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釋手ài bù shì shǒu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意思:釋:放下。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出處:《朱子語類》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榮顯。”
意思:白手:空手;起家:創(chuàng)建家業(yè)。形容在沒有基礎(chǔ)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
不擇手段bù zé shǒu duàn出處:
意思:擇:選擇。指為了達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赤手空拳chì shǒu kōng quán出處: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爭奈他赤手空拳。”
意思:赤手:空手。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出手得盧chū shǒu dé lú出處:《南齊書·張瓌傳》:“瓌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
意思:盧:古時樗蒲戲一擲五子皆黑,為最勝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勝利。
垂手而得chuí shǒu kě dé出處:
意思:垂:垂下。手不動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費力。
垂手可得chuí shǒu kě dé出處:
意思:垂:垂下。手不動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費力。
寸鐵在手cùn tiě zāi shǒu出處: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自幼學成十八般武藝,寸鐵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
意思:寸鐵:很短的兵器。手里拿著一件短小的兵器。
搓手頓腳cuō shǒu dùn jiǎo出處:
意思: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
措手不及cuò shǒu bù jí出處: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咱今晚間,領(lǐng)著百十騎人馬,偷營動寨,走一遭去,殺他個措手不及。”
意思: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大打出手dà dǎ chū shǒu出處:
意思:打出手:戲曲中的一種武打技術(shù),一出劇中的主要人物與多個對手相打,形成種種武打場面。比喻逞兇打人或毆斗。
大手大腳dà shǒu dà jiǎo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腳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賠墊了多少東西,真真賠的是說不出來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意思:形容花錢、用東西不節(jié)省。
大顯身手dà xiǎn shēn shǒu出處:
意思:顯:表露,表現(xiàn);身手:指本領(lǐng)。充分顯示出本領(lǐng)和才能。
得心應手dé xīn yìng shǒu出處:《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
意思: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毒手尊前dú shǒu zūn qián出處:《新五代史·唐臣傳·李襲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踐于明村。”
意思:泛指無情的打擊。
斷手續(xù)玉duān shóu xù yù出處:《韓非子·用人》:“不察私門之內(nèi),輕慮重事,厚德迫禍,是斷手而續(xù)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禍。”
意思:斷:砍下;續(xù):接上?诚率謥碓俳由弦粔K玉。比喻得不償失。
額手稱慶é shǒu chēng qìng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百官朝賀,自不必說。”
意思: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慶幸。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fān shǒu wéi yún,fù shǒu wéi yǔ出處: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
意思:形容人反復無;驊T于耍手段。
反手可得fǎn shǒu kě dé出處:《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意思:反:翻轉(zhuǎn)。翻轉(zhuǎn)手掌學可得到。形容極其易得。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出處:《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壯士解其腕。”
意思: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guān)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高抬貴手gāo tái guì shǒu出處:元·范子安《竹葉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貴手,與我拂除塵俗者。”
意思:舊時懇求人原諒或饒恕的話。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
革面斂手gé miān liǎn shǒu出處:
意思:指改惡從善,不敢恣意妄為。
拱手而降gǒng shòu ér xiáng出處:元·無名氏《聚獸牌》第一折:“斬漢將湯澆瑞雪,放心殺敵兵拱手而降。”
意思:拱手:兩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拱手讓人gǒng shǒu ràng rén出處:
意思: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讓給別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為奴仆、附庸。
拱手聽命gǒng shǒu tīng mìng出處:《明史·陳九疇傳》:“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致內(nèi)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于今。”
意思: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聽從對方的命令,毫無反抗。
河梁攜手hé liáng xié shǒu出處:漢·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cè),悢悢不得辭。”
意思:河梁:橋。指送別。
狠心辣手hěn xīn là shǒu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么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意思:殘忍的心腸,毒辣的手段。
慌手慌腳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出處:
意思:形容動作忙亂。
假手于人jiǎ shǒu yú rén出處:《后漢書·呂布傳》:“諸將謂布曰:‘將軍常欲殺劉備,今可假手于術(shù)。’”
意思:假:利用。借助別人來為自己辦事。
舉手加額jǔ shǒu jiā é出處:宋·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額,家傳人誦。”
意思: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舉手投足jǔ shǒu tóu zú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zhuǎn)之清波乎?”
意思: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手之勞jǔ shǒu zhī láo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zhuǎn)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意思: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兩手空空liǎng shǒu kōng kōng出處:
意思:形容人手頭很緊,一個錢也沒有。
鹿死誰手lù sǐ shuí shǒu出處:《晉書·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意思:原比喻不知政權(quán)會落在誰的手里。現(xiàn)在也泛指在競賽中不知誰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毛手毛腳máo shǒu máo jiǎo出處:
意思:做事粗心,不細致。
妙手丹青miào shǒu dān qīng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莊濯江尋妙手丹青畫了一幅‘登高送別圖’,在會諸人,都做了詩。”
意思: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繪畫的顏料,比喻繪畫的藝術(shù)。指優(yōu)秀的畫家。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回:“但是藥鋪門里門外,足足掛著二三十塊匾額: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鵲復生’,什么‘妙手回春’……”
意思:指醫(yī)生醫(yī)術(shù)高明。
妙手空空miào shǒu kōng kōng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傳奇·聶隱娘》:“后夜當使妙手空空兒繼至?湛諆褐裥g(shù),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
意思: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無所有。
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出處:宋·陸游《文章》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意思:技術(shù)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yǎng)很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
目送手揮mù sòng shǒu huī出處:三國魏·稽康《贈兄弟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意思: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guān),意在言外。
拿手好戲ná shǒu hǎo xì出處:
意思:原指演員擅長的劇目。泛指最擅長的本領(lǐng)。
捏手捏腳niē shǒ niē jiǎo出處:
意思: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躡手躡腳niè shǒu niè jiǎo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躡手躡腳,潛蹤進鏡壁去一看。”
意思: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拍手稱快pāi shǒu chēng kuài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意思: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jié)局使人感到滿意。
胼手胝足pián shǒ zhī zú出處:《荀子·子道》:“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
意思:胼、胝:老繭。手腳上磨出老繭。形容經(jīng)常地辛勤勞動。
七手八腳qī shǒu bā jiǎo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意思: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棋逢對手qí féng duì shǒu出處:《晉書·謝安傳》:“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唐·杜荀鶴《觀棋》詩:“有時逢敵手,對局到深更。”
意思:比喻爭斗的雙方本領(lǐng)不相上下。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出處:
意思:本指棋藝,后比喻技術(shù)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lǐng)。
強將手下無弱兵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出處:宋·蘇軾《題連公壁》:“俗語去:‘強將手下無弱兵。’真可信。”
意思:英勇的將領(lǐng)部下沒有軟弱無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領(lǐng)導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
強中更有強中手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jié)》:“列位看官,你道強中更有強中手,丫環(huán)之中,尚有……頂天立地之人
意思: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
親如手足qīn rú shǒu zú出處:元·關(guān)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
意思:象兄弟一樣的親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誼深厚。
輕手輕腳qīng shǒu qīng jiǎo出處:
意思: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出處: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意思: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樣。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出處:
意思:練武的人應該經(jīng)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jīng)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人多手雜rén duō shǒu zá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還罷了,太太屋里人多手雜,別人還可已,那個主兒的一伙子人見是這屋里的東西,又該使黑心弄壞了才罷。”
意思:指動手的人多。也只人頭雜的場合,東西容易散失或丟失。
人手一冊rén shǒu yī cè出處:
意思: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如手如足rú shǒu rú zú出處: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意思: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左右手rú zuǒ yòu shǒu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意思: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樣。比喻極得力的助手。也比喻兩者關(guān)系極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三拳不敵四手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出處:
意思:比喻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上下其手shàng xià qí shǒu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圍,叫皇頡作證,并向皇頡暗示,舉起手說:“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把手放下說:“此子可為穿封戍,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子?”
意思: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伸手不見五指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出處:
意思: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出處:《禮記·大學》:“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意思: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手不釋卷shǒu bù shì juàn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意思: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手不停揮shǒu bù tíng huī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將須一拂,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
意思: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
手到病除shǒu dào bìng chú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嬤嬤,你放心,小人三代行醫(yī),醫(yī)書脈訣,無不通曉,包的你手到病險除。”
意思:剛動手治療,病就除去了。形容醫(yī)術(shù)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決問題迅速。
手到拈來shǒu dào niān lái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意思: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手到擒來shǒu dào qín lái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意思:擒:捉。原指作戰(zhàn)一下子就能把敵人捉拿過來,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
手高手低shǒu gāo shǒu dī出處:
意思: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東西,難免多少有出入。
手疾眼快shǒu jí yǎn kuài出處:
意思:形容機靈敏捷。
手揮目送shǒu huī mù sòng出處:三國魏·稽康《贈兄秀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意思:手揮:揮動手指彈琴;目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guān),意在言外。
手零腳碎shǒu líng jiǎo suì出處:
意思:手腳不干凈。比喻小偷小摸。
手忙腳亂shǒu máng jiǎo luàn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意思:形容遇事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手無寸鐵shǒu wú cùn tiě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九回:“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
意思:寸:形容細微短小;鐵:指武器。手里沒有任何武器。
手無縛雞之力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出處:元·《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
意思: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出處:《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永(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意思: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