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篇弗羅斯特的詩《未選擇的路》,我感觸頗深。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擇了決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jīng)過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正如 魯迅先生所說的“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對此,我們可以從更深的層次考慮,對于人生道路的選擇,不是我們想怎么樣就可以怎么樣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因此各自的選擇就有可能不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于人生道路的選擇,我們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然后選擇了之后,面對我們選擇道路中的各種阻礙,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掃除掉,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終我們是能夠達到目標(biāo)的,因為我們所做的都是在為這而努力著。我想,只要我們能活出自我,只要我們能為我們的選擇付諸汗水,我們就活得無悔,活得有意義,這就會讓我們的選擇變得有意義,人生也就不算白來一趟了。
讀《未選擇的路》,我真的是想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在我看來,作者寫這首詩歌有可能也是為了告訴我們,我們千萬不要為了我們那未曾選擇的路而迷茫著,我們得堅定理想、堅定信念,為了我們的選擇而努力,而不是朝三暮四,不斷念叨“如果當(dāng)初不這樣做的話,不是這樣選擇的話,就會怎么怎么樣···”。
而現(xiàn)在,我們大學(xué)生所要做的選擇,就是努力學(xué)習(xí),當(dāng)然,這種學(xué)習(xí)不僅包括課本上的知識,還需要我們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以此來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用。我們不能成為只會讀書的人,我們更要成為將知識為我們所用的人。人生也就那么匆匆百年,我們更需要做出正確選擇,讓自己的人生不致你們低調(diào)、不致那么碌碌無為。
《未選擇的路》讀后感范文三
今天,我們與老師一起學(xué)習(xí)了美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的一首詩---《未選擇的路》。詩人借自然之路寫對人生之路的思考。
1912年時弗羅斯特已經(jīng)38歲了這一年他作出了一個重要的選擇:放棄他在一所示范學(xué)校教書的職業(yè),放棄了本來可能更加平坦、安穩(wěn)的生活,而選擇了詩歌。他對自己說:“寫詩吧,窮就窮吧。”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
這首詩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寫作的重點卻不是那條已經(jīng)選擇的路,而是未選擇的路。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這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能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fā)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其實為選擇也就是選擇。正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于選擇的不滿,才更加產(chǎn)生了對選擇眷戀。所以這首詩中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條未選擇的路,而不是已經(jīng)選擇的路。這也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猶豫與彷徨。
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必須慎重選擇;同時,不能隨波逐流,應(yīng)自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