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讀書的成語手不釋卷,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成語】: 手不釋卷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釋】: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
【舉例造句】: 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手不釋卷。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
【拼音代碼】: sbsj
【近義詞】: 學而不厭、愛不釋手
【反義詞】: 不學無術(shù)
【燈謎】: 捲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勤奮好學
【英文】: very diligent
【造句】:
1、哥哥正準備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釋卷。
2、安徒生童話真吸引人,誰讀都會手不釋卷。
3、見他手不釋卷的刻苦樣,我不忍心打攪他。
4、他是那么酷愛讀書,你總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釋卷。
5、無論在何處,他總是手不釋卷,難怪學問如此淵博。
6、讀書手不釋卷固然好,但適時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7、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
8、媽媽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整天手不釋卷地朗讀著課文。
9、在捷運車上,看到許多人都手不釋卷,自己卻整日好閒,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慚愧。
10、他一生酷愛讀書,就是躺在病恫上,仍舊手不釋卷。
【故事】:
原文:
初,權(quán)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wù),恐不容復(fù)讀書。"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tǒng)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鬃友"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
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guān)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fù)以鄉(xiāng)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quán)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jié)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譯文: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quán)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quán)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關(guān)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么你就沒有時間呢?"
停了停, 孫權(quán)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yīng)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quán)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于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呂蒙聽了孫權(quán)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并堅持不懈。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