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小編與讀者分享讀書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讀書的心得體會1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生活里沒有書籍, 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 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書,一直是我的朋友,是我成長的伙伴,其中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人物、美妙的意境令我流連忘返。小時候讀書,它就像是我的一件玩具,給我無限的樂趣,上面有通俗易懂的語句,還有五彩繽紛的圖畫,使我明白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懂得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F(xiàn)在讀書,它就像是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無聲的老師,當我迷茫不知所措時為我指點迷津,使我恍然大悟。或是在我思考耐人尋味的問題時,使我豁然開朗。
記得有一次,在書上看見過一個片段:為什么麻雀站在電線上不怕觸電?當時我還小,只是覺得可能是麻雀的爪子上有什么特殊的東西吧。后來才知道,原來是麻雀的兩只爪子站在一根電線上,所以兩只腳之間形不成電壓。我不禁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感到好笑了,根據(jù)這件事,我也明白,一切都應該按照科學的思維來進行思考,而不是靠自己的猜想,否則會弄巧成拙。
另外,讀書還可以知道更多人不同的思維方法。有時,我讀完一本書,結局和我想的`一樣還好,如果截然不同,我就會嘟嘟囔囔,悶悶不樂一整天,仿佛已經(jīng)融入到這個故事里面去了,接著又不由得思念起書中離奇的情節(jié)來。
書對于我來說,就像是一束溫暖的光,照亮我偶爾遭受挫折而感到冰冷的心;有時又像熠熠發(fā)光的鉆石,成為我心目中最寶貴的財富。書對于我來說,不可無,沒有書,我的一切都顯得空虛。
讀書的心得體會2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讀書與健康成長緊緊相聯(lián),讀書促進成長,成長離不開讀書,這是我個人理解終生學習這一要求的簡單表述。
我讀書的目的是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總結我的讀書經(jīng)歷,有四次起伏變化:第一階段是學生時代僅為學習成績而讀書,我稱為被動讀書;第二階段是有了興趣愛好僅為提高特長而讀書,我稱為局限讀書;第三階段是在工作崗位上僅為干好本職而讀書,我稱為狹隘讀書;第四階段就是現(xiàn)在的情況,讀書意識強了,讀書范疇廣了,但讀書量太少,我稱為平常讀書。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總是借口困工作忙而貽誤讀書,這不是能站住腳的理由,而是自身堅持做事的毅力不夠,沒有養(yǎng)成堅持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這就算是對自己的一次自我批評吧。
我算不上一個地道的讀書人,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談,就和大家在一起談一些個人的觀點。我個人對讀好書的見解可以概括為12個字:精讀、常讀、筆讀、心讀、鑒讀、多讀。
一、精讀。精讀的一個方面是精選。世上的書籍數(shù)以億計,要讀的書難計其多。這就需要有選擇地去讀,更重要的是會選擇,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需要,精心選擇幾本好書,不要見書就買。托爾斯泰有句名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趙樹理也說過這樣的話: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說的就是選好書、讀好書的道理。另一方面是把書讀到真懂。一本好書,讀一遍兩遍是不行的,要反復的去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多少專家研究《紅樓夢》,還成立了專門的紅學研究會,現(xiàn)在還在研究她,就是這個道理。讀書不能只求一只半解,要完全理解,盡可能全部消化,這才叫讀書,叫精讀。
二、常讀。書要常讀,養(yǎng)成習慣。要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很難,但只要堅持去做,把一件事重復去做,這種重復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對堅持每天讀書,不要說需要多久,只要能堅持1個月,這種意識自然會成為習慣,這就叫習慣成自然。我認為,我們青年干部要把讀書當作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慣,讓讀書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內(nèi)容,我稱之為常讀。
三、筆讀。就是要借助手中的筆輔助讀書。有一句耳熟能詳?shù)闹V語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通常理解為作讀書筆記,我還理解為寫心得體會、讀后感、隨筆等。我認為,讀書是吸收,寫作是消化,我在第一次執(zhí)筆寫公文、起草大會講話時,總覺得沒有東西可寫,要么寫的內(nèi)容干巴巴,平鋪直敘,意識到自己的閱讀量太少,腦子里記下的東西太少,這才刻意去多讀書,把好的語句、好的典故摘記筆下,并堅持寫一些讀書心得,不怕寫不好,只要堅持,久而久之,這些東西就會留在腦海,動筆寫文章時就會自然見于筆下。我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也在作筆記,準備了一個專門的電視筆記本,收益還是有的。這便是勤動手的好處,我叫做筆讀。
四、心讀。讀書要專心,更要用心。書中自有黃金屋,用心去讀,才能真正讀懂書,朱熹在《訓學齋規(guī)》中說,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五、鑒讀。讀書也是生活的一面鏡子,通過讀書梳理自己的頭腦,豐富文化底蘊,提升道德素養(yǎng),我把一些好的方面作為航標,把比如從物傳記方面的反面東西作為成長的警鐘,這就叫做鑒讀,有借鑒、有鑒別的吸收書中的文化,持揚棄的讀書觀。
六、多讀。從精出發(fā),博覽群書。身邊的人和事是書,工作是書,生活是書,只要肯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
以上是我讀書的大概狀況和自己對讀好書的一點見解,但自己卻做的不夠好。在今后,應該認真體會并嘗試陶行知先生的讀書十訣(序、勤、恒、博、問、禮、習、專、思、創(chuàng)),弘揚讀書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的精神,堅持讀書,讓讀書伴隨成長。我懇切希望這樣的交流活動能堅持定期開展,也希望各位網(wǎng)友能以書會友,成為朋友,一起探討讀書心得。《禮記·學記》里不是說到:讀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讀書的心得體會:讓讀書伴成長】相關文章:
讓讀書伴成長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5-11
讀書伴成長的教學設計07-02
讀書伴成長演講稿04-02
讀書伴成長作文300字10-19
讀書伴成長作文15篇04-02
讀書伴成長作文(15篇)04-19
讀書伴成長作文800字09-25
讀書伴成長作文300字范文10-13
讀書伴著我成長作文450字06-29