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是指胸懷才學(xué)但生不逢時,難以施展,不被賞識任用。 多指屈居不得志。多做貶義。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五:“眼見別人才學(xué)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顯通,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舉例造句】
高曾祖考,俱是懷才不遇的秀才。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
【示例】
王西彥《夜宴》五:“他時常嗟嘆自己的~,引屈原和賈誼為知己。” “高曾祖考,俱是~的秀才。”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
一、唐寅(唐伯虎)古代“江南第一才子” ,可是他坎坷一生,貧困凄苦。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
二、蒲松齡《聊齋志異》作者
三、失明藝人華彥鈞(阿炳)中國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一生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臨死前才華才被賞識可惜已經(jīng)太遲。《二泉映月》推出后不到三個月就去世,享年57歲
【懷才不遇是貶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挨山塞海是貶義詞嗎07-28
含辛茹苦是貶義詞嗎10-14
鼓舞是貶義詞嗎12-19
窮奢極欲是貶義詞嗎12-15
義正辭嚴(yán)是貶義詞嗎09-26
兇惡是貶義詞嗎09-24
魯莽是貶義詞嗎09-25
聒噪是貶義詞嗎05-09
炫耀是貶義詞嗎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