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偬燧o中,遼東平,張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為承應御前文字。太宗將幸東京,浩提點繕修大內,超遷衛(wèi)尉卿。
、谄疥柖啾I,臨汾男子夜掠人婦,浩捕得,杖殺之,盜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頗事之。廟祝、田主爭香火之利。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強宗黠吏屏跡,莫敢犯者。
、酆A暧ニ,而汴京大內失火,于是使浩營建南京宮室。浩從容奏曰:往歲營治中都,天下樂然趨之。今民力未復,而重勞之,恐不似前時之易成也。不聽。浩朝辭,海陵問用兵利害。浩婉詞以對,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觀天意,欲絕趙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對曰:趙構無子,樹立疏屬。其勢必生變,可不煩用兵而服之。海陵雖喜其言,而不能從也。
④初,近侍有欲罷科舉者,上曰:吾見太師議之。浩入見,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學者乎?浩對曰:有。曰:誰歟?浩曰:秦始皇。上顧左右曰:豈可我為始皇乎!事遂寢。
小題1:下列句中之與何以知之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________(2分)
A.何陋之有B.屬于作文以記之C.公將馳之D.公將鼓之
小題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2分)
A.張浩先后受金太祖和金太宗的器重,后來還越級升任為衛(wèi)尉卿。
B.汴京大內宮廷失火,皇帝命令張浩等人營建南京宮室。張浩認為民力沒有恢復,不宜大興土木。
C.張浩用趙構沒有兒子的事實來婉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海陵王雖然很喜歡張浩說的話,但并未采納他的意見。
D.皇帝想廢除科舉制,張浩暗示皇帝自古以來的帝王除秦始皇外,都任用文人學士。
小題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俸撇兜,杖殺之 杖:________________
、诳と祟H事之 事:________________
、蹚娮邝锢羝鳞E 屏:________________
、苁滤鞂 寢: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2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勢必生變,可不煩用兵而服之。(2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B
小題2:(2分)D
小題3:(4分)①用杖 ②敬奉 ③退,隱藏 ④停止,擱置
小題4:(4分)(1)張浩拆除祠堂,把里面的塑像扔到水中。(得分點:撤;省略句式。)(2)那形勢一定會發(fā)生變化,可以不用煩勞軍隊而讓他服從(于我們)。( 得分點:勢;兵;服。)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容,弄清例句中字詞的意思,然后根據(jù)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各項中字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B句中之與例句相同,作代詞。
小題2:
試題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內容,抓住選項各句表述的要點,一一比照。根據(jù)最后一段如的對話理解,張浩只是說秦始皇不用文學者,而非除秦始皇外,帝王都用文學者,故D錯。
小題3: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杖作動詞,其它三字皆為古今異義,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小題4: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勢煩服最后疏通句子。
- 相關推薦
【中學語文文言閱讀題目及答案】相關文章:
公輸文言文閱讀題目及答案06-20
隕星的文言文閱讀題目及答案08-09
文言文比較閱讀題目及答案06-18
文言文閱讀《孟子》題目及答案06-17
文言文閱讀《口技》題目及答案06-17
文言文閱讀明史題目附答案06-18
文言文閱讀《草書大王》題目及答案06-24
文言文閱讀對比訓練題目及答案06-24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童趣》06-24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譯文合集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