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長八短qī cháng bā duǎn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一回:“又見那七長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頭鬼怪,各執(zhí)槍棒。”
意思:形容高矮、長短不齊。也指不幸的事。
七次量衣一次裁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出處:
意思: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七顛八倒qī diān bā dǎo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問如何是佛法大師,師曰:‘七顛八倒。’”
意思:形容十分凌亂。
七高八低qī gāo bā dī
出處:清·曾樸《孽;ā返诙兀“獨自一個,在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腳絆一腳的望前走去。”
意思:形容道路不平坦。
七行俱下qī háng jù xià
出處:《南史·宋孝武帝紀》:“少機穎,神明爽發(fā),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意思: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七棱八瓣qī léng bā bàn
出處:
意思:比喻四分五裂。
七零八落qī líng bā luò
出處:宋·惟白《建中靖國續(xù)燈錄》卷六:“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意思: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xiàn)在零散了。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出處:《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意思: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七扭八歪qī niǔ bā wāi
出處:
意思:形容不端正。
七拼八湊qī pīn bā còu
出處:
意思:指把零碎的東西拼湊起來。引申為胡亂湊合。
七竅生煙qī qiào shēng yān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說罷,悻悻然轉出來。把鄧氏氣得七竅生煙,覺得腦中一涌,喉里作動,旋吐出鮮血來。”
意思:七竅:口和兩眼、兩耳、兩鼻孔。氣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氣憤到極點。
七擒七縱qī qín qī zòng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意思: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七青八黃qī qīng bā huáng
出處:
意思:指錢財。
七情六欲qī qíng liù yù
出處:《禮記·禮運》:“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意思: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欲等。
七日來復qī rì lái fù
出處:《易·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意思:《周易》復卦,主十一月。復卦六爻,第一爻為陽,其他五爻為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為“來復”,F(xiàn)常指一星期。
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形容心里慌亂不安。
七十二行qī shí èr háng
出處:
意思:泛指各行各業(yè)。
七事八事qī shì bā shì
出處:
意思:形容事情多而雜亂。
七手八腳qī shǒu bā jiǎo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意思: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七死八活qī sǐ bā huó
出處: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沸ㄗ樱?ldquo;今日弄的我一個身子,七死八活。仙子,你那里是報恩,分明害殺小生也。”
意思:如同多次死去活來一般。形容受盡痛苦。
七推八阻qī tuī bā zǔ
出處:
意思:比喻有意為難。
七折八扣qī zhé bā kòu
出處:
意思: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
七嘴八舌qī zuǐ bā shé
出處:清·袁枚《牘外余言》:“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意思:形容人多口雜。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