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曾國藩傳》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
《曾國藩傳》,今天我有幸讀到這本書,受益匪淺。是什么讓中國近代兩位歷史大人物毛澤東和蔣介石相繼把他當做自己的精神偶像與導師?是他天資聰穎?不是。曾國藩資質(zhì)平庸,每次考試都不能如愿,是他名門之后另有能人?也不是。在曾國藩之前的曾氏家族中,甚至沒有出過一個秀才。
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從一介書生起家。創(chuàng)立湘軍,統(tǒng)率群雄,力挽狂瀾,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免遭徹底毀滅的命運,延續(xù)清王朝的生命六十余年;就立德而言,時時以圣賢標準要求自己,道德修養(yǎng)基本接近純粹;就立言這方面來講,近代中國之大儒非他莫屬,對理學研究身體力行,造詣很深!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族自強是支撐曾國藩在艱難困苦忠奮力拼搏的精神動力。實事求是、經(jīng)世致用的認知傳統(tǒng)使他從前人、從他人、從自身,學到智慧總結(jié)經(jīng)驗,應對復雜的時事和風云動蕩的朝堂,至誠待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英雄為我所用,終成大業(yè)。
在湘軍的建立過程中,把訓和練完美集合,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思想動員與宣傳,樹立了湘軍不怕犧牲、勇于向前、忠君為民的思想,把一只團練隊伍也就是今時今日所說的民兵組織,發(fā)展成為后來保家衛(wèi)國抵抗太平天國運動的'中流砥柱。左宗棠、李鴻章都是后清時期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都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尤其是左宗棠的以德報怨更是讓后輩敬仰。
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其弟曾國荃謊報戰(zhàn)績稱洪秀全之子,被焚燒致死,曾國藩深信不疑奏報朝廷,朝廷通令嘉獎。然而后來左宗棠發(fā)現(xiàn)洪秀全之子蹤跡未通過曾國藩而直接上報朝廷,朝野震怒。其時,左宗棠也不想活在其師曾國藩的光環(huán)下,因而有此一出,自此師徒不睦。然后來左宗棠出師西北,糧草軍餉均需曾國藩籌集相助,左宗棠擔心曾國藩會為了以前的事情而報復,然而并非如他所料,曾國藩摒棄前嫌,用心辦公,以德報怨,左宗棠終于承認自己的過錯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其師。
說了這么多,曾國藩確實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至誠待人,在維護民族大義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奮力拼搏。曾國藩在那個年代是為了民族大義,而現(xiàn)在的我們又該為了什么而去拼搏,大概不用我多說了吧。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2
近日,拜讀了張宏杰先生的《曾國藩傳》,感慨良多?v觀曾公之一生,從科舉“七不中”到翰林帝師,一介書生,草創(chuàng)湘軍,平內(nèi)亂,幾經(jīng)生死,倡洋務,開眼看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為師、為將、為相,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名滿天下人不妒,功高蓋主主不疑,無愧千古完人。曾公之智慧值得終身學習領(lǐng)悟,我年少淺薄,妄自分享兩點個人體會。
一是下笨功夫。“大道至簡”,“天道忌巧,去偽守拙”、“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結(jié)硬寨,打呆仗”是曾公大智慧的'最好體現(xiàn)。要終生保持“笨小孩”的空杯心態(tài),下笨功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不走捷徑,不學投機取巧,不計較眼前得失,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用恒心和毅力扎實走好每一步。保持韌性,日拱一卒,死磕到底,終能星火燎原、水滴石穿。
二是心誠。“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有善念,方得始終”、“其身正,不令而行”,心誠要有必勝的理想信念,更要有真誠待人的坦蕩從容。曾公之一生,光明磊落,心胸豁達,內(nèi)圣外王,把一個“仁”字發(fā)揮到了極致。不耍小聰明,不陽奉陰違,不兩面三刀,學會感恩,有包容萬物之心,保持一份善念,恪守君子之道,精誠所至,方能金石為開。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3
曾國藩是一個善于反思的人,他一生得力處在一“悔”字,他每天都寫日記,還拿出來和大家討論,接受大家的監(jiān)督批評建議。他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本褪钦f,笨拙勝過機巧。辦事笨拙,才靠得住。
他并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絕對是一個勤奮努力的人,這跟他內(nèi)心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思想有莫大的關(guān)系,是個有信仰的人,常以圣人之心要求自己。
經(jīng)歷了三個皇帝,包括慈禧垂簾聽政的同治,從七次科考失敗到翰林院,到太平天國運動(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天津教案等等,說他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也說不上,畢竟以一人之力,無法挽回傳統(tǒng)社會積千百年形成的強大頹勢。那不是一個人的失敗,是整個政權(quán)的腐敗。
但他一介書生,創(chuàng)建湘軍,統(tǒng)率群雄,帶兵打仗,曾兩次絕望到自殺被救,到后來力挽狂瀾,剿滅捻軍,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免遭徹底毀滅的命運,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續(xù)了六十年,其功不可沒呀。就連毛澤東和蔣介石都稱之為偶像。
除了建功立業(yè)外,他還成就了很多人,還培養(yǎng)了最得意的弟子李鴻章,李后來的造詣也輸于師傅,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成全別人也就是成就自己。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4
一直對曾國藩的生平很感興趣,曾國藩是晚清重臣,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就這樣一個人,我們應該怎么解讀呢。
推薦《曾國藩傳》的羅振宇老師說:曾國藩特別普通,出身平凡、缺點很多、才智中等。但正是這種平凡蛻變的過程,對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借鑒意義。我也想借鑒一下,于是便開始了閱讀《曾國藩傳》。
曾國藩從小很努力學習,他在湖南老家的岳麓書院學習一年半,參加湖南鄉(xiāng)試,之后中了舉人,后來他背起行囊去京城考試時卻名落孫山。后來他在父親的鼓勵下,留在京城,發(fā)奮攻讀,但是后來也沒有考中,家里也沒有能力供他繼續(xù)留在京城。
但是對于考場失利,父親并沒有責備他;丶液笏麑⒆约宏P(guān)在書房里一直苦讀,他又一次踏上了進京的道路,家人借錢為他湊足了路費。這一次他沒有讓父母失望,他中了進士。這一下他讓父母揚眉吐氣,因為這時的曾家六百年沒有出過一個進士,但是這并沒有讓曾國藩滿足。再后來他得到道光皇帝的賞識,御筆朱批,得到了一個翰林院庶吉士。從此開始了他的傳奇故事。
讀完《曾國藩傳》我的感受是曾國藩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他的智商一般,并沒有考中狀元,但是他的'人生目標非常明確,為了他的目標不斷苦讀,最終黃天不負有心人,盡管后來的曾國藩被人們批判過,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曾國藩作為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人,他本本分分,為清朝鞠躬盡瘁。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做人一定要有耐心,做一個內(nèi)心光明的人。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5
從笨人到圣人,經(jīng)歷五次恥辱,如何步步升級,脫胎換骨?當代人從曾國藩的身上學習到什么?讀完《曾國藩傳》,我終于明白這本書為何這么受歡迎,我們應該從他身上找到自身的弱點,而他的人生之路指引我們走向強大。
曾國藩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個歷史人物。他沒有顯赫的家世,天賦堪稱晚清同時代大人物當中最差,卻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在復雜的時代變局中超越眾人,被譽為大清”中興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胸懷寬廣,海納百川。他除了自我反省,也常常會聽取別人的評價,而且能夠接受別人不好的評價。這也是為什么他能夠在后面能夠迅速對外國人、外國事做出超前態(tài)度的'重要一點。一個人要有平靜看待萬事萬物的心,才會遇事不慌、決定不亂,才會待人接物,友好相處。
他苦心學習,以“結(jié)硬寨、打呆仗”的方針戰(zhàn)勝了軍事宿敵太平天國,位極人臣。同時,他也眼光長遠,審時度勢,面對與洋人的差距,率先拋棄落后觀念,倡導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
他走過的每一步都成為人生精進的基石,最終從笨人到圣人,成為大清王朝的最后火炬,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曾國藩也是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偶像,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而我們現(xiàn)在也在書中潛移默化明白了他的堅持他的故事他的精神。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6
中華上下五千年,滄海桑田,朝代更替,在五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這片黃土大地上不知孕育出了多少杰出人才。像管仲、諸葛亮、左宗棠、毛澤東……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曾國藩!
曾國藩生于一八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他從小生活在湘鄉(xiāng)縣的白楊坪村。據(jù)說曾國藩出生的當天,其祖父竟希公夢見一條巨蟒從天而降,在頭頂上幾經(jīng)盤旋,剛醒來,就有人向他報喜。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岳飛出生時天上飛的大鵬鳥,還有王陽明出生時的仙人。盡管巨蟒只是個傳說罷了,但是這也為后文寫曾國藩晚年時期身上長滿癬疾埋下伏筆。
后來,曾國藩長大成人了,二十四歲就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但卻名落孫山,沒有考上,于是他開始修學儲能,奮發(fā)圖強,終于在他二十七歲那年金榜題名。
不久,曾國藩創(chuàng)立了湘軍,曾國藩被譽為“湘軍之父”,他雖然不如曾國荃那樣會親自上陣殺敵,但卻會指揮,親自率領(lǐng)湘軍轉(zhuǎn)戰(zhàn)大江南北,還迎來了清朝幾十年的同治中興時期。曾國藩率領(lǐng)著湘軍鎮(zhèn)壓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國起義。
曾國藩到了晚年疾病纏身,可他卻依舊在處理事務。處理完“天津教案”的曾國藩實在是撐不住了,最后長逝金陵。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那天當我整理書架,再次看到《曾國藩傳》封面上的一句話時,我不禁又翻起來——“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chuàng)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不就是曾國藩嗎?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7
本周我又成功讀完了一本書,那就是《曾國藩傳》,這本書并不是曾國藩自己寫的,而是現(xiàn)代作家梅寒寫的。此書逐年逐事講透曾國藩61年人生的無奈、復雜與掙扎。
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曾國藩。曾國藩出生于嘉慶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白楊坪村(今屬雙峰縣),1816年他開始在家塾讀書,1833年考取秀才,入縣學,1834年又考取湖南鄉(xiāng)試舉人,之后就被二品錄取,開啟了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開始。他幫助清朝將馬上由盛轉(zhuǎn)衰的局面拉了回來,從不會打仗到帶兵打仗,從對戰(zhàn)敵人多次失敗,到最后終于將敵人打敗這些都是曾國藩所有經(jīng)歷過,并實現(xiàn)的事情。
本書要講晚清重臣曾國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為了挽救晚清政府而鞠躬盡瘁,然后成為了一代重臣,深受皇帝的喜愛,可是最終這個為晚清朝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卻只落得了個毀譽參半的結(jié)局。我個人認為曾國藩是一個清廉的官,他沒有因為皇上喜歡他就不務正業(yè),而是一直努力想要將他帶領(lǐng)的軍隊培養(yǎng)好,只是一開始幸運之神并沒有眷顧他。他創(chuàng)建了湘軍后,接連吃敗仗,甚至有一次絕望到投江自盡,只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查找原因,最終他終于掃清了叛軍,解救了晚清局面。
曾國藩,一個出身卑微,資質(zhì)平平,卻刻苦讀書,學習,做官,從鄉(xiāng)下秀才走到了權(quán)力頂峰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8
《曾國藩傳》讓我有幸結(jié)識了曾國藩這么一位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國士大夫的圣人標準,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個領(lǐng)域都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被封為近代最后一個圣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作為一個行政助理最重要的兩條處世之規(guī)——慎獨與主敬。
“慎獨”,就是在一個人獨處時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去除內(nèi)心的惡念,培養(yǎng)自己的善念。這一點對于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一名行政助理,在完成工作任務、管理同事時,對上應該做到不陽奉陰違、不欺暗室,對下應做到心口如一、以誠待人,如王陽明所說:我心光明,夫復何求?!
“主敬”,就是外表整齊嚴肅,內(nèi)心純凈專一。接待貴賓和參加活動,都是主敬的具體表現(xiàn)。古語講:“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爸骶础狈从车氖且环N莊重、專注、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作為行政助理,在遇到客戶到訪需要接待時,首先應儀態(tài)端莊,以體現(xiàn)公司的`良好形象;其次應內(nèi)心純凈專一,讓往來的賓客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公司的文化底蘊。面對日常繁瑣的工作,要有靜氣,把控好自己的情緒,氣若不動則心不動。謹記:凡事心要靜,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則不明。心平氣和、穩(wěn)重穩(wěn)妥地去處理問題,讓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完美的解決,這才是工作的王道。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9
《曾國藩傳》是我最近正在讀的書,作者是對曾國藩研究頗深的張宏杰。在讀《曾國藩傳》前,我對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天國有幾分不太理解,但今天,我的這種想法便蕩然無存了。
在書中,作者自然地引出并較詳細地談到了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根本原因。在曾國藩眼中,儒學是天地間唯一的真理。而洪秀全卻偏偏“唱反調(diào)”。他十分信仰西方的基督教,這個或多或少是可以理解的。但洪秀全卻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稱之為“妖”書“妖”術(shù),意圖焚毀所有中國經(jīng)典,掃滅所有中國傳統(tǒng)信仰。
讀到這里,我的神情高度集中,繃緊了心弦。“寺觀廟宇,或焚或拆”“書籍字畫,可謂整洗一空”。我當時讀到這些文字都感到心口痛。在那時,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積累,面臨全部毀滅的危險。若是換我,我也會坐不住的,何況是曾國藩呢!單是憑太平天國這一點,曾國藩就一定不會坐視不管。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沒有一個想要摧毀中國文化的,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根本原因即為這一點。
書中也引用了錢穆先生的觀點:太平天國如果致力推翻清王朝,是可能成功的。但是他們還要全部推翻中國歷史文化,就不可能成功了。這也是太平天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我認為,曾國藩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是極其明智的。曾國藩選擇鎮(zhèn)壓太平軍,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國文化得以傳承,直至今日。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0
這本書,我讀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動了我。對于曾國藩,一開始的認知是教科書里面的壞人,現(xiàn)在,我知道他是多數(shù)人的信仰。對于個人明明就沒有徹底好的和徹底壞的之分。他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一生以圣賢自期,卻也不能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活一輩子。他的風雨飄搖的一生,浩浩蕩蕩,也給我?guī)砗芏嗖灰粯拥母惺,具體說不清是什么,但是我覺得似乎離我們的理想很近,離我們的初心很近。我們走的`越來越遠的時候,需要關(guān)照自己的內(nèi)心,保存靈巧與可愛,也需要高瞻遠矚的目光以及對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
圣人,完人本就沒有一定的標準,并且我們的生存條件也不一樣,如何的要求自己,這是很難的。“君子慎獨”一直以來,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書嗎?還是別的。近來的日子我確有體會,似乎知道意識到,儒學理學文化以及現(xiàn)代科學對當代人的影響,那種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漸入我們的靈魂,長成我們的骨骼,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一直以來我常常會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節(jié)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節(jié)制。昨天看了白巖松的“對白”他說“自由即自律”在物欲橫流的時代,每個人更是要自律,形成自己的良好行為養(yǎng)成規(guī)范。未來的日子,我就試著做更好的人。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1
有些人,三十好幾,彷徨一生,一事無成,嗟嘆低沉,從此一蹶不振,總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這樣了。
有些人十幾歲功成名就,有些人二十多歲可能已經(jīng)功成名就。
曾國藩,三十歲的時候,才幡然醒悟,三十而立的年紀卻蹉跎了十載歲月。
可是他沒有抱怨,也沒有認命,而是開始了改變自己的計劃。
“吾日三省吾身”,曾國藩每天記日記。雖然一開始他也記了,也有斷更的時候。
跟優(yōu)秀的人,自然學優(yōu)秀的東西,曾國藩便有了很大的改變。每天寫日記,這是入圣之基,所謂做圣人,那是曾國藩從上到下,從外到內(nèi),針對自己的一次改變。
日記的作用在于“研幾”,所謂研幾就是細節(jié)。從細節(jié)出發(fā),然后反省自己。那反省自己是不是得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點?曾國藩找到了,我們身上也同樣擁有。
第一個毛病——浮躁、坐不住。
第二個毛病——為人傲慢、修養(yǎng)不好。
第三個毛病——虛偽。
曾國藩這個人看起來并不是很聰明,科舉考試連續(xù)多次,甚至曾經(jīng)被主考官當眾點名批評,而成為了眾人的笑柄。然而正是因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才慢慢的改變。
通讀《曾國藩傳》之后,我認為曾國藩仕途的關(guān)鍵人物不僅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來自皇帝以及青睞他的官員。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nèi)绻麤]有實力,或者沒有他人的青睞,那哪里能遇到貴人呢。
如果你到了三十多歲還是事業(yè)無成,我建議你可以讀一讀《曾國藩傳》,反省自己改變自己,只要我們愿意改變且堅持,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2
蕭一山在書的引子里寫道:“曾國藩的事業(yè)之成就,完全由學而來,無關(guān)乎命運,今昔人的議論都是一致的'!
由于大興文字獄,導致清朝的知識分子噤若寒蟬,形成了熱衷考據(jù)的風氣,天天考據(jù)各種歷史上的書,最后就比誰肚子里考據(jù)的這些學問多,比誰認識的字多,比誰解釋的字更全面。
曾國藩逆流而上,他以經(jīng)世致用為指導思想,學習的內(nèi)容涉獵甚廣,不僅學儒家經(jīng)典,還學軍事、科學、歷史、風水,為了治好眼病,甚至還學過氣功。
蕭一山評價曾國藩治學的方法,是“由博返約、由約返博,兼歸納演繹而為一”。他的思想體系,經(jīng)歷了從理想主義到經(jīng)驗主義的這么一個演變過程。年輕時像所有修習儒家思想的知識分子一樣,想做圣人;而后經(jīng)歷了官場沉浮、沙場生死,在學中用、在用中學,這個曾經(jīng)世人眼中的平庸之人,終成通才、奇才。
這讓我想起駱駝和兔子理論。駱駝知道自己要穿越沙漠,就會儲存許多的水、長很多肉;兔子則每頓只吃一丁點兒,剩下的物料途中再補充。積累顯然很重要,但光積累不實踐,這些積累能發(fā)揮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們不僅要廣泛學、深入學,更要學以致用、以學促行,在提升個人能力素養(yǎng)的同時,不斷提高執(zhí)行力和效能。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3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功、立德、立言,大巧若絀,大智若愚,實事求是,經(jīng)世致用,反身而誠。
文正公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末期儒家歷史上最后一個圣人,真正的實現(xiàn)了每一個儒家傳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理想愿景,在風雨飄搖的王朝后期硬生生的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免遭徹底毀滅的命運,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續(xù)了一甲子。
文正公一生功名赫赫,組建湘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叛亂,追剿捻軍,興辦洋務,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公費派遣學子留學,家書諄諄教誨,一言一行影響后世。
文正公的成功,很好的佐證了傳統(tǒng)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可以很好的闡釋了“空疏無用”等指摘,于今人也是莫大的鼓舞。我們亦當如文正公一般志存高遠,并時時反省自己,不慮人人如龍亦當做一個有為之人。最后以其最杰出的弟子——李鴻章之評價來結(jié)尾: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筑室忝為門生長;威名震九萬里,內(nèi)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4
雖是囫圇吞棗式讀完第一次,卻也是獲益良多。以前了解甚少,讀完卻被曾文正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無論從學識、人品、性格還是格局,都深深被折服。感觸最深之處有五:一是其立志做圣人之后,幾十年如一日的自省自律;二是對于左宗棠,真正做到了相忘于江湖,相比于左,足現(xiàn)其胸懷;三是對于大局的思考以及當前形勢的預判及把握,足見其格局;四是其開放的心態(tài)以及對知識的學以致用;五是其與家人及朋友的聯(lián)系,書信的往來,也讓我佩服。
喜歡讀人物傳記,正是喜歡從別人的人生閱歷,去提取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本書讀完已經(jīng)深深地被曾文正公所折服,這是值得多翻閱的一本書。不過讀來可以覺察,作者寫作中的個人感情色彩還是很濃的。
最后,也發(fā)現(xiàn)了歷史的了解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切入,正如這之前對于太平天國的`了解就知之甚少,只有歷史書上學到的,只知道被鎮(zhèn)壓而失敗,所帶的感情色彩都是偏向太平天國一方。而從本書所處的角度,卻讓我認識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讀本書最大的一收獲。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 15
有些人覺得曾國藩是賣國賊,因為他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當年他頂著巨大壓力多次違抗圣旨堅持把湘軍整頓好才上戰(zhàn)場。如果當初為保全自己他大可不必顧全湘軍死活而貿(mào)然回京復命。
當初被別的官員逼到絕境依然扛起大旗對抗太平天國,而那些人還在為權(quán)利而內(nèi)斗。
他善用賢才武將,因他人在昏君面前污蔑在急需支援卻昏君無道而舉步維艱。
面對家仇國恨,清朝君主無能下而在耄耋年華之時還被推到風口浪尖跟入侵者簽訂不平等條約。
有人問,為什么要簽?如果你在當時處境,面對不簽可能株連九族,甚至激怒入侵者而其他地方百姓會遭到更凄慘的狀況下,還能不簽嗎?
一位文弱書生到被時代逼著走上戰(zhàn)場對抗外敵,還要應付內(nèi)斗,可謂里憂外患。
簽訂不平等條約,皇命難違,面對不簽訂的下場,他自知后果,故不得已而為之。
清朝氣數(shù)已盡,而曾國藩在太平天國運動時英勇奮戰(zhàn)而時清朝續(xù)命,外國入侵,清朝閉關(guān)鎖國自被挨打也正常不過。曾國藩在當時的.歷史車輪中不得已被推著向前走而晚年還被掛上賣國賊的污名,實屬有些偏頗了。
- 相關(guān)推薦
【《曾國藩傳》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全集讀書筆記(精選18篇)03-30
曾國藩傳記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4篇)05-17
名人傳讀書筆記03-04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02-15
《水滸傳》讀書筆記07-20
《水滸傳》讀書筆記02-25
名人傳讀書筆記02-15
《水滸傳》讀書筆記05-04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