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 帶礪河山 河不出圖。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描寫黃河的成語及解釋,歡迎閱讀。
中流砥柱
【解釋】: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語法】:偏正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帶礪河山
【解釋】: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
河不出圖
【解釋】: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xiàn)河圖。古代相傳每當圣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xiàn)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圣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礪山帶河
【解釋】:礪:磨刀石;山:泰山;帶:衣帶;河:黃河。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出自】:《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示例】:乃者袁逆世凱,謀叛民國,復興帝制,黃屋大纛,遽興非分之思,~,無復未寒之約。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八回
河山帶礪
【解釋】: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出自】:《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時間久遠
鯉魚跳龍門
【解釋】: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fā)向上。
【出自】:《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
跳進黃河洗不清
【解釋】: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不到黃河心不死
【解釋】: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F(xiàn)在我們橫豎總不落好,索性給他一個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里何嘗不明白呢?~罷哩!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語法】:復句式;作分句;表示不達目的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