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jīng)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形容明月的四字成語,歡迎大家參考!
【形容明月的四字成語】
裁月鏤云 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出處:清·汪琬《〈綺里詩選〉序》:“裁月鏤云,未足與言新也。”
二分明月 古人認(rèn)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dāng)?shù)氐脑律裢饷骼省?/p>
出處:唐·徐凝《憶揚州》詩:“蕭娘臉上難生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花朝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nóng)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花朝月夜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nóng)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南朝·梁元帝《春別應(yīng)令詩》:“動春心花朝月夜,誰忍相思今不見。”
花辰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處:清·王韜《淞濱瑣話·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花晨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處:清·汪汝謙《畫舫約》:“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霽風(fēng)朗月 和風(fēng)明月。比喻寬厚祥和的氣氛。
出處:柯靈《(阿英散文選)序言》:“一九六二年春,曾有過一度愉快的促膝長談。那時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霽風(fēng)朗月的日子。”
臨風(fēng)對月 面對清風(fēng)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fā)人的思緒。
明月清風(fēng) 只與清風(fēng)、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jié)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出處:《南史·謝惠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fēng);對吾飲者,惟當(dāng)明月。”
明月入懷 比喻人心胸開朗。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淮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愿逐明月入君懷。”
清風(fēng)朗月 比喻不隨便結(jié)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同“清風(fēng)明月”。
清風(fēng)明月 只與清風(fēng)、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jié)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出處:《南史·謝惠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fēng);對吾飲者,惟當(dāng)明月。”
山復(fù)整妝 明月高懸,青山輝映,更為秀麗,如同重整妝飾。
隋珠彈雀 隋珠:古代傳說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得不償失。
出處:《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霞裙月帔 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月夜花朝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nóng)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遠大。
【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井底撈月】: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金烏玉兔】:金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玉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借指時光。
【日月無光】: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月盈則食】:盈:滿;食:通“蝕”,缺。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dāng)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眾星捧月】:許多星星襯托著月亮。比喻眾人擁護著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月暈而風(fēng)】:月暈: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光環(huán)。月亮出現(xiàn)光環(huán),就是要刮風(fēng)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向。
【日有長短,月有死生】:死生:指月亮有缺有圓。同樣的一天有時長有時短,同一個月亮有時缺有時圓。指隨自然界的不斷變化,情況也有所變化。
【玉兔銀蟾】:傳說月亮中有廣寒宮,宮中有玉兔和銀蟾。故以此比喻天上的明月。
【金飛玉走】:金:金烏,指太陽;玉:玉兔,指月亮。日月如飛。比喻時光容易流逝。
【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月暈礎(chǔ)雨】:月暈: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光環(huán);礎(chǔ):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出現(xiàn)光環(huán)就要刮風(fēng),礎(chǔ)石潮濕就要下雨。比喻事物發(fā)生變化的前兆。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月閉花羞】:閉:躲避;羞:害臊。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huán)。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飛金走玉】:金:金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指太陽;玉:玉兔,傳說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時光飛逝。
【烏踆兔走】: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日月不可逾】:逾:超越。太陽月亮都不能超過。形容高不可及。
【月銜半規(guī)】:規(guī):圓形。指農(nóng)歷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千里共嬋娟】:嬋娟:指月亮。千里范圍內(nèi)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樣的良辰美景。
【日月如梭】: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生月蝕,水滿了就會溢出來。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鏤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月暈知風(fēng)】:月暈: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光環(huán)。月亮出現(xiàn)光環(huán)就知道要刮風(fēng)。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向。
【星月皎潔】:星星和月亮明亮潔凈。
【與日月爭光】:爭:競爭。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yè)偉大。
【星月交輝】: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積著白雪。形容女子潔白而美麗。
【烏飛兔走】: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一月三舟】:佛家語,同是一個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樣。比喻佛家的道規(guī)只有一個,而因人理解不同而異。
【寒底撈月】: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太陽和月亮每天經(jīng)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jīng)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偉大。
【眾星攢月】:許多星星聚集、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
【兔走烏飛】: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眾星拱月】:許多星星聚集、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月暈主風(fēng)】:暈: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時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圍的光圈。月亮周圍出現(xiàn)暈圈,則是有風(fēng)的預(yù)兆。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
【水底撈明月】: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月過中秋】:指錯過時機。中秋節(jié)時月亮最圓、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機。
【墜兔收光】:兔:月亮。落月將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樣的皎潔、晶瑩。
【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廣寒仙子】: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fā)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