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1
今年7月,在榆次教育局局領導的親自安排下,我們赴東北師大參加了教研員研修班培訓,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獲益匪淺。
東北師大的培訓團隊陣容強大,鄧濤、王海英、鄔志輝、侯刷孔凡哲等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為我們做了關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合作、中小學生學習和心理、教師的實踐品性、中學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講座。東北師大附小的王廷波、于曉琳兩位副校長做了關于校本課程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講座。此外還聆聽了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的關于課改和教師素養(yǎng)的講座。
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為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讓我們從新的角度來關注教師、關注教學、關注學生。尤其是鄧濤和王海英兩位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鄧濤教授的講座非常嚴謹,他在《教師合作文化與專業(yè)共同體建設》講座中,就“教師合作文化、教師合作的必要性和價值、教師合作的影響因素及現(xiàn)實障礙、如何推進教師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通過鄧教授的講座,我們對教師合作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遠的認識。尤其鄧教授把教師合作文化形象比喻為雁行文化,使我們印象深刻,他介紹的“雁陣工程”為我們進行教師培養(yǎng)、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頭雁領路,雁陣齊飛;
強強聯(lián)合,雁陣高飛;
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雁陣團隊效應;
打造雁陣核心競爭力工程。
合作文化,是在教師之間開放、互信和支持的基礎上形成的合作。實際上,學校中每個教師的成長都需要專業(yè)支持與幫助,而且最有益的支持與幫助往往來自于同事。教師通過合作,交流信息,分享智慧,相互支持、鼓勵,能共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價值,有效地完成共同目標,促進學生發(fā)展,從而真正實現(xiàn)合作、提升、共贏。作為一個教研員,我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校際教研聯(lián)合體不正是教師合作的一種途徑嗎?
王海英教授的講座風趣幽默,案例詳實,深深吸引了我們。她做了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學習策略方面的講座。
我們常聽到中學老師們抱怨中學生的管理是最難的,老師就像消防員,隨時準備處理學生們的突發(fā)事件。尤其是不懂中學生心理的老師,往往因為處理不當,給學生帶來一些傷害。王海英教授的《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反思和回應》,從中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分析了中小學生的情緒體驗、人格發(fā)展的特點,列舉了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心理活動,指導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挫折和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中學也是學生容易出現(xiàn)學習分化的階段,王海英老師詳細分析了中小學生常用的注意、記憶、思維等的學習策略及運用學習策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能讓教師對癥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王海英教授的講座對于教師的教學實踐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對于課改,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了課改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不允許批評學生、教師主體性的弱化、每節(jié)課只講十分鐘、泛濫的分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的過度使用、輕視知識等。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要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反思。
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因為這次培訓和我以前參加的培訓有很大的區(qū)別。過去,我是作為一名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培訓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能給自己的學生和學校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而這一次,我是作為一名教研員參加培訓,心里有了更多的想法,希望通過培訓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而且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所得讓全區(qū)所有的教師分享,使大家都能受益,都有提高,都能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和學校。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收獲卻是巨大的,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一生的,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長遠的。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2
8月1日至3日我有幸參加了名師研修班的培訓。短短三天匆匆而過,目睹了一位位知名
一、教師研究的可行性。
我是一位剛參加工作三年的年輕教師,之前聽
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幾位
三、讀書的必要性。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
四、思考名師的成長道路。
首先,開展名師培訓班
總而言之,教師的工作沒有時間的限制,我們在檢查學生作業(yè)的同時,也要反問下自己的作業(yè)完成怎樣了,時刻督促自己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yè),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自己要堅信機遇是為那些有準備的人而準備的。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3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我的啟迪很大,我應該把這些思想內(nèi)化,進行反思整理,通過培訓,使我對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有了新的理解,領會到在新課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學的新理念;通過理論的學習,更進一步理解學校的功能,教師的職能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通過觀課議課,真正的領略到什么才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通過觀摩教學,真正的領略到那些優(yōu)秀教師是如何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景,如何進行試驗探究性學習,努力造就自己、提升自我,力爭做好一個物理教師。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更新觀念,樹立現(xiàn)代教育思想專家
學者們從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卓有獨到的視野和經(jīng)驗出發(fā),暢談了他們對新課程的改革以及初中物理教學技術等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他們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在暢談中國物理教育的過去、現(xiàn)在的同時,給我們展示未來中國教育的遠景和物理教育各家之長。我認識到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也為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優(yōu)質課堂指明了實踐的方向。
在聽了講座,深深領略到孔教授的個人魅力和教學風格?捉淌谠谡n堂上恰到好處的設置情景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妙趣橫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講座時努力達到的效果是,用最淺顯易懂的事例來闡明我的深奧的理論!蔽以谡n下整理學習筆記時寫道:孔教授在課堂上恰當?shù)脑O置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生動力和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對中小學生管用,就是對我們成年人培訓也一樣管用。細細回味,孔教授就是把“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這句話挖掘的更深。我們知道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是題,學生心中有了疑問,就想找到答案,而接下來的上課內(nèi)容中就有答案,這樣學生就會瞪大眼睛聽下面的內(nèi)容。這種教學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益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二、不斷進取,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
通過到幾所名校的觀摩活動,學習和領略到許多名師教學風格,他們各有千秋,也受益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名師都有的共同特點:他們尊重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特點,重視基礎,為學生有個性發(fā)展提供空間。從學生出發(fā),做到以人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環(huán)境中體驗成功,健康成長。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式應用的得心應手。專家的理論講座為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
聽各位專家教授的講座以及和各位專家的互動應該說是我們最快樂也是最緊張的時候,各位專家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實、真誠和熱情,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又一位名師的.風采。經(jīng)過理論學習,再到各中學觀摩學習,我由初始的迷茫漸漸開朗,不僅要學習課程內(nèi)容還要不斷進取,提升自身的綜合業(yè)務水平。
回顧這些xx子的學習培訓,感覺既忙碌又充實,收獲頗多。培訓期間,經(jīng)過專家老師的指導解決了我的許多問題;得到了許多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技巧;在與其他教師交流時,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優(yōu)秀教師,特別是我聽了多位名師的教學示范課,他們靈活的教法,深厚的知識功底,把學生引入到勝景,把課堂引入到新境的高超水平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從這一過程中我接受了許多優(yōu)秀的教學思想。這些思想不一定都能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馬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但這些優(yōu)秀的教學思想一定會在我今后的教學發(fā)展中,起到持續(xù)的指導作用。
我將帶著思考、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感恩、帶著滿腔熱情,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很困難的,而孔教授課堂上恰當?shù)脑O置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4
通過這次網(wǎng)絡培訓學習使我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又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我們工作室的《打造精彩課堂--讓我們的美術課堂更精彩策略初探》的分析、討論等,對指導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無疑是一劑劑靈丹妙藥。優(yōu)秀教師精彩的課堂導入的策略、課堂結構的策略、課堂總結的策略、作業(yè)評價的策略、課前準備的策略使我茅塞頓開,幫助我解決了在教育教學方面很多的問題和困惑。通過培訓學習我還與各位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切磋,受益匪淺。下面就這段時間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第一、通過學習,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加強,視野逐漸開闊,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
第二、要做一位好老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教好學生。自身不斷的學習,才能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通過培訓我認識到:“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系融洽,才能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第三、名師的工作室,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里,我們除了能閱讀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視頻,觀摩各種類型的優(yōu)質示范課錄像資料,另外,還可以通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yè)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加強學員之間的聯(lián)絡和交流,實現(xiàn)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把培訓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之中。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從各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中心作為重點。同時加強教師自身素質要高,能夠熟練駕馭課堂能力的提高。
第五、這次培訓學習,我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和刷新教育教學新理念。本人通過聽專家講授、觀看視頻錄像、參與班級討論,積極學習、獨立完成作業(yè)。落實培訓各項工作要求。當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我將會對遠程培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
總之,這次培訓為我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huán)境。它改變了我原有的舊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給我?guī)砹诵碌膶W習觀念和新的學習方式。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新的理念,它將在我今后的工作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5
為提高我區(qū)中小學教導主任、初中教研組長的教學變革研究力和課程改革執(zhí)行力,全面推進我區(qū)“學為中心”的教學變革,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12月2日,鹿城區(qū)第一批中小學深化課程改革試點校教導主任、區(qū)首期初中教研組長研修班學員,在區(qū)教師培訓和科研中心的領導和導師帶領下,啟程前往嘉興市南湖區(qū)和平湖區(qū),進行為期3天的新課程改革專題培訓。
【課堂觀摩有新意】
與以往的統(tǒng)一行程、統(tǒng)一內(nèi)容的培訓不同,本次培訓根據(jù)參訓人員的學段不同,分為中學組和小學組。而中學組的第一站培訓地點——南湖區(qū)南湖國際實驗學校也貼心的為不同學科的老師,準備了語、數(shù)、英、科四堂觀摩課,供老師自選。這與本輪新課程改革中的“自主選擇”竟也不謀而合,體現(xiàn)出培訓安排者的巧思。
【學校報告有心意】
本次培訓,中學教師供參觀了三所學校。南湖區(qū)南湖國際實驗中學的高文榮校長作校方經(jīng)驗交流《深化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介紹與交流》;南湖區(qū)南湖國際實驗學校馮霞老師作題為《學!叭崎喿x”教改與課程建設》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經(jīng)驗介紹;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學的校長王中平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者,作《學校課程改革經(jīng)驗介紹》。每所學校的校長或代表教師,都誠意拳拳,把學校最新最好最突出的課改情況傾囊而出,并認真的解答老師們的當堂困惑和現(xiàn)實疑難。真正做到“授之于魚”。
【專家講座有深意】
本次培訓的專家講座也頗具重量級,一位是嘉興市南湖區(qū)教研室的朱德江主任。他從本次的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為引,作《區(qū)域教改專題講座:基于學習力發(fā)展的學與教方式變革》的講座。向學員們揭示本輪課改的五大任務、六大策略、主要疑難以及具體實踐成果。
另一位更是親自參與本次課程改革省級文件撰寫和修改的嘉興教育學院的張建芳主任,他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課程建設與選課走班》為題,向學員們闡述了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三個緯度,暨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評價改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張主任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員們解釋了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育藍圖,介紹了現(xiàn)今階段中小學開展課程改革的切實可行的若干個方案。
兩場專家講座,深入淺出,引經(jīng)據(jù)典。使學員們從更好的教育層面領會到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含義和深遠影響。
【校園考察有創(chuàng)意】
除了聽課和講座之外,校園考察也是本次培訓的一大亮點。中學主要參觀的兩所學校,在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和布置上,無論是南湖區(qū)南湖國際實驗學校的“讀書廊”、“石文化”、“成長樹”;還是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學的“陶藝節(jié)”、“文化走廊”、“校史墻”,兩個學校都各具特色,充滿了學校教育者愛心和創(chuàng)意。令學員們流連忘返,贊嘆不已。
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滿揣著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即將在自己的學校進行一系列有關于新課程改革的團隊交流、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個人研修,并將這些實踐轉化為自己對此次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推進個人成長,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為鹿城教育繼續(xù)做出貢獻。
【研修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