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練習題了,只有多做題,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反復再反復的過程,多做題。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歡迎大家分享。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鄒忌諷齊王納諫 納:____________
。2)鄒忌修八尺有余 修:____________
(3)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孰: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鄒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稱贊中,沒有得意忘形,還能保持清醒的判斷,最后承認自己“弗如遠甚”,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我們應(yīng)該從鄒忌身上學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說說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1)指代平民(2)估計、揣測(3)適逢、恰巧遇到(4)應(yīng)當
3.偶然性:因暴雨斷道而誤期限
必然性:秦朝統(tǒng)治法峻刑嚴,“天下苦秦久矣”。陳勝等誤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斬首,這迫使他們?yōu)榍笊,不得不轉(zhuǎn)戈反秦。(意思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2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于是(鄒忌)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俪颊\知不如徐公美 誠_____________
、诮颀R地方千里 地方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確實,的確②土地方圓
2.眾大臣官員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過失的,受上等獎賞。
3.察納雅言(開張圣聽咨諏善道)
4.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齊王,使他樂于接受(或高明在現(xiàn)身說法,使齊王容易受)。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3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谟谑侨氤娡踉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9.本文選自《 》,由 (朝代)的劉向編訂而成。 (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11.下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本文第一段寫出了鄒忌能冷靜思考,不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運用兩組排比句式增強了語勢,給人以無可辯駁之感。
C.本文第三段強調(diào)齊威王從善如流,善于納諫,使國內(nèi)政治修明,體現(xiàn)本文主旨。
D.本文第四段從側(cè)面表現(xiàn)鄒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國之才。
參考答案:
9.《戰(zhàn)國策》西漢(2分)
10.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過錯的,得上等獎賞。(3分)
11.C(3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4
文言文閱讀(共12分,10~12題每題2分,13題6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景公好戈,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日:”獨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已畢,請殺之.公日:”勿殺!寡人聞命矣!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絲繩的箭,用來射鳥。②主:掌管。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愛)
B. 時時而間進 (間:偶爾)
C. 數(shù)燭鄒已畢 (數(shù):數(shù)量)
D. 寡人聞命矣 (聞命:接受教導)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納諫,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鄒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規(guī)勸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C.兩個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類比,用排比手法增強語氣。
D.兩個文段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給別人提意見要注意方式。
4.請把“文言文”【甲】【乙】兩個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3分)
。2)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3分)
答案:
1.C;2.A;3.C;
4.(1)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重點詞語“面”“刺”)
(2)讓我們的君王因為鳥的緣故殺人。(重點詞:“使”“以”)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5-29題。(14 分)
【甲】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乙】(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③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侍臣:身邊的大臣。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今陜西西安市)。③煬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rěn):豐收。
1.選出下列對加點文言虛詞理解有誤的一項( )(2 分)[來源:ZXXK]
A. 雖欲言(雖然) 皆朝于齊(向)
B.意猶不足(還) 遂致亡滅(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樂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 燕、趙、韓、魏聞之(代詞,代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助詞,的)
1. A
2.選出對下列文言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 )(2 分)
A. 門庭若市(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熱鬧,指人多)
B.年谷豐稔(谷物豐收)
C.面刺寡人(當面指責我)
D.窮兵黷武(用盡兵力來炫耀武力)
2. D
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 分)
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3. 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4.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 分)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
4. (1)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并能讓我聽見的,可以得到下等獎賞。
(2)因此我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靜靜的,讓天下平安無事。
5.【甲】文中齊國“ 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之道是(用自己的話表述)。(2 分)
5.【甲】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納諫)
【乙】治國以民能本,要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5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4)時時而間進 ( )
2.漢語中有許多成語來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鮮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個這樣的成語,它是 ,意思是: 。(2分)
3.文中鄒忌先以切身經(jīng)歷設(shè)喻,再將家事與國事進行比較,最后得出“ “的.結(jié)論,使得齊王心悅誠服地采納了他的諫言。這以后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谀苤r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垩唷②w、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5、鄒忌勸齊王取得成功,他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語言交際有什么啟示?(2分)
參考答案:
1.(1)偏愛(2)比(3)指責(4)間或,偶然
2.門庭若市
3.王之蔽甚矣 戰(zhàn)勝于朝廷(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4、略
5.示例1:尊重被勸說者,委婉勸說,這樣才能使對方愉快地接受意見。
示例2:因身邊小事設(shè)喻說服別人,由己及人,以小見大,既讓人感到親切,又能將道理說得淺顯易懂,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6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下列加線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B.朝服衣冠。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下列“于”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俳砸悦烙谛旃 ②能謗譏于市朝
③皆朝于齊 ④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下列譯文有誤的一項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譯文: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形體美麗,光彩照人。
B.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就戰(zhàn)勝了別國。
C.忌不自信。
譯文:鄒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話。
D.吾與徐公孰美?
譯文:我和徐公誰漂亮?
4.對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通過城北徐公的襯托,鄒忌的妻、妾、客的贊美,極力渲染、突出鄒忌“形貌昳麗”。
B.寫鄒忌在聽到妻、妾、客贊美后領(lǐng)悟到的道理。
C.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從中悟出道理。
D.反復說明鄒忌之美,并揭示出鄒忌美的原因。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題中的“諷”字是用委婉的話勸告的意思。
B.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問句式,語氣非?隙ǎ前l(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贊美。
C.“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是個判斷句,“于朝廷”是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D.成語“門庭若市”的意思是門前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F(xiàn)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答案:
1.B
2.C
3.C
4.C
5.D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用法的能力。B、名詞活用為動詞,其他三項都為形容詞的`異動用法。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意思與用法的能力。①比,②在,③到,④在。
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C、忌不自信。譯文:鄒忌對自己不自信。
4.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第一段主要講的是“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從中悟出道理”。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伴T庭若市”的古今義是一樣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7
(二)
。祝┯谑侨氤娡踉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ㄒ遥┧握压鐾觯1),至于鄙(2),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國。 (節(jié)選自劉向《新序》)
注釋:(1)出亡:失國后逃亡。(2)鄙:邊境。(3)卒:終于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
。1)四境之內(nèi) 四境之內(nèi)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私 (3)諂諛者眾也 諂諛
3.用現(xiàn)代漢語分翻譯下列句子。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9.(甲)文寫鄒忌以 說理的方法委婉進諫;(乙)文則認為宋昭 公失國逃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甲)(乙)兩文給我們的.啟示是: (5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8
一、 給下列詞語中加線的字注音。
皆朝于齊( ) 形貌昳麗 ( ) 朝服衣冠( ) 孰視之( ) 窺鏡自視( ) 謗譏于市朝( ) 期年之后( ) 鄒忌( )間( )進
二、解釋加點詞的意思。(33分)
皆以美于徐公( ) 形貌昳麗 ( ) 鄒忌修八尺有余( ) 齊王納諫 ( ) 朝服衣冠 ( )( ) 孰視之 ( ) 何能及君 ( ) 私我 ( )客之美我者( )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期年之后 ( ) 聞寡人之耳者 ( ) 王之蔽甚矣( ) 皆朝于齊( )旦日 ( ) 與徐公孰美( ) 窺鏡 ( ) 時時而間進 ( )( )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能謗譏于市朝( )( )
三、通假字
1、孰視之
四、解釋下列詞語
1、詞類活用
(1)鄒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5)聞寡人之耳者
(6)吾妻之美我者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古今異義詞
(1)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古義: 今義: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義: 今義:
(3)明日,徐公來
明日:古義: 今義:
(4)能謗譏于市朝
謗譏:古義: 今義:
(5)窺鏡而自視
窺:古義: 今義:
(6)暮寢而思之
寢:古義: 今義:
(7)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 古義: 今義:
3 “而”作連詞用時,通常有以下幾種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飾 C表承接 D表轉(zhuǎn)折 E表因果 F表假設(shè),請對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斷,并將結(jié)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號中( )
、汆u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
、诩刹蛔孕牛鴱蛦柶滏( )
、鄹Q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
、苣簩嫸贾( )
、萘帜久镏裂( )
、薹虿钆c之成而去之( )
、咧T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
、嘣娇梢詿o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 )
4.“者”可結(jié)合文意靈活地翻譯,寫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來:
、俪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 )
、谖崞拗牢艺,私我也( )
、凵蠒G寡人者,受中賞( )
、茈m欲言,無可進者( )
、輳娗刂圆桓壹颖谮w者( )
六、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 》或《 》,是西漢末年 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史料編訂的。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 的策略和言論。文章題目中“諷”意思是 ,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用含蓄的話勸說或指責)。
七、朗讀節(jié)奏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八、重點語句翻譯
1、*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
2、*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3、*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個美?
4、*能在公眾場所批評議論我的缺點,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獎賞。
5、*這就是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6. 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
7. 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8. 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更漂亮
九、課文內(nèi)容理解
1、*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來答。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2、*因為齊王身邊的人阿諛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情況。意對即可。
3、*體現(xiàn)了本文語言精練的特點。一個“善”字,既表達了齊王的贊同和誠意,又恰如其分地顯示他的矜持和尊貴。
4、*人物的活動分為三個層次。鄒忌對徐公“孰視之”,表明他的認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窺鏡而自視”是為了作比較,顯示出鄒忌雖不自信但也不輕信;“暮寢而思之”則表明他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5、*齊王納諫后,朝政的弊端越來越少。或齊王納諫后,需要改進的地方越來越少。
兩個要點:一是齊王納諫,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進的地方越來越少。后一點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之類,也給滿分。
十、開放性試題
1、*能圍繞內(nèi)容或?qū)懛ǖ哪骋环矫孢M行評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創(chuàng)見的表述。示例,內(nèi)容方面:鄒忌能以自身為例,由家事巧妙地聯(lián)系到國事,諷勸齊王納諫除蔽;寫法方面:把家事和國事進行類比,推己及人,以此達到諷勸的目的。
2、*“門可羅雀”或“門庭冷落”《出師表》
3、*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父母、師長等的交往過程中,在向?qū)Ψ教岢鲆庖娀蚪ㄗh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4、示例1:喜歡鄒忌——他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歡齊威王——他胸懷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兵的愿望等。
5、建議:開張圣聽(“咨諏善道”或“察納雅言”) 啟示: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對方,用對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議,注意語言委婉。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只要能圍繞委婉的說話方式談啟示,言之成理即可。
6、“門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請寫出其反義詞 *門可羅雀
十一、中考直通車.
(一)1.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2. B(2分,B項中的'“之”與例句中的“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譯為“的”)
3.D(2分,本文主旨是通過鄒忌從與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國的道理,進而諷勸齊王納諫,使齊國達到大治)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4分) (1)譯文:我與徐公相比,誰更美? (2分) (2)譯文: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夠當面指責寡人過錯的,得上等獎賞
5.答:從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國(1分),寓治國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二)1⑴ 穿戴 ⑵ 偏愛
2( B)
3滿一年以后,就是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颍阂荒暌院螅褪窍胝f,也沒有什么可進諫的了 。
4課文內(nèi)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寫鄒忌在與徐公比美的過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著寫鄒忌以 切身經(jīng)歷 設(shè)喻諷諫齊王,最后寫齊王納諫 及其結(jié)果。
5啟示我們:說話要注意對象,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體;颍何覀冊趧裾f他人時力求語言委婉,用語得體,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得啟發(fā)、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9
一、基礎(chǔ)知識題
。薄⒔o下列詞語中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鄒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孰視之()
窺鏡自視()謗譏于市朝()期年之后()皆朝于齊()
。、對句中“于”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儆星笥谖乙并谟谑侨氤娡酡垡云錈o禮于晉④皆以美于徐公⑤且貳于楚也
、弈苷T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⑦燕、趙、魏聞之,皆朝于齊⑧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庭
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谩ⅱ佗邰荩冖蔻啵埽撸、①③⑤⑦/②⑥⑧/④
。、“而”作連詞用時,通常有以下幾種用法:A表并列B表修飾C表承接D表轉(zhuǎn)折E表因果F表假設(shè),請對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斷,并將結(jié)果填入后面的括號中()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②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
、鄹Q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④暮寢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⑥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咧T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⑧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
4、“者”可結(jié)合文意靈活地翻譯,寫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來:
、俪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凵蠒G寡人者,受中賞()④雖欲言,無可進者()
⑤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⑥陳涉者,陽城人也()
、呓裾唔椙f舞劍()⑧一丘之禾,則后種者晚實()
5、下面句中加下劃線的字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倮撼颊\知不如徐公美()
A、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B、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
。谩⒌鄹衅湔\,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②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公私之積尤可哀痛B、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谩⒉灰似,使內(nèi)外異法山D、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
③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痢⒖鬃舆^泰山側(cè)B、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④例:令初下,門庭若市()
A、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B、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曾不若孀妻弱子D、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贰⑾旅鎸渥拥耐nD,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B、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谩⑿旃文芗埃玻、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庭文章
。、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此同時
、匐m欲言,無可進者②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庭
。、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什么可說的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庭上就戰(zhàn)勝了對方
B、雖然有人想進言,也不敢去說這就是所說的實戰(zhàn)勝過在朝庭上爭論
。、雖然有人想進言,也不敢去說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庭上就戰(zhàn)勝了對方
。、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什么可說的這就是所說的實戰(zhàn)勝過在朝庭上爭論
二、課外語段閱讀測試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楚有養(yǎng)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①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帝,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菓,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同"悟")。其夕,相與俟狙公之寢,破柵毀柙(xiá,獸檻,獸籠),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shù)使民而無道揆②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shù)窮矣。
注:①狙公:狙jū,獼猴;狙公,養(yǎng)猴的人。②無道揆:這里是不講道術(shù),不講法度。
。1)下面四句中“其”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A、取其積B、其如狙公乎C、惟其昏而未覺也D、其術(shù)窮矣
(2)對下面劃線的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俚┤毡夭糠直娋延谕ア诨虿唤o③一旦有開之
A、①部分分派②或許③啟發(fā)
B、①整體里的一些個體②或許③分開
C、①整體里的局部②有的③開除
D、①部署分派②有的③啟發(fā)
(3)翻譯下列句子:
。1)"賦什一以自奉":
。2)"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
(3)"其如狙公乎?":
(6)使狙"敢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的原因是()
、俚┤,必部分眾狙于庭②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③賦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給,則加鞭棰焉⑤群狙皆畏之,弗敢違也⑥小狙謂眾狙之言
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⑥
(7)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0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義。
A.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____________
B.孰視之 孰:____________
C.朝服衣冠服:____________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____________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謂其妻曰亦不詳其姓字
B.齊國之美麗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C.窺鏡而自視 學而不思則罔
D.欲有求于我也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請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本段對鄒忌行為的敘寫,可以看出鄒忌怎樣的性格特點?請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諷勸 B.仔細 C.穿戴 D.怎么
2.A
3.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因為偏愛我。
4.敢于質(zhì)疑,有自知之明,善于自省。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1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后面問題 。(17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乙】(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擊①。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比巫墼唬骸熬弥猩,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④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蔽暮钤唬骸昂我灾?”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蔽暮類,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注】①擊:魏文侯的兒子。②何如主:怎樣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國的大臣④趨:快走。
小題1: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 齊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問 于 群 臣
小題2:解釋選文中加點的字詞。(4分)
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②面刺寡人之過者 ( )
、凼箻费蚍ブ猩剑酥 )④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
小題3: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儆纱擞^之,王之蔽甚矣。
譯文:
、谙蛘呷巫灾,臣是以知之。
譯文:
小題4:鄒忌和翟璜都是規(guī)勸自己的國君除弊,試對他們兩人的規(guī)勸方式的異同及結(jié)果進行比較。(5分)
、俜绞较嗤帲
、诜绞讲煌帲
③規(guī)勸結(jié)果: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1)齊地/方千里 (2)文侯/問于群臣(曰)(每小題1分,計2分)
小題2:(4分)(1誠:確實,實在(2)面刺:當面指責(3)克:戰(zhàn)勝(4)反:同“返”,使……返回(答“返回”也可)(每小題1分,計4分)
小題3:(6分)(1)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很深啦。(未譯出“蔽”的被動用法扣1分)(2)剛才(先前)任座的話很耿直(說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為得分點)(每句3分,計6分)
小題4:(5分)(1)同:語言委婉,講究技巧(意思對即可,1分)(2)異:鄒忌推己及人,用類比的方法規(guī)勸國君;翟璜先取悅國君,再從側(cè)面對其進行暗示。(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3)結(jié)果:齊威王廣開言路;魏文侯善待諫臣;颍糊R威王納諫;魏文侯悅從。(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學生的斷句能力,一定按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來進行劃分。有時可以注意一些起斷句作用的虛詞,如:“蓋”“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則”“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題2:
試題分析: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yīng)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這里注意“反”準確的`說是“使動用法。
小題3:
試題分析: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于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4:
試題分析:回答這一題的關(guān)鍵首先在于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故事。然后,要先審題干,再找內(nèi)容。這類題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題目問的是哪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2
【甲】(鄒忌)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ā稇(zhàn)國策齊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幣①以招賢者,往見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將誰朝②?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④,況賢于隗者乎?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⑤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戰(zhàn)國策燕策》)
【注】①厚幣:拿著豐厚的錢財。②誰朝:拜見誰(賓語前置)。③涓人:宮中灑掃的人。④見事:被侍奉,被重視,受重用。⑤樂毅和后面的鄒衍、居辛分別是魏、齊、趙三地的.名士。
1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⑴王之蔽甚矣 ( )
、迫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 ( )
、琴I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 ( )
、炔黄谀辏Ю镏R至者三 ( )
13.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將告于蒞事者
C.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 其真無馬邪
D.隗且見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上文中畫線的句子和課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6分)
、糯怂^戰(zhàn)勝于朝廷。(2分)
⑵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2分)
⑶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分)
15.甲文告訴我們:國君廣開言路,才能興利除弊,使國家強盛起來;
乙文告訴我們:(2分)
【答案】12.⑴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⑵刺:指責 ⑶反:同返,返回 ⑷期年:滿一年
13.B
A.以:介詞,用/相當于而,表順承;B.都是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相當于對或者向;C.其:代詞,它的/表反問語氣的語氣詞,相當于難道;D.且:尚且/將近。 14.⑴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蒲嗾淹鯙楣蠼ㄔ鞂m舍并且拜他為老師。
、牵ù逯腥耍﹩柸缃袷鞘裁闯,(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15.禮賢下士,才能廣招人才,國家才能強大。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3
1.給加點字注音:
昳麗( )朝服衣冠( ) 時時而間進( )
期年之后( )
2.翻譯下列句子
、盼沂肱c城北徐公美
、凭郎酰旃文芗熬
、鞘胍曋砸詾椴蝗
、韧踔紊跻
、纱怂^戰(zhàn)勝于朝廷
作品簡介:《戰(zhàn)國策》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記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
名字不可考,后經(jīng)漢代劉向整理,定名《戰(zhàn)國策》,沿用至今。
這部書的內(nèi)容是記載戰(zhàn)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其有關(guān)的謀議或辭說。《戰(zhàn)國策》所記人物是復雜的,有縱橫家,如蘇秦;有義士,如魯仲連、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荊軻、聶政。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畫得栩栩如生。
《戰(zhàn)國策》的文章長于說事,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渲染夸大,充分發(fā)揮,暢所欲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此外,描寫人物形象極為生動,而且善于運用巧妙生動的比喻,通過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鄒忌諷齊王納諫
設(shè)喻說理
鄒忌 齊王
妻→私→ 宮婦左右
妾→畏→ 朝廷之臣
客→有求→ 四境之內(nèi)
受蔽 類比推理 受蔽(甚矣)
1.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解析】鄒忌:能在一片贊揚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分析思索,尋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時作為齊國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幫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責任感,敢于大膽地堅持真理,諷勸威王;有善于運用能啟發(fā)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說服對方。
齊威王:在本文他是一個心胸寬闊,氣度宏大,知錯能改的賢明君主。他能從諫如流,付諸行動,除了與鄒忌善諷有關(guān)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決心。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解析】這篇課文在寫作上采用設(shè)喻說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設(shè)喻的事實寫起,寫了鄒忌與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贊美之辭以及鄒忌對這些言辭的分析,這部分內(nèi)容表面上看來似乎與諷諫無關(guān),實際上是設(shè)喻說理的前提。接著寫鄒忌諷諫齊王,正面設(shè)喻來說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從國內(nèi)和國外兩個方面寫出了鄒忌諷諫齊王納諫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1.《長歌行》中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的詩句是
2.《過故人莊》中描寫優(yōu)美田園風光的詩句是 ,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鄒忌修八尺有余(修: )
、瞥鹿冢ǚ )
、堑┤,客從外來(旦日: )
⑷暮寢而思之(寢: )
、沙颊\知不如徐公美(誠: )
⑹期年之后(期年: )
4.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5.寫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沤颀R地方千里
⑵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悄苤r譏于市朝
、雀Q鏡而自視
6.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諫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下面是《呂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回答問題。
(1)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⑦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釋】
、傧暮蟛畣、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淺:狹,窄小 ③教:這里指教化 ④張:樂器上弦 ⑤修:設(shè)置 ⑥飭:通“飾”,修飾 ⑦論:評定
7.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
戰(zhàn): 期年:
8.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于 是 乎 處 不 重 席 食 不 貳 味 琴 瑟 不 張
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①段的內(nèi)容。
答案
【預習作業(yè)】
1.yì zhāo jiàn jī
2.⑴我和城北徐公誰美?
⑵您太漂亮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
⑶鄒忌仔細端詳,自認為自己不如徐公長得美。
、却笸跄苊杀尉吞珔柡α。
、蛇@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課堂訓練】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⑴長,這里指身高⑵穿戴⑶第二天⑷睡覺⑸實在、的確⑹一周年
4.察納雅言(開張圣聽 咨諏善道)
5.⑴地方: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名詞,地點,處所
、谱笥遥汗帕x:國君近旁的近臣 今義:方位詞
⑶謗譏:古義:指責,勸諫(中性詞)
、 窺:古義:照 今義:偷偷地看
6.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父母、師長等的交往過程中,在向?qū)Ψ教岢鲆庖娀蚪ㄗh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7. (1) 作戰(zhàn) 滿一年
8.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9.①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
、谒韵胍獞(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
10.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勵精圖治,嚴于律己,最終使有扈氏順從。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4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閱讀選文,完成8~11題。(17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 何能及 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 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8.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窺: 蔽:
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10.在生活中,你有時也會遇到不切實際的贊美。請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說說你應(yīng)當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贊美?(2分)
11.下面是《呂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閱讀后回答問題。(11分)
。1)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⑦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釋】
、傧暮蟛畣、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淺:狹,窄小 ③教:這里指教化 ④張:樂器上弦 ⑤修:設(shè)置 ⑥飭:通“飾”,修飾 ⑦論:評定
(1)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戰(zhàn): 期年:
(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于 是 乎 處 不 重 席 食 不 貳 味 琴 瑟 不 張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偈俏岬卤《滩簧埔病
、诠视麆偃苏,必先自勝。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①段的內(nèi)容。(3分)
書寫評價:
自我評價:
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滿,這里是士氣旺盛答案:13.(1)衣食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這種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靈是不會降福的 14.大國難測,怕有埋伏;通過考察敵情,弄清齊軍退卻真相,再決定是否追擊齊軍。 既克,公問其故。
答案:8.察看;受蒙蔽 9. 鄒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麗。 10. 面對不切實際的贊美,我們要冷靜思考,實事求是。 11. (1)作戰(zhàn) 滿一年 (2)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3)①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阿谒韵胍獞(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 (4)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勵精圖治,嚴于律己,最終使有扈氏順從。
答案:18、略 19、B 20、略21、曹 劌:具有愛國思想,且政治上擁有遠見的.卓識的人。魯莊公:政治上缺乏遠見,目光短淺,但能善于納諫
答案:8.察看;受蒙蔽 9. 鄒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麗。 10. 面對不切實際的贊美,我們要冷靜思考,實事求是。 11. (1)作戰(zhàn) 滿一年 (2)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3)①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②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 (4)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勵精圖治,嚴于律己,最終使有扈氏順從。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15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4分)
徐公來,孰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聞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時而間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翻譯“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2分)
小題3:請簡要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2分)
小題4:通過本文的閱讀,請你簡要分析鄒忌進諫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仔細。以……為美。使……聽到。間或、偶然。
小題2:滿了一年之后,即使想說什么,也沒有什么可以進諫的了。
小題3: 齊王納諫及其深遠的影響。
小題4: 提示:本題的解答一定要從鄒忌與齊王兩個角度來談。
要點:鄒忌——勇于進諫,善于進諫。齊王——勇于納諫,英明果斷。
小題1:試題分析:“孰”是通假字,“美”是活用字,“聞”是使動詞,“間”可根據(jù)語境譯出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guān)鍵詞有 “期年、雖”等!捌谀辍睉(yīng)譯為“滿一年”,“雖”是表示假設(shè)的,應(yīng)譯為“即使”。了解了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然后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舌頭一吐,兩只小蟲都被它吞到肚子里
小題3:試題分析:讀語段的內(nèi)容可知,前半部分寫齊王納諫。后半部分寫效果?偨Y(jié)起來即是:齊王納諫及其效果(影響)。
小題4:試題分析:“鄒忌進諫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從題目要求中的“哪些”可知,不是單方面的。根據(jù)對文章的理解我們也可知道,不僅有鄒忌本身的原因,還有齊王的原因。從鄒忌的角度,他講究進諫技巧,讓齊王易于接受。從齊王的角度,齊王善于納諫、從諫如流、知錯能改。
- 相關(guān)推薦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相關(guān)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練習題及答案11-24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7-19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1-29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1-30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6-24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2-03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08-31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05-07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原文及翻譯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