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紙上談兵比喻在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閱,謝謝。
【漢字書寫】:
紙上談兵
【漢語注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因以(趙)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母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趙括自少時學(xué)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問題。
【紙上談兵的意思】:
紙:書面;談:談?wù)摚槐河帽、兵法。指在文字上談(wù)撚帽牟呗。比喻在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也比喻只是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的事物。
【紙上談兵的近義詞】:
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徒托空言、夸夸其談、河漢斯言;
【紙上談兵的'反義詞】: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言必有中、兢兢業(yè)業(yè);
【紙上談兵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趙國有一員大將名叫趙奢,他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兒子名叫趙括,他小時候就學(xué)習(xí)兵法,談?wù)撚帽蛘痰氖骂^頭是道,趙括曾經(jīng)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也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覺得很奇怪就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很擔憂地說:“打仗,是生死攸關(guān)的事,兒子雖然熟讀兵法,但是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只會紙上談兵,將來若是率軍打仗,恐怕會遭到慘敗。”后來有一次,秦國派白起為將,統(tǒng)率百萬雄兵討伐趙國。趙國命大將廉頗,也率四十萬大軍在長平阻擊秦軍。康頗知道秦軍人馬眾多,糧草運輸困難,不利久戰(zhàn)。他命令趙軍憑險固守,以便讓秦兵不戰(zhàn)自退。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相峙許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無計可施,眼看糧草接濟不上,急得六神無主。于是,有將士獻計讓他派人到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是趙括。趙王不知是計,立即命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但趙王堅持。趙括到了前線,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用書上所學(xué)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結(jié)果因為不變通中了秦軍的埋伏,趙軍四十余萬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設(shè)計坑殺。趙國元氣大傷,不久被秦將王翦滅掉。
【紙上談兵例句】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可見咱們天天是舍近求遠,現(xiàn)在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紙上談兵!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一回:“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三十四回:“書生都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他是書生,他知道怎么矯正自已。”
【紙上談兵造句】
他在談戀愛交女朋友方面只知道紙上談兵,從來沒有真正看到他做過什么實在的事情。
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獲得經(jīng)驗,而不應(yīng)該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上。
【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