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閱讀附答案1
與周瑜相遇
遲子建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三國時的周瑜。
因為月亮很好,又是在曠野上,空氣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當時我穿著一件白色的睡袍,烏發(fā)披垂,赤著并不秀氣的雙足,正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涼而濕的水氣朝我襲來,我不知怎的聞到了一股燒艾草的氣息,接著是鼓角相聞,我便離開河岸,尋著艾草的味兒和凜凜的鼓角聲而去,結(jié)果我見到了一片荒涼的曠野,那里的帳篷像蘑菇一樣四處皆是,帳篷前篝火點點,軍馬安閑地垂頭吃著夜草,隱隱的鼾聲在大地上沉浮。就在這種時刻,我見到了獨自立在曠野上的周瑜。
我沒有小喬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為在這曠野上,只有兩個人睜著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周瑜了。
因為見到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所以那一瞬間我說不出話來,我見到親密的人往往都是那個表情。
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氣令我顫抖不已。
戰(zhàn)事還未起來,你為何而發(fā)抖?周瑜說。
我想告訴他,他的英氣令我發(fā)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發(fā)抖,可我說不出話來。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戰(zhàn)事要發(fā)生。這么大規(guī)模的安營扎寨,這么使周瑜徹夜難眠的戰(zhàn)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戰(zhàn)前被擦得雪亮的軍刀都會沾有血跡。只有刀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jié)束。多少人的血淤積在刀上,又有多少把這樣的刀被遺棄在黃土里,生起厚厚的銹來。
周瑜并沒有在意我的發(fā)抖,而是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來?墒窍惹八劦墓慕锹暷?
周瑜轉(zhuǎn)身走向帳篷時我見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號角則掛在帳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揚頓挫地敲了起來,然后又吹起了號角。他陶醉著,為這戰(zhàn)爭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鎧甲閃閃發(fā)光。
我說:這鼓角聲令我心煩。
周瑜笑了起來,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號角,朝我走來。他說:什么聲音不令你心煩?
我說: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來。我見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齒。
我說:我還不喜歡你身披的鎧甲,你穿布衣會更英俊。
周瑜說:我不披鎧甲,怎有英雄氣概?
我說: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不再對話了。月亮緩緩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濃而淡,晚風將帳篷前的軍旗刮得飄揚起來。我坐在曠野上,周瑜也盤腿而坐。
我們相對著。
他說:你來自何方?為何在我出征前出現(xiàn)?
我說:我是一個村婦,我收割完蘆葦后到河岸散步,聞到艾草和鼓角的氣息,才來到這里,沒想到與你相遇。
你不希望與我相遇?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說。
難道你不愿意與諸葛孔明相遇?
不。我說,諸葛孔明是神,我不與神交往,我只與人交往。
你說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氣短。周瑜激動了。
英雄氣短有何不好?我說,我喜歡氣短的英雄,我不喜歡永遠不倒的神。英雄就該倒下。
周瑜不再發(fā)笑了,他又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見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澤使曠野顯得格外柔和安詳。
我說:我該回去了,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食了。
周瑜動也不動,他看著我。
我站了起來,重復(fù)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然后慢慢轉(zhuǎn)身,戀戀不舍地離開周瑜。走前我打著哆嗦,我在離開親密的人時會有這種舉動。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頭,我怕再看見月光下周瑜的影子?熳叩胶影兜臅r候,卻忍不住還是回了一下頭,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瑜不再身披鎧甲,他穿著一件白粗布的長袍,他將一把寒光閃爍的刀插在曠野上,刀刃上跳躍著銀白的月光。戰(zhàn)馬仍然安閑地吃著夜草,不再有鼓角聲,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飄來。一個存活了無數(shù)世紀的最令我傾心的人的影子就這樣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伸出一雙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無奈那距離太遙遠了,我抓到的只是曠野上拂動的風。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片蘆葦已被我的淚水打濕。
1.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4分)
2.結(jié)合全文說一說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4分)
3.小說多次寫到燒艾草,請對這一細節(jié)進行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答案要點:(1)這段景物描寫突出了夢境的清澈、素雅、荒涼、安靜、開闊的特點。為下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刻畫周瑜這一形象作了鋪墊。
2.答案要點:因為周瑜英俊瀟灑,擁有一股逼人的英氣;盡管英雄氣短卻是真實的人,不是永遠不倒的神。
3.答案要點:作者用燒艾草的情節(jié)營造了與周瑜相見的環(huán)境和氛圍,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2分)因為艾與愛諧音,這里用來象征友愛、家庭和睦。小說多次寫到艾草還表現(xiàn)了作者希望友愛和平的愿望。(2分)
4.答案要點:內(nèi)容上:在夢境中與最想見男性周瑜相遇并進行了傾心的交談,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動,由初見周瑜時的發(fā)抖,到交流后分離時的打著哆嗦,到想抓住他的手而不能,時光阻隔,難以再見,所以流下了淚水。(4分)寫法上:最后一段照應(yīng)了開頭,首尾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2分)
相遇閱讀附答案2
與周瑜相遇
遲子建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三國時的周瑜。
因為月色很好,又是在曠野上,空氣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當時我穿著一件白色的睡袍,烏發(fā)披垂,赤著并不秀氣的雙足,正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涼而濕的水氣朝我襲來,我不知怎的聞到了一股燒艾草的氣息,接著是鼓角相聞,我便離開河岸,尋著艾草的味兒和凜凜的鼓角聲而去,結(jié)果我見到了一片荒涼的曠野,那里的帳篷像蘑菇一樣四處皆是,帳篷前篝火點點,軍馬安閑地垂頭吃著夜草,隱隱的鼾聲在大地上沉浮。就在這種時刻,我見到了獨自立在曠野上的周瑜。
我沒有小喬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為在這曠野上,只有兩個人睜著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周瑜了。
因為見到了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所以那一瞬間我說不出話來,我見到親密的人時往往都是那個表情。
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氣令我顫抖不已。
“戰(zhàn)事還未起來,你為何而發(fā)抖?”周瑜說。
我想告訴他,他的英氣令我發(fā)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發(fā)抖,可我說不出話來。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戰(zhàn)事要發(fā)生。這么大規(guī)模的安營扎寨,這么使周瑜徹夜難眠的戰(zhàn)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戰(zhàn)前被擦得雪亮的軍刀都會沾有血跡。只有刀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jié)束。多少人的血淤積在刀上,又有多少把這樣的刀被遺棄在黃土里,生起厚厚的銹來。
周瑜并沒有在意我的發(fā)抖,而是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來?墒窍惹八劦墓慕锹暷?
周瑜轉(zhuǎn)身走向帳篷時我見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號角則掛在帳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揚頓挫地敲了起來,然后又吹起了號角。他陶醉著,為這戰(zhàn)爭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鎧甲閃閃發(fā)光。
我說:“這鼓角聲令我心煩!
周瑜笑了起來,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號角,朝我走來。他說:“什么聲音不令你心煩?”
我說:“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來。我見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齒。
我說:“我還不喜歡你身披的鎧甲,你穿布衣會更英俊!
周瑜說:“我不披鎧甲,怎有英雄氣概?”
我說:“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不再對話了。月亮緩緩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濃而淡,晚風將帳篷前的軍旗刮得飄揚起來。我坐在曠野上,周瑜也盤腿而坐。
我們相對著。
他說:“你來自何方?為何在我出征前出現(xiàn)?”
我說:“我是一個村婦,我收割完蘆葦后到河岸散步,聞到艾草和鼓角的氣息,才來到這里,沒想到與你相遇!
“你不希望與我相遇?”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蔽艺f。
“難道你不愿意與諸葛孔明相遇?”
“不!蔽艺f,“諸葛孔明是神,我不與神交往,我只與人交往!
“你說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氣短。”周瑜激動了。
“英雄氣短有何不好?”我說,“我喜歡氣短的英雄,我不喜歡永遠不倒的神。英雄就該倒下!
周瑜不再發(fā)笑了,他又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見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澤使曠野顯得格外柔和安詳。
我說:“我該回去了,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食!
周瑜動也不動,他看著我。
我站了起來,重復(fù)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然后慢慢轉(zhuǎn)身,戀戀不舍地離開周瑜。走前我打著哆嗦,我在離開親密的人時會有這種舉動。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頭,我怕再看見月光下周瑜的影子?熳叩胶影兜臅r候,卻忍不住還是回了一下頭,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瑜不再身披鎧甲,他穿著一件白粗布的長袍,他將一把寒光閃爍的刀插在曠野上,刀刃上跳躍著銀白的月光。戰(zhàn)馬仍然安閑地吃著夜草,不再有鼓角聲,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飄來。一個存活了無數(shù)世紀的最令我傾心的人的影子就這樣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伸出一雙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無奈那距離太遙遠了,我抓到的只是曠野上拂動的風。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片蘆葦已被我的淚水打濕。
(選自《中國當代小小說精品庫》)
11.小說多次寫到“燒艾草”,請簡要概括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4分)
12.小說運用了怎樣的敘述人稱?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6分)
13.請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6分)
。1)只有刀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jié)束。
。2)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14.有人說這篇小說展示了作者溫情又憂傷的情懷;也有人說,這篇小說表現(xiàn)了人們對和平的向往。請結(jié)合小說具體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ê屠碛伞#?分)
11.(1)作者用“燒艾草”的情節(jié)營造了與周瑜相見的環(huán)境和氛圍,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2)因為“艾”與“愛”諧音,這里用來象征友愛、家庭和睦。(3)小說多次寫到“艾草”還表現(xiàn)了作者希望友愛和平的愿望。
12.(1)小說采用第一人稱來敘述。(2)①便于進行心理描寫,抒發(fā)情感,更能將一個村婦的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描寫得淋漓盡致,更能表現(xiàn)“我”厭惡戰(zhàn)爭,喜愛安寧而淳樸的生活這一主題。②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能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拉近作者與讀者的情感。③“我”也成為故事敘述的線索,便于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13.(1)戰(zhàn)爭有時靠戰(zhàn)爭制止,和平有時需要流血來換取。暗示我對戰(zhàn)爭的看法和對和平的追求。
(2)村婦鐘意于和平的生活、平凡的人生;脫下了鎧甲的周瑜才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英雄”,而是村婦心中英氣逼人的偶像。
14.觀點一:小說展示了作者溫情又憂傷的情懷。小說寫的是一簾幽靜而豐富的夢,夢的背景是明月染白的曠野,有帳篷、篝火、還有艾草味兒,朦朧而浪漫!拔摇眽舻降闹魅斯莿γ既顼w、英氣逼人的周瑜,“我”為之“發(fā)抖”、“顫抖不已”、“說不出話”,離開時“戀戀不舍”,想要抓住他的手,夢醒來淚流滿面,小說正是寫一個女人的遙遠、溫情而又優(yōu)傷的夢。
觀點二:小說表現(xiàn)了人們對和平的向往。村婦面對身披鎧甲、英氣逼人的英雄周瑜的時候,她寧愿這樣的英雄倒下,成為一個布衣,她更不喜歡神,她只鐘情于平凡的人生。她不想聽鼓角聲,不喜歡周瑜穿鎧甲。她喜歡“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她喜歡與自然和諧的美麗人生,即便是瑣碎的日常生活也會詩意。于是.她走了,為“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食了”。村婦是千百年來向往和平的百姓的代表。
觀點三:小說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爭的思考。村婦不理解戰(zhàn)爭,但“只有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jié)束”,換句話說只要有戰(zhàn)爭就會有犧牲,周瑜周身散發(fā)出的不可抗拒的英氣正是在不斷的戰(zhàn)爭中鑄煉的?墒恰岸嗌偃说难俜e在刀上,又有多少把這樣的刀被遺棄在黃土里,生起厚厚的銹來”,隆隆的戰(zhàn)爭淹沒了無數(shù)活生生的生命,而歷史也無情地淹沒了戰(zhàn)爭。
觀點四:小說表現(xiàn)了對英雄和凡人的思考。周瑜是個英雄,他要用出征證明英雄的價值。他不理解村婦的凡人情懷。村婦是個平凡的`人,但她所心儀的是一個歷史英雄,她盼望著周瑜能夠成為布衣,過平凡的人生。所以這是一個關(guān)于英雄的夢,又是一個關(guān)于平凡的夢。
相遇閱讀附答案3
相遇
、倮蟿⑼诵莺蟮谝淮紊15路公交車。那個線路的公交車曾經(jīng)是老劉戰(zhàn)斗了20多年的戰(zhàn)場,車上車下,他抓了上百個扒竊嫌疑人,也得了一面墻的獎狀,特別是全國反扒竊能手那個榮譽,一直令老劉驕傲和自豪。
、谘巯拢噹镲@得陌生很多,那里大多是老人,也不擁擠了。老劉這才想起,其實他早就不上一線了,退休前十來年就坐在辦公室里復(fù)核案件,帶帶徒弟。所以說,公交車的變化不是他退休后才有的。應(yīng)該更早!老劉想。
、垡岳汐C手的眼光看來,這樣的環(huán)境對行竊是不利的,同時,他多少也有些失落感,早年,作為這個城市的骨干線路,15路公交車最繁忙、最擁擠,車廂里幾乎成了不同年代的時尚展示廳,五顏六色,熙熙攘攘,那里成了扒手的冒險樂園,當然,前提是別碰上老劉,老劉曾是他們的噩夢。
、苘嚴镉泻芏嗫兆唬蟿⑦是習慣地選擇了最后一排,從角落里,他可以對整個車廂一覽無余。車行一站地便是紀念街,下車兩個人,上車三個人。老劉注意到第三個佝僂的身影兒,他連忙用帽子把自己的臉遮了一大半。
、莺淖右怖狭恕@蟿⒃谛睦镟止。老劉一眼就認出了耗子,他甚至認為,耗子化成骨灰他也能把他認出來。
、藓淖拥囊簧才c15路公交車結(jié)下不解之緣,從胡子剛長硬開始,他就吃扒竊這碗飯,也一次一次栽到老劉手里。耗子出出進進看守所和勞改隊,一轉(zhuǎn)眼也成了老賊。老賊大概沒注意到老槍,他無精打采地向窗外張望。老劉想,看來,耗子也偷不動了!
⑦解放廣場站到了,上車的人多起來。車門關(guān)閉、啟動,耗子突然站了起來,他開始在車廂里移動。不好,老劉也本能地站了起來。他似乎忘記自己已經(jīng)退體了,他想,如果耗子作案,他照樣抓他。
、嗬蟿⑽搽S耗子在車里移動著,從車中間移動到車尾。
⑨車停下來,再啟動。老劉又隨耗子從車尾移動到前部。要抓就抓他現(xiàn)行!老劉想。
、夂淖又皇且苿,并沒作案,折騰了三圈,老劉額頭冒汗。
勞動公園站到了,耗子慢騰騰地下了車。老劉連忙跟了過去,下車時差點讓車門夾住。
耗子大概沒注意到身后,他一瘸一拐地進了一座高大的寫字樓,老劉緊跟隨其后,見電梯停在15樓,他也跛著腿上了另一部電梯。電梯打開,老劉看到一個醒目的指示牌,牌子上寫著高科技培訓(xùn)班。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一個穿黑制服的人擋住了他。他是我?guī)淼?老劉側(cè)過臉,發(fā)現(xiàn)耗子正向他招手。
老劉隨耗子進到會議室里,臺上的小平頭立即站起來,一邊招手一邊喊:段爺來啦!請到前排就座!
耗子說:不了,我和一個老朋友來的,我們就坐后排吧。
老劉和耗于坐了下來,他小聲對耗子說:行啊,段立軍,有輩分了。
耗子說:熬一熬就師爺了,你不也一樣帶徒弟了嗎?
小平頭說:兄弟們,形勢發(fā)展對我們這個行業(yè)越來越不利了,現(xiàn)在人們出門都不帶現(xiàn)金了,要不刷卡,要不就手機掃一掃,這樣下去,我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如果不掌握高科技,不采取應(yīng)對的辦法,我們這個古老的行業(yè)就要成光棍(騙子的古稱)了下面請趙博士為大家講解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中的技術(shù)提升之道。
會場上有二三十人,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被稱為趙博士的人一邊演示PPT,一邊講解著。老劉聽不大懂,耗子似乎也聽不懂,迷迷糊糊打瞌睡的樣子。
老劉站了起來,耗子睜開眼睛:怎么?這就走了?
老劉說:走了,聽不明白。
耗子笑起來,嘶啞干澀,然后說:老劉啊,我們都老了,我們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說完,耗子狡獪地沖老劉一笑,還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老劉站起來,走到門口,眨了眨右眼,對耗子神秘地笑了笑。
下樓時老劉也啞笑著,走出大樓門口,發(fā)現(xiàn)外面飄著零星的雨點,老劉想起那一年,他和耗子兩人憑借體力搏斗著,從車上到車下,車輪從他的右腿、耗子的左腿碾過,那天也是稀稀落落的小雨老劉不去想這些了,他心里對耗子說:我警告你段立軍,你別高興得太早,你們那群人里,我看到了我徒弟的徒弟,他正專心致志地聽課呢,他可是人民公安大學(xué)畢業(yè)的!
(選自《思維與智慧》)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2.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第段劃線句子。
耗子狡獪地沖老劉一笑,還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3.第段運用了什么記敘順序?并說說這種順序所起的作用。
4.老劉是一個怎樣的人?
5.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理解題目相遇的含義。
【答案】
1.退休警察老劉在公交車上遇到交戰(zhàn)多次的小偷耗子,尾隨他參加了偷竊團伙召開的高科技培訓(xùn)班,堅信警察能制服自以為聰明的偷竊者。
2.句子通過對耗子的神態(tài)與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他面對已退休而且聽不懂高科技的老劉的得意,是對老劉無力制服現(xiàn)在小偷的譏諷。與下文老劉心中的想法照應(yīng),突出文章的主旨。
3.補敘。補充交代了耗子腿瘸的原因,突出警察的勇猛,為下文老劉心生得意鋪墊,突出文章的主旨。
4.老劉是一位雖已退休但依舊心系工作,勇敢、正義、機智的老警察。
5.標題一語雙關(guān),表面指退休的老劉與年老的小偷耗子在公交車上相逢,暗指代表以警察為代表的正義與以小偷為代表的邪惡的較量。
【相遇閱讀附答案】相關(guān)文章:
1.相遇閱讀答案
2.愛蓮說閱讀附答案
4.小草閱讀附答案
6.閱讀習題附答案
7.黑人閱讀附答案
8.寒食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