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包容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包容的作文 篇1
包容,是天地間一束最溫暖的陽光,能融化凝結在心中的堅冰;包容,是人世間一抹最絢麗的彩虹,能為生活帶來色彩;包容,是人與人關系的“潤滑劑”。
包容是一種美,萬物修道皆有所為。天空容忍了風雨雷電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的一時猖獗,才有浩瀚無垠,包容了對手,才有了更多的朋友。林肯對政敵素以包容著稱,他曾說過:“把對手變成我的朋友,難道不正是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包容,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是更高境界的道——包容。
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包容是壁立千仞的高山,是容納百川的大海。從石縫里長出的小草更耐得風寒,別人給的“小鞋”一樣可以跳出美麗的舞蹈,包容,往往是生命的一道養(yǎng)料,珍惜這串珍珠,它價值不菲。
許許多多的人在悟道,老師面對一顆顆叛逆的心,選擇了以道化人,也有迷罔者,一個心懷仇恨的人,腦子里充滿了怨,生活在痛苦的世界里,他睚眥必報,無法虛懷若谷,得道,可以使此種人得以涅槃洗掉好些濁塵。
我們應該有一方凈土,放置一切欲望悲傷,看清風明月流水,聽忘憂泉汀汀作響,在生活中行道,在行道中生活。
和諧社會需要包容,生活處世需要包容,與人交往也需要。在與朋友交往時,包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沒有計較管仲的自私,也可以諒解管仲貪生怕死,同時還向齊桓公引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不可否認,鮑叔牙有一顆包容的心。
包容的作文 篇2
以前,我和楊晶是彼此最好的朋友,自從經歷了一些“坎坷”后,讓我懂得了好朋友就應該多一點寬容和忍讓。這也讓我們的友誼更加牢固了,讓對方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友誼了。
我還記得那一個下午,那一個地方,那一副羽毛球,那一個最好的朋友,那一分瀕臨毀滅的友誼。
星期六,我拿著羽毛球高高興興地去楊晶家把她叫了出來。楊晶說:“你把我叫出來到底要玩什么呀?”我高興地說:“我們來打羽毛球吧!”楊靜的眼睛一閃,說道:“好呀,好呀,我們現(xiàn)在就打吧,我都好久沒打了。”我把球拍給了楊晶一個,我們倆各占一方,做好了接球和發(fā)球的準備。我們倆,你發(fā)一個球,我發(fā)一個球,對方都沒接住。這樣持續(xù)了很久很久,終于,我沉不住氣了,火冒三丈地說:“喂,你到底怎么回事?光打些扣球、歪球,你到底會不會打球呀?”楊晶也絲毫不客氣地說:“切,難道你就沒打一個歪球、扣球嗎?我看,你也比我好不到哪兒去!”我生氣地和楊晶吵了起來,吵著吵著,我們倆都不理對方了,一直到自己回家吃飯。
一天,二天,三天,四天……過去了,我們彼此沒有說過一句話,甚至沒有說過一個字。就算看到了彼此,也沒有做任何的反應。
自從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做朋友之間的寬容》后,感悟到世界上,比海洋、大地、天空更廣闊的莫過于朋友之間的相互寬容了。
于是, 我鼓起了勇氣,去找楊晶的途中偶然遇到了她,我吞吞吐吐地說:“楊晶,我……我,我們和好吧!”楊晶欣喜若狂地說:“好呀,那我們去溜冰,或者是騎自行車……”
這就是我和楊晶之間的友誼,這就是我們彼此的友誼,這就是瀕臨毀滅卻又比原來更牢固的“友誼之塔”,這就是包容和忍讓的力量。
包容的作文 篇3
海,一望無際,不知有多少蔚藍被它占有己有;山,雄偉壯闊,不知有多少生機蘊藏于其中。人的心、雖不甚大,卻擁有比山和海更大的容量。你的心有多大呢??
時代的步伐愈邁愈大,人的思想亦隨之飛奔。瞬息萬變,不啻為這時代的新指標。也許,應驗了一句古老的話,前一秒是對的,后一秒可能是未知數(shù)。的確,每一分每一秒,這世界都在變。沒有永遠的真理,只有暫時的是否。如此,你何能指責別人,更怎能否定他人。你認為自己是絕對,是上帝。事實上,你只是個不肯包容異己的大蠢蛋。如何存活于此復雜的環(huán)境,需要諸般因素,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包容心。
“虛心接納,涵容收受”,我想,就是包容心吧!身邊這般的大環(huán)境,事事盡如己意是不可能的。批評、異議、抗爭……接踵而來,常會令人手足無措。事實上,聽到他人與自身意氣相投、固然欣慰。但,接受到他人的批評,進而反省自己的過失,徹底地改頭換面,豈不將自身的境界更加提升?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蹦芴撔慕邮芩酥嬲]與勸導,不也是包容心最佳的表示。就連平日的生活,若能添入些許的包容與涵許,相信不必要爭吵的口角也會減到最低。畢竟,一個和樂安詳?shù)纳鐣灰彩亲罱K的目的之一嗎?
如古代帝王的專制,不容許有任何一丁點的異見,于是,一個個忠志之士死于非命,最后,落得一個國滅家破人亡,鳴呼哀哉,好不凄涼!這樣一言以蔽之,似乎有些欠缺公允。史上仍不乏賢明的君主,證明了這點,玄武門之變,二箭便掀起了貞觀之治。深窺其中,全然是唐太宗的功勞嗎?完全不是。他,充其量只是個點頭機器,其實史上的帝王沒有一個不是。但,為何他與眾不同,開創(chuàng)了一個太平盛世。就連魏征的出言不遜,他笑嘻嘻地接受;大臣的出言頂撞,他耐心地聽取解釋。就是包容心,扮演了幕后的功臣而使他僥幸地躲過了史學家的批評,成為少數(shù)頗具盛名的九五之尊。
人的心,一生下為時全是封閉的。等到歲月的增長,一點一滴地,心扉也隨之啟開。可是,這道門的控制卻也全然地掌握在每個人的意志里。蟲鳴鳥叫,也許是個啟示;潺潺水聲,是個秘密。若你開啟了心房,這些全會進占你的心田,給予你無窮的受用,但,緊閉心房,卻會令你一生都活在一層膚淺中。永遠是那樣地孤獨,仿佛天地間只有你一人,直到死亡的到來……
惟有包容,世界會更寬廣;惟有接納,生活會益加精彩。
包容的作文 篇4
法國偉大作家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它可以包容人間萬物,可以與人為善,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是啊,那么包容又從何來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下面一則小故事則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一位母親在她女兒小的時候,將女兒的眼睛打瞎了,這絕對不是意外,而是那位母親的女兒將她的兒子的腿不小心弄折了。一氣之下便把她打瞎了。打過后,母親非常后悔,可她的女兒卻一直懷恨在心,從不接受大人的關懷。許多年后,女孩長大了,只留下風燭殘年的母親和殘疾的弟弟在老家。母親的心已被凍結,因為她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那個女孩想通了,這些年她并沒有感到快樂,只是少了一些什么。她終于包容了母親,走到母親前面,母親落淚了,這淚水便是冰山融化的水,掉進土里便化為烏有。
大家知道這個女孩為什么一直懷恨在心,從不接受大人的關懷嗎?這時的她,被仇恨蒙蔽了眼睛,讓仇恨蓋住了她心里那扇善良而富有天真的窗戶。過了許多年,因她想通了,她不再是那個讓仇恨在她心中快速的發(fā)芽。是包容打敗了它、是包容讓她變回原來的那樣子?梢姲萑绱说膫ゴ。
我再給大家講講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吧。
那時,我正是充滿童趣的時候,但經過一些事情后,讓我知道了……
“呼呼呼”“臺風來了”“我的洋娃娃”,沒錯,這便是我幼童時的聲音,一個浪漫愛幻想的女孩。這時我的好朋友來了,“欣欣你來了”“恩,把你的音樂盒借我看看吧,好嗎,我很喜歡你的音樂盒的!薄拔夷媒o你看”。這時我拿來了音樂盒,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也許是欣欣的力氣過小了,也許是她被音樂盒的外表所迷惑,又也許她不知道音樂盒的重量,等等原因。所以這時“啪”的一聲,隨著聲音的來源,我看了過去,心愛的音樂盒瞬間在地上成了個粉碎。我一時沒明白是怎么回事,變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但欣欣卻紅著臉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欣欣一直重復著“對不起”但……
過了好一陣子,我才明白過來,原來的一切都是她———何瑞欣造成的。是她,是她把我心愛的音樂盒摔碎了,把我的生日禮物毀了,我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外出逛街的媽媽回來了。
媽媽看到這情景,愣了會,之后便問到:怎么啦,家里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有你心愛的音樂盒……我這時氣不打一處來,我就向媽媽指向那個躲到墻角,低著頭紅著臉的欣欣,說到:是她把我們的家搞成這個樣子,也是她把我心愛的音……我說到一半,因傷心過度就沒說下去。本以為媽媽會臭罵她一頓,可結果卻是我被挨罵,原因是……媽媽大聲的說道:我以前怎么教你的,一定要懂禮貌,再說人家欣欣又不是故意的!“但她弄壞了我的音樂盒就是不對,哼!”我氣的跑了出去
躲在墻角的欣欣走了出來,她對我媽媽說:“阿姨,對不起,是我搞壞菁菁的音樂盒,你別罵她了,她又沒錯。”欣欣說完后,便跑了出去。過了會,媽媽找到我,并跟我道了歉,我的氣方能消一點點,媽媽對我說到:“一定要懂得包容別人,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回到家后,欣欣來找我,并主動找我玩,想到包容,我的心仿佛一下子被快樂填埋,或者是包容的魔力吧!
包容是每一個吵架的解藥,是每一個仇恨都想消滅的敵人,可現(xiàn)實顯示,仇恨永遠被包容打敗。讓我們心懷包容,和人間留出那一片美好、幸福的領地。
包容的作文 篇5
江河包容細流,才能成就他的壯闊;高山包容細壤,才能成就他的巍峨;花朵包容蜜蜂的叮咬,才能成就蜜的甘甜。包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包容是一種美德,彰顯為人處事的大氣。廉頗不服國君所給藺相如的待遇,多次為難挑釁,而藺相如卻一再退讓甚至稱病不上朝。旁人以為是他怕事,但藺相如答道:“如今我們兩虎相斗必有一傷,且不論此,怕有別國乘虛而入啊!”這話傳到廉頗耳中,他十分慚愧,也便有了負荊請罪的美談。如果當初藺相如心胸狹窄小肚雞腸故意與廉頗硬碰硬的話,不僅他們之間劍拔弩張的關系不能緩和,而且國家也將面臨劫難,藺相如的包容之心容納了廉頗對自己的不敬,保住了國家安寧,而廉頗也被這種大氣所感化,成就千古美談。
包容是一種精神,煥發(fā)至真至智的光彩。建筑家梁思成在抗戰(zhàn)即將勝利之際阻止美國轟炸日本古廟等古建筑,此言一出,國人嘩然,美國人亦十分驚異:中國人難道沒有被日本人害慘?難道對日本人沒有仇恨么?梁思成解釋說:“我當然有仇恨。但建筑與文化是不分國界的,優(yōu)秀的文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一旦失去是難以彌補的損失!弊罱K它們得以保全。梁思成沒有帶著仇恨的有色眼鏡去看那建筑,他看到的是藝術,是文化,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這等包容之心,豈是人人都有的?或許在亙古年代便是這種包容使中西文化在一場兼并戰(zhàn)爭或暴力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濕了歷史原本干燥的衣襟。豐富的文化,連成整體的世界,都要包容,都須散發(fā)出理性的光輝。
包容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奠定大志之基。在舊社會昏昏而已的時候,魯迅先生執(zhí)筆“吶喊”著,文筆犀利、尖刻。他盡情地批判著,諷刺著,看似對國人失望透頂,毫無容納憐憫之心。可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在滴血,一顆心在寬容。我說魯迅他是包容的。若不去包容和容納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如何去挑問題找毛病而一生獻身救國呢?魯迅將自己的心分成兩半,一半是憤世嫉俗,救國心切;另一半則是滿滿的包容。他不退縮,不激進,他包容世界折磨自己,使自己之痛化作閃亮的思想,照亮黑暗的乾坤。我們看到的魯迅是時代的匕首,是文化的先鋒。
包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我們更要擁有包容之心,開拓自己的人生。
包容的作文 篇6
在我們生活的星球上,比大地寬更寬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的是天空,比如天空更寬的是心靈。心靈的領域可一包容世間萬物,一顆包容的心可以與人為善,化干戈為玉帛。
包容,就是指寬大有氣魄,不斤斤計較或不追究。面對別人的善意指責、批評。只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不至于就能把彼此的痛苦減輕。這是一篇文章給我的啟示,使我懂得了在人間除了生命以外,一顆包容的心也是值得珍貴。
記得有文章有記錄一個包容故事的片段:
那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我在那一年的深秋,因為患了肺炎,住進醫(yī)院,天天打點滴度日。就在住院的日子里,有一天早上,按管理照常打點滴,可是就在這天,來給他打點滴的是個實習生,畢竟是實習生,初來乍到,打點滴就沒老手如此準啦!等一下,刺進去,沒刺進血管,被迫拔出來,想想看,如果在場的是我,受到如此的折騰,還不怒發(fā)沖冠,可作者還是忍住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四次針才扎進血管,可他并沒有怨言,一笑而過,而那實習生露出了笑容 由此可見一顆豁達包容的心靈是何等尊貴。
如果大家不相信,那么我們來舉兩個例子吧!在戰(zhàn)國時期趙國力量十分強大,在趙國里有一個藺相如的上卿和一名叫廉頗的大將軍,廉頗一再阻礙藺相如辦事,使藺相如十分難堪,可藺相如卻本著以和為貴的品質,一次又一次地包容寬恕了廉頗,廉頗一犯再犯,藺相如卻一直都沒有生氣,沒有報復,終于感動了廉頗,一次廉頗背著荊條,來找藺相如,懇切地求藺相如原諒,藺相如也沒有擺架子,包容了廉頗。這就是一直廣為流傳的成語: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也很好地說明了包容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藺相如的大度,能感動廉頗,能和好如初嗎?不能。
看看古人,想想自己,有時為了一點矛盾就大發(fā)雷霆;和朋友有一點小摩擦就爭的面紅耳赤。爭吵玩了,又有啥兩樣,總希望的到別人包容諒解自己,自己不去包容他人的人,就只懂得自私自利,找不到生活中快樂的一面。
為了快樂的真實一面,請有一顆包容的心吧!
包容的作文 篇7
從前,小水滴和大海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隨著時間的增長,大海越來越壯,完全不把小水滴放在眼里了。
大海經常數(shù)落小水滴,對它冷嘲熱諷的,小水滴又傷心,又氣憤,于是就離開了大海。大海還是像往常一樣認為不就少了它一個嗎,還會有大量的水滴來為自己增長呢!可是這件事情并沒有向大海想的那樣簡單,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水滴家族的人就對大海一清二楚了,知道了這件事后,都不愿到大海那里去了。
漸漸地,大海越來越小,他每天都在想這是為什么,終于有一天他想到了小水滴,想起了小水滴傷心的面孔,想起了自己那驕傲的神情,此刻的大海非常羞愧,它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他朝小水滴走時的方向喊:“小水滴,我錯了!我再也不會驕傲自大了!原諒我吧!請你回來吧!”這時,小水滴帶著同伴們微笑的'來到了大海身邊,小水滴與大海緊緊相擁,從此它們的友誼又回到了從前那樣了。
為人處事,能容則易,包容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源自人心的善良,仁愛于慈悲。
包容的作文 篇8
如何挖掘人的潛力,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這是每個管理者苦苦思索與追求的。在實行這一目標時,人們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激勵手段。在實施激勵的過程當中,人們采取較為普遍的方式與手段是根據(jù)績效,給員工以相應的獎金、高工資、晉升、培訓深造、福利等,以此來喚起人們的工作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確,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yōu)厚的福利,對于有足夠經濟實力、并且能有效操作這一機制的機構與企業(yè)來說,是一副有效激發(fā)員工奮發(fā)向上精神劑。但如果在企業(yè)發(fā)展的初期、或一些不具備經濟實力的單位,又如何進行激勵呢?還有在執(zhí)行高工資、高獎金、晉升、培訓、福利機制過程當中,因操作不當,導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所引起的消極怠工等副作用時,又如何評價這些手段和處理這些關系呢?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yōu)厚的福利是激勵的唯一手段嗎?是否還有別的激勵途徑與手段更完美呢?有,那就是包容與信任!其實,最簡單、最持久、最“廉價”、最深刻的激勵就來自于包容與信任。
激勵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和建立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吸引并留下優(yōu)秀的人才。但作為包容與信任這么一個并不深刻的激勵手段,為什么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呢?這種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對人性的曲解,美其名曰人是貪婪的、自私的。因此,的人往往不愿往更深處去開采、去挖掘。只有靠物質與利益的誘惑來獲取彼此利益的平衡與共享。其實,高工資、高獎金、晉升機會、培訓、優(yōu)厚的福利等手法只是滿足人性最初期,最原始的本性。能喚起人最光輝、最有價值、最寶貴的忠誠與創(chuàng)新還是包容與信任,這是不能被冷落更不能放棄的最好的綠色激勵。
人的激勵機制粗淺的可分為三個層次:物資激勵、榮譽激勵、個人價值激勵。
物資激勵,也就是較為直觀的工資、獎金、福利,它講究的是價值的對等。低級動物都是如此,馬戲團的老虎成功表演一個節(jié)目,就當場能得到指揮者一塊鮮肉作美食,其他動物只能看著咽口水。馬戲演員靠這種小施舍來取得動物的配合,也就是激勵。還有小鳥(或小雞)擇字。當小鳥把“算命先生”根據(jù)擇字人的外貌判斷,選擇好的相應字版反扣在一疊牌中準確的啄出來時,同樣有一粒米的獎賞,不然,這些動物就不干或干的不痛快。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姑且不講,人這個復雜的東西,并沒有一般動物那么容易賜候,而因此激勵不擔會所帶來的副作用)。
榮譽的激勵包括授予稱號、發(fā)證書、獎狀等。這當然是激發(fā)人鼓舞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畢竟是一種被動的你先付出,然后才能承認,而且比例受到限制,太多太濫不行,亂點鴛鴦譜更不行?陀^的講,榜樣的力量并非是“無窮”的。至于有多少人的付出是因為沖著稱號、發(fā)證書、獎狀的誘惑而進行的,暫不加評論。因此,榮譽的激勵最理想的是用在宏觀輿論的導向與宣傳上,最見效的還是孩提時代的諸如戴上一朵大紅花、發(fā)一張獎狀較為管用,而在小團體組織或企業(yè)就大打折扣了。
個人價值的激勵則是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最成熟的境界。這種激勵就是信任。信任,通俗的講,就是是否把人當人看。包容即是體諒、理解和喚醒人內心良知的工具及過程。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對多次與己為敵并設法殺害自己的王佐的包容,最后喚起王佐的良知,以致王佐砍斷臂膀、施苦肉計、深入虎穴這個流傳千古的美談,就是最好的例證。
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你把他當作什么。你給他信任多少,他就會給你回報多少。關鍵是你對他的導向。你的溝通、你的行為、你的認識、你的習慣而形成你固有的用人文化。一個對他人總不放心的人,最終是孤獨、孤立而失望的。
有一副諷刺調侃人事制度的對聯(lián)是這樣寫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把它看成一副哲理性的對聯(lián)又何嘗不是呢?“說你行,你就行”,這就給了你信任,有了信任,你自然也就有了信心。工作過程當中,即使有了錯誤,也會理解,失敗是成功之母嘛!罢f不行,就不行”,這就人為的給人下了一個定論,把人給封殺了。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成就人與遏制人的例子彼彼該是。其實人的潛力,不要說別人難以知道,就連自己也是不清楚的。誰也不能給誰下一個絕對的好與壞、能與不能的定論。當然,信任不是獨立的。信任必須與包容形影相隨。否則,信任就缺乏根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有過失,就倍加防范,就悲觀的認為這是人的本質,這是不公正的。用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半杯水”的理論來面對人的弱點,那豈不是對人最好、最高的獎賞與鼓勵?世界上還有什么比被人理解、得到人的寬容和尊重,更能喚起人的熱情,喚起人的自尊,更加讓人難忘呢?
給人以信任需要智慧,給人以信任需要膽略,給人以信任需要胸懷,給人以信任需要勇氣,給人以信任更需要執(zhí)著。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職員或下屬犯了諸如吃回扣的錯誤(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你是私下找他,語重心長的問:你家里有什么困難嗎?只怪我關心不夠,唉,人嘛,總是會……,但……,希望……,好嗎?之后,還為其保密,以維護其尊嚴。還是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找到事實依據(jù),進行開除,以取得殺一儆百的效果好呢?事實上,采用后者方式的較為多見。不過,采用前者方式的,還需要耐心,也不排除這個人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重復他的不良行為。如果第二、三次,你采取的仍然是第一次的處理方法,你將有可能獲得一支能為你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良將。
當然,給人以信任,不是無原則的不管,信任不是放任,有問題不能視而不見,以及盲目的理解與認可。這也就是目前最時髦的講法,授權不等于放權,放權不等于棄權,對問題必須敏銳的去發(fā)現(xiàn)、去防范、而且要去尋找問題,再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千萬別被人看成是好欺騙,好糊弄的“慈善組織”。這樣的“包容”不是包容,是縱容、是無能,也是滋生XXX*與個人邪念的溫床?词裁炊际菃栴},好象什么人都值得懷疑,不行;看不到問題,什么都隨他去,更不行。要敢于看到問題,并準確判斷其本質,然后,不要大驚小怪,恰到好處的予以扭轉和斧正,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理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信任他人,不僅能有效的激勵人,更重要的是能塑造人,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氛圍中,彼此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思維空前的放松與活躍,盡情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這樣的境界里,人性的本能驅使自己要維護這方相互信任的凈土,讓每一個不光明的念頭的出現(xiàn)時,都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自慚形穢。使其成為一種文化。這種境界是物資激勵無法達到的。要承認,物資收入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馬斯洛關于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有被尊重的需求與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求。什么叫尊重?被人肯定,被人信任,受人愛戴;什么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難道僅是高額的工資?金錢是可量化的財富,受人愛戴是無法用錢購買的,也是無價的。物資能換取人的工作干勁,但換取不到人的忠心與真誠。
激勵,這么一個讓很多人苦惱的話題,其實,很容易用自己的博大和睿智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