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科打諢 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
蹈厲之志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fā)向上的志向。
餓虎撲食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餓虎撲羊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發(fā)揚踔厲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fā)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fā),意氣昂揚。
發(fā)揚蹈厲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fā)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fā),意氣昂揚。
干凈利落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準確。
慌手慌腳 形容動作忙亂。
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見兔顧犬 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揮霍無度 揮霍:搖手稱揮,反手稱攉,意即動作敏捷,引伸為用錢沒有節(jié)制;無度:沒有限度。指濫用金錢,沒有節(jié)制。
見物不見人 只看到事物,看不見人。指片面強調物質條件,看不到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老天拔地 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來回來去 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復。
七手八腳 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婆婆媽媽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輕手輕腳 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蜻蜓點水 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奴顏婢膝 奴顏:奴才的臉,滿面諂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動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對人拍馬討好卑鄙無恥的樣子。
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動作干脆利索。
兔起鶻落 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一舉一動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眼明手快 看得準,動作敏捷。
指手畫腳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指東畫西 指說話時的手勢動作。比喻說話避開主題,東拉西扯。
左右開弓 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兩只手輪流做同一動作或同時做幾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