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1
有幸再次聆聽了教育學會兩位專家做的精彩報告,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作為一個教育者可以達到的高度與深度,更讓我意識到自己距離一個成功者的差距有多大。
謝兆水主任跟我們分享了他對教育中若干矛盾的思考,這些矛盾都是在我的教學中切實存在的,也是我會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動與靜的處理。就像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小組合作學習,其實真的就如謝主任說的那樣,老師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沒有教會他們合作的方法,只讓他們面對面坐一起了,真的就能互相合作、自主學習了嗎?沒有獨自的思考,沒有明確的目標,小組合作也只是一種應付的形式罷了。謝主任還說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最關鍵的是要思考,要創(chuàng)新,要賦予各種事物新的意義,事物不同的意義就會成為成就我們精彩課堂的'資源,就如咳嗽、打噴嚏產(chǎn)生的氣流速度,一根繩子等如此熟悉的生理現(xiàn)象和物體,也可以成為課堂的大資源。
李秀偉主任從四個方面給我們講解了追求卓越課堂的四個不同維度的教學過程,他通過對教育理論的深刻剖析,加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以自己獨特的見解來為我們詮釋教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生動的案例,讓我收獲很多。他還特別強調(diào)了“主動”“為什么”兩個詞,其實跟學生學習一樣,我們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主動少一些被逼迫,多問一些問什么挖掘一下根源,少一些盲目接受,我們成長會更快,也會有心境的變化。讓我更敬佩李主任的是他對讀書的忠愛,給我們推薦了十多本書,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讀書也讓他上升到了我無法觸及的高度。
靜下心來教書,多讀多思多做,改變自己不容易,但我會努力。借用謝主任的一句話,每個人都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只要自己還愿意向前。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2
在這次聽課過程中,我感覺四位老師的課都注重了教學情境的設計。例如,徐斌老師上的是《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課堂上,學生不僅學會了合理地摘錄信息,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及想法,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相互接納和欣賞,相互合作交流,并不斷地對自己和別人的想法進行批判和反思,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探討,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倒
推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充滿生活氣息,充滿人文氣息,充滿了師生的靈性和個性。短短的四十分鐘,真正是教學“無痕”,精彩“有痕”!
徐斌老師的講座《為學生數(shù)學學習服務》,告訴我們教師最大的責任和義務就是為學生服務。課堂如同時間無法倒回,無法復制,每節(jié)課都是創(chuàng)造的,教師應將“冰冷”的美麗變成“火熱”的思考。多么質(zhì)樸而又經(jīng)典的話語。
黃愛華老師講《數(shù)的大小比較》一課,體會到他上課的理念——愉快教學,這堂課中設計了幾個游戲,老師準備了像乒乓球比賽的那種記分牌子,不過這里的牌子是要把數(shù)插上去的,牌子上面標有個、十、百和千,數(shù)字牌子放在兩個信封里,到時讓學生分成2組,每組派一個人做代表,每個游戲規(guī)則他總共寫了4條,其中不同的是:有關四位數(shù)的其它知識……正因為課前有了充分的預設,課上自己才能得心應手……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有時候我們也知道該怎么做,腦子里只是好象模糊些,通過這種培訓腦子中的概念得以強化、升華的效果。華應龍老師是我敬佩的一位特級教師,不僅因為他精彩的課堂,更因為他高尚的人格。他執(zhí)教了《角的度量》,并做了報告《把根留追,華老師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話語、大氣的設計以及課上師生其樂融融景象還是讓人回味無窮,而聽他的報告后更為他那“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境界所感動。他在報告時自稱“功力不夠”,他在思考“當把自己的算盤打亂的時候,怎么去調(diào)整,上得非常成功。
劉德武老師上課首先給我一種反撲歸真的自然輕松狀態(tài)。劉老師給我的印象是上課時,教態(tài)和藹,營造的課堂氣氛,十分輕松、自然。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使學生在上課能集中注意力,產(chǎn)生學習興趣,覺得數(shù)學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其次,劉老師的備課是備對學生的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正如劉老師所說:“備課要備情感,態(tài)度、目標。用讀書來比喻,讀書的初級目標是越讀越厚。高級目標是越讀越保最后升華到靈魂階段。教學的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把學會的知識遷移。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它中。希望老師上課不只是一面鏡子,而應是一顆鉆石。因鏡子只是能反射一個面,而鉆石能多個面反射,就顯得華麗”。因此,教材中有些會混亂學生的數(shù)感的例了要敢于取舍。例如教學銳角和鈍角時,就不用游樂場中的滑梯圖片導入,而用自制的課件。劉老師說“我會考慮教材,但我更會考慮學生。”最后課堂練習新穎。劉老師的練習不是為了練習而練習,而是在練習中學會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在大量的精主設計練習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劉老師的練習還有個特點,就是有大量開放性的思考題。
回想起來,自己有時的教學,只注重了學生的成績,也就是只注重了結(jié)果,缺少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的過程,聽了這些專家們的課及報告后,感覺到今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也要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的過程。這樣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活、學得生動有趣。
思想、精辟的見解,如磁石般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隨著他們侃侃而談的演講,我們凝神靜聽,心有所思,心存敬佩;
他們不僅讓我們增長了知識,也為進一步加強班主任對學生的教學管理提供了學習機會。他們讓我們在提高理論認識的同時,也明白了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措施策略、以及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困惑時的方向。
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整個過程中不但認真聽,而且把他們的教育教學辦法都做了詳細的筆記,他們的'演講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是平時的小事,卻讓我從中深深感受到他們對學生平凡的、無私的、偉大的愛。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知識教給我們面對人生和工作時要追真、求美,積極向上。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常常會令我們困惑,常常會為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而焦急。聽了6位班主任教師的教育方法,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我要向他們學習,也用我們的筆積累經(jīng)驗,其實我們教師的工作,看似平淡,然而每個點滴的舉動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它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一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要想成功,就不要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把想到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落到實處。
是!背負記憶的行囊,只為自己成長為教壇的一顆常青之樹,當我們已經(jīng)造就了自己的思想,讓它能夠抵御風霜雪雨,歷盡風塵滄桑,仍然執(zhí)著于遠方時,我們就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命與事業(yè)也會走向遠方!作為老師的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從現(xiàn)在開始,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勤學習,多思考,多交流,多反思,爭取當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雖然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鎖的工作,但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還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我既然選擇了,就要付出真愛。我堅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管理人員,任何一次聽課或聽講座,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經(jīng)驗,因此我懷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著理性的思考,欣賞了各位專家教授精彩的講座,專家們的講座就像豐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jīng)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們對德育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我談談聽講座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做有魅力的德育工作者
通過聽高玉麗教授的.講解,讓我知道讓教師德性成為德育首要素,德育的目的是育德,育學生的德先育教師的德,師德是對教師人性的考驗。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歷,對小學生而言,教育的全部就體現(xiàn)在師生交往之中。因為我們手中的權(quán)力可以給孩子一個陽光高尚的靈魂天堂,也可以給孩子一個陰暗恐怖的心靈地獄。教師人格的偉大就體現(xiàn)在師生交往中。
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托并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xiàn)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么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gòu)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聽了隗金枝教授的講座讓我知道班主任可以以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隗教授組織學生寫心語馨愿、班日志、成長手冊,讓孩子在思考中識別真善美和假惡丑,舉辦開學典禮,參加秋運會、校慶、布置教室,小小百家講壇,最美女生、最帥男生、天天讀書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技能、磨練意志。
通過零距離接受專家指導,對話,啟發(fā),對話,交流,使理論與實踐的思想再一次發(fā)生碰撞,產(chǎn)生新的火花,受益匪淺。當然我也深知,要做到高起點,就要對自己高規(guī)格,嚴要求,人的本性都是安逸的,可是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所以我要有憂患意識和較強的敬業(yè)精神,加強學習,向?qū)<覍W習,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不斷的積累和儲備,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錘煉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實實得做好德育工作。讓我們播種希望,收獲成功,繼續(xù)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吧!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4
通過聽聯(lián)校史校長專題報告、縣局劉斌老師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劉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小學英語教師新課改理念與教材分析》,其中新課改理念中他給我們談到許多方面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重點是要找出與教材有直接關系的一項,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掌握教學內(nèi)容,也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重點給我們談了對教材的使用:就是要結(jié)合實際教材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nèi)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鼓勵開發(fā)校本教材。結(jié)合內(nèi)容給我們看了相關課例,讓我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英語課可以上得這么生動有趣,而為什么我們自己沒能做得這么好呢?在英語基礎欠缺的同時,我想更多的是缺乏經(jīng)驗,沒有靈活的'使用教材,聽了藍衛(wèi)紅老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特別是從那些經(jīng)典的課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nèi)バХ碌摹?/p>
具體說就是:“從學生學的方面說,認真模仿和跟讀范讀者所讀的字母、音素、單詞、句子等,并經(jīng)常朗讀所學內(nèi)容,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多運用英語與他人交際;從老師教的方面說,在課堂上要堅持用英語教英語,在課外也要盡可能用英語與學生交流。”“聽說先行”,“讀寫緊跟”劉老師在講這個問題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總之,劉老師,史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啟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鉆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鉆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鉆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聽專家講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專家教育孩子講課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12-20
聽英語名師講課心得體會07-14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7-21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02-20
聽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05-03
聽老師講課心得體會08-23
聽名師講課心得體會(精選10篇)09-13
專家培訓講課邀請函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