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jié)到啦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哇,時間過得好快呀,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春節(jié)了,我也該告別本命年:狗年,迎接20xx年了。
回憶以往的春節(jié),似乎能聯(lián)想到這些詞匯:親人,家,團圓,煙花,紅包……
去年春節(jié),我還是和爸爸媽媽一塊循規(guī)蹈矩地回老家過春節(jié),那可真叫大團圓了: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堂兄表兄、姑姑舅舅,以及一些兩三桿子才能打得著的各種親戚……吃年飯,走親戚,收紅包,拜祖宗,很長的假期也不得不變短了。記得有一回在舅舅家過春節(jié),吃自個兒包的餃子,可好玩了。
舅媽在廚房包餃子,我進去湊熱鬧,美名其曰“幫忙”,實際上是糟蹋面皮又浪費餡兒。大人們對我的作品都有預(yù)測:一下鍋就散,保準露餡兒。靈不靈驗我不清楚,因為下鍋時我已不耐煩地跑到院外玩去了。
舅媽是河南人,所以過年總要包餃子吃,還帶來一個慣例,就是在餃子里放上一枚硬幣,誰吃到誰就是最有福氣的人。舅媽給每個人盛了一大碗餃子,我和表哥表姐們都想吃到硬幣,成為這一年中最有福氣的人。開始吃了,咦!表哥表姐都在用筷子戳餃子呢!哈,他們是想看看里面有沒有硬幣,沒有的',餃子也不吃了。這樣浪費、糟蹋糧食,太不道德了,自然是得不到硬向的嘍。我可是個乖孩子,便一個接著一個地吃,其實心里也打著小算盤呢:看我這么乖地吃餃子,硬幣可能會感動哦,這樣我就會吃到硬幣了,心誠則靈嘛。結(jié)果卻是,一碗餃子吃完了,再不甘心地從大盤子里多夾幾個,還是不見硬幣的蹤影。此時我已經(jīng)飽到直打嗝了。唉,可惜了那一大桌雞鴨魚肉和青菜了。后來我才知道,舅舅早已吃到了硬幣,只是為了不讓我們因失去動力而浪費掉餃子,便一聲不吭地等到我吃完餃子才告訴大家――硬幣被他吃到了。哎,害我白忙活一場,還沒撈到一點
“福氣”。
雖然春節(jié)并沒有給我們真正帶來好運氣,雖然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人們卻將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此,它也用特別的方式影響著我們,讓我們知道還有這樣一個溫馨的日子,團圓的日子。
【春節(jié)到啦作文】相關(guān)文章:
4.【精】下雪啦作文
5.下雪啦作文【熱】
7.【熱】下雪啦作文
9.【薦】下雪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