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結(jié)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察日記 篇1
昨天下午放學后我就來到了這里--鄉(xiāng)下舅舅的家.昨天晚上睡覺前我還在發(fā)愁,不知道寫什么好.
今天中午,我在舅舅家門前的水溝里發(fā)現(xiàn)了一條蚯蚓,我心想:就來觀察蚯蚓吧.蚯蚓的樣子跟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差不多,他的身體長長的像一根筷子,顏色是棕紅色的,圓圓的身體有我的小指這么粗.當我發(fā)現(xiàn)它時,它在左右扭動,艱難地向前爬行,爬著爬著,它就往土里鉆.我迅速地把它從土里揪出來,玩弄了一陣子,發(fā)現(xiàn)他會吃泥土,拉的便便也是泥土.
吃過午飯后我又去看蚯蚓,發(fā)現(xiàn)一個干巴巴的尸體,蚯蚓為什么死了?后來我查了<<十萬個為什么>>才知道:蚯蚓喜歡濕處.上午太陽很熱把地面曬干了,蚯蚓身體中的水分就會流失,所以就死了.
觀察日記 篇2
我家有兩只娃娃魚,它們頭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身子長長、寬寬的,背是黑色的,肚皮是紅色還有黑色的小圓圈。
我觀察發(fā)現(xiàn)娃娃魚有許多特點,比如:娃娃魚白天趴在盒子低下呼嚕呼嚕睡大覺。我用手搖了一下盒子,娃娃魚被波浪沖起來了,可是還在睡,真是睡沉如豬啊。我覺得比我老家的那幾頭主人送來了食物還要拿樹枝抽兩下才起來的豬更能睡。但到了晚上娃娃魚眼睛張大大的像牛的眼睛,興奮的不得了在盒子邊上爬來爬來,而且興奮的時候時不時叫兩聲發(fā)出他那個叫娃娃魚名字的來源“哇哇”。沒錯像小嬰兒的哭聲。
也許有人會說:娃娃魚不是魚嗎?怎么會爬到盒子的邊上呢?其實娃娃魚的真名叫大鯢,就是因為叫聲很像嬰兒哭聲所以又叫娃娃魚了。娃娃魚是兩棲動物,長著腳,但怎么能在滑滑的盒子上爬上爬下呢?我想知道為什么就到網(wǎng)查了查。原來,娃娃魚在污水環(huán)境下皮膚可以分泌一種保濕的黏液,這種黏液很粘所以可以讓娃娃魚爬上墻。
忽然,我看到“娃娃魚爬上飯桌”的一條網(wǎng)上的“舊聞”,我想這娃娃魚也太牛了,居然還爬到飯桌上去了,那家人視力肯定不好吧,娃娃魚爬到飯桌上一起吃飯也不知道啊。于是認真看了一下。哇!原來是娃娃魚被別人“爬”上酒店的飯桌啊!因為娃娃魚的肉又滑又嫩,很招人們的喜愛。就這樣娃娃魚被做成魚肉、魚干等。也因此娃娃魚被大量獵殺。現(xiàn)在很少有大的娃娃魚了,娃娃魚的價格也達到1680元/斤。看到這真是為娃娃魚感到可惜,也為我們?nèi)祟愡@么貧心亂殺野生動物感到氣憤!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且它們已經(jīng)有3。2億年歷史了,這么珍稀的動物請大家好好保護,讓這些可愛又嬌嫩的娃娃魚繼續(xù)自由的在地球上生活吧!
觀察日記 篇3
7月21日 星期六 陣雨
“咚。咚。咚”快遞敲門了,我們的菌菇棒到了,這是今年暑假老師布置給我們的作業(yè),觀察菌菇。我和媽媽打開包裝,取出里面的3個菌菇棒,將這些小家伙小心翼翼的放進一個大盆里,接著我媽媽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仔細閱讀養(yǎng)護的過程。
我們先把菌菇棒上面的封口打開,然后用剪刀圍繞著蓋子的邊緣剪開,再把菌菇棒拿進屋子里,再往里面倒?jié)M充足的水。媽媽說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于是,我再往里面澆了很多水。直到養(yǎng)分包里都充滿了水。
最后,我就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等著,還悄悄的對它說:“菌菇,希望你快點長大”。
7月23日 星期一 雨轉(zhuǎn)晴
今天,雨下的很大,我沒辦法把菌菇拿到外面去曬太陽,只好在家里繼續(xù)給菌菇澆水。等到我澆水結(jié)束,我坐在旁邊靜靜的觀察,沒有任何的東西長出來,那時候我有點擔心,我操作的步驟對了嗎?菌菇會順利的出來?
帶著這個疑問,我只能在那靜靜地等著。突然,我想到了一個成語“拔苗助長”。
7月2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上我醒來,第一件事就跑到菌菇棒那里,我仔細的看了看,哈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菌菇一團一團的長出來了,白茫茫的一片。我拿尺子去量了拿一朵最高的,足足有5厘米,最矮的1厘米。
太期待明天有更多的收獲!
7月2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還是去看我的菌菇棒。我來到那地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密密麻麻的菌菇開著,把旁邊一些小的都擠到一邊去了。菌菇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細,還有的粗粗的,有我的大拇指大小。我心里開心極了!
上午9:45分,我特意過去看了看,那個尺子量了拿一朵最大的,竟然有10厘米,我覺得菌菇的生長速度好快!到了10:25分的時候,我又用尺子量了量最高的拿一朵,哇!足足有12厘米了,我想才過了40分鐘就長了2厘米,簡直太驚嘆了!于是,我在下午2:38分,再次測量了一下,已經(jīng)16厘米,媽媽特意幫我測量了那個直徑,竟然達到了7厘米。
終于大豐收了,我和媽媽用剪刀把菌菇小心的剪下來,裝在小碗里交給外公,然后我就等著美味的大餐了!
7月2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我醒來第一件事還是去看菌菇,我數(shù)了數(shù),今天的收獲沒有昨天多,昨天收割完以后的菌菇桿,基本上都枯萎了,只有一個菌菇棒里長出了三個又大又圓的菌菇,我用尺子量了量,最大的直徑有11厘米,像一個圓圓的小球。
盡管說明書上說,菌菇一共可以收割3-4次,可是從我種下去的6天里得出兩個結(jié)論:一,菌菇的生長速度很快。二,菌菇喜歡潮濕陰暗通風的環(huán)境,并不需要陽光。
觀察日記 篇4
窗前栽種了三盆玫瑰。陽光被引過來,園子的荒蕪、頹勢為玫瑰和陽光洗凈,空出玫瑰的舞臺、陽光漫步的地方。
這里用“盆”而非“株”,是“盆”與“玫瑰”構(gòu)成互補性的景致,成為玫瑰進一步對自身另一種形式的強調(diào);而不是單獨的將玫瑰從其構(gòu)成的一幅畫面中隔離出來,盡管這樣或許因其是玫瑰足夠驚心,如果真那樣的話,我們說玫瑰僅是玫瑰,并沒越出塵世的名形俗態(tài)。
紅色、粉色、黃色,在蘭草中玫瑰以“玫瑰”展示自己,展示引人側(cè)目的色彩、花姿以及設伏泛濫言辭的莖刺。其間,蘭草依然是蘭草,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對于玫瑰一詞的一絲兒波瀾,細長的葉子舒展著、刺探著,不覺里悄悄沖擊著傳統(tǒng)的包圍圈。既沒有文人雅士一肚子的高潔、清雅,也沒有時下快節(jié)奏中的暴力視覺形態(tài),是累劫以來似曾相識的本來面目。但沒有玫瑰呈出自己是玫瑰的那種我在色彩之上的明快、質(zhì)感、先于事實出現(xiàn)之前的存在感。
回到園子這個場景。每天澆水時,我順著噴開的水花去認識玫瑰以及蘭草布下的歷史題材的'問題;好天氣時,明亮的光線從高處投下來,黃玫瑰把自己對黃色的理解表達的淋漓盡致,遠遠地即可在青草和木本植物之間區(qū)別出顯然的意味,它周圍陽光是黃色,綠葉也因泛黃顯得柔嫩。似乎這金黃的場,誘使路過的目光走入其中,如同走進稻香和麥浪,是生命的渴望牽引我們走入壯闊風景的豐滿和成熟,生命自身也不那么抽象。這時,你說玫瑰中充盈生命的張力,拉拽著風、陽光、眼睛及大地深處的根。
轉(zhuǎn)而一想,仿佛粉玫瑰、紅玫瑰以各自的顏色開出具體的花的形狀時,它們之于黃玫瑰又何嘗不是“玫瑰”的綻放呢?松土、拔草,一樣的過程中,粉色的形狀壓迫著空間并以己之形代言時間,將粉玫瑰、花盆、光線、微風等旁邊的一切導入一個時間的事件中。凋謝的花瓣上,粉色已經(jīng)在此事件里被擦掉,像被修改的圖案,換一個形象比喻,想被時間設計、涂改、然后又輕輕抹去光華的容顏,甚至比詞語“粉色”更加易逝。
還有比我們的感受更易逝的嗎?玫瑰變換顏色時帶給我們對“念頭”的審視,比如:紅色內(nèi)部帶有的沉郁,讓我們避免流于對玫瑰盛開、枯萎的一個完整過程的忽略,而僅關(guān)注“這是一盆紅玫瑰”,即便此刻“玫瑰”作為一個符號已經(jīng)提醒我們,每一念的局限:我們固定模式開啟了對念頭的稍縱即逝的如花修飾。而當回到玫瑰、返回玫瑰的紅色,我們旋即返回內(nèi)心的溫暖,將我和我身旁的所有歡樂、悲傷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擁有真實的紅。當然,得在玫瑰顯露紅之前,帶上眼睛跟上玫瑰成為紅玫瑰這一略顯緩慢的精彩,哪怕輕吻大地時,你也能感觸到玫瑰與玫瑰的紅。
哦!對,是紅色、粉色、黃色三盆玫瑰。這原本彼此作標記的不同的紅色、粉色、黃色,相互一盆花的個體加以分別的特征也不知不覺中慢慢喪失,恍然若失間,覺得不同顏色的三盆玫瑰比單一顏色的三盆玫瑰在表達方式上,能更好地展示玫瑰就是“玫瑰”,融入和統(tǒng)一到無差別的“玫瑰”之中。
如果三色換為一色,提出這個假設時,玫瑰是以紅色、粉色、黃色三盆玫瑰的形態(tài)在我眼前,隔著一道窗。并且,蘭草也在窗口打開的視線中,與三盆玫瑰一樣。
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家的兩盆菊花又發(fā)生了變化。
紫粉色的那一盆,兩朵開放的菊花最下面的花瓣已經(jīng)枯萎了,變成褐色垂下來,沒有一點精神。那個花骨朵已經(jīng)完全開放了,淺色的花瓣和旁邊兩朵快要凋謝的菊花形成鮮明對比。
橘黃色的那一盆,兩朵開放的菊花全部變成褐色,卻依舊緊緊抓住花蕊,不想掉落下去。大的花骨朵長出了一層花瓣,成為最美的花仙子,其它三個小花骨朵終于長出了一兩個小花瓣。
明天的菊花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觀察日記 篇6
我家養(yǎng)三條小金魚,它們的頭是三角形的,眼睛黑黑的,像一個個小球,身子是紅色的,上面布滿閃閃發(fā)光的鱗片,尾巴是透明的,像薄薄的輕紗,也像剪刀。三條小金魚在陽光的映照下,通身閃著光亮,五彩繽紛,像三團彩球在水中游蕩。
每天,它們都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有時向左,有時向右,一會兒游到水上,一會兒游到水下,好像在玩游戲,尾巴輕輕一擺就飛快地游出很遠。
它們的膽子很小。媽媽每次給它們喂食,它們就游到水下,只有覺得沒人才敢出來吃食。有一次,我用手在一條小金魚前擺來擺去,可它卻一動不動,咦,小金魚怎么不動,難道它死嗎?我不敢再往下想。于是,我趕緊找來《十萬個為什么》翻閱起來。原來,金魚是“近視眼”,真是虛驚一場。
通過觀察我還發(fā)現(xiàn),它們排出的便便長長的,黑黑的,像小蟲子一樣。它們在游泳時總是張開嘴,鰓也在動。我就問媽媽,媽媽說:“它把水喝下,再用鰓把水里的氧氣吸收到身體里,就完成呼吸!
你們說,我家的小金魚有趣嗎?
觀察日記 篇7
20xx年4月17日
星期四
陣雨轉(zhuǎn)多云
這天,我想觀察一下黃豆的生長過程。于是,我拿來一個盤子,放入一張厚紙,抓了一把黃豆放在上邊,澆上了水。再蓋上一張布滿圓孔的紙和一塊紗布,這樣豆寶寶們就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20xx年4月18日
星期五
小雨
這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黃豆。我發(fā)現(xiàn)水溢到最上邊一張紙上來了。掀開紙和紗布一看,哇,黃豆寶寶們可真厲害,把水都吸干了耶!
我還發(fā)現(xiàn),黃豆寶寶吸了水后都長大了,很飽滿,像吃飽了飯似的,肚皮圓鼓鼓的。它們還脫掉了“外衣”,露出了光溜溜的“身子”。
20xx年4月19日
星期六
多云轉(zhuǎn)陰
這天,我又去看黃豆。黃豆最后“竄”出了嫩白色的小牙。我興奮極了,決定要仔細觀察它們。
20xx年4月20日
星期日多云轉(zhuǎn)小雨
這天早上,我發(fā)現(xiàn)黃豆芽正拼命地往上長。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可長了,像個舉重運動員似的,把紗布都給“舉”了起來,它把“嘴”往上翹著,好像很神氣的樣貌;還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最短了,它低垂著“小腦袋”,好像是怕“伙伴們”笑話似的,可搞笑了!
透過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細心,要認真觀察,不能急于求成。
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深有感觸。是因為我騎著自行車去外婆家,外皮家的絲瓜長在屋頂上,外婆摘不到絲瓜,所以今天外婆她請我?guī)兔υ诮z瓜。天哪,上屋頂摘絲瓜,讓我嚇得不得了了?墒俏疫是借著椅子和外婆肩膀的力氣我爬上了屋頂,看到了絲瓜,可是我還是摘不下。于是外婆便拿了剪刀給我,這才順利地摘到了絲瓜。雖然摘了四個絲瓜,把腳弄得疼死了,卻只有一個瓜能吃。哎!太讓我傷心了氣我爬上了屋頂,看到了絲瓜,可是我還是摘不下。于是外婆便拿了剪刀給我,這才順利地摘到了絲瓜。
雖然摘了四個絲瓜,把腳弄得疼死了,卻只有一個瓜能吃。哎!太讓我傷心了。
觀察日記 篇9
聽說含羞草只要一碰它,葉片就會合攏,為此我感到很迷惑,準備親自去試驗并證實一下。
星期天,我去了仙湖植物園的藥用植物區(qū),看見在一簇火紅的雞冠花下面,有一叢含羞草,它的葉子碧綠碧綠的,我輕輕地碰了一下葉片,果然發(fā)現(xiàn)葉片慢慢地合攏了,并且垂了下來,我又猛地去碰了它一下,葉片快速地合攏并垂下,過了5分鐘左右葉子又張開了,真奇怪,這是為什么呢?
回到家后,我馬上上網(wǎng)查資料,終于為我解開了這個謎:原來在含羞草葉柄的關(guān)節(jié)處,有一個鼓鼓囊囊的包叫葉枕,里面布滿了水份,特別敏感,假如有什么東西碰到葉子,葉子就會垂下來,這時的含羞草就一點精神也沒有了。難怪我用手輕輕地觸摸它,它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低下了頭。網(wǎng)上還說:含羞草又叫害羞草,喜歡充足的陽光,還喜歡在濕潤的土地里生長,而且不耐寒。
這次對含羞草的觀察真有趣。也讓我懂得了只要咱們用心觀察和思考身邊的一些事物,有趣的事近在咫尺,并且還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奧秘!
【【熱門】觀察日記模板匯編九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