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充分,說話氣勢就壯。小編收集了理直氣壯是不是褒義詞,歡迎閱讀。
典故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近義詞
振振有詞、義正言辭
反義詞
強詞奪理、理屈詞窮
英文翻譯
be bold and straight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理直:理由正確、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充分,說話氣勢就壯。
成語舉例:他理直氣壯地陳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成語辨形:壯,不能寫作“狀”。
成語辨析:理直氣壯和“振振有詞”;都可形容因自以為理由充分而說話應(yīng)該氣盛。但理直氣壯是因為理足而氣壯;有時指語言;有時指行動、行為;“振振有詞”是有充分的理由;主要是指語言。
造句
1、理直氣壯,永遠不怕真理,勇敢地?fù)碜o真理,把真理告訴別人,為真理而戰(zhàn)斗。
2、小李理直氣壯地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3、“理直氣壯”不如“理直氣和”,后者更見涵養(yǎng),更有風(fēng)度。
4、我們先要自己以身作則,然后才能理直氣壯地指出別人的缺點。
5、付出了就要回報,理直氣壯的要。
6、這篇理直氣壯、詞句鏗鏘的駁議,充分顯示了他敢于堅持真理的可貴品質(zhì)。
近義詞:
1、問心無愧
【解釋】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fēng)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2、名正言順
【解釋】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dāng)。原指名分正當(dāng),說話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dāng),道理也說得通。
【出自】《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示例】待小生得官回來,結(jié)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元·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二折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反義詞:
1、理屈詞窮
【解釋】屈:短,虧;窮:盡。由于理虧而無話可說。
【出自】沙汀《呼嚎》:并不等候答復(fù),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詞窮的專橫者一樣,他立刻把最后一張牌擺出來了。
2、做賊心虛
【解釋】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自】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回:這個毛病,起先人家還不知道,這又是他們做賊心虛弄穿的。
- 相關(guān)推薦
【理直氣壯是不是褒義詞】相關(guān)文章:
柳泣花啼是不是褒義詞01-28
節(jié)衣縮食是不是褒義詞01-27
目不邪視是不是褒義詞01-27
以義割恩是不是褒義詞01-28
望表知里是不是褒義詞01-28
志堅行苦是不是褒義詞01-27
如虎添翼是不是褒義詞01-27
德高望重是不是褒義詞05-05
聚精會神是不是褒義詞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