菜畷r,看見黃豆發(fā)芽了。我們幸福美滿的一家從廣州的動物園回來,看見黃豆上開花了,花上有小豆子。我開心極了,因?yàn)槲业狞S豆開花、結(jié)豆了。
觀察日記 篇3
3月1日 星期六 天氣:風(fēng)
今天,媽媽帶我去洛浦公園觀察牡丹。
一到那里,我發(fā)現(xiàn)那里的小牡丹有些已經(jīng)被園林工人叔叔用袋子包了起來,于是,我問媽媽:“媽媽,那些牡丹,為什么園林工人叔叔,被園林工人叔叔用袋子包了起來呢?”“是因?yàn)閳@林工人叔叔不想讓它們受涼,希望它們早點(diǎn)長大呀!”媽媽回答說。
可我也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牡丹沒有被包上塑料袋,,它們已經(jīng)發(fā)了芽。樹枝上長出絨芽,那芽如我的指甲般大小,略帶紅棕色,小小的花蕾已經(jīng)長了出來。小小的花蕾的旁邊有些小尖頭豎立起來像在保衛(wèi)他的小寶寶——花蕾一樣。
聽媽媽說:我們洛陽牡丹之所以能聞名中外,是因?yàn)樗鼈冃未篚r美、儀態(tài)萬方、色香俱全、冠絕群芳、國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牡丹的莖、葉可以治療血瘀病,根可以治療高血壓,除伏火,清熱散瘀,去癰消腫等。對高血壓有顯著療效。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鮮美。沒想到吧,我們洛陽的牡丹花還有這么多作用。
我真為我是洛陽人,生活在洛陽而感到自豪。
3月1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春光明媚。好不容易等到媽媽回來,我們又可以一起到洛浦公園觀察牡丹了。
走在路上,我不禁在想,又過了一個星期,那些“小寶貝”不知道會長成什么樣了?想著想著,我不禁加快了腳步,盼望早一點(diǎn)看到它們。
站在遠(yuǎn)處,呵,一大片綠油油的,真像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以前褐色的枝葉不見了,我疑惑的問媽媽:“媽媽,我們是不是走錯了,這兒怎么一大片綠?這不是牡丹園吧?”
媽媽笑了起來,摸摸我的頭說:“沒走錯,這兒就是牡丹,只是它們已經(jīng)長出了綠葉了,不信,你自己去看一下!
我飛快地跑到牡丹邊,哇,原本紅棕色的小枝條,在春風(fēng)的沐浴下,已經(jīng)長出了綠綠的葉子,它們像一只手輕輕的拖著它們的小寶貝花蕾,小小的葉片又扁又短,綠得好像就要滴下來似的。葉子頭卻尖尖的,像一位勇敢的“斗士”作文,在保衛(wèi)著它們的小寶寶—花蕾。它們在春風(fēng)中輕輕扭動著腰肢,好像在告訴我,它們馬上就要開放了。
我蹲下想數(shù)數(shù)一顆牡丹有幾朵花,可是數(shù)了半天也沒數(shù)過來,媽媽笑著告訴我,原來呀牡丹的一個葉芽長出一個枝杈,一個枝杈只有一個花苞。
哎,真盼望牡丹花早點(diǎn)盛開!
又過了兩個星期了,不知那些牡丹小寶寶怎么樣了,真想他們。于是,下午我便和爸爸一起來到洛浦公園。
遠(yuǎn)遠(yuǎn)望去,那片牡丹地一片都是綠色,每個枝頭中間有的是個紅點(diǎn)的,有些是白點(diǎn)的。一株株牡丹像一株株綠色的萬年青挺立在那兒。
走就一看,原來呀牡丹已經(jīng)長大了,綠色的葉子,大概有5—6厘米,劍狀的。每個枝杈上的花苞有拳頭那么大,有些小花苞好像是被我們看的不好意思了,臉都紅了。還有些小花苞好像憋了一口氣,馬上就要炸開了一樣。貼近一聞,隱隱的一股清香夾帶著泥土的芳香,頓時撲鼻而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聽說牡丹花會就要開始了,希望到那時,牡丹仙子們競相開放,給中外游客帶來美的享受。
觀察日記 篇4
10月1日星期四晴
今天早上,爸爸帶我去寵物店買了三只烏龜,我高高興興地帶著它們回家了。到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jìn)盆子里。它們也不怕生,像活潑亂跳的孩子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跳入水中,然后歡快地游來游去。
小烏龜真可愛!它們的眼睛圓溜溜的,背上刻著許多花紋,四條小腿短短的,一碰到盆壁就立馬縮起脖子和短腿。我拿起事先買的龜食往水里倒了一點(diǎn)兒,它們的鼻子可靈敏了,馬上就循著氣味游了過來,爭先恐后地?fù)屍鹆耸澄铩K鼈兂詵|西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那些食物都被消滅得干干凈凈。我心想,吃了這么多,它們明天肯定會長大一點(diǎn)點(diǎn)吧!
10月2日星期五晴
今天早上,我一醒來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盆子旁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幾只可愛的小烏龜,想看看它們是不是長大了一些。我認(rèn)真地掃視了一遍,喲!它們果真長大了一丟丟,我大聲地喊:“爸媽你們快過來看呀,我的烏龜真的長大了一些!”爸爸媽媽過來看了看,驚訝地說:“確實(shí)長大了一點(diǎn)兒,你以后可要好好照顧它們哦!”“那肯定,它們現(xiàn)在可是我們家的一份子了!”我拍拍胸脯,打起了包票。
10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晨,爸爸突然問我:“你給這三只烏龜取名了嗎?”瞧我這腦袋瓜,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給忘記了!我一拍腦袋,頓時懊惱不已。爸爸笑著說:“哈哈,不著急,不過你現(xiàn)在可以開始想一想了,免得以后不好分辨!
整個上午,我絞盡腦汁,終于有了一些靈感,最小的這只就做朵朵吧,因?yàn)樗成嫌幸粔K一塊的紋路,有點(diǎn)像天上飄著的云朵。最大的那只烏龜,它的背上有很多金黃色的紋路,看起來有點(diǎn)兒像金幣,既然跟錢幣有關(guān),那就叫它阿財吧!還剩下一個中等個頭的,它長得沒什么特色,我就希望它能健健康康地長大,所以起名為康康。爸爸聽了我的想法之后,連連稱贊我起得好,我高興壞了!
10月4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準(zhǔn)備帶上我的小寵物們?nèi)ノ遗笥鸭议_動物會。朋友們見到我的小烏龜都興奮極了,想把三只烏龜都放出來,讓它們比賽,看看哪只爬得更快。別看朵朵個頭小,它可是三只烏龜當(dāng)中爬得最快的,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把康康和阿財甩到后頭了。我們都樂壞了。結(jié)果,朵朵果然獲得了第一名。
這三只小烏龜給我?guī)砹撕芏嗫鞓,我要好好照顧它們,讓它們快快長大!
觀察日記 篇5
星期天的早晨,小狗高高興興地抱著皮球去來玩。
這時小兔跑過來說“狗狗把你的皮球給我玩玩吧?”小狗狗說:“不行,我還想玩?”于是小兔上前搶了皮球,高高興興的跑了。小狗狗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小兔跑著跑著看見小貓擋住了它的去路,于是它就用右腳、一腳就把小貓?zhí)叩沽耍峙芰恕?/p>
小兔跑著跑著一不小心踩到圖釘上了疼得直冒汗,扔掉皮球,不停地喊道“誰來幫幫我呀?誰來救救我呀?今天我怎么這么倒霉?”小貓、小狗狗在不遠(yuǎn)處聽見小兔的呼叫聲,它兩急急忙忙跑來了。小貓問:“小兔你怎么了?。磕_上怎么會有一個圖釘?”小狗狗說:“小兔你不著急啊,我們是來幫你的。”小兔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謝謝你們!”小貓,小狗一起說“沒關(guān)系”!小貓拿來布條幫小兔把腳包好。小狗狗伸出雙手握著小兔的手:“你好好把你的腳丫丫養(yǎng)好喔,以后我們還要一起玩啊!
小貓、小狗、小兔它們臉上露出了微笑。嘻嘻、嘻嘻、嘻嘻哈哈、哈哈我們?nèi)齻還是好朋友喔,要互相幫助,相互學(xué)習(xí)。
觀察日記 篇6
我家有只小狗,名叫“軟軟”。聽到它的名字,你一定能猜想到,它的性格柔弱,惹人憐愛。這小狗,是一位即將遠(yuǎn)行的朋友送給我的。它一身黑色的毛,像墨水似的,中間錯落著數(shù)塊潔白的斑點(diǎn),可愛極了!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摸摸它,可是它看到我抬起手后,趕緊縮進(jìn)了朋友的懷里,我一看這姿態(tài),心想:“好一個膽小的動物。
狗的膽小,更體現(xiàn)在它的叫聲、吃態(tài)和睡相中。
“軟軟”的叫聲常常使我心生憐愛,可我卻總喜歡和它開玩笑。有一次,我為了試試它的膽量,便把一輛玩具小警車放到它的面前。按下開關(guān),警車就“滴滴”地響起來。我原以為“軟軟”會和小警車“搏斗”一番,實(shí)在不行,也能比比誰的“嗓音”更洪亮。可是我卻沒有想到,當(dāng)它聽到響聲后,先是全身一抖,緊接著便一溜煙兒地竄逃到了沙發(fā)縫隙里。它眼神中充滿警惕,先是觀察一番周圍情況是否安全,而后發(fā)出“嚶嚶”的叫聲,活像個受委屈的小嬰兒在向我求救。我心里頓時愧疚極了,連忙把它從沙發(fā)縫隙中抱出來,放在我的懷里不停地?fù)崦参,這才讓它放松下來。
“軟軟”的吃態(tài),也與其他小狗不大相同。每當(dāng)我搖起“吃飯鈴鐺”,它就會甩著尾巴,搖搖晃晃地向我走來。我把飯盆放在地上,它便習(xí)慣性地將小鼻子拱在盆里,先享受一下飯食的香氣。然后匆忙抬起頭來左瞧瞧,右看看。只要有一點(diǎn)響動,它就會提高警惕,一步一步地悄悄退后,縮在角落里繼續(xù)觀察。但若發(fā)現(xiàn)沒有危險,它就會叼起美食,走到它認(rèn)為安全的地方狼吞虎咽起來,吃完后再回到飯盆處叼食物,來來回回,每頓飯都要跑好幾趟!可它卻不嫌累,仿佛這是最安全的吃飯方式。
“軟軟”的睡相可愛極了。它是有自己的小窩的,可是每天下午太陽曬進(jìn)臥室后,它總要窩在我的懷里,將自己團(tuán)成一個小肉球,背靠著我才能安心睡去。每當(dāng)此時,我都能感受到睡夢中的它身體微微顫動,好像是個正在做噩夢的小孩子。若是我稍微移動一下,它便會突然驚醒,無助看著我,只有當(dāng)我再次不停撫摸它才會安然睡去。我心里明白,它是因?yàn)楹ε,所以才將小小的身體貼近我,于是在它睡覺的過程中我都盡量不動。
聽著“軟軟”均勻的呼吸聲,撫摸著它柔順的毛發(fā),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盡我所能,讓它成為一只勇敢的小狗。
觀察日記 篇7
今天,媽媽從市場上買來了朝陽花。
我問媽媽:“我們家沒有花盆,怎么種呢?朝陽花是干什么用的?”面對我這一連串的問號,媽媽只能抓住我最后一個問題說了:“朝陽花盛產(chǎn)瓜子,你平時愛吃什么五香瓜子、百里挑一,就是從朝陽花里面提煉出來的!蔽疫@時才明白,哦!原來朝陽花是吃的呀!
我觀察了一下朝陽花,中間有一個黃黃的花心,四周的瓜子都圍繞著花心生長?墒,朝陽花以前是長什么樣子的呢?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找到了答案:朝陽花和其它花一樣,也需要昆蟲來傳遞花粉,它們向陽開,有一根長長桿子,和結(jié)了子差不多。只不過外面像那種細(xì)細(xì)的短繩子,很漂亮。
查完這些后,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嘗了,我剝開瓜子,一嘗:咦,怎么和超市里賣的不一樣呀?媽媽告訴我說:“當(dāng)朝陽花成熟以后,還有一道程序,那就是:炒瓜子!
朝陽花真有趣!我多么想種一株朝陽花,自己好好觀察一下!
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一個人在家,閑著沒事就在陽臺上看天上的云。
我看見有的云像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yuǎn)方;有的云像一座大山,堆得很高很高;有的云看上去皺巴巴的,像一張世界地圖;還有的云像狗、羊、松鼠、馬等各式各樣的小動物。
天上的云在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移動著,過了一會兒,彎彎曲曲的小路變得直直的,像大山一樣的云朵被太陽染成紅色了,皺巴巴的地圖也變成了一個大水杯,各式各樣的小動物也都消散了,成了一條條的帶子。!天空的景色真的好神奇。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看著飄忽不定的云在天上游走,我的心情也變得開心起來!
觀察日記 篇9
蚯蚓,相信大家都見過吧!它是一種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柔軟,圓而長。它是益蟲,可以為植物松土,它的糞便還能當(dāng)肥料呢!可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呢?這不,在今天的科學(xué)課上,我們就做了一個小實(shí)驗(yàn)。
“你認(rèn)為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環(huán)境呢?”楊老師問。
“陰暗的!薄俺睗竦!
“那怎樣做實(shí)驗(yàn)?zāi)兀窟@兩個條件放在一起研究還是分開研究呢?”
“一起研究!”一向愛說話的李澤華把手舉得像是要戳破天似的。“不!”我反駁道,“應(yīng)該分開研究。萬一實(shí)驗(yàn)結(jié)果與預(yù)想的不一樣,就不好判斷是哪個條件引起的。而且,一起研究的話會有很多種組合,實(shí)驗(yàn)起來比較麻煩!
老師肯定了我的回答:分開研究。我們決定先研究蚯蚓喜歡明亮的環(huán)境還是陰暗的環(huán)境。
很快有同學(xué)貢獻(xiàn)了建議:找一個盒子,把它的蓋子剪掉一塊,把盒子里涂成黑色,在開口的地方和與其相反的地方各放一堆土,中間留條縫,把兩條蚯蚓放在縫里,蓋上蓋子。5分鐘后打開,觀察兩堆土中的蚯蚓數(shù)量。
“好好想想,有什么地方需要改一下?”楊老師問。見我們個個愁眉苦臉,便說:“在土中照得到陽光嗎?”你也許聽不懂,老師的意思是這樣的:不用放土。如果放了土,蚯蚓無論在哪堆土中都是一樣,因?yàn)殛柟鉄o法透過土壤。
說干就干!5分鐘后,當(dāng)我們打開蓋子時,蚯蚓全都躲在黑暗處,李澤華組的蚯蚓甚至鉆到了盒子底部的紙中。
第二個問題也被我們解決了:把蚯蚓放在濕潤和干燥的兩對土之間。我們組的實(shí)驗(yàn)出了點(diǎn)問題,但大多數(shù)組的結(jié)果,蚯蚓都鉆在濕潤的土中。
實(shí)驗(yàn)表明:蚯蚓喜歡陰暗且潮濕的土壤。
觀察日記 篇10
蒜苗觀察日記(一)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種大蒜,準(zhǔn)備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我先拿一個花盆,弄點(diǎn)兒土,再把土翻松,把大蒜剝開,插進(jìn)去,澆一點(diǎn)兒水,并且放在陽光下,每天澆一次水。
過了三天,我種的大蒜終于發(fā)芽了,它從土里露出了小腦袋,像一個刀尖一樣,非常尖銳。第二天,又從土里面露出了兩個小腦袋,它們在我的花盆里面,你擠我抗的競相生長,使我的`小花盆變得熱鬧起來了。第三天,我發(fā)現(xiàn)小蒜苗都長高了,像三把寶劍。今天又長出來了一個很小的蒜苗,一共長出來了4根蒜苗。有兩個是5厘米的,有一個是3厘米的,還有1個只有5毫米。其中有一個5厘米的已經(jīng)分葉子了。
這就是我種的蒜苗,我還要繼續(xù)仔細(xì)觀察,并且好好管理它,使我的蒜苗長得又粗又壯。瞧!我的蒜寶寶長得不錯吧!
蒜苗觀察日記(二)
9月15日星期四 晴
今天,媽媽說要和我一起種大蒜,聽完后我高興極了。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種東西。
我們先找來兩個盒子,又在每個盒子里裝了半盒土。接著我們又往土上灑了一些水,于是,土就變成了濕濕的泥。然后,我們又拿出一頭大蒜,把它掰成一瓣兒一瓣兒的并去掉皮插進(jìn)泥土了。只一會兒工夫,原先圓滾滾的大蒜變成了一個個光溜溜的胖胖的蒜寶寶了。只見這些蒜寶寶們驕傲地站在那里,真是神氣極了。我對這些蒜寶寶們充滿了期待,希望它們能早點(diǎn)生根、發(fā)芽。
9月17日星期六 多云
剛過了兩天,我的蒜寶寶們就有了明顯的變化。有些蒜寶寶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了。只見在蒜寶寶的頂部裂開了一個小口,有兩片嫩黃的小芽從蒜寶寶的頂部“破頂而出”,就好像小雞的尖嘴,又好像是蒜寶寶頭上戴的小尖帽,真是可愛極了,我忍不住摸了一下,感覺光光的,軟軟的。蒜寶寶們快加油啊,快長成蒜苗吧!
9月19日星星期一陰
今天,我又來看我的蒜寶寶們了。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泥土地上有一些白色的細(xì)絲,原來這就是大蒜的根須。媽媽告訴我,這些根須扎在泥土里,大蒜就是靠它們來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我小心翼翼地拔出一個蒜寶寶仔細(xì)觀看。這些根須又細(xì)又長,有3、4厘米,從底部折過來比蒜寶寶還要長,就好像留了一把長長的胡子,看起來我的蒜寶寶已經(jīng)變成蒜爺爺了。
9月22日星期四陰
才過了幾天,我的蒜寶寶們又給我?guī)砹梭@喜。蒜寶寶們已經(jīng)脫去了黃帽子穿上了綠大衣。它們有的已經(jīng)有20厘米高了,最矮的也有10厘米左右。我仿佛聽見了蒜寶寶們刷刷刷長個的聲音,那聲音就是最動聽的音樂?雌饋,過不了幾天,我就能吃到我親手種的蒜苗了。
蒜苗觀察日記(三)
上個星期一,老師說:“同學(xué)們,把大蒜放在水里能長嗎?”同學(xué)們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教室里亂成了一團(tuán)。我也半信半疑,這時候,老師又說:“那咱們種大蒜吧!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老師話音剛落,同學(xué)們的小臉就漲得通紅,興奮不已;氐郊,我把老師的話一五一十地講給媽媽,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拿出幾個大蒜,把外皮剝掉,放在盤子里,倒點(diǎn)水就ok了,我真希望它早點(diǎn)長出來呀!
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它的尖尖上長出了一個個包包,里面有幾根短短的綠色“頭發(fā)”,應(yīng)該想攢著勁長出來,我真希望它能茁壯的成長,我會天天照顧好它。
第四天,我發(fā)現(xiàn)“寶貝兒”頭上有許多嫩葉,有淺綠色的,有深綠色的,又軟的,有硬的,根部是嫩紅的,伸出六七根細(xì)絲,好像蝸牛的觸角。
到了第七天,我唱著:“快樂的星期天,我們好喜歡,做完作業(yè)不上課,跟著寶貝兒玩一天……”做了個試驗(yàn):把苗苗向陽的一面轉(zhuǎn)到陰面來,它居然還朝著陽面往上長!被壓著的蒜苗也都朝著陽面長。
今天早飯時,比我大二十三天的表姐和我一起做了蒜苗炒雞蛋,你剪蒜苗,我拿盆,你打雞蛋,我開火……忙得不可開交,過了一會兒,我們親手繪制的飯菜出爐了,“哇——好香呀!”大家不約而同地贊嘆道。姐姐開玩笑說:“小彤,下次再做時,還叫我呀!”我說:“可你媽總是……”她說:“愛發(fā)獅吼功唄!”我們?nèi)胰硕夹Φ厍案┖笱觯?/p>
【實(shí)用的觀察日記模板集錦十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